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上课的时候,三个小丫头喜欢带着小黑跟萧然去菜园子里面,看看西红柿和辣椒。

  还有地里的土豆红薯玉米,看到萧然拔草,三个小丫头也是学的有模有样的。

  小公主直接趴在地上,也不怕弄脏了衣服什么的。

  好像是完全不在乎,怎么高兴怎么来。

  三个小丫头,年纪小,但是也记住了土豆红薯和玉米的苗。

  知道这是好吃的东西,所以知道要细心呵护。

  豫章公主陪张二丫去割了嫩草回来,准备喂猪的。

  这些事情,天天都需要做。

  好在现在村里养牲畜的不多,割草倒是很容易。

  到处都可以割。

  李丽质和萧钰跑去找萧然。

  看到趴在地上的两个妹妹,李丽质长长呼了口气。

  旁边的萧钰笑了笑,“兕子梵音都还小,孩子这样是天性。”

  李丽质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听到动静,小公主转身,“系阿姐鸭~”

  “兕子,衣服弄脏了。”李丽质心平气和的说道。

  小公主站起来,伸出小手随便拍了拍,“嗯呐嗯呐~”

  萧然没有制止,觉得这就是小孩子的天性。

  要是在皇宫,肯定是没有机会,让小公主感受一下也挺好的。

  萧然不信佛,也不信道,但是想给小公主祈福。

  希望这些造福百姓的事情,能给小公主积攒功德。

  这个小丫头,招人喜欢,不应该早早离去。

  以后这高产粮食如果推广出去,造福百姓,也有小公主的一份。

  “兕子,喜不喜欢来照顾土豆玉米?”萧然看着小公主问道。

  “稀饭鸭~”小公主拔起一株杂草。

  “真棒,以后兕子可以多来,玉米土豆长大,兕子也是功不可没”

  “嘻嘻~嗯呐嗯呐~”

  李丽质看了看萧然,总觉得萧然话里有话。

  萧然对小公主的“祈福”与“攒功德”,从来不是传统佛道语境里“求神佛庇佑、积阴德换福报”的迷信。

  而是一个现代灵魂在陌生时空里,对“珍视之人”的情感投射。

  是不信神佛,却信“善意与价值能护佑生命”的朴素执念。

  萧然作为现代人,知晓历史上小公主早逝的结局。

  这份“先知”让萧然对眼前鲜活的小公主多了份疼惜。

  她本该在皇宫里被规矩束缚,却在栲栳村爬泥地、拔杂草,笑得毫无顾忌。

  她不懂“高产粮食”的意义,却认真呵护土豆苗,把“照顾好吃的”当成正经事。

  萧然不信“求神拜佛能改命”,但他信“价值能延长生命的重量”。

  他说“玉米土豆长大,兕子也是功不可没”,其实是在给小公主的行动赋与“长远意义”。

  当这些粮食推广到天下,养活无数百姓时,“小公主参与过”这件事,会变成一份实实在在的“价值印记”。

  即便未来有变数,这份与“千万人生计”绑定的价值,也像给她的生命加了一层“保护壳”,是萧然对抗“历史遗憾”的方式。

  我不能靠神佛,那就靠让她做“有价值的事”,让这份价值护她平安。

  在传统认知里,“功德”是对神佛的“供奉”,以求回报。

  但在萧然的现代价值观里,“功德”是“对他人有好处的事”。

  不是求神佛赐福,而是通过创造价值,让善意流动起来,最终反哺到珍视的人身上。

  他觉得小公主“招人喜欢”,不该早逝,这份喜欢不是空的。

  小公主照顾庄稼,是在为“养活更多人”出力气。

  而这些粮食未来能让百姓吃饱、减少饥荒,百姓的安稳生活,又会让社会更平和,间接为小公主创造更安稳的成长环境。

  这是一个闭环:小公主的善意→创造价值→惠及他人→反哺自身。

  对萧然来说,这就是“攒功德”——不是向虚无的神佛祈祷,而是让小公主成为“善意链条”里的一环,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挣”来安稳的可能。

  这种“功德观”无关宗教,只关“人对人的善意与责任”。

  萧然在大唐是“异乡人”,没有血缘亲人,而小公主的亲近,是他在这个时代里少有的、不掺杂利益的温暖。

  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目的性,三个小孩子是比较纯粹的。

  他不信佛道,是因为他知道神佛给不了“确定的温暖”,但他信“自己能为这份温暖做些什么”。

  他想给小公主祈福,本质是想守护这份羁绊。

  他希望这个愿意跟他在泥地里打滚、认真听他讲“玉米能当饭吃”的小丫头,能一直笑着。

  他希望自己能为这份笑容做点什么——而“让她参与种高产粮”,既是让她开心,也是让她的快乐有了“实际意义”。

  对萧然而言,这比对着神佛磕头更实在,神佛不会回应,但我能让她的快乐变成“养活人的价值”,这份价值,就是最好的“祈福”。

  小公主轻轻**玉米苗,“快快长大鸭~”

  在小公主眼里,这些玉米苗,和小黑是差不多的。

  都超出了本身的意义,对小丫头来说,都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小孩子眼里,不管是小黑,还是其他小孩子,都是自己的小伙伴。

  李丽质几人从萧然对待土豆玉米的态度里面看得出来,这肯定很重要。

  萧然对煤炭,琉璃和印刷术的关心程度,远远不及这些粮食。

  能让萧然如此的,肯定很重要。

  孙思邈也背着药娄拿着小锄头来,在孙思邈眼里,很多其他人不在意的野草都是不错的药材。

  对于萧然关注的土豆玉米这些东西,孙思邈也感兴趣。

  之前没见过这些,吃过土豆红薯,觉得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萧然一直没有说起产量。

  看到孙思邈来,几人起身笑着打招呼。

  孙思邈笑着点点头,看了看玉米说道:“玉米长的很快,应该很高吧!”

  “和甘蔗差不多的”萧然知道几人不知道玉米,但是肯定知道甘蔗。

  孙思邈蹲下看了看,“确实有点类似的”

  “小郎君,类似甘蔗,这个是不是也是甜的?”李丽质突然问道。

  “也甜的,但是甜度比起甘蔗来差很多,有些是可以勉强当甘蔗吃的。”萧然解释。

  听到萧然说是甜的,小公主眼睛一亮,太喜欢吃甜的东西了。

  相比起土豆,小公主更喜欢红薯,就是因为红薯甜。

  孙思邈蹲下凑近玉米叶,嗅了嗅。

  “玉米和甘蔗外观相似度极高,就是不知道属性这些差多少”

  萧然不知道怎么给孙思邈解释,现在没有同科这种概念。

  “有点像,但是区别还是挺大的”萧然思索了一下,只能这样说了。

  萧然跟着孙思邈一起挖了些草药。

  孙思邈这段时间也教了其他人不少药草方面的知识。

  杂草也除的差不多了,几人也没有再停留。

  “老爷子,你信佛吗?怎么看待佛门?”

  孙思邈略微思索,“老夫虽习道家之说,却从不把‘教派’当墙来隔——世间道理,只要能帮着人好好活,便有可取之处,佛门也不例外。”

  “佛门讲‘慈悲’,设‘悲田院’收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孩子,给饿肚子的人舍粥,这与道家说的‘贵生恶死’、‘济世救人’,是一样的。”

  “劝人‘莫偷盗、莫妄语’,教百姓守些本分,少些争执,这对村里安稳、对百姓过日子,都是好的。”

  说到这儿,他蹲下身,捡起一株刚冒芽的车前草,指尖顺着叶脉轻抚,话锋轻轻转:

  “只是老头子这辈子跟药石打交道,眼里多了些‘现世’的实在。”

  “佛门说‘轮回涅槃’,讲来世的福报,可老头子救过的人,靠的是辨清病症、配准草药,不是求来世。”

  “道家讲‘顺应自然’,是让咱们按季节采药、按体质调食,把当下的日子过踏实。”

  “佛门的‘来世’,老夫懂却不执着,只因老头子更想护着眼前人,让他们今日能少些痛、明日能吃饱饭。”

  “佛门弟子‘出家离世’,抛开俗务修行,老头子能懂这份求心净的念想,却更认道家‘在世间修行’的理。”

  他拎起药篓,脚步轻缓地往回走,声音伴着风飘过来:“说到底,佛也好,道也罢,不用执着于‘哪个更对’。”

  “若佛门的法子能让人心安、能帮人渡难关,便学,若道家的理能让人顺自然、把日子过踏实,便守。”

  “核心从来不是‘信哪门’,而是‘做没做帮人的事’——这才是最该认的理。”

  孙思邈能感觉到,萧然对佛没有什么好感的。

  对于孙思邈的回答,萧然不意外。

  还是一如既往的豁达,看得很通透。

  “老爷子,那你信好人有好报吗?”

  孙思邈停下脚步,“‘好人有好报’这话,若往玄里说‘天定善恶报’,老头子是不认的。”

  “道家讲‘道法自然’,天地可不管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四时交替、风雨雷电,从不是为了‘赏善罚恶’来的。”

  “就像田里头,勤谨的人未必年年丰收,懒怠的人也未必岁岁歉收,哪有什么‘定数’的报?”

  他顿了顿,弯腰将药篓里刚采的蒲公英理了理,接着道:“但要说‘好人没好报’,也不对。道家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好报’从不是等来的‘天降好处’,而是‘做好人’本身修来的‘实在’。”

  “你待人善,邻里信你,遇事时有人肯搭把手。”

  “你做事正,夜里睡的安稳,不用怕‘亏心事’扰着。”

  “就像咱们采药救人,救了人,人家记着你的好,日后见着你需帮忙,自然会伸手,这不是‘天报’,是‘人行出来的报’。”

  “再者,道家说‘上善若水’,水往低处流,不是为了‘求回报’,却能滋养万物。”

  “好人做善事,若总想着‘我要得什么报’,那善里就掺了‘求’的念头,反倒不纯粹了。”

  “所以啊,‘好人有好报’不是‘天定的规矩’,是‘人行的道理’。”

  “你把‘善’做在实处,‘报’就藏在你走过的路、帮过的人里,不用求,不用等,它自会跟着你的‘善’来。”

  孙思邈的话,让人听的很舒坦。

  怪不得人家长寿,这种心态,确实好的没得说。

  估计很少能有什么事情让他生气了。

  “老爷子,最近有没有遇到让你特别生气的事情?”

  孙思邈认真想了想,“见过太多人和事,慢慢的就不会生气了,上一次生气.”

  “似乎许久了,已经记不得了。”

  萧然也笑起来,“遇到特别不讲道理的呢?会不会气愤?”

  “气愤倒是不至于,毕竟老头子也略懂拳脚!”

  “哈哈哈!”萧然忍不住笑起来。

  一般人确实不是孙思邈的对手。

  不知道秦琼巅峰期,和孙思邈巅峰期谁厉害点。

  现在秦琼肯定不是孙思邈对手。

  萧然感觉自己和现在年迈的秦琼掰扯掰扯,但是和孙思邈完全没办法掰扯。

  这么大的年纪,身手如此了得,这上哪里说理去。

  回到小院,看到虞世南和李渊聊的很开心。

  年纪差不多的人,才能聊起来。

  “小郎君,这个茶是真不错”虞世南对萧然的茶也是赞不绝口。

  虞世南倒是提醒了萧然。

  这都开春了,可以准备炒点茶叶。

  虽然萧然懂的不多,不可能炒出太好的来。

  但是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炒出来的应该也是可以喝的。

  最起码不用放各种调味品一起煮,冲泡一下就可以。

  “老先生,喜欢就好”

  其他人也不知道萧然有多少。

  反正一直有,但是又不多。

  这是张二丫和李丽质等人的感觉。

  萧然和几个老人寒暄几句,回到另一边琢磨起来。

  李丽质豫章公主几人对视一眼,看萧然这个样子,是琢磨新的事情了。

  “我赌小郎君是想茶的事情,以后应该有更多茶了!”豫章公主小声说道。

  “我也觉得.”张二丫点点头。

  “这个茶价格,应该是不低,很多人都喜欢.”萧钰也偶尔都喝,很喜欢。

  李丽质也有点期待,萧然会怎么安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