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诗,你等等。”施诗刚要转身离开,就听见齐明远低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她脚步一顿,依言回过身,静静望向站在原地的齐明远。

  “施诗,你知道些什么,是不是?”齐明远的目光直视着她,平静的问。

  施诗准备装傻,故意眨了眨眼,露出一副无辜又茫然的表情:“啊?我知道什么?齐小胖,你没事吧?怎么奇奇怪怪的?”

  “施诗……”齐明远看着她这副明显装傻充愣的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施诗被他看得有些招架不住,也知道再装下去就太假了,只好尴尬地挠了挠头,

  “呃……我、我其实也是偶然听别人说的那么一嘴……但是吧,这种事,道听途说的,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万一搞错了多不好……所以,我也不好意思正儿八经地跟你讲……”她越说声音越小,显得底气十分不足。

  齐明远向前逼近一步,目光灼灼:“听谁说的?那个被王雨薇欺负的同学?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哎呀,好吧好吧,那我就直说了吧。”,施诗眼见装不下去了,索性摊开说:

  “被王雨薇欺负那个同学叫林慕慕,是我的好姐妹。都让人给欺负上门了,肯定得想办法还击啊!她就想办法调查了一下王雨薇的背景,没想到就查出来这些。她把这些告诉我的时候,我听着好像跟齐心阿姨有关,就想知会你一下,如果你觉得不对,肯定还会再去调查。”

  齐明远听完,低着头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

  “林慕慕……王雨薇……我知道了。”

  他低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然后,他看向施诗,“谢谢你,施诗。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我先走了。”他最后说了一句,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

  她拿出手机,快速给林慕慕发了一条短信:「搞定。齐小胖已经知道了,看样子,很生气。」

  林慕慕收到短信时,正和母亲方丽君、舅妈张琴一起核算着方远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一个月财务报表。

  看到屏幕上简短的几个字,她唇角微微勾起一抹清浅的弧度,指尖在键盘上轻快地回复:「辛苦了,回头请你吃新研发的蜜汁烤翅。」

  放下手机,她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报表上,心情却不由自主地轻松了几分。

  她知道,以齐明远的性格和对姑姑齐心的感情,得知真相后绝不会无动于衷。一颗种子已经埋下,只需静待它破土而出,生长蔓延。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王雨薇在学校里愈发沉默,几乎成了隐形人。林慕慕乐得专注学业和家中的生意,与沈墨之间,也维持着那种微妙而稳定的“同行”关系。

  偶尔,在课间或放学路上,她能感觉到沈墨落在自己身上那复杂难辨的目光,带着探究,以及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深藏的温柔。

  每当她想要深究,他却总是率先移开视线,恢复成一贯的清冷模样。

  林慕慕按捺下心中的异样,告诉自己不要多想。眼下,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天晚上,林慕慕正在复习功课,正准备休息,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她疑惑地接起:“喂,您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一个略显低沉,却带着几分少年清朗的男声:“是林慕慕同学吗?”

  “我是。你是?”

  “我叫齐明远。”对方顿了顿,“关于王志刚和王雨薇的事,谢谢你。后面的事,我希望你先不要出手。”

  说完,不等林慕慕回应,电话便**脆利落地挂断,听筒里只余下急促的忙音。

  林慕慕握着手机,微微怔忡。也不知道齐明远会用什么手段对付王雨薇一家,希望十六岁的他,手段不要太稚嫩。

  1999年12月31日,世纪之交的最后一天。

  从下午开始,方家菜馆两家门店就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铁路局那边的店定出去二十五桌跨年宴,其中半数都是附近机关单位的聚餐。

  方圆与方丽君兵分两路,各自坐镇一店总览后厨。林慕慕特意叮嘱两位“大拿”,此役关乎方家菜馆能否在更高层面的客户群中打响名号,为后续规划铺路,务必精益求精。

  大厅和包间很快座无虚席,喧闹的人声、杯盘碰撞声、寓意吉祥的菜品名称被服务员高声唱和着,交织成一片喜庆的海洋。

  “鸿福厅上菜~~~‘鸿运当头’来喽——”

  “墨香斋‘鱼跃龙门’!各位贵宾请慢用!”

  方丽君坐镇铁路局分店柜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脸上是从容的浅笑,不时与相熟的客人寒暄几句,抽身便疾步转入后厨,亲自把控关键菜品的火候与摆盘。

  方建军高大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他今日特意推了几个聚会,专程在此坐镇。

  到场的宾客里,不少是他昔日的战友同袍,情分非比寻常,也是看他的面子来关照自家的生意,自然更要周到妥帖。

  林慕慕换上了一身喜庆的红色毛衣,像一只灵巧的蝴蝶,穿梭在桌席之间,帮忙添茶倒水,迎来送往。

  她的目光掠过那些推杯换盏、身着行政夹克的身影,听着他们谈论着政策、项目与未来发展,让她忽然想起了昨晚大舅方建军那句无心之言。

  昨晚盘点今日宴席预定时,方建军看着长长的名单,乐呵呵地感慨:

  “咱们这两家店,位置是真选对了!左邻右舍不是机关大院就是部队家属楼。

  这一年到头,光是靠着他们各单位搞聚餐、办活动,就够咱们吃喝的了。”

  这句随口而出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林慕慕尘封的记忆闸门。

  她猛地想起,前世确有一家声名赫赫的餐饮品牌,便是精准定位,专攻**与企业的高端商务宴请,分店专开在权力机构周边,甚至做到了上市。

  后来,还是国家大力推行“八项规定”,严格限制公款消费,那家餐厅才就此一蹶不振。

  林慕慕不记得那个餐厅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军京市市场的,但是看如今的形式,自己还是有机会仿照他们的模式的!

  方家菜馆如今积累的口碑、逐渐提升的菜品档次,以及通过大舅的人脉、还有自家饭店合作的铁路局所接触到的人脉,无疑为切入这片市场提供了绝佳的跳板。

  这已不仅仅是多做几单生意,而是意味着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从面向大众的家常菜馆,升级为同时能承接高端、定制化商务宴请的品牌。利润空间、品牌影响力、乃至所能接触到的资源层级,都将不可同日而语。

  想到这里,林慕慕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血液中仿佛有热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