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23章 轴矿开采

小说: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作者:夏天的葡萄 更新时间:2025-10-16 00:1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农家小院,地下控制中心。

  呈现着整个东洲的全息投影地图上。

  一个代表着超高能量正在释放的紫色光点,在大陆腹地闪烁了几秒,然后又渐渐消失。

  苏武转过目光,在那里停留了半晌。

  “看来爆破很顺利。”

  “一次性就打通了通道。”

  “估计可以缩短前往萧江行省的冰湖级运输舰,来回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目前苏武手中。

  除了微型机甲那里,还有几枚战术**以外。

  其实并没有其它核武器。

  但足够数量的金属氢**堆叠起来。

  依然足以爆发出媲美核爆的力量。

  换句话说。

  在超级工厂的生产力下,掌握了海量金属氢**的苏武。

  想要在东洲地图上,局部小范围的抹平哪一处地带。

  不仅可行,甚至已经能当做是一种常规的手段。

  具体到这一次。

  针对江河市到萧江行省的运输路线。

  如果单纯只使用商队列车的话。

  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

  商队列车履带式的底盘,让它们拥有极高的越野能力。

  即使在山区,也能如履平地。

  但冰湖级运输舰,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除非本来就拥有宽敞的山路,不然只靠它们自己,基本无法穿越山岭。

  这是在技术不成熟,还有制造成本低廉的双重负面加持下。

  造成的天然缺陷。

  不过虽说路面稍微崎岖一点,就无法通行。

  但冰湖级运输舰,毕竟算是飞船。

  只要地面足够平整,它就可以穿行过去。

  对于地面的坚固程度并没有要求。

  为它们开辟运输道路,最大的成本也就是前期的清理工作。

  后续只要不遇到地震。

  基本不必再去投入什么维护。

  “可惜,东洲的地震还是太过频繁。”

  “开辟一条道路出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不然提前在整个东洲都修建好道路。”

  “后续的运输,就都能变成简单模式了。”

  地震。

  是末世后绕不开的灾难。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无法对避难所内造成有效的破坏。

  可它们对于地表的环境破坏,还有对采矿场的破坏。

  都巨大到无法忽视。

  就比如当前,苏武在很多地底矿洞中采矿。

  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快速水泥,用于稳固矿洞结构。

  避免在开采的过程中被地震给掩埋进去。

  但就算如此。

  时不时的也依然还会发生一些不大不小的矿难。

  给开采设备带来一些损失。

  收回感慨。

  苏武继续将目光放到地图上之前的位置。

  那是东洲的西北地带。

  苏武曾经为了完成获取黄金天平的任务,亲自驾驶基地车经过的一处地方。

  迈拉克大峡谷。

  而在那座大峡谷的深处,一片无人的禁区中。

  蕴藏有整个东洲最大的铀矿之一。

  它是苏武接下来的重要攻略目标。

  “目前农家小院旁边的普通核电站。”

  “一直在使用黄金和白银兑换出来的核燃料发电。”

  “虽然说这是利用黄金天平,进行的性价比最高的兑换。”

  “但整体上,其实仍然有些吃亏。”

  “毕竟,黄金和白银能随意兑换成对应比例的核燃料。”

  “核燃料却不能再逆向兑换回去。”

  “另外,整个地球铀矿的总储量,也要远远高于黄金。”

  “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电力。”

  “有能力的情况下,还是要想办法去开采铀矿更划算一点。”

  除了用于发电以外。

  苏武还想再借此制造一批**,扩充一下武备库里的武器类别。

  别看金属氢**数量上去后,威力不逊色于**。

  可问题的关键是,数量太多的话,成本同样也会上去。

  在大威力的武器上。

  终究**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那一个。

  这个时候。

  全息地图微微闪烁了一下。

  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即时数据更新。

  苏武点开日志查看。

  发现更新的数据,大部分都正好来源于迈拉克大峡谷。

  显然,由六代战机跨越1000多公里的距离,空投过去的一批侦察无人机。

  已经抵达目的地,正式开始了对那里的扫描。

  放大迈拉克大峡谷的地图。

  一片由风化的岩石构成的复杂地形,浮现在了苏武的面前。

  而很快。

  在几架无人机的反复巡查下。

  一座巨大的半人工半天然的洞穴,逐渐取代了峡谷。

  呈现在全息投影地图上。

  洞**面充斥着各种已经被遗弃的采矿设备。

  以及一些破旧的厂房和住宿区。

  甚至在角落里,还停留有两辆已经被拆掉关键部件的坦克。

  “这里应该就是原本的采矿场了。”

  “看遗留下来的痕迹。”

  “似乎在末世后,依然还开采了一段时间。”

  “然后才因为某些原因,匆忙撤退。”

  以迈拉克大峡谷内复杂的地质情况,开采难度极大。

  许多铀矿都位于地下深处的断层之中。

  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形成破坏力异常强大的塌陷事故。

  而在末世后。

  因为频繁的地震,这种危险性又继续提高了数倍。

  进而导致哪怕东洲首府主要电力来源于普通核电站,对于铀矿极其依赖。

  最终还是承受不住过于巨大的开采成本,被迫撤离。

  一边仔细观察着洞**的遗留设施。

  苏武一边将其与得自东洲首府的情报,逐一进行验证。

  他之所以将第一次开采铀矿的地点,放在迈拉克大峡谷。

  可不是随意决定。

  因为铀矿关系到了能源命脉。

  在进入末世阶段后。

  整个东洲所有地方的大小铀矿。

  都无一例外的被东洲首府派遣重兵驻守。

  打铀矿的主意,基本就和直接向东洲首府宣战没有区别。

  也就只有开采迈拉克大峡谷这种,已经被东洲首府主动放弃的矿场。

  才不会引爆双方的冲突。

  花费了几分钟的时间。

  等待侦察无人机将整个洞**外彻底搜索了一遍。

  苏武发现,或许是由于外边的环境过于恶劣。

  不太适合将设备带走。

  这里的许多采矿机械,稍微修理一下就能正常使用。

  这给苏武重启这座矿场,减少了很多麻烦。

  “铁轨,矿车,升降机,还有发电机都是现成的。”

  “用于发电的燃料也还有不少。”

  “足够前期维持整个矿场的正常运转。”

  “后期的话——”

  苏武稍微计算了一下。

  按照时间进度来看。

  那时大概率已经实现了七代战机的量产,拥有了可以直接抵达近地轨道的运输飞行器。

  完全有能力搭建起一套使用多颗近地轨道卫星,组建而成的覆盖整个东洲的无线电力传输网络。

  不再需要担心电力短缺的问题。

  “运输方面。”

  “考虑到铀矿的单位价值相对较高,距离江河市又远。”

  “不太适合使用冰湖级运输舰慢慢运输。”

  “干脆就全部采用六代战机,走空中运输路线。”

  “最多再在矿场这边,建造一座长期使用的垂直升降机场。”

  “然后防御的话。”

  “可以采用自动炮台和普通蜘蛛机器人结合的方式。”

  “防守压力应该不会太大。”

  伴随着苏武慢慢一点一点地将,重启迈拉克大峡谷铀矿矿场的步骤规划好。

  人工智能也很快计算出,从启动开始,到第1批铀矿产出。

  整个过程预计会耗时27小时。

  这个时间,放到末世前都堪称短暂得惊人。

  但在自动化的农家小院,只能说是正常水准。

  “接下来。”

  “有了大量核燃料的收入。”

  “就该考虑扩建普通核电站的事情了。”

  核燃料的存储压力再小。

  也不如直接换成电力来得方便快捷。

  毕竟以如今苏武掌握的科技。

  有太多地方需要消耗巨额的电力。

  最典型的,就如铺设在农家小院外墙上的电磁防护阵列。

  它的防御力强度,直接与消耗的电力大小挂钩。

  而对于如何扩建普通核电站。

  苏武也早已有了思路。

  他的办法,是干脆在农家小院即将建成的地下13层,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大型核电站。

  当初建造普通核电站的时候。

  苏武的整体科技水平,在东洲都称不上顶尖。

  设计出来的核反应堆,最多属于初代产品。

  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安全隐患。

  也就是负责控制的是人工智能,不存在人类才有的疏忽和大意。

  才有能力让那座普通核电站,在地震频发的末世,一直安稳地运行到现在。

  但工艺落后是事实。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苏武只能把它放在农家小院外的地方。

  而现在。

  苏武已经能够设计出不逊色于东洲首府使用的新型核反应堆。

  在安全方面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纰漏。

  那就理所当然的,需要把它转而安放到农家小院内部。

  接受农家小院强大的防御力的庇护。

  并且也只有这样。

  农家小院才算真正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内部循环。

  不再存在任何放于外界的弱点。

  5月3日。

  庞大的农家小院地上2层与地上3层,完成了最后的封顶工作。

  持续了数日之久的城市级恒温防御护盾。

  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开始缓缓熄灭。

  被阻挡在外的极寒与暴风雪。

  再一次地重新笼罩了如今看起来,已经有几分如同高原一般巍峨的农家小院地表建筑。

  “5000间新的大型组装车间,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从今天开始。”

  “冰湖级运输舰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天一千艘。”

  “接下来,就是滚雪球式的发展。”

  看着屏幕中刚刚竣工的避难所地上3层。

  苏武忍不住生出一种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感觉。

  一直以来。

  他从江河市开始,收集周边那么多的资源。

  足迹遍布数个行省。

  其中的大部分,其实都消耗在了建造农家小院避难所的工程里面。

  使用快速水泥和合金骨架的外墙墙体,还有每一层中,包括种植园,标准宿舍,娱乐场等等在内的内部建筑。

  每一项都是消耗资源的大户。

  与其相比。

  制造能够一次性转移上千万人口的数百支商队列车,高达数百万量级的机器人,以及那么多的六代战机和青空级运输无人机。

  它们加起来使用的材料,

  都只能算是零头。

  而日产1000艘冰湖级运输舰。

  更是让苏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那可是日增一千万吨的运力。

  在这种恐怖的增长速度面前。

  苏武搬空整个东洲的人口和资源,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如果一切顺利。

  可能甚至都用不了一年的时间。

  苏武就能集整个东洲的力量,将农家小院的规模,推进到成为一座容纳超过10亿人口的超级都市体。

  切换监控视角。

  苏武又巡视了一遍地上三层的内部。

  此时的那里。

  还有大量的区域处于未完成状态。

  预计剩余的工程量,还需要上千万人继续在这里忙碌超过20个小时。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需要苏武再去操心。

  对于他来说。

  这里的任务已经结束了。

  将视线移动到农家小院的地下部分。

  目前整个避难所的地下11层和地下12层。

  都暂时还处于空置状态。

  两层加起来足以容纳6000万人口的标准宿舍。

  还有配套的各种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轻工业小型工厂,提供标准化套餐的食堂,洗衣房,百货商场等等。

  都安静地沉浸在黑暗之中。

  此时,如果有来自上层的普通人毫无心理准备的误入这里。

  这巨大的建筑数量与空无一人的环境。

  甚至可能会轻松击溃他的心理防线。

  给他带来难以承受的恐惧。

  “有这两层存在。”

  “已经足够容纳下来自萧江行省的大部分人口。”

  “不需要再那么赶工期了。”

  至于以后。

  地下13层作为水族馆,也就是微型海洋所在地。还即将建造一座大型核电站。

  里边不会有常住人口存在。

  而从地下14层开始。

  由于可以消减大量的种植园,腾出更多的居住空间。

  每一层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将达到4000万。

  以目前商队列车的规模,甚至是未来预计再扩充一倍数量后的商队列车规模。

  就算24小时不停的转运人口过来。

  也不可能再填满所有已经建好的标准宿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