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362章 亡国之危,以命搏天

小说:皇明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时间:2025-10-18 17:38:41 源网站:2k小说网
  ();

  抚顺城内的空气,已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围城的第十五个清晨,代善在城中府邸大堂来回踱步,口中忍不住低声咒骂:

  “**的莽古尔泰,他当真是要见死不救?”

  十五天的围困,早已让城中物资捉襟见肘.

  粮仓里的粮食只够支撑两个月,战**草料早已耗尽,连城中百姓储存的杂粮都被征用大半。

  更要命的是,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迷,岳托这几日几次领兵出城突袭,不仅没能打破明军的包围圈,反而每次都损兵折将,回来时身后跟着的残兵,个个面带惧色,连兵器都握不稳。

  城楼上的镶红旗士卒,大多蜷缩在城垛后,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有的甚至私下里窃窃私语,说要从明军故意放开的西门逃出去。

  谁都知道,明军围三缺一,留着西门就是给逃兵留的活路。

  可代善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是熊廷弼的阴谋,一旦有人带头逃跑,城中守军必定全线崩溃,抚顺城也就彻底完了。

  “贝勒爷,派出去的斥候还是没有消息。”

  一名亲卫快步走进大堂,声音带着几分沮丧。

  “明军把外围盯得太紧,咱们的人根本冲不出去,就算侥幸突围,也不知道能不能联系上三贝勒。”

  代善的脸色越发阴沉,心中的焦虑如同藤蔓般疯长。

  他派出去十几波斥候,无一例外都没了音讯,不知道是被明军斩杀,还是被困在了半路上。

  没有莽古尔泰的援军,抚顺就是座孤城,迟早会被明军攻破。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浑身是伤、风尘仆仆的斥候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身上的铠甲布满了刀痕,脸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显然是经历了一场恶战。

  “贝勒爷!大事不好了!

  ”斥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林丹汗……林丹汗带了察哈尔部的大军,围攻开原了!莽古尔泰贝勒自顾不暇,根本没法派援军来救我们啊!”

  “什么?!”

  代善猛地转过身,眼中满是震惊,他快步走到斥候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厉声问道:

  “你说的是真的?林丹汗攻打开原?你亲眼所见?”

  斥候用力点头,咳着血说道:“千真万确!小人突围后,在前往开原的路上,亲眼看到察哈尔部的骑兵把开原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上都插满了察哈尔的旗帜……莽古尔泰贝勒的人根本没法出城,更别说来救我们了!”

  “这……”

  代善的手不自觉地松开,踉跄着后退一步,心中一片冰凉。

  开原被围,莽古尔泰自身难保,这意味着抚顺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阿玛,不对劲。”

  一旁的萨哈廉突然开口,脸上满是狐疑。

  “之前派出去的斥候,要么死了,要么没了音讯,怎么偏偏这个斥候能突围回来,还带回了这么重要的消息?会不会……”

  萨哈廉的话没说完,代善却瞬间反应过来,脸色骤变:

  “不好!这是明军的计策!熊廷弼故意放这个斥候回来,就是要让我们知道开原被围、援军断绝的消息,瓦解城中的士气!”

  “管他是不是计策,关键是不能让城中兵卒听到这个消息!”

  代善猛地回过神,对着亲卫们厉声下令。

  “快!把这个斥候带下去,严加看管,不准他跟任何人说话!谁敢走漏风声,军法处置!”

  可他的话音刚落,堂外便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岳托脸色阴沉地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未散的寒气:

  “来不及了。”

  代善心中一沉:“怎么了?”

  “熊廷弼已经派人在城外喊话了。”

  岳托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力。

  “他让许多会通古斯语的士卒在南门外喊,说林丹汗围了开原,莽古尔泰救不了我们,还说只要我们开城投降,明军可以饶我们一命……现在,城中的兵卒,差不多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坏事了!”

  代善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幸好萨哈廉及时扶住了他。

  代善心中很是清楚,这个消息对城中守军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尤其是那些汉军旗和蒙古部落的士兵,他们本就不是八旗嫡系,对大金的忠诚度本就不高,如今得知援军断绝,必定会心生退意,甚至可能临阵倒戈。

  “阿玛,现在怎么办?”

  萨哈廉的声音也带着几分慌乱。

  “若是汉军旗和蒙古兵哗变,咱们根本守不住抚顺城!”

  代善靠在椅子上,望着墙上的舆图,心中第一次生出了绝望。

  十五天的坚守,他赌莽古尔泰会来援,赌林丹汗不会出兵,可现在,所有的赌注都输了。

  没有援军,没有粮草,士气崩溃,抚顺城,当真是要守不住了。

  但.

  绝不能认命!

  代善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眼中只剩下坚定。

  “传令下去,严防西门,谁敢擅自逃跑,格杀勿论!另外,把所有的粮食都集中起来,优先供给八旗嫡系精锐,汉军旗和蒙古人……告诉他们,想活命,就跟明军拼到底!”

  若是到了最后,还是没有援军,那就只能突围了!

  哪怕这个代价,是他代善都承受不了的。

  而另外一边。

  赫图阿拉。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将整座城池裹进一片白茫茫的混沌里。

  那些今年被明军炮火焚毁的房屋残垣,此刻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竟暂时掩去了焦黑的疮痍,可这虚假的“整洁”之下,却是城中蔓延的恐慌。

  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走过的兵卒也都行色匆匆,脸上满是焦虑。

  往日里热闹的市集早已关闭,只有几家粮铺还开着门,却被抢购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价码一涨再涨。

  贵族府邸的大门紧闭,侍卫们手持兵器警惕地守在门口,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抚顺被围半月,开原遭林丹汗突袭,更要命的是,从辽阳出发的明军,在孙承宗的率领下越过抚顺关,已兵临土木河寨,眼看就要直扑赫图阿拉。

  这三座压在头顶的大山,让向来骄横的建州贵种们再也笑不出来,每个人都知道,大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危机。

  皇城寝宫内。

  浓重的药味混杂着炭火的焦气,令人闻之欲呕。

  龙榻上铺着厚厚的貂皮褥子,努尔哈赤半靠在床头,脸色虽比前些日子红润了些,却仍透着久病未愈的蜡黄。

  大妃阿巴亥身着深色宫装,正小心翼翼地侍立在榻边,见努尔哈赤喝完最后一口药,连忙递上锦帕,轻柔地擦拭他嘴角溢出的药汁,动作间满是关切,却不敢多言。

  她知道,此刻的努尔哈赤,正被战局搅得心烦意乱。

  榻前的地毯上,扈尔汉、何和礼两位老将并肩而立,两人脸上都有焦急之色。

  阿敏与多尔衮则站在稍远些的地方。

  多尔衮年纪还小,虽努力维持着镇定,眼中却难掩慌乱。

  他从未见过大金陷入如此窘迫的境地。

  “咳~咳~”

  努尔哈赤放下药碗,忍不住咳嗽了几声,阿巴亥连忙上前轻拍他的后背。

  待咳嗽稍缓,努尔哈赤才缓缓开口。

  “林丹汗那厮,竟敢趁虚袭我开原;熊廷弼围我抚顺,半个月了还没撤兵;孙承宗更是胆大包天,竟想直扑赫图阿拉……”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苦涩:“科尔沁部、内喀尔喀五部,往日里受我恩惠,如今却都袖手旁观;黄台吉还在**作战,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这般局面,对我们大金而言,已是生死存亡之际啊!”

  话音刚落,扈尔汉便忍不住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却又十分急切:

  “大汗,如今局势危急,抚顺的大贝勒、开原的三贝勒都身陷险境,是否……是否该传旨让四贝勒撤军回援?先集中兵力对付林丹汗与熊廷弼,至于**,等稳住局势再攻不迟啊!”

  这话说出了在场众人的心声,何和礼、阿敏都忍不住点头。

  八旗之中,黄台吉带走了三旗,若是能及时回援,或许能解开原、抚顺之围,甚至击退逼近赫图阿拉的明军。

  可努尔哈赤却缓缓摇了摇头。

  “开弓没有回头箭。黄台吉在**已投入不少兵力,若是此时撤兵,不仅之前的牺牲白费,还会被**人耻笑,更会让明军觉得我们胆怯。

  再说,就算他现在撤回来,路途遥远,等赶到时,开原、抚顺说不定早已失守,于事无补。”

  黄台吉是他心中选定的汗位继承人之一,此次攻朝是为了夺取粮草与人口,为大金补充实力,若是中途撤军,不仅会削弱黄台吉的威望,更会让大金失去重要的补给来源。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只能赌黄台吉能尽快拿下**,再回师救援。

  何和礼见努尔哈赤态度坚决,心中越发焦虑,忍不住说道:

  “可大汗,如今赫图阿拉能调动的兵力不足两万,根本无法支援开原与抚顺。

  大贝勒代善在抚顺被围,三贝勒莽古尔泰在开原面对林丹汗的两万大军,两人处境都十分危险,若是他们出事,恐怕局势将直接败坏了!”

  “慌什么?”

  努尔哈赤怒斥一声。

  他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刀,仿佛那匹纵横辽东数十年的草原苍狼,即便年迈体衰,依旧带着慑人的威势。

  “赫图阿拉并非无兵可用。”

  努尔哈赤扶着榻沿,微微坐直了些,声音虽仍带着沙哑,却多了几分力量。

  “正黄旗的精锐还在,镶蓝旗的主力也未动,再加上各部落的仆从兵,凑齐两万人,绰绰有余。”

  他咳嗽了一声,目光扫过跪立在地的众人,轻声说道:

  “科尔沁部、内喀尔喀五部之所以观望,不是不愿帮我大金,是不敢帮,他们怕我们输,怕站错队。

  只有打出一场胜仗,让他们看到大金的实力,他们才会真心归顺,出兵相助。”

  “而他们敢观望,敢犹豫,根源在于本汗病了,在于他们觉得大金没了主心骨。所以,本汗要亲征!要证明给他们看,我努尔哈赤,可还活着!”

  “什么?!”

  “大汗要亲征?”

  这话如同惊雷,在寝宫内炸开。

  扈尔汉、何和礼两位老将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阿敏脸色骤变,阿巴亥更是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却不敢先开口劝阻。

  年纪最小的多尔衮最先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声音带着哭腔:

  “父汗!万万不可啊!您的身子骨还没好,怎么能上战场?八旗作战讲究迅捷如风,必定劳顿,您若是亲征,万一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大金可就真的完了!”

  多尔衮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担忧。

  此刻的努尔哈赤,就像一匹病恹恹的老狼,虽仍有威势,却早已没了往日的矫健,亲征战场,无异于拿性命冒险。

  阿巴亥连忙跟着跪倒,声音哽咽:“大汗,多尔衮说得对,您的身体要紧,若是您有不测,臣妾……臣妾和孩子们可怎么办啊?”

  扈尔汉、何和礼、阿敏也齐齐跪伏在地,异口同声地劝道:“请大汗收回成命!亲征之事,万万不可!”

  寝宫内,众人的劝阻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担忧。

  努尔哈赤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众人的劝说,语气平静:

  “本汗的身子骨,本汗自己清楚。到了战场,每天吃一根百年辽参、喝几碗鹿血,撑着这口气,还能上战场。”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努尔哈赤的身体其实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了。

  当然。

  要上战场,还是不够的。

  但加上百年辽参,那就不一定了。

  不过,努尔哈赤心里也明白,辽参并非是治病良药。

  那百年辽参,看似能补气血,实则是在榨**残存的身体机能。

  原本按大夫的说法,若是好好静养,他或许还能活上一两年,甚至三五年。

  可若是坚持亲征,靠着辽参硬撑,恐怕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命,甚至可能死在战场上。

  “大汗!”

  扈尔汉抬起头,眼中满是痛心。

  “就算要打胜仗,也不必您亲自出马啊!臣愿率军出征,定能击退察哈尔部、明军,解抚顺、开原之围!”

  “是啊大汗,臣也愿往!”何和礼也跟着请战,语气恳切。

  努尔哈赤却缓缓摇了摇头。

  “你们不懂。现在的大金,缺的不是能打仗的将领,是能稳住人心的主心骨。

  只有本汗亲征,才能让八旗将士相信,大金还没倒;只有本汗亲征,才能让科尔沁、内喀尔喀的人知道,我努尔哈赤还没死,大金还能打!”

  他扶着阿巴亥的手,缓缓站起身,虽身形依旧有些佝偻,却透着一股顶天立地的气势:

  “现在我不出马,大金用不了多久就会亡了,到时候,就算我多活几年,看着本汗一手打下来的基业毁于一旦,又有什么用?”

  “与其躺在病榻上,等着油尽灯枯,被人笑话是个苟延残喘的废物,我努尔哈赤,更想死在战场上!”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几分嘶吼,眼中迸发出最后的光芒。

  “死在冲锋的路上,死在为大金厮杀的战场上,这才是我努尔哈赤该有的结局!”

  “也是本汗最好的归宿!”

  扈尔汉张了张嘴,泪流满面,哽咽得说不出话。

  多尔衮更是在不断的抹泪。

  这位大金国的开创者,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位老者在王朝危亡之际,用自己仅剩的性命,为继承者们铺路的绝命一搏。

  看着众人哭哭啼啼的反应,努尔哈赤居然呵呵傻笑起来了。

  ‘就用我这把老骨头,为黄台吉、为多尔衮他们,多挣一点基业,多挡一些敌人吧……’

  这也是我努尔哈赤最后的波纹了!

  ps:

  晚上有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