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港城来信
苏晚转过身,看着他,坦然地点了点头,
“嗯,是的。”
崔志杰眼中的光彻底熄灭了。
他看着眼前高大气派的顾家四合院,又看了看苏晚平静的脸,最终扯出一个略带苦涩的笑容,
“他看起来很出色,你……你嫁得很好,我为你高兴。”
这句祝福,真心又酸涩。
苏晚看出了他眼底的失落,却没有点破。
前世的记忆里,崔志杰是个很好的人,以前在学校做同学时,他没少帮助自己。
临毕业时,他也向自己表达过心意,只是他们终究有缘无分。
苏晚也回以一个温和的微笑,“谢谢。”
两人就此道别。
回到家,趁着还没到午饭时间,苏晚回到自己的书房,抓紧时间复习功课。
高考恢复在即,她不能有丝毫松懈。
**和语文好说,大多是需要记忆背诵的功夫,数理化才是真正需要费心对待的硬骨头。
她翻开顾景川给她的那本笔记,再一次感叹他逻辑之清晰,重点之明确。
可惜她打算报考的是医学院,不用考英语,否则凭着她的英语成绩,也能占不少优势。
苏晚的英语,是母亲从小一个单词一个音节教出来的。
母亲的娘家并非一般人家,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只是时运不济,遭了难,导致家道中落。
即便如此,母亲骨子里的学识和涵养也未曾磨灭,琴棋书画还有中医,样样精通。
苏晚从小耳濡目染,别的没学精,唯独外语和中医,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学得特别好。
后来到了顾家,生活骤变,她也从未丢下。
中医自不用说,她早早就立志一生从医,治病救人。
至于英语,她一直偷偷听英语广播,想方设法找来一些外文旧书和杂志看,英语水平不退反进。
在顾家的这些年,她甚至通过给一些杂志社翻译短篇稿件,赚过几笔微薄的稿费,都悄悄存了起来。
就在她沉浸在过往的回忆时,院子里的秀菊婶子在门外喊她。
“小晚,有你的信!”
苏晚一愣,走了出去。
最近自己并没有投稿,怎么会有信寄来呢?
接过信封,她的心猛地一跳。
信封是航空信封,轻飘飘的,邮票上的图案和邮戳都显示,这封信来自——港城。
她认识的人里,有可能在港城的,只有一个。
回到书房,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薄薄的信纸。
字迹清隽有力,一笔一划都透着熟悉感,正是表哥乔瀚文。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说他一切安好,勿念,并询问她的近况如何。
苏晚松了口气,能收到他的信总是好的。
可当她看到信纸后面附着的另外两页纸时,眉头又蹙了起来。
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打印体,而乔瀚文在信的末尾写道,
“随信附上两页资料,无关紧要,劳烦翻译一下,尽快寄回原地址。”
这太奇怪了。
这两页纸上全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术语,描述的是一种新型的医用设备,怎么看都不像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一个失踪多年的人,突然从港城寄来这样一份莫名其妙的东西让她翻译……
苏晚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乔瀚文多年前离开时,对她的郑重嘱咐——
那是在一个黄昏,他看着她,眼神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小晚,记住,以后无论我通过什么方式联系你,都不要告诉任何人。任何人,包括顾家的人。”
她当时不懂,但还是郑重地点了头。
现在,这份奇怪的信,再次印证了他嘱咐的必要性。
苏晚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家里在一场**斗争中遭了难。
她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到,有些事,是不能问,也不能说的。
母亲娘家那些特殊的背景,让她对这种需要保密的事情,有着一种近 乎本能的直觉和理解。
乔瀚文的嘱咐,加上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的经历,让她没有再深究下去。
她不知道乔瀚文在做什么,也不需要知道。
她只知道乔瀚文是她在世为数不多的亲属之一,她唯一要做的,就是信守承诺。
苏晚将信纸和那两页英文资料仔细收好,放进了自己书桌最深处的抽屉里,用一摞旧书压住。
这件事,必须瞒着顾景川。
这不是不信任他,而是她对乔瀚文的承诺。
她答应过他,不会告诉任何人。
午饭后,苏晚看顾景川还没回来,便匆匆回了西跨院的书房。
今天是周末,时间宝贵,她必须尽快把乔瀚文交代的任务完成。
她关上门,从抽屉深处拿出那两页英文资料,铺在桌上,拿出纸笔,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译工作中。
资料上的专业术语虽然晦涩,但对她而言并非难事。
她写得飞快,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整个书房里只剩下这唯一的声响。
然而,就在她全神贯注,即将完成第一页的翻译时,“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毫无预兆地推开了。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几乎停止了跳动。
她抬起头,正对上顾景川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怎么回来了?!
苏晚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用手臂去遮盖桌上的稿纸和英文资料。
这个慌乱的动作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像个被当场抓了现行的小偷。
顾景川的目光锐利如鹰,瞬间就捕捉到了她手下那印着外文的信纸、航空信封的边角,以及她那张写满了惊慌和心虚的脸。
他什么也没问,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空气仿佛凝固了,他周身的气压低得骇人,神情瞬间变得凝重。
苏晚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挤出一个不太自然的笑容,
“你……你回来了?吃饭了吗?”
“在单位吃过了。”
顾景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他迈步走到她身边,目光扫过她紧紧护住的桌面,淡淡道,
“就是个感冒,已经好了,不用总把我当病人。”
说完,他停顿了一瞬,接着便转身走了,回了自己的书房。
苏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却已经惊出了一层冷汗。
苏晚转过身,看着他,坦然地点了点头,
“嗯,是的。”
崔志杰眼中的光彻底熄灭了。
他看着眼前高大气派的顾家四合院,又看了看苏晚平静的脸,最终扯出一个略带苦涩的笑容,
“他看起来很出色,你……你嫁得很好,我为你高兴。”
这句祝福,真心又酸涩。
苏晚看出了他眼底的失落,却没有点破。
前世的记忆里,崔志杰是个很好的人,以前在学校做同学时,他没少帮助自己。
临毕业时,他也向自己表达过心意,只是他们终究有缘无分。
苏晚也回以一个温和的微笑,“谢谢。”
两人就此道别。
回到家,趁着还没到午饭时间,苏晚回到自己的书房,抓紧时间复习功课。
高考恢复在即,她不能有丝毫松懈。
**和语文好说,大多是需要记忆背诵的功夫,数理化才是真正需要费心对待的硬骨头。
她翻开顾景川给她的那本笔记,再一次感叹他逻辑之清晰,重点之明确。
可惜她打算报考的是医学院,不用考英语,否则凭着她的英语成绩,也能占不少优势。
苏晚的英语,是母亲从小一个单词一个音节教出来的。
母亲的娘家并非一般人家,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只是时运不济,遭了难,导致家道中落。
即便如此,母亲骨子里的学识和涵养也未曾磨灭,琴棋书画还有中医,样样精通。
苏晚从小耳濡目染,别的没学精,唯独外语和中医,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学得特别好。
后来到了顾家,生活骤变,她也从未丢下。
中医自不用说,她早早就立志一生从医,治病救人。
至于英语,她一直偷偷听英语广播,想方设法找来一些外文旧书和杂志看,英语水平不退反进。
在顾家的这些年,她甚至通过给一些杂志社翻译短篇稿件,赚过几笔微薄的稿费,都悄悄存了起来。
就在她沉浸在过往的回忆时,院子里的秀菊婶子在门外喊她。
“小晚,有你的信!”
苏晚一愣,走了出去。
最近自己并没有投稿,怎么会有信寄来呢?
接过信封,她的心猛地一跳。
信封是航空信封,轻飘飘的,邮票上的图案和邮戳都显示,这封信来自——港城。
她认识的人里,有可能在港城的,只有一个。
回到书房,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薄薄的信纸。
字迹清隽有力,一笔一划都透着熟悉感,正是表哥乔瀚文。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说他一切安好,勿念,并询问她的近况如何。
苏晚松了口气,能收到他的信总是好的。
可当她看到信纸后面附着的另外两页纸时,眉头又蹙了起来。
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打印体,而乔瀚文在信的末尾写道,
“随信附上两页资料,无关紧要,劳烦翻译一下,尽快寄回原地址。”
这太奇怪了。
这两页纸上全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术语,描述的是一种新型的医用设备,怎么看都不像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一个失踪多年的人,突然从港城寄来这样一份莫名其妙的东西让她翻译……
苏晚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乔瀚文多年前离开时,对她的郑重嘱咐——
那是在一个黄昏,他看着她,眼神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小晚,记住,以后无论我通过什么方式联系你,都不要告诉任何人。任何人,包括顾家的人。”
她当时不懂,但还是郑重地点了头。
现在,这份奇怪的信,再次印证了他嘱咐的必要性。
苏晚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家里在一场**斗争中遭了难。
她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到,有些事,是不能问,也不能说的。
母亲娘家那些特殊的背景,让她对这种需要保密的事情,有着一种近 乎本能的直觉和理解。
乔瀚文的嘱咐,加上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的经历,让她没有再深究下去。
她不知道乔瀚文在做什么,也不需要知道。
她只知道乔瀚文是她在世为数不多的亲属之一,她唯一要做的,就是信守承诺。
苏晚将信纸和那两页英文资料仔细收好,放进了自己书桌最深处的抽屉里,用一摞旧书压住。
这件事,必须瞒着顾景川。
这不是不信任他,而是她对乔瀚文的承诺。
她答应过他,不会告诉任何人。
午饭后,苏晚看顾景川还没回来,便匆匆回了西跨院的书房。
今天是周末,时间宝贵,她必须尽快把乔瀚文交代的任务完成。
她关上门,从抽屉深处拿出那两页英文资料,铺在桌上,拿出纸笔,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译工作中。
资料上的专业术语虽然晦涩,但对她而言并非难事。
她写得飞快,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整个书房里只剩下这唯一的声响。
然而,就在她全神贯注,即将完成第一页的翻译时,“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毫无预兆地推开了。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几乎停止了跳动。
她抬起头,正对上顾景川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怎么回来了?!
苏晚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用手臂去遮盖桌上的稿纸和英文资料。
这个慌乱的动作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像个被当场抓了现行的小偷。
顾景川的目光锐利如鹰,瞬间就捕捉到了她手下那印着外文的信纸、航空信封的边角,以及她那张写满了惊慌和心虚的脸。
他什么也没问,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空气仿佛凝固了,他周身的气压低得骇人,神情瞬间变得凝重。
苏晚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挤出一个不太自然的笑容,
“你……你回来了?吃饭了吗?”
“在单位吃过了。”
顾景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他迈步走到她身边,目光扫过她紧紧护住的桌面,淡淡道,
“就是个感冒,已经好了,不用总把我当病人。”
说完,他停顿了一瞬,接着便转身走了,回了自己的书房。
苏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却已经惊出了一层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