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440章 豕窜狼逋,宣府局定

小说:皇明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时间:2025-10-18 17:38:41 源网站:2k小说网
  ();

  王国樑勒马站在窄桥边,目光死死盯着蒙古游骑远去的方向。

  他方才还在心里盘算,蒙古人骑射骁勇,就算不敢死战,好歹能拖上半个时辰,足够他收拾掉桥那头的马世龙残部。

  可这念头刚落,远处就传来了蒙古人的呼喝声,不是冲锋的呐喊,而是溃散的惊惶声。

  “怎么回事?!”

  王国樑攥紧马刀。

  身旁的亲兵踮脚望去,脸色瞬间垮了:“总镇!蒙古人……蒙古人跑了!”

  顺着亲兵指的方向,王国樑果然看到,那些方才还气势汹汹的蒙古游骑,此刻正像受惊的羊群般四散奔逃,手里的弓箭胡乱朝着身后射去,却连官军的衣角都没碰到。

  只有少数人还在远远地盘旋,可那骑射的力道,软得像没吃饱饭,与其说是阻拦,不如说是在应付差事。

  “一群废物!”

  王国樑气得骂出声。

  他早该想到,这些蒙古降兵本就是为了银子来的,拿钱办事还行,真到了生死关头,谁会替他拼命?

  方才那“迟滞”,不过是蒙古人怕拿不到赏钱,故意装出来的样子。

  官军的骑兵阵丝毫没乱,依旧保持着冲锋的阵型,马蹄声像闷雷般越靠越近,地面都在跟着震颤。

  更让他心凉的是,随着官军逼近,他看清了那支队伍的全貌。

  漫山遍野的骑兵从两侧山林里涌出来,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马刀斜挎在腰间,队列整齐得像一道移动的铁墙。

  这些骑兵像是凭空从土里长出来的,之前的探马竟连一点消息都没传回来!

  “怎么会……怎么会有这么多骑兵?”

  王国樑的声音都在发颤。

  他原本以为,马世龙手里只有戚金、曹文诏的七千骑兵,可眼前这规模,少说也有一万!

  加上蓟镇的步兵、京营的火器营,马世龙的兵力竟比他预估的多了一倍还多!

  他身后的士兵也慌了,原本围着窄桥的阵脚开始松动,有人偷偷往后退,有人抬头望着越来越近的官军骑兵,眼里满是恐惧。

  连黑云龙都脸色发白:

  “姐夫……咱们是不是中埋伏了?”

  王国樑没说话,只是死死盯着重围之中官军阵前的那面“马”字旗。

  旌旗下。

  马世龙正勒着马,嘴角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嗤笑。

  那笑容落在王国樑眼里,让他心中顿时火起。

  此刻的马世龙,确实在笑。

  他望着被官军骑兵反包围的叛军,这几日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下去了。

  早在三天前,西厂的暗探就传回消息:

  王国樑要分三路出兵,疑兵诱敌、奇兵劫粮、正兵救援。

  得到这个消息的马世龙,当即便开始思索,如何将王国樑彻底铲除。

  若是他真摆个铁桶阵困死黑云龙,王国樑见无机可乘,说不定会转头退守宣府。

  到时候再想灭他,就得一个个攻堡寨,不知要耗到什么时候。

  所以,得让他觉得‘有便宜可占’。

  他故意调走外圈层东侧的骑兵、中圈层的半数火器营,只留四千火铳手守西侧和南侧,甚至连粮道的护送骑兵都只派了三百。

  就是要让王国樑觉得,他的“三层铁桶阵”是个破绽百出的空架子,只要按计划来,就能救出黑云龙、全歼他的人马。

  果然,王国樑一步步入了局。

  疑兵成功诱走了他的“精锐”,奇兵顺利劫了粮,正兵更是冲破了中圈层,跟黑云龙汇合。

  直到他以为胜券在握,要在窄桥边全歼马世龙残部时,马世龙才放出真正的杀招:

  埋伏在两侧山林里的骑兵,由戚金、曹文诏分别统领,此刻尽数杀出。

  陈策的蓟镇主力则从后方包抄,断了他退回宣府的路。

  “这叫‘以身为饵,中心开花’。”

  马世龙看着被团团围住的叛军,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傲。

  他就是那个“饵”,用自己的“弱势”引诱王国樑上钩,等对方钻进包围圈,再让埋伏的精锐从四面八方杀出,将其反包围。

  而陈策的援军,就是他留的保险。

  就算王国樑察觉不对想跑,也会被蓟镇主力拦下来。

  噼里啪啦。

  洋河上的窄桥被火焰**着,焦黑的木板噼啪作响,火星裹着浓烟往上窜,混着芦苇燃烧的焦糊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叛军阵脚已经乱了。

  山西民壮抱着脑袋往芦苇丛里钻,大同边军的甲胄歪斜着,手里的长矛抖个不停,连呼吸都带着慌乱的颤音。

  黑云龙攥着马刀的手满是冷汗,他凑到王国樑身边,声音发紧:

  “姐夫,官军骑兵快围上来了,咱们……咱们往哪边跑?”

  王国樑却没看他,目光扫过乱作一团的士兵,眉头拧成了疙瘩,喉间发出一声冷嗤:

  “废物玩意!

  当初跟着黑云龙杀钦差的时候,胆子不是挺大?

  现在这点阵仗就怕了?”

  他突然拔高声音,右手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刀,对着身后吼道:

  “大同的弟兄们听着!

  咱们虽然被包围了,但也不是待宰的羔羊!

  这窄桥就这么宽,官军骑兵再多,一次也只能冲过来三五个。

  芦苇丛里马腿转不开,洋河下游水深没腰,他们插翅也难过来。

  这不是死局,是咱们的活路!”

  他身后的五十名家丁齐声嘶吼,将这话一遍遍传向四周:

  “总兵说了!这是活路!跟官军拼了!”

  吼声在河谷里回荡,盖过了官军的马蹄声。

  那些原本慌乱的士兵,看着王国樑挺直的背影,看着他手里滴血的佩刀,慌乱竟渐渐压了下去。

  总兵都没跑,他们慌什么?

  “烧桥!”

  王国樑一声令下,几名士兵抱着火油桶冲到桥尾。

  “哗啦”一声将火油倒在木板上,扔出火把。

  火焰瞬间窜起,将窄桥的后半段吞噬,噼啪声里,木板渐渐坍塌,掉进洋河,溅起一片火星。

  “步卒!推战车结阵!”

  十几辆原本用来运粮的战车被推到阵前,车轮卡在泥土里,车厢板竖起来,正好挡住骑兵的冲锋路线。

  步卒们握着长矛,从战车的缝隙里探出枪尖,形成一道密集的矛墙。

  做完这一切,王国樑翻身上马,佩刀直指官军阵前的“马”字旗:

  “随我冲杀!拿下马世龙的人头,咱们就能突围!”

  他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吃痛,嘶鸣着朝着官军阵中冲去。

  甲胄碰撞的声响里,他的佩刀挥出一道寒光,将迎面冲来的一名官军骑兵斩落马下,鲜血溅在他的脸上,却丝毫没影响他的速度。

  “杀啊!跟总兵冲!”

  叛军士兵被这股狠劲感染,呐喊着跟在王国樑身后,长矛捅向官军的战马,马刀劈向骑兵的甲胄。

  原本溃散的阵形,竟在绝境中重新凝聚,像一把钝刀,狠狠扎向官军的包围圈。

  重围之中。

  马世龙正勒着马观察局势,见叛军不仅不突围,反而朝着自己的指挥中枢冲锋,瞳孔骤然收缩,脸上满是震惊:

  “他疯了?!”

  他原本以为,王国樑会趁着曹文诏的骑兵还没完全合拢,往北面逃去,可没料到,对方竟选择了最险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直取他这个主将!

  马世龙麾下的士兵本就是“诱饵”,人数不足三千,且多是步卒,面对叛军的拼死冲锋,很快就撑不住了。

  前排的士兵一个个倒下,阵形被撕开一道口子,叛军像潮水般往里涌,连中军的将旗都摇摇欲坠。

  一名叛军士兵握着长刀,朝着将旗砍去,“咔嚓”一声,旗杆被斩断,绣着“马”字的旗帜落在地上,被马蹄碾得稀烂。

  “保护协镇!”

  马世龙的亲兵嘶吼着,举着盾牌挡在他身前,可叛军的攻势太猛,盾牌很快就被砍出无数缺口。

  马世龙看着越来越近的王国樑,甚至能看清对方甲胄上的血迹,手心不禁冒出冷汗。

  他这“以身为饵”的计策,竟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

  北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一声惊雷般的大喝:

  “马协镇莫慌!曹某来也!”

  只见曹文诏率着两千京营骑兵,从侧面冲了过来,马刀挥舞着,将叛军的冲锋阵形劈出一道缺口。

  京营骑兵的甲厚马快,叛军士兵根本抵挡不住,纷纷后退。

  曹文诏冲到马世龙身边,翻身下马,抱拳道:

  “末将来迟,让协镇受惊了!”

  马世龙松了口气,刚想说话,目光却突然扫向曹文诏来时的方向。

  北面的包围圈,空了!

  曹文诏原本驻守在北面,负责堵住叛军往宣府突围的路,此刻他率军来援,北面的防御瞬间成了空壳!

  “不好!”

  马世龙猛地抬头,果然看到王国樑的目光正盯着北面的缺口,眼里闪过一丝奸计得逞的快意。

  只见王国樑大手一挥,对着叛军嘶吼:

  “北面空了!跟我冲出去!”

  叛军士兵闻言,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调转方向,朝着北面的缺口冲去。

  曹文诏想率军去拦,却被叛军的殿后部队缠住。

  那些殿后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举着长矛冲向京营骑兵,哪怕被马刀砍死,也要拖延片刻。

  马世龙看着王国樑的队伍渐渐消失在北面的山林里,气得一拳砸在身边的战车上,木屑飞溅:

  “该死!还是让他跑了!”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王国樑在绝境中竟还能保持清醒,更没算到曹文诏为救自己,而将北面包围圈打开了个缺口。

  马世龙站在桥边,望着洋河的流水,心里满是不甘。

  只差一步,他就能全歼王国樑,平定宣府之乱,可现在,煮熟的鸭子飞了。

  “协镇,要不要追?”

  曹文诏勒住马,他垂着头,双手攥着缰绳,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方才为救马世龙,他擅自调离北面守军,才给了王国樑突围的缺口,此刻满心都是自责,连声音都带着几分发紧,

  “是末将思虑不周,坏了合围大计……”

  马世龙抬手打断他。

  “若非曹将军救命,恐怕我现在已经身首异处了,你没有过,你只有功。”

  安抚完曹文诏后,马世龙目光扫过战场:

  窄桥的火焰已渐成余烬,焦黑的木板横亘在洋河上,散落的长矛、断刀插在泥土里,受伤的士兵躺在地上呻吟,空气中还飘着未散的血腥与焦糊味。

  马世龙见曹文诏脸上还有愧疚之色,直接大笑一声:

  “哈哈哈!”

  紧接着说道:

  “曹将军无须再自责了,本镇早让陈帅率五千步卒在独石口外的三道沟设了卡,王国樑就算冲出去,也过不了那道关。

  他不过是跳出了咱们的第一道包围圈,真正的网,还在后面。”

  他顿了顿,抬手指向仍在包围圈中骚动的叛军,语气陡然变得凌厉:

  “眼下要紧的不是追他,是把这圈里的鱼都捞干净!

  曹将军,你即刻率部回防北面缺口,用拒马枪把口子扎紧,别让剩下的叛军再跑一个!”

  曹文诏眼中的愧疚瞬间被杀意取代,他抱拳应道:

  “末将领命!”

  他动作凌厉,转身翻上马背,抽出腰间马刀,对着麾下骑兵大喝:

  “跟我冲!堵住缺口!跑了一个叛军,军法处置!”

  两千京营骑兵齐声呐喊,马蹄踏过满地尸体,溅起混杂着血污的泥土,朝着北面缺口疾驰而去。

  此刻包围圈里的叛军已乱作一团:

  蒙古降兵见势不妙,早在王国樑突围时就借着战**速度,绕开官军的侧翼,朝着草原方向溜得没影。

  山西民壮们没了主心骨,有的往芦苇丛里钻,有的试图涉水过河,却被官军的弓箭射得纷纷落水。

  只有大同边军还在勉强抵抗。

  领头的,正是王国樑的族弟、柴沟堡参将王国雄。

  王国雄此刻双目赤红,挥刀砍倒一名冲上来的官军,嘶吼道:

  “弟兄们!投降也是死!跟他们拼了!”

  他知道自己是王国樑的亲族,一旦被俘,绝无活路,是以抵抗得格外凶狠,麾下的三百亲卫也跟着他死战,竟暂时挡住了官军的进攻。

  就在这时。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马蹄声,烟尘滚滚,从东向西席卷而来。

  戚金的五千蓟镇骑兵到了!

  阳光洒在他们的银甲上,反射出冷冽的光,长柄大刀斜挎在马鞍上,马蹄踏得地面微微发颤,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戚总镇来了!”

  官军阵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戚金勒马在阵前,目光扫过负隅顽抗的王国雄,冷声道:

  “逆贼,还不束手就擒?”

  王国雄却不答话,挥刀就朝着戚金冲来。

  戚金冷哼一声,催马迎上,两人的马刀在空中相撞,“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

  第一回合,王国雄借着力道劈向戚金左肩,戚金侧身避开,反手用刀背砸向他的马腹。

  第二回合,戚金长刀横扫,逼得王国雄不得不回刀格挡,却被戚金抓住破绽,刀尖划破了他的右臂。

  第三回合,戚金虚晃一招,待王国雄俯身躲避时,长刀猛地刺出,正中他的胸口!

  “噗!”

  王国雄喷出一口鲜血,手里的刀“当啷”落地,身体从马背上摔下来,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声息。

  眼见王国雄战死,包围圈里的叛军彻底没了抵抗的勇气。

  马世龙见状,策马来到阵前,扯开嗓子大喊:

  “官军只诛贼首!王国樑、王国雄已伏法,尔等若是放下武器投降,既往不咎!”

  他身后的亲兵们立刻跟着大喊,声音穿透战场的喧嚣:

  “只诛贼首!投降不杀!”

  “只诛贼首!投降不杀!”

  喊声从河谷这头传到那头,像重锤敲在叛军的心头上。

  先是一名大同边军犹豫着扔下了手里的长矛,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山西民壮们纷纷从芦苇丛里钻出来,双手抱头跪在地上。

  “别杀我,我愿意投降!”

  “俺们只是来混口饭吃的,别杀我们!”

  剩下的大同边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陆续放下了武器。

  有的士兵跪在地上,想起方才死战的弟兄,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有的则大口喘着气,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曹文诏骑着马巡视战场,看着满地放下武器的叛军,转头对马世龙道:

  “协镇,除了跑掉的王国樑和蒙古降兵,这圈里的叛军差不多都降了。

  算下来,咱们至少俘虏了八千余人,斩杀近三千,算是大获全胜!”

  马世龙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贼军损失惨重,王国樑就算跑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等陈帅那边传来消息,宣府之乱,就真的平定了。”

  另外一边。

  洋河河谷北侧的山林间,马蹄声杂乱地踩着落叶,卷起一路尘土。

  王国樑勒住马,鬃毛凌乱的战马喘着粗气,鼻孔里喷出白雾般的气息。

  他猛地回头,望向河谷方向。

  那里的火光虽已渐暗,却仍能隐约看到官军旗帜在阳光中晃动,厮杀声像被风吹散的碎玉,断断续续传来,刺得他耳膜发疼。

  他身后跟着的三千骑兵,此刻已没了半分气势:

  战马瘸了腿,只能一颠一颠地跟着。

  士兵手臂受了伤,脸色惨白,眼神里满是惊魂未定,连手里的马刀都快握不住。

  王国樑看着这副光景,喉间泛起一股苦涩。

  他麾下原本有三万余人,从宣府出兵时何等声势,可短短一日,就只剩这三千残兵,其余人要么死在窄桥边,要么还困在官军的包围圈里,怕是早已投降或战死。

  “宣镇……完了。”

  他低声呢喃,眼底的光却一点点暗了下去。

  曾经他以为,凭着大同边军的精锐、蒙古降兵的骑射,再加上宣府本地的民心,就算反了,也能跟朝廷掰掰手腕。

  可今日一战才知,他所谓的“实力”,在朝廷的精锐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姐夫,现在该如何是好?”

  黑云龙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明显的颤抖。

  他催马凑到王国樑身边,脸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污,原本嚣张的眼神此刻只剩下慌乱,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咱们……咱们还能回宣府吗?”

  王国樑斜睨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语气里满是嘲讽:

  “回宣府?

  你以为宣府还是咱们的地盘?

  咱们前脚回去,后脚麻家的人就会拿着刀等着。

  他们盼着咱们死,盼着拿咱们的人头去朝廷邀功,你忘了?”

  黑云龙闻言,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

  “那……那咱们能去哪里?

  总不能一直在外面飘着吧?”

  他之前杀钦差时的狠劲早已没了踪影,此刻像个没了主意的孩子,只能死死盯着王国樑,盼着对方能给出一条活路。

  “去独石堡。”

  王国樑调转马头,朝着北面的山路望去。

  “从独石堡往北,就是草原;再往西,能通西域。

  咱们得逃,逃到大明够不着的地方。”

  “逃?”

  黑云龙的面色瞬间垮了,声音陡然拔高。

  “逃去草原?

  那里全是鞑子,咱们去了就是羊入虎口!

  逃去西域?

  那地方黄沙漫天,连口干净水都难找,哪有在宣府当将军舒服?”

  他这辈子在宣府养尊处优,哪里吃过逃亡的苦,一想到要去蛮荒之地,心里就满是不甘。

  “舒服?”

  王国樑猛地转头,眼神锐利得像刀。

  “你以为现在还能谈舒服?

  若不是你一时冲动杀了钦差,咱们会落到这步田地?”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稍缓和,却仍带着几分疲惫。

  “你义父王威为何不反?

  去年大同总兵杨肇基去山东平闻香教,大同的兵权几乎全在他手里,可他就是按兵不动。

  他比你清楚,现在的朝廷,虽有腐朽之处,却还没到分崩离析的地步。

  当今陛下更是英明,对宣府的动作快得很,根本不给咱们喘息的时间,造反就是死路一条!”

  黑云龙被说得哑口无言,垂着头。

  他想起当初杀钦差时的痛快,想起王国樑劝他“再等等”时的场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悔意,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王国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大明的土地上,已经没有咱们的容身之处了。

  走吧,再晚,官军追上来就真的走不了了。”

  三千残兵重新动了起来,沿着山路往北走。

  暮色越来越浓,山林里的风也冷了起来,吹得树叶“哗哗”作响,像有人在暗处窥视。

  黑云龙缩了缩脖子,总觉得心里发慌,时不时回头望一眼,生怕官军的骑兵突然追上来。

  可他们没走多久,约莫十里地的光景,前面的骑兵突然停了下来,有人惊呼出声:

  “将军!前面……前面有官军的旗帜!”

  王国樑心里一紧,催马往前冲了几步。

  透过稀疏的树林,他果然看到前方的山头上,插着一面醒目的帅旗。

  旗面是深红色的,上面用金线绣着一个大大的“陈”字,在暮色中格外刺眼。

  “陈……陈策?!”

  王国樑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从脚底窜到头顶。

  他猛地勒住马,手指死死攥着缰绳,嘴里忍不住低骂:

  “他奶奶的!原来……原来老子根本就没逃出包围圈!”

  他终于明白,马世龙所谓的“第一道包围圈”只是个幌子,陈策的蓟镇步卒早就在这里设好了卡。

  身后的三千骑兵也慌了,有人开始调转马头,想往回跑,却被王国樑喝住:

  “不许退!”

  可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前有陈策的步卒,后有马世龙的追兵,往后逃死路一条。

  只能往前冲出一条生路来。

  黑云龙看着那面“陈”字帅旗,腿一软,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他望着王国樑,声音里满是绝望:

  “姐夫……咱们……咱们还能逃吗?”

  王国樑望着那面刺目的“陈”字帅旗,脸上非但没有半分惧色,反而战意十足。

  他抬手抹去脸颊上溅到的血污,冷笑一声,道:

  “不做过一场,怎知没有生路?”

  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只要不死,就绝对不服输!

  锵!

  话音落时,王国樑猛地拔出腰间的环首刀。

  他将刀高举过头顶,胯下战马似也感受到主人的战意,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里喷出的白雾更浓了几分。

  “都打起精神来!随我绕道西北!”

  西北方向的山路更窄,两侧是陡峭的岩壁,林间落叶厚得能没过马蹄。

  王国樑催马在前,目光锐利地扫过沿途的地形:

  哪里有岔路,哪里的树木能遮挡视线,哪里的坡度适合骑兵冲锋,他都一一记在心里。

  他要绕开陈策的正面防线,更要趁机摸清对方的底细。

  骑兵有多少?

  步卒的阵型是否严密?

  有没有可趁的破绽?

  身后的三千残兵虽仍带着疲惫,却被他这股气势感染,纷纷夹紧马腹,跟着他往西北疾驰。

  马蹄声在狭窄的山路上回荡,惊起林间宿鸟,扑棱着翅膀消失在暮色里。

  没过多久,身后就传来了新的马蹄声。

  陈策的应对简单直接,只派了一千骑兵跟上来,既不贸然冲锋,也不放松追击,就像一道影子,牢牢黏在他们身后。

  王国樑勒马回头望了一眼,见对方骑兵队伍稀疏,旗帜不过十余面,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他低声对身边的亲兵道:

  “骑兵不过千,步卒若分散布防,必有薄弱之处。咱们还有逃生的机会。”

  可这份轻松没能维持多久。

  当他们冲到一处名为“鹰嘴隘”的山口时,王国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连握着刀柄的手都紧了几分。

  这鹰嘴隘两侧是刀削般的峭壁,中间仅容两马并行,正是易守难攻之地。

  而此刻,隘口前早已被楯车堵得严严实实。

  数十辆楯车首尾相连,车身上裹着厚实的生牛皮,缝隙里伸出密密麻麻的长矛,像一头张开獠牙的巨兽。

  楯车后方,川兵的步卒列着整齐的方阵,火铳手半跪在地,枪口齐刷刷对准山口,连一丝缝隙都没留下。

  更要命的是,身后那一千骑兵也渐渐逼近,马蹄声越来越响,甚至能听到对方骑兵的呼喝声。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形势十分危急。

  王国樑深吸一口气,勒住战马,声音里没有半分慌乱:

  “诸位!眼下这局面,想绕是绕不开了!

  不解决身后的骑兵,咱们冲隘口时就是腹背受敌,迟早被包饺子!”

  他调转马头,环首刀直指身后的追兵。

  “随本镇反身杀回去!先断了这跟屁虫!”

  “杀回去!”

  残兵中有人嘶吼出声,原本涣散的士气竟被这绝境逼出几分血性。

  众人纷纷调转马头,马刀、长矛指向身后,虽阵型散乱,却透着股破釜沉舟的狠劲。

  可那一千官军骑兵见他们反身来攻,却丝毫没有接战的意思。

  为首的骑兵将领抬手一挥,整支队伍瞬间向后撤去,始终与王国樑的残兵保持着两箭之地的距离。

  紧接着,箭雨如蝗般袭来。

  骑兵们一边后撤,一边弯弓搭箭,箭矢精准地落在残兵队伍中,不时有人中箭落马,惨叫声在山路上回荡。

  “追!”

  王国樑催马想冲上去,可对方的骑兵胯下都是河西良马,速度远胜他们这些疲惫的战马,无论怎么加速,都始终差着一截。

  眼看就要追上,对方又猛地转向,绕到侧面继续骑射。

  等他们想掉头冲隘口,骑兵又像狗皮膏药似的黏上来,箭雨不停歇地落在他们身后。

  “是草原与建奴的游击战法!”

  王国樑咬牙低骂。

  这种“打了就跑、不与你硬拼”的战术,本是建奴骑兵的拿手好戏,没想到陈策竟也学来用在了官军身上。

  他麾下的残兵本就人困马乏,战马连番奔袭早已气喘吁吁,再这么被消耗下去,不等冲隘口,就得被箭雨射光。

  “不能再追了!”

  王国樑猛地勒住马,战马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乱蹬。

  他转头看向身侧的女婿张正涛。

  张正涛此刻手臂已被箭划伤,鲜血顺着甲胄往下滴,却仍握着长矛,眼神坚定。

  “正涛!你率一千人留下,用拒马枪列阵,挡住身后的骑兵!能拖多久拖多久!”

  张正涛抱拳应道:

  “岳父放心!末将定不让他们前进一步!”

  他当即点了一千残兵,从马鞍旁解下备用的拒马枪,迅速在山路中间布起一道简易防线。

  王国樑又看向身边的黑云龙。

  黑云龙此刻脸色惨白,双手死死攥着马刀,却还是点了点头。

  “云龙,跟我冲隘口!只要撕开一道口子,咱们就能逃出去!”

  说完,他不再犹豫,催马朝着鹰嘴隘的楯车阵冲去。

  身后的两千残兵紧紧跟上,有人举起盾牌护住身前,有人握紧马刀准备近战,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放铳!”

  隘口处传来陈策部将的吼声。

  刹那间,数十支火铳同时响起,“砰砰砰”的枪声震得山林发颤。

  **穿透空气,带着尖锐的呼啸,狠狠砸向冲来的骑兵。

  不少残兵躲闪不及,被**击中,要么从马背上摔下来,要么连人带马倒在地上,鲜血瞬间染红了山路。

  不过片刻,两千残兵就折损了五百余人,只剩下一千五百多。

  还没等他们喘口气,楯车后方又传来“轰~轰~”的巨响。

  五门佛朗机炮同时发射,炮弹带着浓烟飞向骑兵队伍。

  一枚炮弹落在人群中,炸开的碎片瞬间掀翻了三匹战马,人马倒在地上,抽搐着没了声息。

  另一枚炮弹擦着王国樑的战马飞过,击中了身后的一名亲兵,亲兵连哼都没哼一声,就被炸得血肉模糊。

  “杀进去!”

  王国樑怒吼着,左臂猛地一扬,挡住一支射向他面门的箭矢。

  箭簇穿透了他的臂甲,深深扎进肉里,鲜血顺着手臂往下淌,染红了他握着缰绳的手。

  可他丝毫没有停顿,胯下战马在他的驱驰下,突然跃起丈高,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楯车阵冲去。

  “铛!”

  环首刀狠狠劈在楯车的生牛皮上,刀刃嵌入其中,火星四溅。

  王国樑用力一扯,将牛皮撕开一道口子。

  紧接着,他抬腿踹向楯车,车身剧烈晃动,后面的步卒惊呼着往后退。

  “跟我冲!”

  残兵们见主将带头突破,也爆发出最后的力气,有的用长矛撬开楯车的缝隙,有的跳下马,挥刀砍向车后的步卒。

  箭矢如雨点般落在他们身上,不少人倒下了,但更多人踩着同伴的尸体,冲进了楯车阵。

  王国樑在阵中左砍右劈,环首刀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起一片血花。

  一名步卒挺着长矛刺向他的胸口,他侧身避开,反手一刀,将对方的头颅斩落。

  又有两名火铳手想近距离射击,他猛地扑过去,用盾牌挡住铳口,同时一脚将其中一人踹倒,刀光闪过,另一人也倒在了地上。

  他的甲胄早已被鲜血浸透,脸上、身上到处都是伤口,汗水混着血水往下淌,视线都有些模糊。

  但他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环首刀像一道永不疲倦的闪电,劈开身前的阻碍。

  终于。

  在一阵惨烈的厮杀后,他看到了隘口另一侧的光亮。

  他们冲出来了!

  “快!往前跑!”

  王国樑嘶吼着,催马冲出隘口,身后跟着的残兵只剩下不到五百人,个个带伤,却都拼尽全力往前奔。

  远处。

  张正涛的拒马枪阵仍在与骑兵周旋,隐约能听到厮杀声和惨叫声。

  但王国樑知道,他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了。

  撤!

  撤出去!

  我王国樑,绝对不能死在这里!

  我王国樑,一定要活下去!

  PS:

  9200字大章,接近万字大章了。

  其实也算加更了(开个玩笑)

  另外。

  明天上午码不了字了,要去吃席,小姑家进新房,说不定还要来几句舅公进新房的吉利话。

  加更尽量下午搞出来!

  另外

  求月票!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