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旁的大夫人连忙附和,脸上堆满笑容,“可不是嘛,翀儿,你这么有本事,定能高中武进士。不像你三弟,这些年在京城被我们娇惯坏了,至今一事无成。不如你帮帮忙,在霓裳郡主面前美言几句,让他当个小队长就行。”她边说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沈翀。
沈翀冷眼看着这位大伯娘,心中不住冷笑。
这些人真把他当成**糊弄了。当年父亲为了不让祖父祖母为难,主动请缨从军,这位大伯娘可没少在背后推波助澜。
如今又想故技重施,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大伯母既然也说了,三弟被宠坏了,又怎能入郡主的眼?”沈翀语气冷淡,“祖父,祖母,孙儿的贺礼已经送到,就不打扰二老休息了。想来府中应该也没有为我准备的院子,那我就不多叨扰了。”说完便起身欲走。
“翀儿,站住!”沈老将军突然出声喝止。
沈翀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祖父,“祖父有何吩咐?”
沈老将军凝视着这个孙儿,发现他的倔强脾气简直和小儿子如出一辙。
当年他愧对小儿子,这些年来小儿子带着妻儿从未回府,虽然每逢佳节都会派人送来礼物,但他知道儿子和儿媳心中始终有怨。
本以为这次孙儿回京能缓和关系,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如今年事已高,他只盼着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
可现在看来,这个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也罢!也罢!留不住的人,终究是留不住的。
“留下来吃顿饭吧。”老将军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
沈翀本想拒绝,可看着祖父苍老的面容,那些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也罢,不过是一顿饭而已,忍忍就过去了,“那孙儿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将军闻言立即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快去准备饭菜,多做一些翀儿爱吃的菜式。”
大伯母脸上堆着假笑,连连应道:“是是是,儿媳这就去吩咐厨房准备。不过翀儿这性子怎么同小弟一样倔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何必赌气连饭都不肯吃。”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着沈翀的反应。
沈翀脸上原本挂着的淡淡笑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冷峻的面容。
他周身散发出的凛冽气息让整个房间的温度似乎都骤然下降,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沈老将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令他意外的孙儿,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这个孩子,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的能力。
老将军的目光在沈翀身上来回打量,越看越是心惊。
这孩子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威严气势,竟与他年轻时如出一辙。
但更令人震撼的是,当年他拥有这般气势时已是而立之年,而这个孙儿如今才多大?
不过十九岁的年纪。
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郎,竟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气场,这必定是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考验才能磨砺出来的气质。
想到这里,老将军不禁暗自庆幸当年做出的决定。
他清了清嗓子,对屋内众人吩咐道:“老大媳妇儿,你先去准备晚膳吧。翀儿留下来陪老头子下几盘棋。”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沈翀神色平静,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反对。
沈大夫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讪讪地告退离开。
这时沈海却笑着上前一步:“父亲,不如我也留下来,正好咱们爷仨一起说说话。”
老将军立即瞪了他一眼,语气严厉:“我与翀儿有要事相谈。”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
然而沈海却厚着脸皮继续道:“父亲,我也有重要的事情想和翀儿商量。说到底,我们都是为了沈家的未来着想啊。”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老将军心中的枷锁,让他陷入了沉默。
沈翀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目光在祖父和大伯之间来回游移。
他耐心等待着祖父的决断,当看到祖父最终没有再次拒绝时,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冷笑。
十八年前,祖父选择了流放他的父亲;十八年后的今天,祖父又一次选择了站在大伯那边。
但沈翀心中清楚,大伯口中的“为了沈家”究竟指的是什么。
他所谋划的,不过是他沈海自己一脉的沈家,而非有他父亲沈浪的沈家。
若不是父亲临行前的嘱托,他今日根本不会踏进这个家门。
“大伯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沈翀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耐。
沈海见状,笑容满面地凑近:“翀儿果然爽快。大伯确实有要事相商。你看,你现在可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再去当个护卫实在太屈才了。以你的本事,参加武举定能一举夺魁,到时候......”
“大伯,”沈翀直接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您到底想让我做什么?”
沈海假装没看见沈翀眼中的不耐烦,依旧笑容可掬:“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你带着你三弟和四弟一起去郡主府。有他们帮衬着,你在郡主面前也能更得脸不是?”
这番话让沈翀怒极反笑,他转向祖父:“祖父,这也是您的意思?”
老将军深吸一口气,突然厉声喝道:“翀儿,别听你大伯胡言乱语!沈海,你给我滚出去!”
沈海连忙起身:“父亲别动怒,我这就走。不过您也帮着劝劝翀儿,我这可都是为了咱们沈家好啊。”又是这句冠冕堂皇的话,听得沈翀心中一阵冷笑。
祖父对沈家的付出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沈翀深信不疑。
然而,大伯沈海是否真心为整个沈家着想,却实在令人怀疑。
沈翀冷眼看着眼前这对父子争执,心中暗自思量着沈家这些年的种种变故。
“大伯,您若当真为沈家着想,就不会提出如此荒谬的建议。”沈翀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每一个字都像冰锥般刺入人心,“沈泽和沈淸是什么品行,您难道不清楚吗?将他们送进郡主府,您确定这不是在给沈家招致灭顶之灾?”
一旁的大夫人连忙附和,脸上堆满笑容,“可不是嘛,翀儿,你这么有本事,定能高中武进士。不像你三弟,这些年在京城被我们娇惯坏了,至今一事无成。不如你帮帮忙,在霓裳郡主面前美言几句,让他当个小队长就行。”她边说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沈翀。
沈翀冷眼看着这位大伯娘,心中不住冷笑。
这些人真把他当成**糊弄了。当年父亲为了不让祖父祖母为难,主动请缨从军,这位大伯娘可没少在背后推波助澜。
如今又想故技重施,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大伯母既然也说了,三弟被宠坏了,又怎能入郡主的眼?”沈翀语气冷淡,“祖父,祖母,孙儿的贺礼已经送到,就不打扰二老休息了。想来府中应该也没有为我准备的院子,那我就不多叨扰了。”说完便起身欲走。
“翀儿,站住!”沈老将军突然出声喝止。
沈翀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祖父,“祖父有何吩咐?”
沈老将军凝视着这个孙儿,发现他的倔强脾气简直和小儿子如出一辙。
当年他愧对小儿子,这些年来小儿子带着妻儿从未回府,虽然每逢佳节都会派人送来礼物,但他知道儿子和儿媳心中始终有怨。
本以为这次孙儿回京能缓和关系,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如今年事已高,他只盼着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之乐。
可现在看来,这个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也罢!也罢!留不住的人,终究是留不住的。
“留下来吃顿饭吧。”老将军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
沈翀本想拒绝,可看着祖父苍老的面容,那些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也罢,不过是一顿饭而已,忍忍就过去了,“那孙儿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将军闻言立即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快去准备饭菜,多做一些翀儿爱吃的菜式。”
大伯母脸上堆着假笑,连连应道:“是是是,儿媳这就去吩咐厨房准备。不过翀儿这性子怎么同小弟一样倔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何必赌气连饭都不肯吃。”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着沈翀的反应。
沈翀脸上原本挂着的淡淡笑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冷峻的面容。
他周身散发出的凛冽气息让整个房间的温度似乎都骤然下降,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沈老将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令他意外的孙儿,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这个孩子,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的能力。
老将军的目光在沈翀身上来回打量,越看越是心惊。
这孩子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威严气势,竟与他年轻时如出一辙。
但更令人震撼的是,当年他拥有这般气势时已是而立之年,而这个孙儿如今才多大?
不过十九岁的年纪。
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郎,竟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气场,这必定是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考验才能磨砺出来的气质。
想到这里,老将军不禁暗自庆幸当年做出的决定。
他清了清嗓子,对屋内众人吩咐道:“老大媳妇儿,你先去准备晚膳吧。翀儿留下来陪老头子下几盘棋。”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沈翀神色平静,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反对。
沈大夫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讪讪地告退离开。
这时沈海却笑着上前一步:“父亲,不如我也留下来,正好咱们爷仨一起说说话。”
老将军立即瞪了他一眼,语气严厉:“我与翀儿有要事相谈。”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
然而沈海却厚着脸皮继续道:“父亲,我也有重要的事情想和翀儿商量。说到底,我们都是为了沈家的未来着想啊。”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老将军心中的枷锁,让他陷入了沉默。
沈翀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目光在祖父和大伯之间来回游移。
他耐心等待着祖父的决断,当看到祖父最终没有再次拒绝时,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冷笑。
十八年前,祖父选择了流放他的父亲;十八年后的今天,祖父又一次选择了站在大伯那边。
但沈翀心中清楚,大伯口中的“为了沈家”究竟指的是什么。
他所谋划的,不过是他沈海自己一脉的沈家,而非有他父亲沈浪的沈家。
若不是父亲临行前的嘱托,他今日根本不会踏进这个家门。
“大伯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沈翀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耐。
沈海见状,笑容满面地凑近:“翀儿果然爽快。大伯确实有要事相商。你看,你现在可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再去当个护卫实在太屈才了。以你的本事,参加武举定能一举夺魁,到时候......”
“大伯,”沈翀直接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您到底想让我做什么?”
沈海假装没看见沈翀眼中的不耐烦,依旧笑容可掬:“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你带着你三弟和四弟一起去郡主府。有他们帮衬着,你在郡主面前也能更得脸不是?”
这番话让沈翀怒极反笑,他转向祖父:“祖父,这也是您的意思?”
老将军深吸一口气,突然厉声喝道:“翀儿,别听你大伯胡言乱语!沈海,你给我滚出去!”
沈海连忙起身:“父亲别动怒,我这就走。不过您也帮着劝劝翀儿,我这可都是为了咱们沈家好啊。”又是这句冠冕堂皇的话,听得沈翀心中一阵冷笑。
祖父对沈家的付出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沈翀深信不疑。
然而,大伯沈海是否真心为整个沈家着想,却实在令人怀疑。
沈翀冷眼看着眼前这对父子争执,心中暗自思量着沈家这些年的种种变故。
“大伯,您若当真为沈家着想,就不会提出如此荒谬的建议。”沈翀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每一个字都像冰锥般刺入人心,“沈泽和沈淸是什么品行,您难道不清楚吗?将他们送进郡主府,您确定这不是在给沈家招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