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哦!”
阿鸾点了点小脑袋,同意了。
顾老心中一喜,连忙带着她往院子里走。
院子里的后院,有一块水池。
水池的水很清,能看见里面的鱼儿。
“这个老头怎么又来了,他是不是想让我们死?”
“早死早解脱,赶紧的吧,别再折磨我们了。”
“鱼儿鱼儿,他怎么折磨你们了呀?”
阿鸾趴在水池边,好奇地看向水中的鱼儿。
鱼儿游到她的面前,从水里探出头。
“这个小奶娃是在咱们说话?”
“我听小鸟说,她能听懂我们说话。我们快把事情告诉她,让她转达给老头,免得再被折磨了。”
“好好好!”
遇到一个能听懂它们说话的人,鱼儿们高兴坏了。
十几条鱼,七嘴八舌地跟阿鸾告状。
阿鸾一会儿听这边,一会儿听那边。
将它们说的话串联起来,她听明白了。
“老爷爷,鱼儿说,你不要每天换水了,它们都要累死了。”
“不换水,这多脏啊?”顾老摇头。
“可它们说,它们刚习惯水温,你就把池塘里的水换了,它们又要重新习惯。
它们还说,若是你坚持要换水,不如直接把它们杀了。”
阿鸾仰起小脑袋,可怜巴巴地看向顾老。
“鱼儿好可怜的,老爷爷,你不要杀它们好不好?”
“不杀,不杀。”顾老摆摆手。
找到了鱼儿不活跃的原因,顾老又带着阿鸾去了鸡舍。
两只大公鸡蔫巴巴的,看上去没什么精神。
阿鸾跟它们聊了一会儿,顾老站在旁边,心急地问:“它们跟你说什么了?”
“它们说,它们都是公鸡,可你天天要它们下蛋。”
顾老:“……”
这不对啊,卖鸡的人说,这是一公一母啊!
“行,我知道了,去下一处。”
顾老带着阿鸾,将院子逛了一遍。
当天,顾老就按照阿鸾说的话,改变了自己养宠物的习惯。
阿鸾跟着沈晏舟,回了王府。
三日后,当她再来到锦山时,院子里的鱼儿和两只大公鸡的状态,明显好了不少。
兔子变得活蹦乱跳的,还生了一窝小兔子。
顾老看见她,激动地来到她的跟前。
“小丫头,你可真是老夫的小福星啊!”
顾老眼眸一弯,看阿鸾越看越稀罕。
可惜这么好的孩子,不是他的孙女。
“老爷爷,你后院的草药长虫了。”
阿鸾望着顾老,把从小鸟那里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顾老一愣:“你咋知道的?难道你还能隔空,与草药对话?”
“不能呀!”
阿鸾摇头,抬头看向树上的小鸟。
“是鸟儿告诉我的呀!鸟儿还说,你再不去,草药的根就要被虫子吃完了!”
“去去去,我这就去!”
顾老心中一急,连忙往后院走。
他平日里除了养一些宠物,还在后院种了许多名贵的草药。
这些草药,可是花了他不少银子和精力的。
要是被虫子吃了,他可真要心疼死!
顾老一走,阿鸾央仰起白的小脸,看向沈晏舟。
“爹爹,我们进去看看皇叔吧!”
“好!”
沈晏舟颔首,牵着阿鸾的手,走进西边的房间。
沈晏清正坐在四轮车上,双脚泡在木桶里。
木桶里的药水,没过了他的膝盖,令他舒服地眯起眼眸。
沈晏舟看见他,关心地问道:“感觉如何?”
听见熟悉的声音传来,沈晏清缓缓睁开眼眸。
看见是沈晏舟带着阿鸾来了,他眼眸一弯,笑着颔首。
“顾老的医术果然了得。这才不过三日,我的双腿便能感知到冷热了。
虽然还不能动,但我相信有顾老帮忙,我迟早能重新站起来。”
“太好了,皇叔很快就能站起来了!”
阿鸾迈着小短腿上前,开心地在他的身上蹭了蹭。
沈晏清的心情不错,抬手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
刚才顾老在院子外,对阿鸾说的话,他都听见了。
阿鸾何止是顾老的小福星,也是他的福星。
若是没有阿鸾,他们根本不知道,锦山的半山腰上,居然还藏着一位神医。
更不可能有机会,让顾老替他医治双腿。
晌午,顾老才忙完。
他进屋看见阿鸾,就差点绷不住,激动得哭出来。
“小丫头,幸好有你。不然老夫种的名贵药材,就都毁了。”
“都是小鸟告诉我的,老爷爷应该谢谢小鸟。”
“好好好,我一会儿就给它们,准备点吃食,好好地感激感激它们。”
“顾老,我在你这里,已打扰多日,不好继续打扰下去。
既然以后不用再施针,我今日便随皇兄一块下山。”
“那怎么行?”
一听沈晏清要走,顾老急了。
沈晏清不留在这里,小丫头也不会来锦山上找他,他还如何能见到小丫头。
“我不觉得打扰,你放心地住着。你这腿才刚有知觉,想站起来,还早着呢!”
“我知道。我听顾小公子说了,只要我每日用药水泡脚,就能完全恢复。”
听见沈晏清的话,顾老恨不得将自己的小孙子,提起来打一顿。
这小子真是成事不足,就会坏他的好事。
他的小福星啊,他舍不得她走,怎么才能把她留下来呢?
顾老想破了头,也没想到好主意。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鸾一行人离开。
阿鸾等人刚走,顾宸便挨了一顿揍,哭唧唧地跟顾老出主意。
“爷爷,阿鸾妹妹不能留在山上,但我们可以下山去找她呀!”
“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呢?”
顾老一拍大腿,脑子顿时清明了。
“听那个随从,称阿鸾的皇叔为安郡王。既然皇家的人,想要打听他们的住处,那还不简单?”
顾老嘿嘿一笑,摸了摸顾宸的小脑袋。
果然新脑子,就是比他的好使。
未时,沈晏舟背着沈晏清下了山。
一路上,沈晏舟都眉头紧锁。
来到山下,他背着沈晏清上了马车。
沈晏清刚坐稳,他便忍不住道:“老十,本王思索良久,觉得有一件事情,不得不做。
只是这件事情,恐怕会令你涉险,不知你可愿意?”
“皇兄说的事情,莫非是……”
“好的哦!”
阿鸾点了点小脑袋,同意了。
顾老心中一喜,连忙带着她往院子里走。
院子里的后院,有一块水池。
水池的水很清,能看见里面的鱼儿。
“这个老头怎么又来了,他是不是想让我们死?”
“早死早解脱,赶紧的吧,别再折磨我们了。”
“鱼儿鱼儿,他怎么折磨你们了呀?”
阿鸾趴在水池边,好奇地看向水中的鱼儿。
鱼儿游到她的面前,从水里探出头。
“这个小奶娃是在咱们说话?”
“我听小鸟说,她能听懂我们说话。我们快把事情告诉她,让她转达给老头,免得再被折磨了。”
“好好好!”
遇到一个能听懂它们说话的人,鱼儿们高兴坏了。
十几条鱼,七嘴八舌地跟阿鸾告状。
阿鸾一会儿听这边,一会儿听那边。
将它们说的话串联起来,她听明白了。
“老爷爷,鱼儿说,你不要每天换水了,它们都要累死了。”
“不换水,这多脏啊?”顾老摇头。
“可它们说,它们刚习惯水温,你就把池塘里的水换了,它们又要重新习惯。
它们还说,若是你坚持要换水,不如直接把它们杀了。”
阿鸾仰起小脑袋,可怜巴巴地看向顾老。
“鱼儿好可怜的,老爷爷,你不要杀它们好不好?”
“不杀,不杀。”顾老摆摆手。
找到了鱼儿不活跃的原因,顾老又带着阿鸾去了鸡舍。
两只大公鸡蔫巴巴的,看上去没什么精神。
阿鸾跟它们聊了一会儿,顾老站在旁边,心急地问:“它们跟你说什么了?”
“它们说,它们都是公鸡,可你天天要它们下蛋。”
顾老:“……”
这不对啊,卖鸡的人说,这是一公一母啊!
“行,我知道了,去下一处。”
顾老带着阿鸾,将院子逛了一遍。
当天,顾老就按照阿鸾说的话,改变了自己养宠物的习惯。
阿鸾跟着沈晏舟,回了王府。
三日后,当她再来到锦山时,院子里的鱼儿和两只大公鸡的状态,明显好了不少。
兔子变得活蹦乱跳的,还生了一窝小兔子。
顾老看见她,激动地来到她的跟前。
“小丫头,你可真是老夫的小福星啊!”
顾老眼眸一弯,看阿鸾越看越稀罕。
可惜这么好的孩子,不是他的孙女。
“老爷爷,你后院的草药长虫了。”
阿鸾望着顾老,把从小鸟那里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顾老一愣:“你咋知道的?难道你还能隔空,与草药对话?”
“不能呀!”
阿鸾摇头,抬头看向树上的小鸟。
“是鸟儿告诉我的呀!鸟儿还说,你再不去,草药的根就要被虫子吃完了!”
“去去去,我这就去!”
顾老心中一急,连忙往后院走。
他平日里除了养一些宠物,还在后院种了许多名贵的草药。
这些草药,可是花了他不少银子和精力的。
要是被虫子吃了,他可真要心疼死!
顾老一走,阿鸾央仰起白的小脸,看向沈晏舟。
“爹爹,我们进去看看皇叔吧!”
“好!”
沈晏舟颔首,牵着阿鸾的手,走进西边的房间。
沈晏清正坐在四轮车上,双脚泡在木桶里。
木桶里的药水,没过了他的膝盖,令他舒服地眯起眼眸。
沈晏舟看见他,关心地问道:“感觉如何?”
听见熟悉的声音传来,沈晏清缓缓睁开眼眸。
看见是沈晏舟带着阿鸾来了,他眼眸一弯,笑着颔首。
“顾老的医术果然了得。这才不过三日,我的双腿便能感知到冷热了。
虽然还不能动,但我相信有顾老帮忙,我迟早能重新站起来。”
“太好了,皇叔很快就能站起来了!”
阿鸾迈着小短腿上前,开心地在他的身上蹭了蹭。
沈晏清的心情不错,抬手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
刚才顾老在院子外,对阿鸾说的话,他都听见了。
阿鸾何止是顾老的小福星,也是他的福星。
若是没有阿鸾,他们根本不知道,锦山的半山腰上,居然还藏着一位神医。
更不可能有机会,让顾老替他医治双腿。
晌午,顾老才忙完。
他进屋看见阿鸾,就差点绷不住,激动得哭出来。
“小丫头,幸好有你。不然老夫种的名贵药材,就都毁了。”
“都是小鸟告诉我的,老爷爷应该谢谢小鸟。”
“好好好,我一会儿就给它们,准备点吃食,好好地感激感激它们。”
“顾老,我在你这里,已打扰多日,不好继续打扰下去。
既然以后不用再施针,我今日便随皇兄一块下山。”
“那怎么行?”
一听沈晏清要走,顾老急了。
沈晏清不留在这里,小丫头也不会来锦山上找他,他还如何能见到小丫头。
“我不觉得打扰,你放心地住着。你这腿才刚有知觉,想站起来,还早着呢!”
“我知道。我听顾小公子说了,只要我每日用药水泡脚,就能完全恢复。”
听见沈晏清的话,顾老恨不得将自己的小孙子,提起来打一顿。
这小子真是成事不足,就会坏他的好事。
他的小福星啊,他舍不得她走,怎么才能把她留下来呢?
顾老想破了头,也没想到好主意。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鸾一行人离开。
阿鸾等人刚走,顾宸便挨了一顿揍,哭唧唧地跟顾老出主意。
“爷爷,阿鸾妹妹不能留在山上,但我们可以下山去找她呀!”
“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呢?”
顾老一拍大腿,脑子顿时清明了。
“听那个随从,称阿鸾的皇叔为安郡王。既然皇家的人,想要打听他们的住处,那还不简单?”
顾老嘿嘿一笑,摸了摸顾宸的小脑袋。
果然新脑子,就是比他的好使。
未时,沈晏舟背着沈晏清下了山。
一路上,沈晏舟都眉头紧锁。
来到山下,他背着沈晏清上了马车。
沈晏清刚坐稳,他便忍不住道:“老十,本王思索良久,觉得有一件事情,不得不做。
只是这件事情,恐怕会令你涉险,不知你可愿意?”
“皇兄说的事情,莫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