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功绩升迁。转正之后,你的每一次升迁,都与你的实际功绩挂钩。你管理的工坊产量翻番了,你负责的区域犯罪率降低了,你推广的新农具让粮食增产了,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绩。至于你的诗写得多好,文章多华丽,对不起,在我这儿一文不值。”
李澈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抛出了这套“考成法”的最后一块,也是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话音落下,萧青鸾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她的大脑,已经停止了思考。
如果说,“公开招考”是给了寒门一条登天之路,“试用考核”是给了黔首一杆衡量官吏的标尺,那么这最后的“功绩升迁”,则是用最冰冷、最无情的规则,斩断了数千年来盘踞在官场之上,那张由人情、家世、党派所编织成的无形巨网!
不看出身,不看名望,不看文章,甚至不看你是不是忠心。
只看你,有没有用。
能不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套制度,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得如同天衣无缝的铁桶。
它从源头的选拔,到过程的监督,再到最终的升迁,彻底堵死了一切任人唯亲、阿谀奉承、结党营私的可能。
在它的面前,一个只会吟诗作对的宰相之子,其价值,甚至不如一个能让猪多产两斤肉的农夫。
这……这已经不是在选官了。
这是在打造一台巨大、精密、且绝对理性的……治世机器!
萧青鸾呆若木鸡地坐在那里,脸色苍白,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感觉自己毕生所学的帝王之术,在这套简单粗暴却又直指核心的法则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层窗户纸。
李澈看着她那副三观尽碎、仿佛灵魂出窍的模样,觉得有点好笑。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朝窗外一指。
“喏,光说不练假把式。看到院门口那个打算盘的中年人没?”
萧青鸾的目光下意识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煤油灯的光晕下,一个身穿半旧儒衫、戴着一副老花镜的中年文士,正站在一张临时支起的小桌前。
他一手拨着算盘,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另一手拿着笔,在一本厚厚的账册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在他面前,几个刚刚结束夜间巡逻的民兵队员,正在排队领取自己的夜宵和补贴。
整个过程一丝不苟,井然有序。
“那位是许进,许先生,我们桃源县集市的税务官,兼后勤主管。”李澈的语气带着几分欣赏,“搁在外面,他就是个标准的人生输家。”
“哦?”萧青鸾的思绪被拉了回来。
“他啊,连着考了十年科举,次次名落孙山。八股文章写得是**不通,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捞到。按外面的规矩,他这辈子就算是完了,只能回乡下当个穷酸教书匠,被人戳着脊梁骨嘲笑。”
李澈顿了顿,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但他有个本事,心算能力一流,脑子跟算盘似的。再乱的账本,到他手里半个时辰就能理得清清楚楚。所以,在我这儿,他现在可是管着全县经济命脉和后勤保障的能人。薪俸比张龙那个民兵队长还高三成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萧青鸾静静地看着那位许先生。
她看到,当一个民兵队员领完自己的份例,对他恭敬地行了一礼时,许先生只是微微点头,脸上却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与自信。
那不是一个落魄书生该有的表情。
那是一种找到了自身价值,并因此而备受尊重的满足感。
这一刻,萧青鸾心中最后一点关于“此法是否过于严苛,有伤斯文”的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她明白了。
李澈的制度,并非是要羞辱读书人,而是要将所有的人,都放到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让他们发光发热。
这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
就在她心潮澎湃,恨不得将这套“考成法”的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时,李澈忽然站起身,从旁边书桌上拿起一叠厚厚的、用夹子夹好的纸张,走过来,“啪”的一声,放到了她面前。
“好了,理论课上完了。”
他伸了个懒腰,用一种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说了这么多,你也该上手试试了。”
萧青鸾一愣,低头看去。
那是一叠用一种极白的纸张印出来的文书,上面画满了她从未见过的表格,表格里填满了密密麻麻的、像是鬼画符一般的符号和汉字。
最上面一张的标题,用大号的、方方正正的字体写着――《桃源县生产及事务日报·景和三年七月十二》。
她接过那叠纸,入手沉甸甸的。
“这是……”
“昨天的‘日报’。”李澈打了个哈欠,解释道,“我这儿所有的工坊、农田、矿场,包括民兵队和学堂,每天都得把他们的产出、消耗、人员变动和遇到的问题写成报告交上来。我呢,就根据这份日报,了解整个桃源县的运行状况。”
他指着那叠纸,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你不是好奇怎么选贤才吗?喏,机会来了。”
“就从这些最原始的数据和事件记录里,帮我分析一下,哪个管事做得好,哪个在偷懒耍滑,哪个地方可能要出问题,哪个环节需要改进。”
萧青鸾捧着那叠陌生的“日报”,指尖微微颤抖。
她从未想过,治理一个地方,竟可以精细到如此地步!
她甚至能看到,上面写着“纺织工坊昨日产出棉布三十三匹,消耗棉线一百二十斤,损坏梭子三枚,织女刘氏因身体不适请假半日……”
这……这简直是将整个桃源县的五脏六腑,都剖开来摆在了她的面前!
李澈看着她那副震惊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后下达了指令。
“明天早上,给我一份你的看法。口头汇报就行,不用写下来。”
他拍了拍萧青鸾的肩膀,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当……是你的课后作业吧。”
“第三,功绩升迁。转正之后,你的每一次升迁,都与你的实际功绩挂钩。你管理的工坊产量翻番了,你负责的区域犯罪率降低了,你推广的新农具让粮食增产了,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绩。至于你的诗写得多好,文章多华丽,对不起,在我这儿一文不值。”
李澈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抛出了这套“考成法”的最后一块,也是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话音落下,萧青鸾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她的大脑,已经停止了思考。
如果说,“公开招考”是给了寒门一条登天之路,“试用考核”是给了黔首一杆衡量官吏的标尺,那么这最后的“功绩升迁”,则是用最冰冷、最无情的规则,斩断了数千年来盘踞在官场之上,那张由人情、家世、党派所编织成的无形巨网!
不看出身,不看名望,不看文章,甚至不看你是不是忠心。
只看你,有没有用。
能不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套制度,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得如同天衣无缝的铁桶。
它从源头的选拔,到过程的监督,再到最终的升迁,彻底堵死了一切任人唯亲、阿谀奉承、结党营私的可能。
在它的面前,一个只会吟诗作对的宰相之子,其价值,甚至不如一个能让猪多产两斤肉的农夫。
这……这已经不是在选官了。
这是在打造一台巨大、精密、且绝对理性的……治世机器!
萧青鸾呆若木鸡地坐在那里,脸色苍白,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感觉自己毕生所学的帝王之术,在这套简单粗暴却又直指核心的法则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层窗户纸。
李澈看着她那副三观尽碎、仿佛灵魂出窍的模样,觉得有点好笑。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朝窗外一指。
“喏,光说不练假把式。看到院门口那个打算盘的中年人没?”
萧青鸾的目光下意识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煤油灯的光晕下,一个身穿半旧儒衫、戴着一副老花镜的中年文士,正站在一张临时支起的小桌前。
他一手拨着算盘,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另一手拿着笔,在一本厚厚的账册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在他面前,几个刚刚结束夜间巡逻的民兵队员,正在排队领取自己的夜宵和补贴。
整个过程一丝不苟,井然有序。
“那位是许进,许先生,我们桃源县集市的税务官,兼后勤主管。”李澈的语气带着几分欣赏,“搁在外面,他就是个标准的人生输家。”
“哦?”萧青鸾的思绪被拉了回来。
“他啊,连着考了十年科举,次次名落孙山。八股文章写得是**不通,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捞到。按外面的规矩,他这辈子就算是完了,只能回乡下当个穷酸教书匠,被人戳着脊梁骨嘲笑。”
李澈顿了顿,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但他有个本事,心算能力一流,脑子跟算盘似的。再乱的账本,到他手里半个时辰就能理得清清楚楚。所以,在我这儿,他现在可是管着全县经济命脉和后勤保障的能人。薪俸比张龙那个民兵队长还高三成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萧青鸾静静地看着那位许先生。
她看到,当一个民兵队员领完自己的份例,对他恭敬地行了一礼时,许先生只是微微点头,脸上却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与自信。
那不是一个落魄书生该有的表情。
那是一种找到了自身价值,并因此而备受尊重的满足感。
这一刻,萧青鸾心中最后一点关于“此法是否过于严苛,有伤斯文”的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她明白了。
李澈的制度,并非是要羞辱读书人,而是要将所有的人,都放到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让他们发光发热。
这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
就在她心潮澎湃,恨不得将这套“考成法”的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时,李澈忽然站起身,从旁边书桌上拿起一叠厚厚的、用夹子夹好的纸张,走过来,“啪”的一声,放到了她面前。
“好了,理论课上完了。”
他伸了个懒腰,用一种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说了这么多,你也该上手试试了。”
萧青鸾一愣,低头看去。
那是一叠用一种极白的纸张印出来的文书,上面画满了她从未见过的表格,表格里填满了密密麻麻的、像是鬼画符一般的符号和汉字。
最上面一张的标题,用大号的、方方正正的字体写着――《桃源县生产及事务日报·景和三年七月十二》。
她接过那叠纸,入手沉甸甸的。
“这是……”
“昨天的‘日报’。”李澈打了个哈欠,解释道,“我这儿所有的工坊、农田、矿场,包括民兵队和学堂,每天都得把他们的产出、消耗、人员变动和遇到的问题写成报告交上来。我呢,就根据这份日报,了解整个桃源县的运行状况。”
他指着那叠纸,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你不是好奇怎么选贤才吗?喏,机会来了。”
“就从这些最原始的数据和事件记录里,帮我分析一下,哪个管事做得好,哪个在偷懒耍滑,哪个地方可能要出问题,哪个环节需要改进。”
萧青鸾捧着那叠陌生的“日报”,指尖微微颤抖。
她从未想过,治理一个地方,竟可以精细到如此地步!
她甚至能看到,上面写着“纺织工坊昨日产出棉布三十三匹,消耗棉线一百二十斤,损坏梭子三枚,织女刘氏因身体不适请假半日……”
这……这简直是将整个桃源县的五脏六腑,都剖开来摆在了她的面前!
李澈看着她那副震惊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后下达了指令。
“明天早上,给我一份你的看法。口头汇报就行,不用写下来。”
他拍了拍萧青鸾的肩膀,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当……是你的课后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