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整个冬瓜盅被完全注满。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嗡鸣。
那滚烫的清汤,终于顺着冬瓜盅底部,那些孟听雨早就用银针刺出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细小孔洞中,缓缓地,均匀地,溢了出来。
它像一层温柔的薄雾,漫过盘中西部的崇山峻岭。
它像一场滋润的春雨,流过江南的鱼米之乡。
它覆盖了中原的沃土,也浸润了北方的红土地。
热气蒸腾。
五色肉糜的香气,被热汤一激,猛地升腾而起。
而那锅清汤本身,那股清澈到极致,纯粹到极致的香气,也随之再次爆发。
两种香气,没有冲突,没有覆盖。
它们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山川之味,江河之味,五谷之味,草木之味……
整个华夏大地的风土人情,仿佛都在这一刻,被浓缩进了这一盘菜里。
整道菜,仿佛被注入了灵魂。
它活了。
彻彻底底地,活了过来。
在场的所有厨师,全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眼中,只剩下无尽的痴迷与狂热。
他们知道。
自己正在见证一个传奇的诞生。
孟听雨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时间,刚刚好。
分毫不差。
“上菜。”
她清冷的声音,终于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一名早已等候在旁的,级别最高的传菜员,推着一辆铺着金丝绒布的特制餐车,走上前来。
他和两个帮厨一起,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将那重逾百斤的白玉大盘,稳稳地,安放在了餐车之上。
餐车上,早已准备好了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的银质餐盖。
餐盖缓缓落下,隔绝了那足以让神佛都为之倾倒的绝世奇香。
也隔绝了所有人的视线。
传菜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庄重与荣耀。
他推着餐车,转身,走向那扇连接着后厨与前厅的,厚重的大门。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跟随着那辆餐车移动。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知道,当这扇门被推开,当这道菜被端上国宴的餐桌。
今晚的京城,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而这个名叫孟听雨的女人,她的名字,将在一夜之间,响彻云霄。
那辆承载着两道神品的特制餐车,即将被推出后厨厚重的大门。
空气中残留的奇香,依旧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就在传菜员的手即将触碰到门把手的瞬间,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
“等等。”
众人闻声回头。
只见头发花白的王师傅,那位在砧板前站了一辈子,腰杆比钢筋还硬的老御厨,缓缓走了出来。
他的脸上,没有了最初的质疑,没有了过程中的震撼,只剩下一种洗尽铅华的虔诚。
他走到孟听雨身后约三步远的位置,停下。
然后,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中,他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雪白的厨师服,一丝不苟。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具因为常年劳作而有些佝偻的身体,猛然挺直。
下一秒,他对着孟听-雨那道清丽纤瘦的背影,行了一个标准到极致的,九十度的深鞠躬。
头颅深垂,脊梁弯折。
那颗高傲了一辈子的头颅,此刻,低得心甘情愿。
整个后厨,落针可闻。
这个鞠躬,无声,却重逾千斤。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王师傅个人,更是华夏传统厨艺界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对自己穷尽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技艺之巅,所能表达的最崇高的敬意。
仿佛是一个信号。
又仿佛是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李金福,那位汤品界的泰山北斗,毫不犹豫地走上前,站在王师傅的身侧,同样深深地弯下了腰。
紧接着。
配菜组的师傅。
蒸品组的师傅。
甚至连那些刚刚被孟听-雨点名批评,羞愧得无地自容的年轻厨师们,也都走了过来。
一个。
两个。
十个。
几十个。
后厨之内,所有还站着的人,上至各部门的副主厨,下至负责清洗传递的学徒,都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
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对着那道孤身而立的背影,齐刷刷地,深深鞠躬。
整个国宴后厨,几十名代表着这个国家厨艺最高水平的御厨,在这一刻,集体向一个二十岁的女孩,俯首。
没有一句言语。
没有一声呐喊。
只有一片庄严肃穆的沉默。
这无声的臣服,比任何激昂的赞美,都更具力量,更加震撼人心。
站在人群最后的齐越,琥珀色的瞳孔剧烈地收缩着。
他看着那群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御厨们,此刻像最虔诚的信徒一样,朝拜着他们的神。
他心脏的位置,传来一阵阵滚烫的灼痛。
那不是嫉妒。
那是……渴望。
一种要将那个神祗从万人朝拜的神坛上,拽入自己怀中,据为己有的,疯狂的渴望。
而身处这一切中心的孟听雨,却始终没有回头。
她能感受到身后那几十道目光的重量,能听到他们因激动而变得粗重的呼吸。
但她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清冷淡然的模样。
仿佛这足以让任何厨师都为之疯狂的荣耀,于她而言,不过是理所应当。
她只是轻轻地,几不可察地,颔首。
算是接受了这份敬意。
她的目光,早已穿透了眼前那扇厚重的厨房大门,望向了门后那个觥筹交错,流光溢彩的世界。
那里,才是她今晚真正的战场。
“上菜吧。”
她淡淡地开口。
传菜员如梦初醒,他用颤抖的手,郑重地推开了那扇大门。
……
国宴厅内。
气氛已经不复开场时的热烈,转而进入了一种礼节性的平稳阶段。
悠扬的古典音乐在厅内回荡,宾客们低声交谈,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
然而,在这种表面的和谐之下,却涌动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闷。
之前的菜品,虽然也算精致,但对于见惯了世界顶级美食的北欧皇室成员,尤其是那位年迈的老亲王来说,终究是少了几分惊艳。
直到整个冬瓜盅被完全注满。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嗡鸣。
那滚烫的清汤,终于顺着冬瓜盅底部,那些孟听雨早就用银针刺出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细小孔洞中,缓缓地,均匀地,溢了出来。
它像一层温柔的薄雾,漫过盘中西部的崇山峻岭。
它像一场滋润的春雨,流过江南的鱼米之乡。
它覆盖了中原的沃土,也浸润了北方的红土地。
热气蒸腾。
五色肉糜的香气,被热汤一激,猛地升腾而起。
而那锅清汤本身,那股清澈到极致,纯粹到极致的香气,也随之再次爆发。
两种香气,没有冲突,没有覆盖。
它们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山川之味,江河之味,五谷之味,草木之味……
整个华夏大地的风土人情,仿佛都在这一刻,被浓缩进了这一盘菜里。
整道菜,仿佛被注入了灵魂。
它活了。
彻彻底底地,活了过来。
在场的所有厨师,全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眼中,只剩下无尽的痴迷与狂热。
他们知道。
自己正在见证一个传奇的诞生。
孟听雨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时间,刚刚好。
分毫不差。
“上菜。”
她清冷的声音,终于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一名早已等候在旁的,级别最高的传菜员,推着一辆铺着金丝绒布的特制餐车,走上前来。
他和两个帮厨一起,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将那重逾百斤的白玉大盘,稳稳地,安放在了餐车之上。
餐车上,早已准备好了一个巨大的,半球形的银质餐盖。
餐盖缓缓落下,隔绝了那足以让神佛都为之倾倒的绝世奇香。
也隔绝了所有人的视线。
传菜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庄重与荣耀。
他推着餐车,转身,走向那扇连接着后厨与前厅的,厚重的大门。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跟随着那辆餐车移动。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知道,当这扇门被推开,当这道菜被端上国宴的餐桌。
今晚的京城,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而这个名叫孟听雨的女人,她的名字,将在一夜之间,响彻云霄。
那辆承载着两道神品的特制餐车,即将被推出后厨厚重的大门。
空气中残留的奇香,依旧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就在传菜员的手即将触碰到门把手的瞬间,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
“等等。”
众人闻声回头。
只见头发花白的王师傅,那位在砧板前站了一辈子,腰杆比钢筋还硬的老御厨,缓缓走了出来。
他的脸上,没有了最初的质疑,没有了过程中的震撼,只剩下一种洗尽铅华的虔诚。
他走到孟听雨身后约三步远的位置,停下。
然后,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中,他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雪白的厨师服,一丝不苟。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具因为常年劳作而有些佝偻的身体,猛然挺直。
下一秒,他对着孟听-雨那道清丽纤瘦的背影,行了一个标准到极致的,九十度的深鞠躬。
头颅深垂,脊梁弯折。
那颗高傲了一辈子的头颅,此刻,低得心甘情愿。
整个后厨,落针可闻。
这个鞠躬,无声,却重逾千斤。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王师傅个人,更是华夏传统厨艺界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对自己穷尽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技艺之巅,所能表达的最崇高的敬意。
仿佛是一个信号。
又仿佛是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李金福,那位汤品界的泰山北斗,毫不犹豫地走上前,站在王师傅的身侧,同样深深地弯下了腰。
紧接着。
配菜组的师傅。
蒸品组的师傅。
甚至连那些刚刚被孟听-雨点名批评,羞愧得无地自容的年轻厨师们,也都走了过来。
一个。
两个。
十个。
几十个。
后厨之内,所有还站着的人,上至各部门的副主厨,下至负责清洗传递的学徒,都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
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对着那道孤身而立的背影,齐刷刷地,深深鞠躬。
整个国宴后厨,几十名代表着这个国家厨艺最高水平的御厨,在这一刻,集体向一个二十岁的女孩,俯首。
没有一句言语。
没有一声呐喊。
只有一片庄严肃穆的沉默。
这无声的臣服,比任何激昂的赞美,都更具力量,更加震撼人心。
站在人群最后的齐越,琥珀色的瞳孔剧烈地收缩着。
他看着那群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御厨们,此刻像最虔诚的信徒一样,朝拜着他们的神。
他心脏的位置,传来一阵阵滚烫的灼痛。
那不是嫉妒。
那是……渴望。
一种要将那个神祗从万人朝拜的神坛上,拽入自己怀中,据为己有的,疯狂的渴望。
而身处这一切中心的孟听雨,却始终没有回头。
她能感受到身后那几十道目光的重量,能听到他们因激动而变得粗重的呼吸。
但她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清冷淡然的模样。
仿佛这足以让任何厨师都为之疯狂的荣耀,于她而言,不过是理所应当。
她只是轻轻地,几不可察地,颔首。
算是接受了这份敬意。
她的目光,早已穿透了眼前那扇厚重的厨房大门,望向了门后那个觥筹交错,流光溢彩的世界。
那里,才是她今晚真正的战场。
“上菜吧。”
她淡淡地开口。
传菜员如梦初醒,他用颤抖的手,郑重地推开了那扇大门。
……
国宴厅内。
气氛已经不复开场时的热烈,转而进入了一种礼节性的平稳阶段。
悠扬的古典音乐在厅内回荡,宾客们低声交谈,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
然而,在这种表面的和谐之下,却涌动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闷。
之前的菜品,虽然也算精致,但对于见惯了世界顶级美食的北欧皇室成员,尤其是那位年迈的老亲王来说,终究是少了几分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