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周当众责备的小丫头年岁不大,此刻眼眶儿红红的,有些不知所措。她就是帮着剥个蒜,指甲软剥不开蒜皮,就问大周要个竹篾子或者是扒蒜的小刀,说了两遍没人搭理自己,就声调大些又喊了一声,就被大周推了一下,说她站在这里挡事了。
大周见这小丫头眼眶红红的有些可怜可爱的模样,就觉得不喜欢,骂道:“你装可怜给谁看呢?我是打你了,还是骂你了,叫你剥个蒜,大半天都没剥完一个,又站在那里挡事儿,你没看见我们都忙着吗?”
小丫头被骂得有些委屈,抽抽噎噎的有些害怕,三灶台烧火的苟大嫂见着可怜,就道:“大周,她才来不知道咱们厨房的规矩,一时不趁手也是有的,我瞧见外边还有些萝卜缨子撂那儿,叫她们两个帮忙的过去理出来,等下切段炒了,中午就少做个菜。”
大周见说话的是苟大嫂这个老人,就没再呛声,只对着那边小丫头冷哼一声,转身走了。
苟大嫂就对哭着的小丫头道:“丫头,你们两个去理外边屋檐下的萝卜缨子,将老得咬不动的跟枯黄的理干净,等下洗干净炒了,咱们中午吃。”
另外一个年纪稍微大点的小丫头听了,就道了谢,拉着受了委屈的这个去屋檐下了。
离了厨房,那哭着的小丫头更委屈了,对年纪大的小丫头抱怨道:“春鹃姐姐,她们欺负人。”
春鹃就拿袖子给她擦擦脸,安慰道:“咱们也只待几日,等过了元宵就好了。”
柳叶刚好在窗户外做食雕,听见了两个小丫头的话,转头正准备对米光宗说话,就听见厨房里面又传出许大成暴躁的声音:“唉哟我的娘耶,你们两个小丫头离灶台远些,我这焯水烫着你们咋办?”
许大成这边也分了两个帮忙的小丫头,年纪就十一二左右,勤快倒是勤快,但没在厨房做过事儿,帮忙的时候免不得添了点倒忙。
许大成给羊蝎子焯水,打浮沫的时候,大铜勺舀着滚烫的浮沫往潲水桶里倒,一个小丫头正好端着擦干净的盘子过来,要不是许来财手快拉了一把,只怕那小丫头就要被烫伤了。
许大成被吓了一大跳,要真被烫伤了,那还有好儿?说话的腔调就大了些。他又长得高大粗壮,粗声粗气的时候就将两个小丫头吓得不敢动弹。
许大成瞧见这两个小丫头,只觉得头疼,转头透过窗口正好瞧见柳叶在窗口探头探脑,就顺口道:“柳叶儿,你将这三个小丫头带出去,给她们找些轻巧的活计。”
柳叶本来只想瞧个热闹,没想到热闹就落到自己头上,又瞧见许来福对自己挤眉弄眼,就只好脆生生的应了:“好滴,许师傅。”
柳叶放下手里的萝卜跟刻刀,进去将人领出来,路过一灶台的时候又被米生财叫住了。
“柳叶,你将她们两个也领出去,你眼里有活儿,瞧见厨房哪里有活儿,就让她们去做。”米生财顺便也将自己这里碍事的丫头一并交给柳叶张罗。
柳叶都无语了,这些主灶厨子都不想留绣房里的学徒,又不好明着反驳方娘子的决定,就只借着自己这个八岁孩子的名头将人甩开。
这一下子就带走了五个丫头,到了院子里边,柳叶的眼睛扫了扫院子里干活的人,大家都忙得很,哪有时间看顾这几个小丫头?
兰草也走过来,询问情况。
柳叶将事情说了,对兰草道:“阿姐,你跟几位姐姐说说话,我去瞧瞧,看看有什么活计能做的。”
兰草点头,柳叶就跑到天井那边,穿过天井到了厨房后边的矮屋那边。
方娘子带着孟津正拿着厨房的账本子对账,瞧见柳叶跑了过来,就问:“你过来作甚?”
柳叶就将事情经过说了,又对方娘子道:“那些姐姐没做过粗活,厨房里的活计也不会,我想着元宵节宴要用的碗盘碟子多,不如让她们清点碗盘碟子的数量,将积了灰的碟子都拿出来清洗一遍,点好数,看看有没有不够的?再有厨房里做点心,得用好些豆子,叫她们将豆子里**霉烂的挑选出来备用。我人小想得不周全,求娘子教导。”
方娘子听她说这么长一串话儿,口齿伶俐,说话也有章程,有些意外道:“倒是没瞧出你这小丫头是个有条理的。”又想着那些绣房里的人确实做不了什么活计,就对柳叶道。“你这安排倒是挺好,你就领着她们去清点盘子碗筷。”
柳叶领了命,又道:“娘子,我年纪小,不知道往年府里办元宵节宴的宴席是个什么规制,有几道菜,什么菜用什么器具,就请孟姐姐带我去认认器具,可好?”
方娘子点头,对孟津道:“你就带这丫头认认器具。”
孟津点头,就带着柳叶离开了。
两人穿过天井到了厨房的院子里,孟津瞧见院子里站着五六个丫头,还有两个丫头在屋檐下清理萝卜缨子,就知道为啥柳叶一定要叫自己来带她认认器具了。
这么多丫头,年纪都比柳叶大,怎么可能会听柳叶一个小丫头的话?还是得有个年长的压着才行。
孟津就对几个丫头道:“你们几个跟我来。”
几个丫头面面相觑,但还是跟着孟津与柳叶走了。
一行人穿过屋檐,往风雨连廊那边去,到了厨房的耳房这边。
孟津推开耳房的门,对众人道:“进来吧。”
孟津进去走了两步,指着左边靠窗处,告诉柳叶哪里是瓷器,哪里是茶具:“这里存放着的是厨房所有的器具,这边的是瓷器,这边是茶具,这边是漆器,你们就负责清洗碗盘碟子跟茶具,漆器就用湿抹布擦。”
柳叶瞧见地上摆着好几个木头箱子,但看不出是啥木头打的,她伸手有些费劲儿的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是一箱子的巴掌大的瓷碗儿。
孟津就对柳叶道:“元宵节宴,下了请帖应了帖子的宾客,一共十六桌,每桌八人,因此吃饭的碗就要有一百二十八个,按照规制,上等的桌六桌,这六桌的碗筷要用白地粉彩描金祥云碗跟包银头錾刻祥云乌木筷。”
柳叶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么一大串形容词,她还真不认识是什么东西。啥玩意儿叫白地粉彩描金?啥玩意儿叫包银头錾刻祥云的筷子?于是就叉手行礼,对孟津道:“姐姐容禀,我年纪小,不识得好东西,还请姐姐给我们找个样出来,我们来清点,可否?”
大周见这小丫头眼眶红红的有些可怜可爱的模样,就觉得不喜欢,骂道:“你装可怜给谁看呢?我是打你了,还是骂你了,叫你剥个蒜,大半天都没剥完一个,又站在那里挡事儿,你没看见我们都忙着吗?”
小丫头被骂得有些委屈,抽抽噎噎的有些害怕,三灶台烧火的苟大嫂见着可怜,就道:“大周,她才来不知道咱们厨房的规矩,一时不趁手也是有的,我瞧见外边还有些萝卜缨子撂那儿,叫她们两个帮忙的过去理出来,等下切段炒了,中午就少做个菜。”
大周见说话的是苟大嫂这个老人,就没再呛声,只对着那边小丫头冷哼一声,转身走了。
苟大嫂就对哭着的小丫头道:“丫头,你们两个去理外边屋檐下的萝卜缨子,将老得咬不动的跟枯黄的理干净,等下洗干净炒了,咱们中午吃。”
另外一个年纪稍微大点的小丫头听了,就道了谢,拉着受了委屈的这个去屋檐下了。
离了厨房,那哭着的小丫头更委屈了,对年纪大的小丫头抱怨道:“春鹃姐姐,她们欺负人。”
春鹃就拿袖子给她擦擦脸,安慰道:“咱们也只待几日,等过了元宵就好了。”
柳叶刚好在窗户外做食雕,听见了两个小丫头的话,转头正准备对米光宗说话,就听见厨房里面又传出许大成暴躁的声音:“唉哟我的娘耶,你们两个小丫头离灶台远些,我这焯水烫着你们咋办?”
许大成这边也分了两个帮忙的小丫头,年纪就十一二左右,勤快倒是勤快,但没在厨房做过事儿,帮忙的时候免不得添了点倒忙。
许大成给羊蝎子焯水,打浮沫的时候,大铜勺舀着滚烫的浮沫往潲水桶里倒,一个小丫头正好端着擦干净的盘子过来,要不是许来财手快拉了一把,只怕那小丫头就要被烫伤了。
许大成被吓了一大跳,要真被烫伤了,那还有好儿?说话的腔调就大了些。他又长得高大粗壮,粗声粗气的时候就将两个小丫头吓得不敢动弹。
许大成瞧见这两个小丫头,只觉得头疼,转头透过窗口正好瞧见柳叶在窗口探头探脑,就顺口道:“柳叶儿,你将这三个小丫头带出去,给她们找些轻巧的活计。”
柳叶本来只想瞧个热闹,没想到热闹就落到自己头上,又瞧见许来福对自己挤眉弄眼,就只好脆生生的应了:“好滴,许师傅。”
柳叶放下手里的萝卜跟刻刀,进去将人领出来,路过一灶台的时候又被米生财叫住了。
“柳叶,你将她们两个也领出去,你眼里有活儿,瞧见厨房哪里有活儿,就让她们去做。”米生财顺便也将自己这里碍事的丫头一并交给柳叶张罗。
柳叶都无语了,这些主灶厨子都不想留绣房里的学徒,又不好明着反驳方娘子的决定,就只借着自己这个八岁孩子的名头将人甩开。
这一下子就带走了五个丫头,到了院子里边,柳叶的眼睛扫了扫院子里干活的人,大家都忙得很,哪有时间看顾这几个小丫头?
兰草也走过来,询问情况。
柳叶将事情说了,对兰草道:“阿姐,你跟几位姐姐说说话,我去瞧瞧,看看有什么活计能做的。”
兰草点头,柳叶就跑到天井那边,穿过天井到了厨房后边的矮屋那边。
方娘子带着孟津正拿着厨房的账本子对账,瞧见柳叶跑了过来,就问:“你过来作甚?”
柳叶就将事情经过说了,又对方娘子道:“那些姐姐没做过粗活,厨房里的活计也不会,我想着元宵节宴要用的碗盘碟子多,不如让她们清点碗盘碟子的数量,将积了灰的碟子都拿出来清洗一遍,点好数,看看有没有不够的?再有厨房里做点心,得用好些豆子,叫她们将豆子里**霉烂的挑选出来备用。我人小想得不周全,求娘子教导。”
方娘子听她说这么长一串话儿,口齿伶俐,说话也有章程,有些意外道:“倒是没瞧出你这小丫头是个有条理的。”又想着那些绣房里的人确实做不了什么活计,就对柳叶道。“你这安排倒是挺好,你就领着她们去清点盘子碗筷。”
柳叶领了命,又道:“娘子,我年纪小,不知道往年府里办元宵节宴的宴席是个什么规制,有几道菜,什么菜用什么器具,就请孟姐姐带我去认认器具,可好?”
方娘子点头,对孟津道:“你就带这丫头认认器具。”
孟津点头,就带着柳叶离开了。
两人穿过天井到了厨房的院子里,孟津瞧见院子里站着五六个丫头,还有两个丫头在屋檐下清理萝卜缨子,就知道为啥柳叶一定要叫自己来带她认认器具了。
这么多丫头,年纪都比柳叶大,怎么可能会听柳叶一个小丫头的话?还是得有个年长的压着才行。
孟津就对几个丫头道:“你们几个跟我来。”
几个丫头面面相觑,但还是跟着孟津与柳叶走了。
一行人穿过屋檐,往风雨连廊那边去,到了厨房的耳房这边。
孟津推开耳房的门,对众人道:“进来吧。”
孟津进去走了两步,指着左边靠窗处,告诉柳叶哪里是瓷器,哪里是茶具:“这里存放着的是厨房所有的器具,这边的是瓷器,这边是茶具,这边是漆器,你们就负责清洗碗盘碟子跟茶具,漆器就用湿抹布擦。”
柳叶瞧见地上摆着好几个木头箱子,但看不出是啥木头打的,她伸手有些费劲儿的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是一箱子的巴掌大的瓷碗儿。
孟津就对柳叶道:“元宵节宴,下了请帖应了帖子的宾客,一共十六桌,每桌八人,因此吃饭的碗就要有一百二十八个,按照规制,上等的桌六桌,这六桌的碗筷要用白地粉彩描金祥云碗跟包银头錾刻祥云乌木筷。”
柳叶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么一大串形容词,她还真不认识是什么东西。啥玩意儿叫白地粉彩描金?啥玩意儿叫包银头錾刻祥云的筷子?于是就叉手行礼,对孟津道:“姐姐容禀,我年纪小,不识得好东西,还请姐姐给我们找个样出来,我们来清点,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