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卫国这边落实了,方家菜馆内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方建军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很快联系上了合适的厨具供应商,加急订购了一批大餐盘、餐盘罩和大型保温箱。
林慕慕则和张琴一起,迅速核算成本,拟定了一份清晰合理的“除夕宴”外卖菜单和价格,包含了不同档次的套餐选择,满足各类家庭的需求。
消息一经放出,简直比预想的还要火爆。
原本那些因订不到位子而遗憾的老顾客纷纷下单,甚至一些原本打算在家简单对付的邻居,也被这送上门的“饭店级”年夜饭所吸引,订单量节节攀升。
外卖服务的火热程度远超预期,其辐射范围甚至触及了更远的街区。
咨询电话应接不暇,为此,方丽君带着众人不得不连夜测算、划定最合理的配送半径,力求在保障餐品抵达时依然热气腾腾的同时,也能确保人手的精准调度。
腊月二十七,订购的餐盘和保温箱全部到位。
方丽君组织后厨和服务员进行了一次模拟打包和装箱演练,确保流程顺畅,万无一失。
腊月二十八,朱卫国和他找来的五六个兄弟准时前来熟悉路线和流程。
这些汉子们都穿着干净的工装,听说报酬丰厚,个个干劲十足。
方丽君提前准备好了红包,算是提前给他们的“辛苦费”,更是让这群朴实的工人眉开眼笑,连连保证一定把事情办好。
除夕当天,天色还未大亮,“方家菜馆”内外便已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后厨里,两个灶台火力全开,方丽君和方圆各守一方,锅铲翻飞间,滋滋作响,浓郁的香气交织升腾,是年夜饭特有的、能勾动人最深切乡愁的复合味道。
“鸿运当头,走起!”
“金玉满堂,装盘小心雕花!”
“鱼跃龙门,注意形态!”
一道道寓意吉祥、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在师徒二人手中迅速成型,被等候在旁的帮厨和王玉玲等人接力传递,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初步摆盘。
前厅,早已不是寻常餐厅的模样,临时开辟出的“外卖打包区”占据了小半个大厅。
林慕慕也没闲着,她穿梭在前后厅之间,时而核对订单,时而帮忙递送物品,眼睛敏锐地扫过每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妈,三号套餐的‘年年有余’蒸鱼,时间一定要卡准,出锅到送达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口感才能最佳。”
“舅妈,东区李大爷家的订单备注了老人牙口不好,他那份‘福寿绵长’的蹄髈,咱们单独多炖了二十分钟,餐盒上做了记号,待会儿提醒一下朱叔叔。”
“玉玲阿姨,保温箱的密封条再检查一遍,热量流失主要在接缝处。”
她思路清晰,安排井井有条,那沉稳干练的模样,让人几乎忘了她还只是个高中生。
方建军则坐镇门口,负责与朱卫国的送餐小队对接。他手里拿着划分好区域的配送清单,对着即将出发的队员们做最后的叮嘱。
“卫国,兄弟们,路线都记清楚了吧?优先送距离远、菜品对时效要求高的订单!遇到问题,随时用对讲机联系!”
方老板您就放心吧!”朱卫国拍着胸脯,他身上穿着方家特意为今天准备的崭新加厚棉服,脸上因兴奋和寒冷泛着红光,“咱们保证完成任务,让每家每户都吃上热乎、体面的年夜饭!”
他身后,五辆经过仔细清洗、绑着“方家菜馆外卖专送”红色条幅的板车,以及两辆厢式货车整齐排列。
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
第一批打包完毕、装入保温箱的年夜饭被稳稳地抬上车。随着朱卫国一声利落的“出发”,车队在清脆的车铃和引擎发动声中,缓缓驶离粮食局家属院,融入了节日的夜色里。
车队出发后,方家菜馆内的忙碌并未停歇。堂食的客人陆续到来,包厢与大厅很快坐满,虽然人人脚不沾地,但脸上都洋溢着充实与喜悦的笑容。
与此同时,朱卫国带领的送餐小队,正穿行在节日的街巷中。他们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高效地将一份份承载着团圆期望的年夜饭准时送达。
在距离粮食局家属院不远的交通部家属院,一家人早早的就在小区门口等着这份新奇的‘送餐服务’。
当印着“方家菜馆”logo的保温箱被送餐员稳稳搬进家,打开盖子,看到里面菜肴不仅热气腾腾,连“花开富贵”的雕花都完好无损时,众人是又惊又喜:
“哎呀!这跟店里端上来的一模一样!还这么烫手!太好了,真是辛苦你们了!”
朱卫国和他的兄弟们用他们的可靠与效率,将“方家菜馆”的温暖与诚意,精准地投递到每一个预订家庭的团圆时刻,也为后续方家菜馆的外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堂食的最后一桌客人尽兴而归,最后一份外卖也顺利送达。
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方家菜馆”终于恢复了宁静,只剩下满室的饭菜余香和大战后的疲惫与满足。
方丽君、方建军一家、林慕慕,以及坚持留下来的刘国栋、王玉玲等核心成员,终于能卸下满身的疲惫,围坐在特意留下的一张圆桌旁。
桌上摆着的,是方圆用预留的食材,快火小炒的几个家常小菜,虽不似宴席般精致排场,却充满了锅气和家的温馨。
“来,大家都辛苦了!特别是丽君和慕慕,这个外卖的主意,真是绝了!咱们今天打了一场漂亮仗!”
方建军率先举起倒满了饮料的杯子,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方丽君站起身,目光逐一扫过在座的每一张面孔——哥哥嫂嫂的鼎力支持,侄子的快速成长,女儿的聪慧担当,刘国栋夫妇的忠心耿耿,还有所有员工们的辛勤付出。
她的眼眶微微发热,声音却异常坚定:“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方家菜馆。希望咱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像今晚一样,同心同德,红红火火,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红红火火!越走越远!”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清脆的碰撞声伴随着真挚的笑语,驱散了所有的辛劳。
林慕慕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饮料,甜意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她透过窗户,望着窗外被烟花不断照亮的夜空,听着身后家人们温暖而放松的谈笑。
重生回来的第一个春节,她成功地守护住了母亲,她们拥有了蒸蒸日上、充满希望的事业,拥有了团结一心、可托付的家人。
虽然未来必定还会有风雨和挑战,但此刻,她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力量。
窗外,千禧年第一个春节的烟花表演达到了高潮,万千光华竞相绽放,将整个城市映照得如同白昼。
今夜,团圆与幸福,属于每一个为生活努力、为所爱拼搏的人。
朱卫国这边落实了,方家菜馆内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方建军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很快联系上了合适的厨具供应商,加急订购了一批大餐盘、餐盘罩和大型保温箱。
林慕慕则和张琴一起,迅速核算成本,拟定了一份清晰合理的“除夕宴”外卖菜单和价格,包含了不同档次的套餐选择,满足各类家庭的需求。
消息一经放出,简直比预想的还要火爆。
原本那些因订不到位子而遗憾的老顾客纷纷下单,甚至一些原本打算在家简单对付的邻居,也被这送上门的“饭店级”年夜饭所吸引,订单量节节攀升。
外卖服务的火热程度远超预期,其辐射范围甚至触及了更远的街区。
咨询电话应接不暇,为此,方丽君带着众人不得不连夜测算、划定最合理的配送半径,力求在保障餐品抵达时依然热气腾腾的同时,也能确保人手的精准调度。
腊月二十七,订购的餐盘和保温箱全部到位。
方丽君组织后厨和服务员进行了一次模拟打包和装箱演练,确保流程顺畅,万无一失。
腊月二十八,朱卫国和他找来的五六个兄弟准时前来熟悉路线和流程。
这些汉子们都穿着干净的工装,听说报酬丰厚,个个干劲十足。
方丽君提前准备好了红包,算是提前给他们的“辛苦费”,更是让这群朴实的工人眉开眼笑,连连保证一定把事情办好。
除夕当天,天色还未大亮,“方家菜馆”内外便已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后厨里,两个灶台火力全开,方丽君和方圆各守一方,锅铲翻飞间,滋滋作响,浓郁的香气交织升腾,是年夜饭特有的、能勾动人最深切乡愁的复合味道。
“鸿运当头,走起!”
“金玉满堂,装盘小心雕花!”
“鱼跃龙门,注意形态!”
一道道寓意吉祥、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在师徒二人手中迅速成型,被等候在旁的帮厨和王玉玲等人接力传递,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初步摆盘。
前厅,早已不是寻常餐厅的模样,临时开辟出的“外卖打包区”占据了小半个大厅。
林慕慕也没闲着,她穿梭在前后厅之间,时而核对订单,时而帮忙递送物品,眼睛敏锐地扫过每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妈,三号套餐的‘年年有余’蒸鱼,时间一定要卡准,出锅到送达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口感才能最佳。”
“舅妈,东区李大爷家的订单备注了老人牙口不好,他那份‘福寿绵长’的蹄髈,咱们单独多炖了二十分钟,餐盒上做了记号,待会儿提醒一下朱叔叔。”
“玉玲阿姨,保温箱的密封条再检查一遍,热量流失主要在接缝处。”
她思路清晰,安排井井有条,那沉稳干练的模样,让人几乎忘了她还只是个高中生。
方建军则坐镇门口,负责与朱卫国的送餐小队对接。他手里拿着划分好区域的配送清单,对着即将出发的队员们做最后的叮嘱。
“卫国,兄弟们,路线都记清楚了吧?优先送距离远、菜品对时效要求高的订单!遇到问题,随时用对讲机联系!”
方老板您就放心吧!”朱卫国拍着胸脯,他身上穿着方家特意为今天准备的崭新加厚棉服,脸上因兴奋和寒冷泛着红光,“咱们保证完成任务,让每家每户都吃上热乎、体面的年夜饭!”
他身后,五辆经过仔细清洗、绑着“方家菜馆外卖专送”红色条幅的板车,以及两辆厢式货车整齐排列。
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
第一批打包完毕、装入保温箱的年夜饭被稳稳地抬上车。随着朱卫国一声利落的“出发”,车队在清脆的车铃和引擎发动声中,缓缓驶离粮食局家属院,融入了节日的夜色里。
车队出发后,方家菜馆内的忙碌并未停歇。堂食的客人陆续到来,包厢与大厅很快坐满,虽然人人脚不沾地,但脸上都洋溢着充实与喜悦的笑容。
与此同时,朱卫国带领的送餐小队,正穿行在节日的街巷中。他们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高效地将一份份承载着团圆期望的年夜饭准时送达。
在距离粮食局家属院不远的交通部家属院,一家人早早的就在小区门口等着这份新奇的‘送餐服务’。
当印着“方家菜馆”logo的保温箱被送餐员稳稳搬进家,打开盖子,看到里面菜肴不仅热气腾腾,连“花开富贵”的雕花都完好无损时,众人是又惊又喜:
“哎呀!这跟店里端上来的一模一样!还这么烫手!太好了,真是辛苦你们了!”
朱卫国和他的兄弟们用他们的可靠与效率,将“方家菜馆”的温暖与诚意,精准地投递到每一个预订家庭的团圆时刻,也为后续方家菜馆的外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堂食的最后一桌客人尽兴而归,最后一份外卖也顺利送达。
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方家菜馆”终于恢复了宁静,只剩下满室的饭菜余香和大战后的疲惫与满足。
方丽君、方建军一家、林慕慕,以及坚持留下来的刘国栋、王玉玲等核心成员,终于能卸下满身的疲惫,围坐在特意留下的一张圆桌旁。
桌上摆着的,是方圆用预留的食材,快火小炒的几个家常小菜,虽不似宴席般精致排场,却充满了锅气和家的温馨。
“来,大家都辛苦了!特别是丽君和慕慕,这个外卖的主意,真是绝了!咱们今天打了一场漂亮仗!”
方建军率先举起倒满了饮料的杯子,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方丽君站起身,目光逐一扫过在座的每一张面孔——哥哥嫂嫂的鼎力支持,侄子的快速成长,女儿的聪慧担当,刘国栋夫妇的忠心耿耿,还有所有员工们的辛勤付出。
她的眼眶微微发热,声音却异常坚定:“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方家菜馆。希望咱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像今晚一样,同心同德,红红火火,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红红火火!越走越远!”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清脆的碰撞声伴随着真挚的笑语,驱散了所有的辛劳。
林慕慕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饮料,甜意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她透过窗户,望着窗外被烟花不断照亮的夜空,听着身后家人们温暖而放松的谈笑。
重生回来的第一个春节,她成功地守护住了母亲,她们拥有了蒸蒸日上、充满希望的事业,拥有了团结一心、可托付的家人。
虽然未来必定还会有风雨和挑战,但此刻,她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力量。
窗外,千禧年第一个春节的烟花表演达到了高潮,万千光华竞相绽放,将整个城市映照得如同白昼。
今夜,团圆与幸福,属于每一个为生活努力、为所爱拼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