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成本不算太过高昂。”

  “大约比军用特种合金还要稍微低一点。”

  “性能则大幅度地超出后者。”

  苏武本来只是随意的简单浏览。

  但后来,随着看到的数据越多。

  脸上的神色,就忍不住变得越发的动容起来。

  对于一个科技文明来说。

  一种廉价而性能出色的全新合金。

  战略价值几乎不会亚于一件宇宙奇珍。

  不说别的。

  单单是针对材料要求最高的舰船引擎等等核心设备。

  有了基本钛合金的加入。

  最起码就能让它们的性能翻倍的成长。

  而制造成本,甚至还会变得更低。

  “有这种材料存在。”

  “晨光级运输舰应该很快就能更新到第2代。”

  “数量也能至少再制造出20艘以上。”

  苏武目前手中,总共有八艘晨光级运输舰。

  限于部分关键材料有限。

  按照原本的规划。

  再继续制造两艘,凑够10艘以后。

  就会暂停生产。

  但现在,既然有了基本钛合金作为替代。

  解决了关键材料不足的问题。

  自然就可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不过,在再次开启生产之前。

  苏武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去做。

  就是基于原本的晨光级运输舰,进行重新设计。

  以保证基本钛合金带来的更加优越的性能,能够被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6月6日。

  因为已经完成了人口相关的主线任务。

  苏武在外界吸纳人口的速度,变得缓慢起来。

  每一天转移的人口总数,缩减为八百万到一千万之间。

  这一规模。

  只需要一艘晨光级运输舰专职运输,就能满足需求。

  至于剩下的运输舰运力。

  则都被苏武转而投入到了东洲以外,和其它大洲的贸易之中。

  本质上已经可以称为空天母舰的晨光级运输舰。

  基本能在数个小时以内,抵达全球任意一个地点。

  并且飞行途中,几乎能够穿行于除了海洋深处的大气旋以外,其它任何极端环境。

  安全系数极高。

  再加上它们本身高达三万吨的运输力。

  在投入到全球贸易之中后。

  几乎立刻让苏武的贸易收入增长了10倍以上。

  而这,甚至还只是一个开始。

  等到苏武完成第2代晨光级运输舰的设计。

  运力进一步暴涨以后。

  获得的收入,仍然还可以继续得到倍数的增长。

  “和正常的贸易不同。”

  “末世中。”

  “在很多地方。”

  “工业产品都能获得超过成本百倍,甚至千倍的利润。”

  “而聚集了10亿人口的农家小院。”

  “即使大部分人都才刚刚在避难所内安顿下来,都还没有度过最初的适应期。”

  “其溢出的部分劳动力。”

  “也足以建立起一个产量惊人的轻工业生产园。”

  “正好可以提供海量的工业产品。”

  “并将其所有制造成本,压缩到接近于等量原材料的地步。”

  “这一进一出。”

  “带来的收益,几乎不会逊色于直接抢掠。”

  “甚至因为减少了暴力掠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意外损坏。”

  “整体效率还要更高一些。”

  注视着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的全息投影地图上。

  七艘穿梭在各个大洲领域上空的晨光级运输舰。

  苏武就如同是看着大航海时代,一艘艘远洋商船,正在用廉价的商品,换取一船船的金银财宝。

  轻松掠夺着当地土著几个世代以来积累的财富。

  不过,和大航海时代略微有些不同的是。

  苏武的贸易规模,要远远超过当初全世界远洋商人的总和。

  而他所面对的市场。

  相对于农家小院本身10亿人口的庞大体量来说,也并不算广阔。

  红利期很可能只会持续一两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一个多月也够了。”

  “基本钛合金能取代过去大多数稀有资源的作用。”

  “以这种比例来推算。”

  “红利期的贸易收入,应该足够让农家小院脱胎换骨。”

  “真正从普通的避难所,蜕变为坚固的堡垒。”

  新的主线任务。

  到底还是给予了苏武极大的压力。

  面对星球裂解这种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也从未观测过的灾难。

  苏武根本无法评估到时候面对的压力,会达到何种程度。

  可即使是按照最低限度去猜测。

  也必然不会比10级地震,又或者直面陨石撞击简单。

  在这种层次的灾难下。

  原本防御力相当于60米厚度的普通混凝土的避难所外墙。

  就显得不再那么可靠。

  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下午。

  苏武收到了来自长明市的消息。

  长明市的议长宋鸿,决定带领长明市的嫡系迁移到西荒高原。

  “我们在西荒高原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方。”

  “打算在最近几天就搬迁过去。”

  “那里的条件,虽然没有现在的长明市避难所好。”

  “但至少环境稳定。”

  “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宋鸿和苏武的投影,漫步在长明市的避难所街道。

  神情中有些缅怀和不舍。

  不出意外的话。

  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在避难所里游览。

  以后,或许永远都不会再回来。

  “就是以前你提到过的那条后路?”

  苏武有些好奇。

  之前的联盟会议上。

  宋鸿就有提议,整个联盟一起退往西荒高原,重新建造一座50万人规模的全新避难所。

  以躲避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出现的波及整个东洲的超级灾难。

  但最终因为无人支持,计划只能被迫搁浅。

  “不是那一块。”

  “是一座东洲首府转让的军事堡垒。”

  “规模要小很多,只能容纳5万人左右。”

  “对我们来说刚刚好。”

  “规模再大的话,也没有那么多资源能够经营起来。”

  宋鸿摇摇头,神情蒙上了一层轻微的无奈。

  对于一座超级城市来说。

  一座仅能容纳5万人的军事堡垒,实在太过狭小。

  只有带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剔除掉包括部分原本的核心在内,绝大多数的人口之后。

  才能够勉强搬迁过去。

  非要形容的话,其实就是等于抛弃一切的逃荒。

  “这个决定可不好下。”

  苏武听得有些触动。

  对于宋鸿这种身居高位的大人物来说,做出这种决定,几乎和从云端坠入地面相差不多。

  能将它付诸于行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