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来自空间的,对应五行五脏的药材粉末。

  金之白,润肺。

  木之绿,疏肝。

  水之红,补心。

  火之金,健脾。

  土之褐,益肾。

  这道菜,在她的手中,已经不仅仅是好看,好吃。

  它将成为一道,能够滋养五脏,调和五行的,顶级药膳。

  做完这一切,孟听-雨净了手。

  “抬上来。”

  她淡淡地吩咐道。

  两个身强力壮的帮厨,应声而出。

  他们合力抬着一个盖着红布的巨大托盘,步履沉重地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了孟听雨面前的操作台上。

  红布掀开。

  “嘶——”

  人群中,再次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那是一个直径足有一米二的,通体洁白,温润如玉的特制白玉大盘。

  盘子巨大,却不显粗笨。

  盘沿雕刻着细密而古朴的云纹,在灯光下,反射着柔和的光泽。

  这已经不是餐具。

  这是一件艺术品。

  而现在,这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即将成为孟听-雨的画纸。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孟听雨的神情,却依旧平静。

  她从工具架上,取下了一双细长的,超过四十公分的紫檀木长筷,和一把小小的,用整块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小勺。

  这就是她的画笔。

  没有裱花袋,没有模具,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辅助工具。

  她,就要用这最原始的工具,在这巨大的玉盘之上,挥毫泼墨。

  她动了。

  左手持玉勺,舀起一勺褐色的香菇牛肉糜。

  右手持长筷,轻轻拨动。

  第一笔,落在了玉盘的左上角。

  那不是涂抹,不是铺陈。

  是塑造。

  她的手腕,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频率,高速地抖动着。

  长筷的尖端,在肉糜上或点,或拨,或压,或挑。

  肉糜随之起伏,变化。

  不过十几秒的时间。

  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便在盘中拔地而起。

  山峰陡峭,沟壑纵横,甚至连山体的褶皱与纹理,都清晰可见。

  那是华夏的西部,是昆仑,是帕米尔。

  所有人都看呆了。

  这哪里是在做菜。

  这分明是在用肉糜,做3D立体的微缩模型。

  孟听雨的动作没有丝毫停歇。

  玉勺再动,舀起混着菠菜汁的,翠绿色的鸡肉糜。

  长筷飞舞。

  一片片平坦肥沃的鱼米之乡,在崇山峻岭之侧,缓缓铺陈开来。

  那是江南。

  紧接着,是淡黄色的猪肉糜。

  那是中原的沃土。

  是混着甜菜根汁,象征着北方红土地的羊肉糜。

  是浩瀚无垠的北国风光。

  最后,是混了墨鱼汁,漆黑如墨的鱼肉糜。

  孟听雨手持长筷,手臂在空中划过两道奔腾浩荡的弧线。

  长江。

  黄河。

  两条母亲河,在盘中蜿蜒咆哮,仿佛能听到那水流奔腾的巨响。

  她的手速快到了极致。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艺术美感。

  整个后厨,除了她手中筷勺与玉盘接触时发出的轻微声响,再无其他任何声音。

  所有人都像是被扼住了喉咙,忘记了呼吸。

  他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双翻飞的手,盯着那幅在盘中渐渐成型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齐越站在人群之外。

  他脸上的玩味与期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癫狂的,燃烧着熊熊火焰的贪婪。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而急促。

  琥珀色的眼眸里,倒映着孟听雨那清冷而专注的侧影,那光芒,灼热得几乎要将空气都点燃。

  他以为,“三才归元火”已经是她的极限。

  他以为,那锅拥有“汤魂”的清汤,已经是厨艺的终点。

  他错了。

  大错特错。

  眼前的这个女人,根本不是厨师。

  她是一个神。

  一个能创造神迹的,行走在人间的神。

  他想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她的厨艺。

  也不仅仅是她这个人。

  他想要她的全部。

  她的秘密,她的过去,她的灵魂。

  他要将这个神,从神坛上拉下来,变成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禁脔。

  这个念头,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吞噬了他所有的理智。

  一股前所未有的,病态的占有欲,紧紧地攫住了他的心脏,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就在这时。

  孟听雨停下了动作。

  她放下了手中的筷与勺。

  一幅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华夏疆域图,活生生地,呈现在了巨大的白玉盘之上。

  山川巍峨,江河奔腾,平原广袤,沃野千里。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孟听雨拿起了那碗金色的蛋黄糜。

  她捻起一撮细碎的蛋黄末,手指轻扬。

  金色的“阳光”,瞬间洒满大地。

  她又拿起几粒早已准备好的,切得细如发丝的翠绿葱花,随手一撒。

  几片生机勃勃的绿洲,点缀在了苍茫的西部高原之上。

  画龙点睛。

  整幅画卷,在这一刻,彻底活了过来。

  一股磅礴浩瀚,吞吐天地的气势,从盘中扑面而来。

  “好了。”

  孟听雨淡淡地开口,打破了死寂。

  “送去蒸。”

  两个待命的蒸品师傅,如梦初醒,连忙上前。

  他们看着眼前的神品,手都在抖,甚至不敢下手去碰。

  这道菜,被小心翼翼地送入了特制的蒸柜。

  温度、湿度、时间,都由孟听雨亲自设定,精准到秒。

  等待的时间,无比漫长。

  也无比煎熬。

  终于,蒸柜发出了“叮”的一声轻响。

  菜,熟了。

  出锅的瞬间,一股混合着五种肉香,又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复杂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但这只是开始。

  孟听雨走到了那座早已雕刻完成,并已蒸熟的“锦绣山河图”冬瓜盅前。

  冬瓜盅的顶部,那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栩栩如生。

  孟听雨亲自端起那锅早已准备好的,拥有“汤魂”的清汤。

  在所有人屏住的呼吸中。

  她将滚烫的清汤,从凤凰展翅的顶部,缓缓注入。

  清澈如水的汤汁,顺着凤凰的羽翼,流过长城的垛口,漫过昆仑的山脊,缓缓地,注入了冬瓜盅的内部。

  奇妙的一幕发生了。

  滚烫的清汤,并没有立刻从冬瓜盅里溢出。

  它仿佛在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