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鸿门宴开,将帅齐聚首!
十日之期,转瞬即至。
这一天,开平卫,这座刚刚从废墟中恢复了些许生气的边关重镇,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从清晨开始,一队队盔甲鲜明,扈从成群的兵马,便陆续抵达了开平卫的城下。
为首的,无一不是大腹便便,满面红光的将领。
他们,正是来自宣府、大同两镇的各级军官。
宣府总兵李毅,大同总兵陈牧,以及他们麾下的数十名参将、游击、卫所指挥使,一个不落地,全都来了。
他们终究,还是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全家老小的性命,去赌那个少年侯爷,是不是在开玩笑。
虽然心中充满了不忿和疑虑,但他们还是捏着鼻子,硬着头皮,来到了这个在他们看来,处处透着诡异的地方。
当他们走进开平卫的城门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看到的景象,给惊呆了。
城内,虽然还有些残破,但街道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更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城中那些正在巡逻的士兵。
那些士兵,穿着统一的黑色军服,身姿挺拔,步伐整齐,眼神锐利,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冰冷肃杀之气,让他们这些带了一辈子兵的老将,都感到一阵心悸。
“这……这是什么兵?怎么跟我们卫所里那些歪瓜裂枣,完全不一样?”
宣府总兵李毅,看着一队从他们身旁,目不斜视走过的神机营巡逻队,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是神机营。”
大同总兵陈牧,脸色凝重地说道。
他比李毅要精明一些,来之前,特意派人打探过。
“据说,那个林远,就是用这样一支只有三千人的军队,在狼颚谷,全歼了阿鲁台的上万铁骑。”
“什么?就凭他们?”
李毅的脸上,写满了不信。
在他看来,这些士兵,虽然看起来军容严整,但毕竟都是步卒,而且装备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火铳。
用这种军队,去对付来去如风的鞑靼骑兵?这不是开玩笑吗?
“哼,我看,八成是吹牛。”李毅不屑地说道,“什么全歼上万铁骑,我看,能杀个千八百人,就顶天了。那小子,肯定是夸大战功,欺骗陛下!”
“就是!一个毛头小子,走了**运,打了场胜仗,就真以为自己是军神了?”
“等会儿见了他,咱们可不能给他好脸色!得让他知道知道,这北疆,到底是谁说了算!”
一众将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林远这个“后起之秀”的轻蔑和敌意。
他们互相打气,约定好了,等会儿见到林远,一定要联合起来,给他一个下马威。
很快,他们便被引到了原开平卫的指挥使司衙门。
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林远的临时总督府。
当他们走进那座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衙门时,心中的那份轻视,又不由自主地,少了几分。
衙门的大堂,已经被彻底改造。
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描绘着整个北疆地形的沙盘。
两旁的墙壁上,挂着的,不再是那些附庸风雅的字画,而是一张张精准的军事地图,和各种他们看不懂的图表。
整个大堂,都充斥着一种专业,高效,而又冰冷的,战争的气息。
林远,就坐在大堂主位的一张太师椅上。
他穿着一身银白色的龙鳞甲,外罩玄色大氅,手中,正把玩着一把寒光闪闪的绣春刀。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平静地,看着鱼贯而入的众将。
那眼神,不像是在看同僚,更像是在看一群,待宰的羔羊。
李毅等人,被他这眼神看得,心中莫名一顿。
他们原本商量好的,要给林远的下马威,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和压抑。
“末将宣府总兵李毅(大同总兵陈牧),参见侯爷!”
最终,还是李毅和陈牧,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他们身后的那些将领,也跟着稀稀拉拉地,行了个礼。
“都来了?”
林远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很好。”
他将手中的绣春刀,“锵”的一声,插回了刀鞘。
然后,他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既然人都到齐了。”
“那么,我们这场‘北疆军务整顿大会’,现在,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他走到那巨大的沙盘前,拿起一根指挥杆,环视了一圈众人。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宿将,在北疆镇守多年,劳苦功高。”
他开口,先是肯定了众人的功劳。
李毅等人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得色,腰杆也挺直了几分。
然而,林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但是!”
林远的语调,陡然一转,变得森寒无比!
“你们当中,有些人,功劳,是有的。”
“但罪过,更大!”
他手中的指挥杆,重重地,敲在了沙盘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吃空饷,克扣军粮,倒卖军械,私吞屯田,欺压百姓,甚至……私通鞑靼,出卖军情!”
“这些事,你们当中,有谁,没干过?”
林远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从每一个人的脸上,缓缓扫过。
“站出来,给本侯看看!”
十日之期,转瞬即至。
这一天,开平卫,这座刚刚从废墟中恢复了些许生气的边关重镇,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从清晨开始,一队队盔甲鲜明,扈从成群的兵马,便陆续抵达了开平卫的城下。
为首的,无一不是大腹便便,满面红光的将领。
他们,正是来自宣府、大同两镇的各级军官。
宣府总兵李毅,大同总兵陈牧,以及他们麾下的数十名参将、游击、卫所指挥使,一个不落地,全都来了。
他们终究,还是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全家老小的性命,去赌那个少年侯爷,是不是在开玩笑。
虽然心中充满了不忿和疑虑,但他们还是捏着鼻子,硬着头皮,来到了这个在他们看来,处处透着诡异的地方。
当他们走进开平卫的城门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看到的景象,给惊呆了。
城内,虽然还有些残破,但街道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更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城中那些正在巡逻的士兵。
那些士兵,穿着统一的黑色军服,身姿挺拔,步伐整齐,眼神锐利,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冰冷肃杀之气,让他们这些带了一辈子兵的老将,都感到一阵心悸。
“这……这是什么兵?怎么跟我们卫所里那些歪瓜裂枣,完全不一样?”
宣府总兵李毅,看着一队从他们身旁,目不斜视走过的神机营巡逻队,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是神机营。”
大同总兵陈牧,脸色凝重地说道。
他比李毅要精明一些,来之前,特意派人打探过。
“据说,那个林远,就是用这样一支只有三千人的军队,在狼颚谷,全歼了阿鲁台的上万铁骑。”
“什么?就凭他们?”
李毅的脸上,写满了不信。
在他看来,这些士兵,虽然看起来军容严整,但毕竟都是步卒,而且装备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火铳。
用这种军队,去对付来去如风的鞑靼骑兵?这不是开玩笑吗?
“哼,我看,八成是吹牛。”李毅不屑地说道,“什么全歼上万铁骑,我看,能杀个千八百人,就顶天了。那小子,肯定是夸大战功,欺骗陛下!”
“就是!一个毛头小子,走了**运,打了场胜仗,就真以为自己是军神了?”
“等会儿见了他,咱们可不能给他好脸色!得让他知道知道,这北疆,到底是谁说了算!”
一众将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林远这个“后起之秀”的轻蔑和敌意。
他们互相打气,约定好了,等会儿见到林远,一定要联合起来,给他一个下马威。
很快,他们便被引到了原开平卫的指挥使司衙门。
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林远的临时总督府。
当他们走进那座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衙门时,心中的那份轻视,又不由自主地,少了几分。
衙门的大堂,已经被彻底改造。
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描绘着整个北疆地形的沙盘。
两旁的墙壁上,挂着的,不再是那些附庸风雅的字画,而是一张张精准的军事地图,和各种他们看不懂的图表。
整个大堂,都充斥着一种专业,高效,而又冰冷的,战争的气息。
林远,就坐在大堂主位的一张太师椅上。
他穿着一身银白色的龙鳞甲,外罩玄色大氅,手中,正把玩着一把寒光闪闪的绣春刀。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平静地,看着鱼贯而入的众将。
那眼神,不像是在看同僚,更像是在看一群,待宰的羔羊。
李毅等人,被他这眼神看得,心中莫名一顿。
他们原本商量好的,要给林远的下马威,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和压抑。
“末将宣府总兵李毅(大同总兵陈牧),参见侯爷!”
最终,还是李毅和陈牧,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他们身后的那些将领,也跟着稀稀拉拉地,行了个礼。
“都来了?”
林远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很好。”
他将手中的绣春刀,“锵”的一声,插回了刀鞘。
然后,他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既然人都到齐了。”
“那么,我们这场‘北疆军务整顿大会’,现在,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他走到那巨大的沙盘前,拿起一根指挥杆,环视了一圈众人。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宿将,在北疆镇守多年,劳苦功高。”
他开口,先是肯定了众人的功劳。
李毅等人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得色,腰杆也挺直了几分。
然而,林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但是!”
林远的语调,陡然一转,变得森寒无比!
“你们当中,有些人,功劳,是有的。”
“但罪过,更大!”
他手中的指挥杆,重重地,敲在了沙盘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吃空饷,克扣军粮,倒卖军械,私吞屯田,欺压百姓,甚至……私通鞑靼,出卖军情!”
“这些事,你们当中,有谁,没干过?”
林远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从每一个人的脸上,缓缓扫过。
“站出来,给本侯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