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我在异世是状元 第155章

小说:唐诗宋词,我在异世是状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0-19 06:48:47 源网站:2k小说网
  例:周硕的一个客观题,一位老师给了9分,另一位老师给了7分,那么这题的得分就是(7 9)÷2=8分。

  如果出现老师给分差距过大的情况,那么就会交给第三位仲裁老师评分,仲裁老师会非常严格的按照评分细则给分。

  这样机制,就是为了防止抽风老师出现。

  但不管是采用平均分还是冲裁老师给分,都很难拿到满分了。

  所以高考的分数总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从考生到老师,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即使强如周硕,也不敢保证必拿满分。

  周硕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做题又快又准确,就算再检查一遍,也是比正常人要快的。

  他检查完之后一般都离考试结束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为了避免自己无所事事影响到其他同学,周硕都是提前交了卷。

  这就导致每场考试,周硕都是第一个交卷出场的。

  别人高考都是争分夺秒时间不够用,甚至还有铃响了不停笔被老师判定作弊的。

  到了周硕这里,画风就变得不一样了起来。

  周硕抱着早交卷早回家休息的想法,每场考试都是快速做完,快速检查,快速提前交卷,然后回家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考试。

  高考的第二天,6月8号,第一场考的是语文。

  周硕阅读面很广,积累足够,刷的题又多,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阅读题和古诗文题根本阻挡不住他的脚步。

  就在别人还在做第二大题的时候,周硕已经干到第四大题的作文题了。

  这次的创作题出乎意料的贴合时宜,主题居然是送别。

  “高考之后,相处数年的同窗好友,就将奔向五湖四海,天各一方。对于各奔前程的同窗好友们,我们应当送上美好的祝福,请以离别为题作一首诗。现代诗歌不得少于12行。(20分)”

  周硕看到题目,心想这你们不是炸了吗?古往今来,送别诗词能与王勃相比的,简直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

  “这样会不会有点太欺负人了?”

  周硕心里这么想着,但还是毫不犹豫的在空白的答题卡上写下了:

  “《送窗友赴云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原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周硕用在这里,把名字改一下,那也没什么问题。

  第一二局,说的是长安城被三秦之地拱卫的景象,以及长安到四川之间遥远路途中中的五个路口。

  用在王勃送杜少府上任的背景中,那就是实写。

  用在周硕这里,那就是虚指,意在表现同窗好友们天各一方,路途遥远。

  也没有什么问题。

  写完创作题,那就是作文题。

  看到作文的题目,周硕又惊了。

  **这不是让他逮着王勃一个人薅吗?

  首先作文题一般会给出两个题,让考生任选其一作答。

  第一题是雷打不动的议论文题,给了一段材料,让考生结合材料、自行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议论文。

  这次高考给的题目还行,是文化传承类,讲述了榫卯结构的智慧,让考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周硕看完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写出彩,于是打算看看第二个选择。

  第二题就文体不限了,基本上选就是给出一个范围,让考生自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