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日后有何打算?是准备参加武举,还是参加霓裳郡主的护卫队考核?”裴相状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一直停留在孙子脸上,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端倪。
裴让却只注意到祖父后面那句,激动地放下手中的酒杯,身子微微前倾:“护卫队还要考核?不是只要申请,郡主同意就行吗?”他的声音里满是惊讶,显然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意外。
裴相无奈地摇摇头,这小子感情就听到这句话了。
不过转念一想,有在乎的就行,总比什么都不上心强。
见祖父没有回答,裴让开口:“祖父!”
“急什么急,”裴相捋着花白的胡须,慢条斯理地夹了一筷子酱牛肉塞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故意吊着孙子的胃口。
裴让急得抓耳挠腮,坐立不安:“祖父,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孙儿吧。”
他的眼神中满是急切,恨不得立刻知道所有细节。
裴相却依旧自顾自地吃着,不疾不徐地开口:“怎么?十二年没见,连陪祖父吃顿饭的耐心都没有了?”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透着几分认真。
裴让顿时会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急切,重新端起酒杯,专心陪祖父饮酒用膳。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在边境的种种趣事:如何与异族商人打交道,如何在沙漠中辨别方向,还有那些边关将士们的豪迈故事。说到兴起时,还忍不住比划起来。
书房里欢声笑语不断,温暖的烛光映照着一老一少其乐融融的身影。
书房门外,一众家眷眼中满是羡慕,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尤其是裴庆和安氏两人,这样的儿子他们从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父亲他们也没有见过。
平日里严肃刻板的裴相,此刻竟像个普通老人般开怀大笑。
裴家大伯脸上挂着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早就知道父亲对这个侄子的偏爱,以前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
可是现在他似乎明白了。整个裴家只有让儿这小子最像父亲,不仅容貌相似,就连那股子洒脱劲儿也如出一辙。
听闻当年父亲也想弃文从武,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能从武,而是一步一步坐到了如今文臣之首的位置上。
但是他知道,父亲一直有一个行侠仗义的梦,但是为了家族,他却一直困在了京城。听着父亲爽朗的笑声,他也忍不住想要**去,不过最后还是带着众人离开。
“都散了吧。”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落寞。
安氏红着眼,声音哽咽:“我就说让儿这孩子心思重,你还不相信,你看看,对我们亲爹亲娘一点都不念情分,就只跟父亲说说笑笑,连一个正眼都不给我们。”
裴庆看向妻子,第一次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光,也许他们真的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爷,您这样盯着我看做什么?难道我刚才说的话有什么不妥之处吗?您仔细瞧瞧老大、老三和老四他们几个,哪一个像他这般不懂规矩、不知礼数?”
站在一旁的沈氏实在听不下去了,正欲开口为裴让辩解几句,却被自家夫君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
沈氏接收到丈夫警告的目光,只得将已到嘴边的话语咽了回去,默默低下头不再言语。
这位妯娌平日里待人接物还算得体,可偏偏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总是如此偏颇,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她这般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的做法,将来必定会自食其果,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书房内的欢声笑语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桌上的下酒小菜都热了好几回。
这是裴让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祖父喝得如此尽兴。
祖孙二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望着醉倒在书案上的祖父,裴让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转身吩咐下人取来棉被和地铺用的褥子。祖父醉成这样,他实在放心不下。
“曾二爷,劳烦您去厨房吩咐一声,让他们准备些软烂易消化的粥品。我担心祖父半夜会吐。”
曾亮是裴相的贴身书童,跟随裴相已有数十载,两人情同手足。
曾亮会意地点头应道:“让少爷尽管放心,老奴这就去安排。”
果然不出所料,半夜时分裴相就开始反胃呕吐。
裴让与曾爷爷一起悉心照料,为裴相更换衣物,擦洗身子,又喂了醒酒茶和热粥。待一切收拾妥当,裴相这才安稳睡去,一觉睡到天明。
而裴让却整夜未合眼,始终守在祖父榻前。
与此同时,沈家那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沈翀回到沈府后,径直去拜见了沈老将军和老夫人。
至于府中其他长辈,他只是礼节性地送了些礼物略表心意。
“孙儿给祖父、祖母请安。”沈翀恭敬行礼。
沈老将军看着这个英姿勃发的孙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爹娘近来可好?”
沈翀含笑答道:“父亲身体硬朗,每日仍坚持带兵操练。母亲则与大夫人一道,在后方为将士们的家眷们操持后勤事务,日子过得很是充实。”
沈老将军满意地点点头。
儿子太过出色有时也是件麻烦事,就像他们沈家,爵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作为嫡次子的沈浪不得不另谋出路,靠自己的本事在军中打拼。
“那你这次回来可有什么打算?”老将军关切地问道。
沈翀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孙儿想继续追随少将军左右。”
一旁的沈海闻言不禁皱眉:“你说的可是霓裳郡主?“”
沈翀坦然点头:“回大伯的话,正是。”
沈家大伯沈海继承了家族爵位,现为三等伯爵。
他语带不满地说道:“你堂堂将军之子,去给人家当什么护卫?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人。”
沈海这一开口,立刻得到了在场众人的应允。
老夫人慈祥地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是啊,翀儿,你父亲如今已是朝廷从三品的将军,堂堂将军之子,怎能去当个护卫?不如参加今年的武举考试,以你的武艺和才能,考取武进士绝非难事。到时候,再加上你与霓裳郡主的交情,在京城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沈老夫人语重心长地说着,眼中满是期许。
“那你日后有何打算?是准备参加武举,还是参加霓裳郡主的护卫队考核?”裴相状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一直停留在孙子脸上,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端倪。
裴让却只注意到祖父后面那句,激动地放下手中的酒杯,身子微微前倾:“护卫队还要考核?不是只要申请,郡主同意就行吗?”他的声音里满是惊讶,显然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意外。
裴相无奈地摇摇头,这小子感情就听到这句话了。
不过转念一想,有在乎的就行,总比什么都不上心强。
见祖父没有回答,裴让开口:“祖父!”
“急什么急,”裴相捋着花白的胡须,慢条斯理地夹了一筷子酱牛肉塞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故意吊着孙子的胃口。
裴让急得抓耳挠腮,坐立不安:“祖父,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孙儿吧。”
他的眼神中满是急切,恨不得立刻知道所有细节。
裴相却依旧自顾自地吃着,不疾不徐地开口:“怎么?十二年没见,连陪祖父吃顿饭的耐心都没有了?”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透着几分认真。
裴让顿时会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急切,重新端起酒杯,专心陪祖父饮酒用膳。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在边境的种种趣事:如何与异族商人打交道,如何在沙漠中辨别方向,还有那些边关将士们的豪迈故事。说到兴起时,还忍不住比划起来。
书房里欢声笑语不断,温暖的烛光映照着一老一少其乐融融的身影。
书房门外,一众家眷眼中满是羡慕,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尤其是裴庆和安氏两人,这样的儿子他们从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父亲他们也没有见过。
平日里严肃刻板的裴相,此刻竟像个普通老人般开怀大笑。
裴家大伯脸上挂着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早就知道父亲对这个侄子的偏爱,以前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
可是现在他似乎明白了。整个裴家只有让儿这小子最像父亲,不仅容貌相似,就连那股子洒脱劲儿也如出一辙。
听闻当年父亲也想弃文从武,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能从武,而是一步一步坐到了如今文臣之首的位置上。
但是他知道,父亲一直有一个行侠仗义的梦,但是为了家族,他却一直困在了京城。听着父亲爽朗的笑声,他也忍不住想要**去,不过最后还是带着众人离开。
“都散了吧。”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落寞。
安氏红着眼,声音哽咽:“我就说让儿这孩子心思重,你还不相信,你看看,对我们亲爹亲娘一点都不念情分,就只跟父亲说说笑笑,连一个正眼都不给我们。”
裴庆看向妻子,第一次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光,也许他们真的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爷,您这样盯着我看做什么?难道我刚才说的话有什么不妥之处吗?您仔细瞧瞧老大、老三和老四他们几个,哪一个像他这般不懂规矩、不知礼数?”
站在一旁的沈氏实在听不下去了,正欲开口为裴让辩解几句,却被自家夫君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
沈氏接收到丈夫警告的目光,只得将已到嘴边的话语咽了回去,默默低下头不再言语。
这位妯娌平日里待人接物还算得体,可偏偏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总是如此偏颇,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她这般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的做法,将来必定会自食其果,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书房内的欢声笑语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桌上的下酒小菜都热了好几回。
这是裴让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祖父喝得如此尽兴。
祖孙二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望着醉倒在书案上的祖父,裴让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转身吩咐下人取来棉被和地铺用的褥子。祖父醉成这样,他实在放心不下。
“曾二爷,劳烦您去厨房吩咐一声,让他们准备些软烂易消化的粥品。我担心祖父半夜会吐。”
曾亮是裴相的贴身书童,跟随裴相已有数十载,两人情同手足。
曾亮会意地点头应道:“让少爷尽管放心,老奴这就去安排。”
果然不出所料,半夜时分裴相就开始反胃呕吐。
裴让与曾爷爷一起悉心照料,为裴相更换衣物,擦洗身子,又喂了醒酒茶和热粥。待一切收拾妥当,裴相这才安稳睡去,一觉睡到天明。
而裴让却整夜未合眼,始终守在祖父榻前。
与此同时,沈家那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沈翀回到沈府后,径直去拜见了沈老将军和老夫人。
至于府中其他长辈,他只是礼节性地送了些礼物略表心意。
“孙儿给祖父、祖母请安。”沈翀恭敬行礼。
沈老将军看着这个英姿勃发的孙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爹娘近来可好?”
沈翀含笑答道:“父亲身体硬朗,每日仍坚持带兵操练。母亲则与大夫人一道,在后方为将士们的家眷们操持后勤事务,日子过得很是充实。”
沈老将军满意地点点头。
儿子太过出色有时也是件麻烦事,就像他们沈家,爵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作为嫡次子的沈浪不得不另谋出路,靠自己的本事在军中打拼。
“那你这次回来可有什么打算?”老将军关切地问道。
沈翀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孙儿想继续追随少将军左右。”
一旁的沈海闻言不禁皱眉:“你说的可是霓裳郡主?“”
沈翀坦然点头:“回大伯的话,正是。”
沈家大伯沈海继承了家族爵位,现为三等伯爵。
他语带不满地说道:“你堂堂将军之子,去给人家当什么护卫?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人。”
沈海这一开口,立刻得到了在场众人的应允。
老夫人慈祥地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是啊,翀儿,你父亲如今已是朝廷从三品的将军,堂堂将军之子,怎能去当个护卫?不如参加今年的武举考试,以你的武艺和才能,考取武进士绝非难事。到时候,再加上你与霓裳郡主的交情,在京城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沈老夫人语重心长地说着,眼中满是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