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12章 攀升的威胁

小说: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作者:夏天的葡萄 更新时间:2025-10-16 00:1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不过,不管再怎么迫切的希望。

  时间依然在以不紧不慢的速度前进。

  到了苏武目前这种势力规模。

  很多行动和计划。

  在严密的计算,以及海量的人力,物力和情报的支撑下。

  精准的就如同预言一般。

  不存在提前和超出预期的可能。

  4月13日。

  第3批人口转移开始。

  伴随着新近生产的100支商队列车,也陆续加入转移的队伍。

  绵延在宽江流域大地上的商队列车洪流。

  一次性运载起了600万人。

  这批几乎相当于一座末世前大型城市的人口。

  在迁移中。

  让沿途的冰川与冰原都变得热闹起来。

  海量相关的照片,视频,甚至是各种各样的衍生创作,被发送到了网络上。

  创造出了一种独属于末世环境下的特殊繁荣。

  被冰雪覆盖的寂静平原上。

  某支商队列车的车厢中。

  一名年轻男性正拿着手机进行直播。

  他将镜头对准车窗外。

  用带着一些激动和新奇的声音,向网络另一边数百名的观众进行解说。

  “再过几分钟。”

  “我们就要进入前方那片冰雾中了。”

  “根据我查询到的资料。”

  “那片冰雾被命名为a027号低温寒流。”

  “覆盖面积大约在140平方公里左右。”

  “最狭窄处仅有3.2公里。”

  “别看它规模不大,实际上已经前后存在了超过3个月的时间。”

  “是整个东洲,目前已知存在时间最长,内部温度最低的寒流之一。”

  “如果只是开着普通的改装越野车。”

  “在闯进去后,基本就别想再活着出来。”

  “可以说是真正的死亡禁区。”

  嘴里说着可怕。

  年轻男性的脸上,却没有什么害怕的意思。

  反而像是即将在游乐场中,进行一场有趣的探险一般,充满了兴致勃勃的神情。

  商队列车在东洲陆地上,已经活跃了很长一段时间。

  用无数淌过凶险绝境的经历,证明了它们的安全和可靠。

  只要待在列车内。

  不作死的跑出去。

  就几乎不会遇见什么意外。

  如果不是车厢内太过拥挤,连睡觉都需要轮换着共用同一个床铺的话。

  登上商队列车。

  就真的和旅游相差不了多少。

  在解说中。

  年轻男性所在车厢,逐渐接近冰雾。

  呼啸的寒风,扑打在厚实的车窗上。

  发出越发清晰的簌簌声响。

  随后是细密的冰晶,开始附着在车窗的边缘。

  让车内能够观察到的外界视野,越来越狭窄。

  “进去了。”

  年轻男性用手机镜头,记录下闯入冰雾瞬间的那一幕。

  然后在发现。

  此时的外界,已经看不到一两米外的任何景色之后。

  便又把镜头转回了车内。

  车内的布局,除了末端单独隔开的厕所和有限的几个卧铺以外。

  剩下的空间,基本类似于地铁车厢。

  只有两排焊接在两侧的椅子。

  这些长椅,没什么舒适性可言。

  可由于不大的空间内,挤下了上百人。

  它们也因为人多,顺势成为了稀缺物品。

  除了一些被人工智能认定的病人以外。

  所有人都只能轮换坐一会儿。

  更多的时候,都需要站着。

  不过狭窄的空间。

  并没有妨碍乘客们进行打发时间的娱乐。

  他们有的贡献出自己正在坐的位置,当做平台,三两人聚集在一起打起了扑克,或者摆下了棋盘。

  有的在低声的闲聊,又或者捧着手机看书或者听歌。

  “大家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异常。”

  “状态和之前一样。”

  年轻男性随意的解说了一句。

  又把镜头挪到了车厢的前端。

  那里有一块正在播放江河市电视节目的电视。

  从电视那带有轻微划痕和扭曲痕迹的外壳,可以明显看出,它大概率不是随着车厢一起统一制造出来的流水线商品。

  而是不知道从哪里淘到的二手产品。

  这很正常。

  哪怕是超级城市一级的强大势力。

  在如今资源和能源都极端宝贵的末世。

  也不可能专门发展工业,来生产这种非必要的民用产品。

  基本都是把末世前的那些民用电子商品,捡起来凑合用。

  年轻男性没有在意这些。

  他想要给网上的观众看的,是电视屏幕的一角显示的实时内外温度。

  室温23.2度。

  室外温度零下117.6度。

  “和我查到的资料一样。”

  “现在外边的温度,的确已经接近零下120度。”

  “换句话说。”

  “如果现在我面前的这面窗户玻璃,出现意外破裂了。”

  “那我很可能在几秒内,就会被冻僵和失去说话的能力。”

  “然后在几分钟内就会失温死亡。”

  “这种与死亡世界,只隔着一层玻璃的环境。”

  “真是只有真正的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到它的奇特。”

  商队列车在冰雾中穿行的时间并不长。

  半个小时后。

  窗外浓郁的白雾渐渐散去。

  一片连绵的雪山山脉,出现在视野内。

  而这个时候。

  几声爆炸产生的轰鸣声,远远的传了过来。

  还在直播的年轻男性,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将手机的摄像头对准过去。

  然后在放大的镜头中。

  清晰地看到有几只外形有些像昆虫的生物,正在爆炸产生的火光和黑烟中穿梭。

  “是紫晶体。”

  “这一次可算是真正的见到它们了。”

  年轻男性看的有点失神。

  既有亲眼看到了这传说中的物种的兴奋。

  也隐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战栗和恐惧。

  这里可是没有什么阻拦的荒野。

  如果引起了对面的注意。

  那结果恐怕就不太好说。

  而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容易出现。

  在摧毁了和它们战斗的一支机器人巡逻队后。

  获得胜利的几只紫晶体。

  将目光放到年轻男性搭乘的这辆商队列车上。

  商队列车长达1公里的车体,以及车内搭乘的超过2万名的乘客。

  在紫晶体的眼中。

  就是最为鲜美的果实。

  一秒都没有犹豫。

  它们便展开冲锋姿态,朝着年轻男性这边奔跑过来。

  年轻男性吓得手一抖。

  差点没拿稳手中的手机。

  二十几秒后,眼看着对面的那些怪物,以无可匹敌的气势越来越近。

  强烈的死亡威胁下。

  他的身体如同被恐惧死死定住。

  任凭如何努力,都无法再动弹一下。

  而车厢内的其他人。

  没有几个发现外边的异常。

  依然还在说说笑笑的打着牌,听着歌。

  如果按照最坏的情况估算。

  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幸运。

  他们不会有太多的煎熬。

  只会在车体被撕裂后的最后几秒。

  才会意识到死亡的降临。

  但最坏的情况,终究还是没有出现。

  当紫晶体接近了四五公里以内的距离后。

  位于车头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开始自动激活防卫系统。

  它转动上面搭载的雷霆级光电机炮。

  将令人胆寒的多管射击孔,对准了来袭的紫晶体。

  迸射出了极致的金属洪流。

  数百上千枚,实际上已经可以称之为小型电磁炮的32毫米金属弹体。

  以超越数倍音速的速度。

  跨越了四五公里的距离,轰击在几只紫晶体周围。

  将地面上的坚冰和积雪瞬息打碎。

  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陷坑。

  在这密集的扫射中。

  为首的一只体型厚重,快有两层楼高的紫晶进化体。

  在硬生生的承受了数枚机炮炮弹的轰击过后。

  外层灰色的装甲当场破碎,轰然倒地。

  后面跟随着的几只紫晶进化体,吓得立刻四散开来。

  试图以灵敏的动作,躲避机炮后续的追击。

  但这显然无济于事。

  来袭的炮弹实在太多。

  雷霆级光电机炮超过上万发每分钟的射速。

  意味着这些被锁定的紫晶体。

  平均每一只,在一分钟内都要进行一两千次的成功躲避。

  难度高到近乎不可能。

  在挣扎了十几秒后。

  这些试图对商队列车发起冲锋的紫晶体。

  全部都倒在了半路上。

  “好险。”

  用手机镜头记录下战斗全程的年轻男性。

  长长的舒了口气。

  为自己逃出生天感到庆幸。

  不过和他的劫后余生不同。

  同样在网上观看了全程的观众们。

  很多人都有些意犹未尽。

  紫晶体发起冲锋,然后被一轮扫射,全部击杀。

  整个过程简单的近乎乏味。

  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跌宕起伏。

  江河市,农家小院。

  正在全息地图上,对宽江流域一带进行日常巡视的苏武。

  偶然看到了这一场发生在山脚下的小小冲突。

  心中没有任何的波动。

  类似的场景。

  这几天里。

  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在商队列车,还有矿场周围出现。

  只要规模没有上升到参战单位以万计算的程度。

  就不足以引起苏武的特别关注。

  不过这场战斗,依然还是让苏武思索起来。

  “虽然每次的战斗。”

  “商队列车,或者更具体一点,领队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针对紫晶体依然具有压倒性的战斗优势。”

  “可不能忽视的是。”

  “爆发战斗的次数还是太多了。”

  “紫晶体的整体规模,在迅速的膨胀。”

  “它们已经适应了地面的生活,并且应该还找到了足够用来快速发育的养料。”

  这是一个不得不让人重视的坏消息。

  量变引起质变。

  当紫晶体的数量增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必定会爆发出可怕的破坏力。

  到时候,不要说普通的避难所。

  恐怕就连重兵聚集的秦岭山一带,又或者是超级重工业城市钢城。

  都不一定能兜得住。

  并且紫晶体背后的指挥官。

  似乎对人类也越发了解。

  许多明明不存在人类和其他可食用的食物,仅仅只有钢铁机械和被紫晶体视为石头,没有任何价值的矿石的野外矿场。

  也遭到了紫晶体有目的的袭击。

  仿佛企图以此削弱苏武的资源供给。

  “继续扩充军备,升级武器吧。”

  无奈地叹息一声。

  苏武坚定了发展军事力量的决心。

  虽然这样会耗费很多的资源。

  一定程度上拖累农家小院的发展进度。

  但换个角度来看。

  紫晶体又何尝不是一种天灾。

  为了抵御紫晶体而发展军事力量,其实也和加固农家小院没有区别。

  结束了对宽江流域的巡视。

  苏武在心中权衡了一下。

  通过控制台,召回所有正在运输物资的六代战机。

  让它们携带上大批量的侦察无人机和特种作战无人机。

  对整个东洲,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

  排查的目的,不是针对人类或者紫晶体本身。

  而是主要用于消灭,疑似为紫晶体提供粮食的冥界之花。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紫晶体从哪里找到的生长资源。”

  “但万事都有规律。”

  “以目前整个地表,甚至地底的荒芜程度。”

  “能够提供成长资源的渠道,来回就那么几种。”

  “考虑到人类避难所沦陷的速度并未加快。”

  “那最大的可能。”

  “就是紫晶体偷偷找到能够大规模种植冥界之花的地方。”

  “加大力度地找到那些紫晶体的农田,并摧毁它们。”

  “应该能有效减缓紫晶体群体的膨胀速度。”

  “为农家小院多争取一点发展的时间。”

  伴随着苏武的命令。

  代表着苏武最强空中力量的500架六代战机。

  首先汇聚在农家小院,获得补给。

  然后又成批成批的飞向四面八方。

  以亚音速的速度,低空巡航。

  一边进行广义上的粗略侦察。

  一边将大量的无人机,泼洒在荒野和冰川的深处。

  在这种高强度的细致搜索下。

  大量从高空中不容易发现的隐匿角落,被一一翻了出来。

  很快,苏武看到了许多在岩浆的侵蚀下。

  隐藏在冰川内部,动辄十几二十公里的溶洞中。

  长满了快有一米高的冥界之花。

  而被发现,就意味着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

  装载了定向音波武器的特种作战无人机。

  立即汇聚向侦察无人机给出的坐标。

  启动了收割的程序。

  冲入溶洞中,一圈一圈地将那里边的冥界之花成片的灭杀。

  与此同时。

  500架六代战机的集体行动。

  也引起了大量不在苏武控制下的避难所的注意。

  不只是超级城市,就连东洲首府,也悄悄的将目光对准那些六代战机。

  探寻它们不去运输物资,转而大规模低空盘旋的动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