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来不及多想,伸出两根手指,搭在李明达纤细皓白的手腕上,闭上了眼睛。

  脉搏……若有似无,如游丝一般,随时可能断绝。

  “都愣着干什么!”

  许元猛地睁开眼,厉声喝道。

  这一声断喝,如同平地惊雷,让殿内所有人都浑身一颤。

  那些瘫软在地的御医们,茫然地抬起头,看向这个突然间气场全开的年轻人。

  “你,过来!”

  许元指向离他最近的一名老御医。

  “听我号令,取金针,刺人中、内关、涌泉三穴,以强心复苏。”

  “你,去备参汤,要百年以上的老山参,浓煎,吊住她的元气!”

  “还有你,去取热水和布巾,随时准备!”

  许元的命令清晰、果断,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仿佛演练了千百遍。

  那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这些久在宫中、早已被磨平了棱角的御医们下意识地便要听从。

  “可是……许监正,公主殿下凤体金贵,这……这针法太过刚猛,万一……”

  那老御医迟疑着开口。

  “万一?”

  许元转过头,眼神冷得像冰。

  “再等下去,就不是万一了,是神仙难救!”

  “出了任何事,我许元一力承担!”

  “现在,立刻,马上,执行!”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这一幕,布满血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有了皇帝的首肯,御医们再不敢耽搁,立刻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

  许元则迅速打开自己的黑色木箱。

  箱子内,各种造型奇特的金属器械和玻璃瓶罐,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他取出一个形似听筒的东西,一端放在自己耳中,另一端的金属圆盘,则隔着一层薄薄的丝衣,轻轻贴在了晋阳公主的胸口。

  他需要最准确地判断她的心跳和呼吸。

  急救,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

  金针刺下,参汤备好,一切都在许元的调度下,有条不紊。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寝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不知过了多久,许元一直紧锁的眉头,才微微松开了一丝。

  他拿下了听诊器,再次探向晋宁公主的脉搏。

  虽然依旧微弱,但比起刚才,已经平稳了许多。

  那张灰败的小脸上,也终于泛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色。

  “陛下。”

  许元站起身,声音有些疲惫。

  “公主殿下的性命,暂时无忧。”

  呼……

  殿内,响起一片长长的舒气声。

  李世民紧绷的身体猛地一松,险些跌倒,幸好李治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

  “父皇!”

  “无妨。”

  李世民摆了摆手,几步冲到床边,看着女儿稍微好转的脸色,虎目之中,泪光闪烁。

  然而,许元的下一句话,却让刚刚放下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但是,公主殿下尚未脱离危险,也并未清醒。”

  “这只是权宜之计,病根未除,随时可能复发,下一次……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许元的话,像一柄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看着床榻上依旧昏迷不醒的李明达,心中也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知道历史,知道这个聪慧善良的小公主命不长久。

  难道自己真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走向那个既定的结局吗?

  他早已将她当成一个需要呵护的小妹妹,一个朋友。

  可现在,他这个朋友,却只能躺在这里,生死一线。

  而他,却似乎束手无策。

  一股烦躁和焦虑,从心底升起。

  李世民看着许元紧锁的眉头和凝重的脸色,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

  连许元都没有办法了吗?

  这个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年轻人,也无计可施了吗?

  不!

  他不接受!

  “许元!”

  李世民猛地转身,一把抓住许元的手臂,因为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

  “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格物之学也好,仙家方术也罢!”

  “朕命令你,一定要救活兕儿!一定要让她醒过来!”

  帝王的威严,此刻化作了一个父亲最绝望的恳求。

  “你若能救活她,朕许你国公之位,许你封妻荫子,你要什么,朕就给你什么!”

  李世民的声音,带上了一丝疯狂的狰狞。

  “你听到没有?!”

  感受着手臂上传来的巨大力道,和李世民眼中那几乎要噬人的疯狂,许元反而冷静了下来。

  不能急。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自己是医生,不是神仙,抱怨和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纷乱的思绪沉淀下来。

  “陛下,请您冷静。”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人心的力量。

  “请容臣,再为公主殿下仔细诊断一次。”

  说完,他不等李世民回答,便轻轻挣开了他的手,重新坐回床边。

  这一次,他没有再用那些“奇技**巧”,而是用上了最传统,也最考验功底的“望闻问切”。

  他仔细观察着李明达的眉心、气色,倾听她平稳下来却依旧沉重的呼吸。

  他的手指,再次搭上了她的脉搏。

  这一次,他摒除了所有杂念,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一丝微弱的跳动之中。

  沉、弦、涩。

  脉象沉,主里症。

  脉象弦,主肝郁。

  脉象涩,主气滞血瘀。

  再结合公主侍女之前的描述,一个月来郁郁寡欢,胸闷气短……

  一个清晰的诊断,在许元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果然如此。

  孙思邈的诊断没有错,先天心脉孱弱是根源。

  而李治的猜测,恐怕也八九不离十。

  情志不遂,思虑过度,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郁气上冲,壅塞于胸中,阻碍了心脉气血的运行。

  所以才会胸闷气短,最终导致心阳欲绝,昏迷不醒。

  病根,就在于她胸腔中那股无法疏解的郁结之气。

  只要将这股气排出来,让她苏醒,再辅以药物慢慢调理,便能转危为安。

  许元缓缓睁开眼睛,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有办法了。

  “陛下。”

  他站起身,转向李世民。

  “臣,找到病因了。”

  “快说!”

  李世民急切地追问。

  “公主殿下并非身染恶疾,而是因情志郁结,导致一口浊气淤积于胸中,上犯心脉,才致昏厥。”

  许元言简意赅地解释道。

  “想要让殿下醒来,必须将这口郁结之气,从她体内排出来。”

  李世民闻言,眼中顿时重新亮起了光芒。

  “那还等什么!快做!”

  他催促道,仿佛已经看到了女儿睁开眼睛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