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在栲栳村,她想早起去学堂看孩子们读书,就不用等宫人通报。

  想下午去潭边钓鱼,就不用问“会不会耽误正事”。

  想跟着萧然去后坡听歌,就能随时就走。

  她不用再想着“我该做什么”。

  只用想着“我想做什么”。

  这种“能按自己心意活”的塌实,比皇宫里的锦衣玉食更让她觉得自在。

  她忽然觉得,皇宫的“大”是冷的,是隔着宫墙和规矩的遥远。

  而栲栳村的“小”是暖的,是裹着烟火气和真心的亲近。

  在这里,她不用做“人人敬畏的嫡长公主”,只用做“能笑、能闹、能自在生活的李丽质”。

  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李丽质轻轻靠在萧然肩膀上,“真好!”

  “栲栳村真好”

  “有小郎君真好!”

  萧然笑了笑,侧头挨着李丽质,“五娘,不想回长安城了?”

  “不想,现在阿娘也在这里,兕子她们也在,还有阿翁”

  李丽质完全不想。

  “小郎君想去长安城?”李丽质问道。

  “之前想过,我想去长安城,出人头地的,但是我好像喜欢上这里了。”萧然笑起来。

  “我之前四海为家,没想到还能在这里有个家,有归属感。”

  萧然小声说道:“遇到兕子你们真好!”

  两个人没有再说话,默默听着歌曲。

  列表里面的歌曲随机播放,萧然自己也不知道下一首会是什么。

  耳机里的旋律忽然变了。

  之前轻快的调子淡去,换成了一段温柔又带着点绵长愁绪的声响。

  像傍晚的风绕着老榆树打转,一句句歌词裹着细腻的情绪,轻轻落在耳边。

  李丽质靠在萧然肩上的身子微微一顿。

  原本随着晚风轻晃的脚停了下来,指尖下意识攥紧了他的衣袖。

  目光从坡下的炊烟收回,慢慢落在萧然的侧脸,注意力全被这陌生又抓人的调子勾走了。

  “涿鹿的兵峰融化,禹迹勾勒华夏.”

  轻柔的歌声里,这句歌词先钻进耳朵。

  李丽质轻声呢喃,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的笃定。

  涿鹿是黄帝战蚩尤的地方,禹迹是大禹治水的痕迹

  “这唱的是上古的事?”李丽质侧头看喃喃自语。

  眼里闪着“我没记错吧”的微光,像发现了新趣致的孩子。

  没等萧然回应,歌词又续上:“丹青不见筚路转过的年华,将契文刻于龟甲,重现沧桑旧话。”

  李丽质眼睛亮了亮,指尖轻轻点了点耳机边缘,契文是殷商的甲骨文,刻在龟甲上记事儿的。

  ‘筚路’是说周人当年驾着柴车创业,多不容易.

  “这歌里藏着这么多旧朝的典故呢。”

  李丽质跟着歌词慢慢数,调子虽柔,却像一把细梳,慢慢理开千年的时光。

  “凤出岐山飞到了牧野战场。”

  岐山是周朝的根,牧野之战灭了商,姜子牙的故事在《周书》里读过。

  “百家熙攘的稷下,孕育思想萌芽”

  她嘴角弯了弯,语气里多了敬意。

  是春秋战国的稷下学宫,孔孟、老庄都在那儿论过道,百家争鸣,那才是真的热闹。

  “秦道上传颂那些不朽律法”

  李丽质轻轻点头,秦的驰道、秦律,当年靠这些统了天下,后来‘长城失鹿倾塌’,就是秦亡了,楚汉争天下.

  从汉时张骞“驼铃飘向罗马”的丝路,到班超“投笔从戎”、窦宪“燕然勒功”。

  再到曹操“横槊赋诗”、诸葛亮“隆中对”。

  魏晋“竹林七贤”的潇洒,北魏孝文帝“归中原同夏”的汉化

  每一句都能和李丽质读过的典籍对上,眼里的光彩越来越盛。

  仿佛跟着这温柔的调子,走了一趟慢悠的千年路。

  直到“九天阊阖的长安,万国共绘贞观”响起。

  李丽质猛地抬头,眼眶都微微发热,声音轻颤:

  “是咱们大唐!九天阊阖是长安城门的气象,贞观是阿也的年号。”

  “万国来朝,可不就是现在的样子么!”

  她攥着萧然衣袖的手紧了紧,骄傲里裹着柔软,连晚风掠过发丝,都似带着暖意。

  可这份柔软没持续多久,歌词的调子轻轻沉了下去:

  “这盛世终会落下,一城挽回国家,几度复兴终究折戟于残花。”

  李丽质脸上的笑意瞬间凝住,眉头轻轻皱起,眼里的光暗了暗,像被晚风卷了片凉叶:

  “盛世终会落下.大唐也会有这一天吗?”

  她喃喃自语,声音里藏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不安。

  更让她迷茫的还在后面。

  李丽质意识到,后面的歌词是后面的事情,也就没有之前的那般轻松。

  这歌词的含金量太高。

  李丽质自然猜到了。

  只是李丽质没有说话,安安静静听完。

  等一曲结束,李丽质这才摘下耳机。

  “小郎君,这词是怎么回事?”李丽质询问萧然。

  “前面的五娘你也知道,后面的算是预言吧!”萧然只能这样说。

  “九天阊阖的长安,万国共绘贞观!盛世都能预料到吗?”

  “大唐盛世是必然的,这是滚滚大势。”萧然笑着说道。

  “为何这般说?”

  萧然略微思索,“天下的事是不是总这样——乱得久了,就一定会归为一统。”

  “统得稳了,就一定会出盛世。”

  “秋战国,乱了五百多年,诸侯打来打去,最后秦统了天下。”

  “秦虽短,可汉接过来,休养生息,就有了文景之治、武帝,宣帝之后是盛世。”

  “后来魏晋南北朝,又乱了三百多年,各族人迁来迁去,你融我、我融你,直到隋又统了天下。”

  “虽然后来隋亡了,可这‘乱久必合’的理,从来没错过。”

  萧然顿了顿,看向李丽质,“如今大唐接的,就是这‘合’之后的底子。”

  “就像种地,前面几茬人把地翻松了、把杂草除了,到咱们这茬,只要好好照料,自然能长出好庄稼。”

  “再说这民族的事。”

  萧然继续道,“魏晋那几百年,不是白乱的。”

  “匈奴、鲜卑、羯、氐、羌,还有汉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有的学汉人的礼法,有的教汉人的骑射,到了隋的时候,早分不清谁是纯粹的‘胡’、谁是纯粹的‘汉’了。”

  “陛下登基之后,从不把‘胡汉’分得那么清,。”

  “突厥的将领能当大将军,吐蕃的使者能住长安,连西域的商队都能在朱雀街做生意。”

  “这种‘大家不分你我’的包容,汉武的时候有吗?”

  “光武的时候有吗?”

  “没有。”

  “可到了大唐,有了前面几百年的融合,才有了这份底气。”

  “万国来朝不是运气,是因为大唐能容得下天下人,天下人自然愿意来朝。”

  “最要紧的,是陛下!”

  萧然的声音放得更柔,“他见过隋亡的样子,知道百姓苦了会反,所以不敢苛待百姓。”

  “他知道大臣敢说话才能少犯错,所以愿意听魏征世伯的谏言。”

  “这样的君主,加上贞观一朝这些能臣,再加上前面几百年‘乱够了、融透了、家底厚了’的底子,大唐要是不出盛世,才是怪事。”

  他萧然笑着说:“所以歌里说‘万国共绘贞观’,不是瞎编的预言。”

  “是这天下的理、是人心的盼,凑在一起,推着大唐往盛世走。”

  “这不是偶然,是必然。”

  “就像春种秋收,到了时候,自然会有好收成。”

  李丽质望着萧然的眼睛,还是没有打消猜疑。

  但是觉得萧然说这些很有道理。

  “五娘,不早了,我们回去吧!”萧然拉着李丽质往回走。

  萧然告诉李丽质的秘密很多了。

  如果再说自己是来自未来,李丽质肯定还要问很多事情。

  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了,没办法再说了。

  等萧然和李丽质家里的时候,看到小公主几人也放学回来了。

  豫章公主带着几个小丫头学硝石制冰。

  看得出来,几个小孩子很认真,很感兴趣。

  “小囊君~”小公主拉着萧然,“妞姐好腻害吖~”

  小公主看到制冰,大为震撼。

  豫章公主笑着说道:“这个不难,想让兕子他们也自己试试。”

  “嗯,这样挺好的,培育一下动手能力,自己做一边,很多东西都知道了。”萧然也是非常赞同的。

  这种事情小孩子都很喜欢,因为这比读书背书有意思多了。

  “小郎君,你也来,我们一直。”城阳小公主拉着萧然。

  “我看着,兕子你们来就好!”萧然在旁边蹲下。

  陶盆摆在院子里,井水刚倒进去,还泛着细碎的水光。

  小公主攥着布口袋,小手指从布缝里抠出一点硝石粉。

  往盆里倒的时候,粉沫飘了点在下巴上。

  小公主下意识伸**了舔,立刻皱起小脸:“苦苦哒~根本不好七~”

  城阳公主坐在旁边的石阶上,笑得直拍手:“兕子,这不是糖,不能舔的!”

  三娘赶紧递过帕子,帮兕子擦了擦下巴,还轻声哄:“下次不舔啦,这个不能吃。”

  旁边的萧然和李丽质几人也是哭笑不得。

  狄仁杰没凑太近,却盯着陶盆中央的小铜盆,见它被水冲得有点歪,才起身走过来,轻轻扶了扶铜盆:

  “得把它放正,不然冰结出来会偏的。”

  他说话时还特意放轻声音,怕吓着兕子。

  兕子抬头看他,见他手里拿着个短柄小木勺,眼睛一亮:“窝想要这个~”

  “好啊!”狄仁杰把木勺递给小公主。

  勺柄特意截短了,刚好能让兕子攥住,“像这样,顺着一个方向转,别太快哦。”

  狄仁杰蹲在小公主旁边,用自己的手轻轻搭在她的手背上,带着她慢慢搅:

  “你看,这样水就不会溅出来了。”

  小公主跟着他的力道转,小脸上满是认真,搅了一会儿,胳膊酸了,就把木勺递给三娘:“三娘~给尼呐~”

  “好!”三娘接过。

  没一会儿,陶盆壁就凝了层薄霜,小公主伸着小手指碰了碰,凉得赶紧缩回来。

  兴奋地拉着萧然的衣角:“小囊君~好凉~冰冰凉凉哒~”

  狄仁杰凑近看了看小铜盆,指着水面说:“兕子你看,这里已经有小冰晶了!”

  小公主凑过去,眼睛瞪得圆圆的:“嗯呐嗯呐~好腻害~”

  又等了片刻,小铜盆里的水彻底凝住了。

  狄仁杰怕冰粘在盆里,先往盆壁周围淋了点凉水,再用木勺轻轻撬了撬。

  一块圆溜溜的薄冰就取了出来。

  他没直接拿,而是垫着帕子,递到小公主面前:“兕子,你拿着,小心冻手。”

  小公主用两只小手捧着冰,虽然冻得指尖发红,却不肯放手,还举着给城阳想公主和三娘看:

  “嘻嘻~冰冰凉凉哒~”

  几个小丫头好像是尝到了甜头,觉得很好玩。

  又继续做起来。

  这一次,阎瑶和三娘也自己试了试。

  王绩也凑了过去,看到几个小丫头做。

  “确实不能,孩子也喜欢。”

  “世伯,现在硝石不少,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娱乐的课程,要不然让孩子们都试试吧!”萧然提议。

  “这个想法不错,硝石是有了,其他的工具怕是要从家里自己带才行。”王绩略有所思。

  “几个人分一个小组,商量带工具就好。”萧然看了看小公主几人,“到时候兕子她们几个可以教其他人。”

  小公主转身看向萧然,“嘻嘻~窝学废啦~”

  “嗯,真厉害!”

  “这些硝石有点多,我们用不上,给世伯送回去吧!”萧然看李丽质。

  朝廷肯定是有用的。

  李丽质点点头,“明日给阿爷写信,让他安排人来运一些回去。”

  这些东西不用放在这里也是浪费。

  留下一部分就好。

  之前李世民送来的很多。

  几个小丫头,一直玩到吃饭这才停下来。

  狄仁杰试了一次,就没有再碰,看着其他人做。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子。

  明明也不大,但是他在照顾其他几人。

  特别是小公主,让其他小孩子也宠,这也是小公主特殊的地方。

  “七饭饭~”小公主喊了一声。

  阎瑶拿着手帕给小公主擦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