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就是这个理。”萧然接着说第二点,“再就是‘分光影’。”

  “咱们不管看啥,总有亮的地方和暗的地方,比如站在太阳底下,脸亮手暗,或者东西挨着桌子的地方暗,翘起来的地方亮。”

  “素描就是用炭笔的轻重把这份亮暗画出来——亮的地方轻描两笔,淡点。”

  “暗的地方稍微用力,重点,这样画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是平贴在纸上的,看着有‘鼓起来’的感觉。”

  李丽质听得明白,轻声道:“就是不用填色,单靠炭笔的浓淡,把亮暗分出来,让东西显立体?”

  “五娘说得太对了。”萧然笑着应下,又补充了句,“这俩点是根基,先把这俩练熟了,再琢磨别的。”

  “我也就懂这些,真要往深了弄,比如怎么把形抓得更准、光影分得多细,还得靠世伯你这样真懂画画的人琢磨——我就是给你提个引子。”

  阎立本握着炭笔的手紧了紧,眼睛亮得很:“就这两点,已经够我琢磨一阵子了!先练‘抓形’,再练‘分光影’,把根基打牢,往后画啥都能更稳。”

  阎立本是画肖像的,抓形对他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素描里面,画头像是比较难的,阎立本已经会了,就是表现手法不太一样。

  豫章公主拿起一根炭笔,在纸上轻轻划了划:“听着倒不难,就是得慢慢练,把手上的劲儿控制好,不然亮的地方画重了,暗的地方画轻了,就乱了。”

  “六娘说得是,主要靠练。”萧然把剩下的炭笔往石桌上一放,“我这儿还有些柳木炭笔,世伯你要是想试,就先用这些练,往后找着更软的木料,再做些好的。”

  阎立本当即拿起一根炭笔,在纸上轻轻勾了道直线,又试着轻重交替画了两道,感受着炭笔的浓淡变化,嘴角忍不住上扬:

  “好,我这就试试!先把这‘抓形’和‘分光影’练明白,不辜负小郎君这引子。”

  旁边的李渊看着他专注的样子,笑着对孙思邈道:“你瞧他这模样,跟见着希世宝贝似的,倒让我也想试试这炭笔画了。”

  孙思邈捋着胡子笑:“你这老头子,凑啥热闹,让年轻人折腾去。”

  “小郎君,你能不能画一下,我们看看。”李丽质听懂了,但是没有见过素描。

  “对对对,小郎君你展示一下。”阎立本也附和道。

  “我会画的很有限,就试试这个箱子吧!”

  “好!”李丽质点点头。

  萧然调整一下位置,“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也不一样,找个好画的视角,透视好画点。”

  萧然拿起碳条,开始起形。

  看到萧然的线条不平行,萧钰忍不住,“唉”

  但是又没有说,怕影响萧然。

  “是不是觉得不平行,不一样长?”萧然猜到了萧钰想说什么。

  “嗯嗯,这个箱子是方方正正的,应该都是一样的吧!”萧钰说道。

  “看到的确实一样,但是画的时候不能一样,这就是透视问题。”萧然解释道。

  “透视?”阎立本发现这也是没听说过的。

  萧然指了指院子门口的路,“就像是这个路,其实是差不多宽的,但是近处看着更宽,越远,就越窄,是不是?”

  李丽质几人点点头,确实是这样的,这个是常识。

  “素描的透视这些也是,近大远小,不能画成一样的,一样的很难立体”

  萧然说话的时候一个正方体出现在纸上,萧然拿起纸,“这样看着是不是立体点?”

  “好像是的。”豫章公主点点头。

  “钰娘你试试,如果一样长,画出来什么样。”

  “好!”萧钰跑去找来纸。

  拿起碳条画起来。

  李丽质张二丫也凑过去看了看。

  一样的确实看着别扭,而且没有立体感。

  “真的不太行”萧钰笑了笑,服气了。

  之前没有想这么多。

  按照萧然之前的法子,近大远小,还不怎么平行,透视感出来之后,纸上的正方体就舒服了。

  “嗯,钰娘这个也有立体的感觉了。”李丽质看了看说道。

  萧然握着柳木炭笔,先眯眼盯了会儿桌上的方箱。

  箱子朝着太阳的一面亮得发浅,背阴的一面沉得发暗,亮与暗的交界线在箱角处轻轻弯了道弧。

  他指尖在纸上虚虚比了比,随即手腕轻压,炭笔侧锋贴着之前画好的箱形边缘,轻轻扫过背阴的那面。

  “先找‘明暗交界线’,就是亮和暗的分界。”

  他一边画,一边低声解释,炭笔在纸上留下一层淡淡的灰,“这线得跟着箱子的形走,不是直的,得弯一点,才像箱子真的有棱角。”

  阎立本的目光瞬间锁在那道若隐若现的交界线上,呼吸都放轻了。

  他画了半辈子肖像,也懂“哪里该深哪里该浅”,却从没想过要先找这么一道“线”。

  往日画人物脸颊,是凭着感觉在颧骨处加墨,可萧然这样先定好明暗的分界,再慢慢铺调子,倒像是给物件“搭了骨架”,稳得很。

  他忍不住往前凑了凑,看着炭笔在萧然手里转了个方向,从侧锋换成笔尖,在交界线旁轻轻压了压,那片灰瞬间深了些,成了箱身的暗面。

  “暗面也不能全黑,靠近交界线的地方深点,往边上得慢慢浅下去。”

  萧然的手腕轻轻转动,炭笔的痕迹像细沙似的铺在纸上,暗面渐渐有了层次,“不然看着像块黑补丁,不真实。”

  李丽质也忍不住凑近,指尖几乎要碰到纸面。

  方才还是平平的线条,不过添了几层炭灰,纸上的箱子竟像慢慢“鼓”了起来。

  她平日里见惯了长安画师的山水,那些画里的亭台楼阁是勾了线填了色,透着仙气儿,可眼前这箱子,没有颜色,只凭炭笔的浓淡,却像能伸手摸到箱角的棱,比那些亭台更“实在”。

  “这这看着竟像真的箱子蹲在纸上了。”

  她轻声感叹,眼里满是诧异,“往日看画,是瞧着好看,今日这画,倒像能摸得着似的。”

  豫章公主也点头,指着箱子的亮面:“那亮的地方怎么不画?”

  “亮面要留着,只轻轻扫点灰就行。”

  萧然说着,用炭笔最细的那头,在亮面处轻轻带了两道,像是阳光照在上面的细痕,“要是画满了,就显不出亮了,得‘留白’,跟写诗留余味似的,只是这余味是‘亮’出来的。”

  萧钰站在旁边,看着纸上的箱子一点点“立”起来,脸上的疑惑早没了踪影。

  方才他画的箱子是平的,可萧然添了这几层炭灰,竟像给纸上的箱子安了“前后”。

  亮的那面在前,暗的那面在后,连箱子底下的投影,都随着炭笔的轻重,近深远浅地铺开来,像真的映在地上似的。

  “原来不单要画‘近大远小’,还得这样分亮暗.”

  他喃喃道,心里彻底服了,之前觉得“不平行”别扭,如今才懂,这别扭里藏着“真”。

  李渊和孙思邈也凑了过来,老两口眯着眼打量:“这箱子看着跟院里那只一模一样,连影子都像!”

  孙思邈捋着胡子笑,“咱们平时看阎公画人,觉得像活的,可这画箱子,倒像能搬下来用似的,跟画山水不一样,山水是瞧着舒心,这个是瞧着‘真’。”

  阎立本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兴奋:“小郎君这法子,是把‘光’画进纸里了!”

  “往日我画肖像,只想着‘这人该是什么神情’,却没细想‘光照在他脸上,哪里该亮哪里该暗’。”

  “要是照着这个法子画,人物的脸怕不是能更立体,连颧骨的弧度都能显出来!”

  萧然闻言笑了,手里的炭笔在箱子的亮面又轻轻扫了道痕,算是画完:

  “我就会这点皮毛,世伯你要是琢磨琢磨,肯定比我画得好。”

  纸上的方箱静静“立”着,亮面透着浅灰,暗面藏着层次,连投影都带着阳光的斜影,竟真的像从桌上“拓”到了纸上。

  李丽质伸手比了比,小声对豫章公主道:“往日看画是‘赏’,今日看这画,倒像‘看真东西’似的,没有那些云雾意境,却更实在。”

  阎立本盯着那幅素描,手指忍不住在膝头轻轻比划起来。

  他脑子里已经在想,若是用这法子画功臣像,功臣的铠甲该怎么分亮暗,头盔的弧度该怎么用炭笔铺出来,定能让那些功臣更像“站”在殿堂上,而非挂在墙上的一幅画。

  想到这些阎立本就激动不已。

  这种法子之前自己确实没想到。

  “水平有限,就是能画个感觉.”萧然没有谦虚,这是实话。

  这种皮毛功夫,对阎立本李丽质等人启蒙来说足够了。

  她们只要钻研,素描肯定能学会。

  这些人水墨画的基础好,特别阎立本。

  几人盯着萧然的画看了很久。

  萧然又找来一张纸,想给小公主几人画速写。

  可惜抓形能力差点,不太像。

  但是看衣服大小,一眼就认得出来,是四个小丫头。

  “小郎君,画兕子她们这个也是素描吗?”李丽质感觉不太像。

  “这是速写,突出的就是快,没有什么细节.”

  “小郎君这个也有意思。”豫章公主去找了纸还有炭笔。

  萧然之前觉得几人学的很快,没想到人家一看就会。

  阎立本,李丽质豫章公主,功底实在太强了。

  李丽质画的人物不大,但是很多。

  开始是小公主,城阳小公主,三娘,阎瑶,张锦年,小黑,后面把孙思邈,王绩,李渊,萧皇后和张明德也加了进去。

  张锦禾,张二丫,萧钰,豫章公主,程铁环,李恪,李泰,程处默,秦怀道,张大郎,李五。

  最后在最前面画上萧然和自己。

  加了外场景,就是院子里面。

  豫章公主凑过来看了看,真是有点全家福的感觉。

  “阿姐,真偏心,小郎君画的最好。”豫章公主打趣李丽质。

  张二丫和萧钰也凑过来。

  李丽质画的人物很像,单独拿出来,也知道画的是谁。

  张二丫就指着画里小公主的衣角,笑着道:“兕子这手,还攥着半块胡麻饼呢!昨儿吃饭她就这么攥着,后来给了瑶娘一半。”

  众人凑过去一看,果然是。

  李丽质用细炭笔在小公主手心勾了个小小的半圆,线条轻得像飘着,却让人一眼想起昨日饭桌上,小丫头攥着饼舍不得吃的模样。

  阎立本指着那处,眼底满是赞叹:“这就是炭笔速写的妙处!它不是照着人‘抄’模样,是把人‘活’的模样记在笔里。”

  “画里,连兕子攥饼的那点‘舍不得’都画出来了。”

  萧然也是服气的,这就是天赋!

  李丽质随便几笔就能勾勒出其他人的特点习惯来。

  对于李丽质的天赋,阎立本孙思邈几人也在赞不绝口。

  之前完全不知道,萧然说了一下,人家就会了。

  李丽质也喜欢素描速写这些,这种高兴的事情,肯定要和李世民长孙皇后分享一下。

  信里,李丽质写了自己对素描速写的感悟心得这些,还有全家福速写。

  全部准备好,李丽质把东西装起来,让李五送去长安城。

  阎立本带着阎瑶去栲栳村,肯定是和李世民请示过,并且得到李世民允许的。

  等李世民受到书信之后,也是笑起来。

  “阎立本这是寻到机缘了,皇后你看看这个画。”李世民把李丽质的速写递给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伸手摸了摸,炭灰一下子沾在手上,和毛笔画的不一样。

  仔细一看,长孙皇后也笑了起来。

  看到两个小公主,笑的很开心。

  “这画法倒是有趣,别具一格啊!”长孙皇后直勾勾看到两个小公主。

  “阎立本获益匪浅啊!”李世民笑着说道:“阿难,这件事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阎立本这件事,肯定会让更多人心动。

  主动前往栲栳村。

  希望其他大儒去的可不仅仅是萧然,李世民也在后面推波助澜。

  给很多官员开方便之门。

  李世民要打造一个大唐的模范村,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