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居然敢还手

  “小雪,你哥有手有脚,你嫂子是孩子亲妈,凭什么让你这个在外面上班的,三天两头请假回去当免费保姆?”

  苏晚怒其不争,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火气,

  “你就这么任由你们家里人欺负你?你现在还在实习,一个月补贴才多少钱?请假扣的钱,他们给你补吗?”

  “那我能怎么办啊……”

  杨雪的声音里带上了哭腔,

  “那是我妈,我能跟她对着干吗?她总说,我不像我哥能传宗接代,早晚是泼出去的水,现在多为娘家做点事是应该的……”

  “这是什么混账话!”

  苏晚心头的火气更盛,可她知道,跟杨雪发火没用。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认真地看着她。

  “小雪,你听我说。对付这种人,硬顶是没用的,得用巧劲儿。”

  杨雪泪眼婆娑地看着她,

  “什么……什么巧劲儿?”

  “你听我的,”

  苏晚凑到她耳边,压低了声音,

  “下次你妈再让你回去带孩子,你就回去。但是,得换个带法。”

  “怎么换?”

  “孩子一哭,你就把他抱到你妈或者你嫂子面前,一脸无辜地说‘妈,嫂子,你看他哭得这么厉害,我怎么哄都哄不好,还是你来吧,你肯定比我有办法’。”

  “让你洗尿布,你就‘不小心’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或者洗不干净。让你做饭,你就‘手一抖’,盐放多了,或者把饭烧糊了。”

  苏晚的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

  “他们要的是一个听话能干的免费劳动力,不是一个笨手笨脚、只会添乱的麻烦精。你只要坚持添乱个两三次,让他们觉得使唤你一次,比他们自己干活还累,你信不信,下次他们宁可自己累死,也绝不敢再打电话叫你回去了。”

  杨雪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犹豫地挑了挑眉,

  “这……这能行吗?我妈非骂死我不可!”

  “骂就让她骂,你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苏晚笃定地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鼓励,

  “关键是,你要让他们知道,你‘干不好’这些活。你就记住一点,他们骂你,是因为你没让他们占到便宜。”

  “只要结果是他们不再压榨你,过程挨几句骂又算什么?就是看你,愿不愿意为自己豁出去这一次了。”

  杨雪听完苏晚的“损招”,先是愣了半天,随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眼泪都笑出来了。

  她抹了抹眼角,用力地点了点头,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行!晚晚,我听你的!我这次就豁出去了!”

  看着杨雪重新燃起斗志的样子,苏晚欣慰地笑了。

  杨雪捏着苏晚给她的“主意”,像是捏着一枚滚烫的炸弹,心里又怕又激动。

  思来想去一晚上,第二天,马上就按照苏晚的“第一步”计划,开始消极怠工。

  早上,母亲让她洗一家人的衣服,她故意将大嫂一件掉色的红衬衫和全家的白衣服混在了一起。

  一盆清水搅和下来,所有的白衬衫、白背心都染上了一层不均匀的粉色,像地图一样难看。

  “杨雪!你死哪里去了!”

  母亲尖利的嗓门从院子里传来,充满了怒火,

  “你看看你洗的这叫什么东西!眼睛长到头顶上去了?!”

  杨雪慢吞吞地走出去,看着那盆“杰作”,低着头,用一种故意显得无辜又带点不耐烦的语气说,

  “我没注意。”

  “没注意?!”

  杨母气得声音都变了调,她辛辛苦苦浆洗得雪白的衬衫就这么毁了,

  “我看你就是存心的!一天到晚魂不守舍,让你干点活跟要你命一样!我今天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你!”

  说着,她抄起墙角的笤帚疙瘩,扬手就要朝杨雪背上抽去。

  这是从小到大,杨雪已经习惯了的动作。

  换做以前,她只会缩起脖子,咬着牙硬生生挨下这一击。

  但今天,不一样了。

  在笤帚落下的瞬间,杨雪猛地转身,一把抓住了那粗糙的笤帚杆!

  笤帚,在半空中停住了。

  整个院子,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

  杨母震惊地看着女儿,她不敢相信,一向逆来顺受的杨雪,居然敢还手!

  她的手还紧紧抓着笤帚,而女儿的手,也像铁钳一样牢牢地抓着另一端,眼神里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决绝的冷光。

  短暂的震惊过后,是更加汹涌的怒火。

  杨母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用力想把笤帚抽回来,脸都涨红了,

  “你……你还敢还手了?!反了你了!你给我松开!”

  杨雪死死地攥着,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她迎着母亲吃人似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妈,我不松。”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将积压了十几年的委屈和愤怒,全部化作了接下来的话,

  “以后,我不仅不会再给你们干这些活了,我的工资,也一分钱都不会再交给你们了!”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在小小的院子里轰然炸响。

  杨母的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你个白眼狼!你再说一遍!我打死你个不孝的东西!”

  她松开笤帚,开始用手撕扯杨雪,哭嚎声、咒骂声响彻了整个筒子楼。

  刚下班回来的大哥杨锁柱,一听这话也拉下了脸,摆出长兄如父的架势,

  “小雪,你怎么跟妈说话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的钱不就是家里的钱?我骑新车出去,脸上不也有你的光?”

  大嫂则在一旁“温柔”地劝解,实则句句拱火,

  “妈,您别生气,小雪还小不懂事。小雪啊,你看你把妈气的,大哥也是为了这个家好,你就听话吧,别再犟了。”

  杨雪被他们三人围在中间,只觉得头晕目眩,所有的道理都说不通。

  她越是解释,母亲的哭骂声就越大,大哥的指责声就越严厉,大嫂的“茶言茶语”就越是让她百口莫辩。

  很快,屋里的争吵声引来了左邻右舍,连街道办负责调解的王干事都被惊动了。

  邻居们七嘴八舌,大多是劝杨雪“听妈**话”。

  王干事也是个和稀泥的高手,一进来就说,

  “小杨啊,你妈养你不容易,你个姑娘家,就服个软嘛。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比什么都重要。”

  所有人都站在她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