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最令众人震撼的,是苏尘对徐晓的评价。
徐晓是谁?那是被称作春秋三大魔头之一、被儒林口诛笔伐的人屠。
西楚亡国,三万宫娥自尽而亡,皇后亦香魂早逝。
那些文人执笔为刀,一篇篇檄文流传天下,颠倒是非。
世人皆以为是徐晓下令屠戮西楚宫室,甚至有人说,西楚皇后是被他折磨致死。
可直到今日听苏尘一席话,众人才知自己错得离谱。
原来徐晓并非传言那般残暴,他封锁宫门,令三万宫人自尽,并非狠心,而是为保她们最后尊严。
当广陵王赵易愿以六千大魏武卒换取皇后性命时,徐晓断然拒绝,转而赐她白绫,容其自裁。
那可是名震天下的大魏武卒啊,六千足以抵数万雄兵,他却甘愿放弃。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救下了年仅三岁的公主,将她带在身边抚养**。
许多北凉旧人不禁泪目,这便是他们心中的北凉王,东离的定国柱石,默默承担了所有骂名。
一腔热血洒疆场,边关烽火照忠魂。
半生征战五十载,功名付与山风闻。
这不正是北凉王徐晓的真实写照?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白玉台上的姜婷,眼中满是敬重与感慨。
到了这个地步,谁还不明白,那位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西楚公主,正是站在白玉台上的姜婷。
西楚当年的国姓正是姜。
看着眼前这位美貌绝伦的姜婷,众人愈发信服苏尘对徐晓的那番评价,对徐晓也有了全新的看法。
而最让人震撼的,是苏尘最后的那句评语。
**曾在西陵壁上立誓,一举踏入陆地神仙之境,并由此开始了对东离皇朝的复仇之路。
有人曾说,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
但**用行动证明了,哪怕孤身一人,也能撼动皇朝,也能搅得东离皇朝不得安宁。
特别是听到他三次杀入泰安城,老皇帝因他含恨而死,新皇则整日惶惶不安。
如此风采,谁能不为之动容?
在场的儒生们一个个激动得难以自持。
自古就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不少儒生嘴上不服,心里也常感无奈,自叹无能。
但听了这番点评,他们心中的热血被彻底点燃。
原来儒生也可以走霸道!
原来儒生也能拍案而起,一人独闯敌国都城!
原来儒生也有这般强横、狂傲、霸气的时刻!
这一刻,所有人都记住了**的名字。
青衣儒圣**,堪称古今第一霸道儒圣!
短暂的沉寂之后,整个大厅都炸开了锅,江湖众人纷纷议论:
“天哪!没想到当年西楚覆灭的真相竟然是这样,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北凉王背了多少骂名啊?”
“这才是真实的徐晓,立了最大的功,却背了最大的黑锅,若不是苏先生道破,谁能为他洗清?”
“好一个广陵王赵易,竟愿意用六千魏国精兵换一个西楚皇后,这皇后究竟有多惊艳?”
“徐晓的做法没错,那些兵痞一旦破城,必是烧杀抢掠,若让他们冲进皇宫,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徐晓看似狠心,实则是对西楚最大的慈悲,保全了最后的尊严。”
“北凉王从西楚皇宫带走西楚公主?这胆子也太大了,若被朝廷知道,那是灭门之罪。”
“我看当年那个西楚公主就是姜婷,现在已经是苏先生的侍女,就算东离朝廷知道了又能怎样?”
“没错,苏先生可是隔着千里就能一脚镇压年轻宦官的人物,谁要是得罪了他,东离皇帝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
“这下东离朝廷该坐不住了,当年的西楚公主如今成了苏先生的人,迟早会找他们算账。”
“这位**真当得起古今第一霸道儒圣的称号,谁能想到一个书生竟能霸道到这种地步?”
“没想到**已至陆地神仙巅峰,甚至有望迈入第七境,难怪一人就能搅动整个东离皇朝。”
……
三楼西侧第一间包厢。
徐奉年眼眶微红,这些关于徐晓的往事,许多他从未听闻。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那个在他心中只是个粗人、只会舞刀弄枪的父亲,竟比他想象中伟大得多。
老黄抿了一口黄酒,笑嘻嘻道:“一个**已经够东离皇帝头疼了,如今又冒出西楚公主姜婷,这回怕是真要夜不能寐了。”
隋斜古点头道:“虽说苏先生不会亲自出手管这些琐事,但看姜婷这股锐气,突破第七境也只是时间问题,东离皇朝这次真要头疼一阵子了。”
徐奉年也渐渐回过神来,望向白玉台上的姜婷,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曾经那个总跟在他身后的小女孩,已经不再需要他保护,而是拥有了掌控自己命运的力量。
……
白玉台上。
苏尘静静品着茶,待议论声渐渐平息后,才缓缓开口:
“接下来,点评下一位上榜儒圣。”
“儒圣榜第六名,君默。”
“此人出身于宋国一个边陲小镇,自幼聪慧过人,被夫子看中,带入大唐书院修行。”
“如今的君默已是大唐书院的二先生,夫子不在时,书院大小事务皆由他主持,声望极高。”
“他为人高傲,就像头顶那高高竖起的冠冕般挺拔,但不同于一般自负之人,君默的傲气来源于真正的实力。”
“他处世耿直,正如他那柄宽直的大剑,甚至有些不善圆滑,但在大是大非前从不含糊。”
“至于他的武道境界,更是无需赘言。”
“他在儒道上拜夫子为师,学识渊博,已达儒家第六境的顶峰。”
“剑道则承自书院小师叔柯浩然,习得浩然剑气,剑法之高,竟可与未突破前的柳柏比肩。”
“这便是君默,儒武双修,皆达六境巅峰。”
“而且在柳柏升入更高境界后,君默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七境以下最强战力第一人!”
“即便是许多踏入第七境的三教高手,也难敌他一剑。”
“因此综合来看,暂列其为儒家圣人榜第六。”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大厅内顿时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大唐书院!
又是大唐书院!
继柯浩然与余莲之后,书院中再度出现一位登上榜单的高手。
一门出三位地仙虽不罕见,但像大唐书院这般三位皆有绝顶战力的门派,实属凤毛麟角。
柯浩然自不必说,剑仙榜魁首,早已晋升第八境,堪称目前武夫最强战力之一,仅在大日如来之下。
而书院三先生余莲也非等闲之辈,虽未入真魔榜前十,但已是魔门第七境的高手。
如今又添书院二先生君默,儒武兼修,两境皆至巅峰,第七境以下无敌手!
尤其听说他剑法源自柯浩然,并且可与突破前的柳柏抗衡,任谁听了都会心头一震。
要知道,未突破前的柳柏便已是剑仙榜第四,天书日字卷第二页的首位强者。
君默哪怕只是能与他抗衡,也足见其非凡实力,虽未达第七境,战力却已不逊于三教第七境高人。
放眼天下,能与大唐书院比肩的,恐怕也只有笑家父子了。
一时间,大厅中众人议论纷纷:
“天哪,我没听错吧?大唐书院除了柯浩然和余莲,又出了一位绝世强者?”
“我一直以为那青衣儒圣**已经将儒家第六境修炼到极致,没想到这位君默更胜一筹,还精通剑道,堪比柳柏。”
“能得柯浩然亲授剑道,哪怕只学得一二分精髓,也足以让君默立足强者之列。”
“柳柏未突破前位列剑仙榜第四,现在应排在第二,仅次于柯浩然。
君默若入榜,估计也在前五之列。”
“没想到大唐书院底蕴如此深厚,夫子竟能汇聚这么多顶尖高手。”
“哈哈,现在还有谁敢提‘举世伐唐’?单是大唐书院,就足以横扫多数皇朝,更别提还有李淳风、袁天罡、颜铯这些大能了。”
“大唐江湖越来越让人望而生畏,强者如云,如今已有称雄天下的气势。”
“我记得那天书明字卷就在书院吧?看来陈谋想夺卷,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
大厅一角。
宁阙眨了眨眼睛,有些惊讶,没想到那个平日里冠冕堂堂、神情严肃的君默,竟然如此厉害。
不过想到他另一位师父——神符师颜铯曾对君默的评价,他又觉得合情合理。
毕竟颜铯自己都说过,拼尽全力也不是君默的对手。
“难怪书院的师兄师姐们对二师兄那么敬畏,原来他竟有如此恐怖的实力。”
宁阙低声自语,心中不禁又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书院的小师叔柯浩然是剑仙榜首,三师姐余莲是魔宗之主,七境高手,二师兄君默则是第七境下战力最强者。
那书院的大师兄和夫子,又该强到何种地步?
大师兄的实力他一无所知,但夫子,至少他的另一位师父颜铯是极为敬重的。
想到这里,宁阙的好奇心彻底被点燃,目光重新落在那白玉台之上。
三楼北侧第三间雅室。
而最令众人震撼的,是苏尘对徐晓的评价。
徐晓是谁?那是被称作春秋三大魔头之一、被儒林口诛笔伐的人屠。
西楚亡国,三万宫娥自尽而亡,皇后亦香魂早逝。
那些文人执笔为刀,一篇篇檄文流传天下,颠倒是非。
世人皆以为是徐晓下令屠戮西楚宫室,甚至有人说,西楚皇后是被他折磨致死。
可直到今日听苏尘一席话,众人才知自己错得离谱。
原来徐晓并非传言那般残暴,他封锁宫门,令三万宫人自尽,并非狠心,而是为保她们最后尊严。
当广陵王赵易愿以六千大魏武卒换取皇后性命时,徐晓断然拒绝,转而赐她白绫,容其自裁。
那可是名震天下的大魏武卒啊,六千足以抵数万雄兵,他却甘愿放弃。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救下了年仅三岁的公主,将她带在身边抚养**。
许多北凉旧人不禁泪目,这便是他们心中的北凉王,东离的定国柱石,默默承担了所有骂名。
一腔热血洒疆场,边关烽火照忠魂。
半生征战五十载,功名付与山风闻。
这不正是北凉王徐晓的真实写照?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白玉台上的姜婷,眼中满是敬重与感慨。
到了这个地步,谁还不明白,那位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西楚公主,正是站在白玉台上的姜婷。
西楚当年的国姓正是姜。
看着眼前这位美貌绝伦的姜婷,众人愈发信服苏尘对徐晓的那番评价,对徐晓也有了全新的看法。
而最让人震撼的,是苏尘最后的那句评语。
**曾在西陵壁上立誓,一举踏入陆地神仙之境,并由此开始了对东离皇朝的复仇之路。
有人曾说,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
但**用行动证明了,哪怕孤身一人,也能撼动皇朝,也能搅得东离皇朝不得安宁。
特别是听到他三次杀入泰安城,老皇帝因他含恨而死,新皇则整日惶惶不安。
如此风采,谁能不为之动容?
在场的儒生们一个个激动得难以自持。
自古就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不少儒生嘴上不服,心里也常感无奈,自叹无能。
但听了这番点评,他们心中的热血被彻底点燃。
原来儒生也可以走霸道!
原来儒生也能拍案而起,一人独闯敌国都城!
原来儒生也有这般强横、狂傲、霸气的时刻!
这一刻,所有人都记住了**的名字。
青衣儒圣**,堪称古今第一霸道儒圣!
短暂的沉寂之后,整个大厅都炸开了锅,江湖众人纷纷议论:
“天哪!没想到当年西楚覆灭的真相竟然是这样,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北凉王背了多少骂名啊?”
“这才是真实的徐晓,立了最大的功,却背了最大的黑锅,若不是苏先生道破,谁能为他洗清?”
“好一个广陵王赵易,竟愿意用六千魏国精兵换一个西楚皇后,这皇后究竟有多惊艳?”
“徐晓的做法没错,那些兵痞一旦破城,必是烧杀抢掠,若让他们冲进皇宫,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徐晓看似狠心,实则是对西楚最大的慈悲,保全了最后的尊严。”
“北凉王从西楚皇宫带走西楚公主?这胆子也太大了,若被朝廷知道,那是灭门之罪。”
“我看当年那个西楚公主就是姜婷,现在已经是苏先生的侍女,就算东离朝廷知道了又能怎样?”
“没错,苏先生可是隔着千里就能一脚镇压年轻宦官的人物,谁要是得罪了他,东离皇帝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
“这下东离朝廷该坐不住了,当年的西楚公主如今成了苏先生的人,迟早会找他们算账。”
“这位**真当得起古今第一霸道儒圣的称号,谁能想到一个书生竟能霸道到这种地步?”
“没想到**已至陆地神仙巅峰,甚至有望迈入第七境,难怪一人就能搅动整个东离皇朝。”
……
三楼西侧第一间包厢。
徐奉年眼眶微红,这些关于徐晓的往事,许多他从未听闻。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那个在他心中只是个粗人、只会舞刀弄枪的父亲,竟比他想象中伟大得多。
老黄抿了一口黄酒,笑嘻嘻道:“一个**已经够东离皇帝头疼了,如今又冒出西楚公主姜婷,这回怕是真要夜不能寐了。”
隋斜古点头道:“虽说苏先生不会亲自出手管这些琐事,但看姜婷这股锐气,突破第七境也只是时间问题,东离皇朝这次真要头疼一阵子了。”
徐奉年也渐渐回过神来,望向白玉台上的姜婷,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曾经那个总跟在他身后的小女孩,已经不再需要他保护,而是拥有了掌控自己命运的力量。
……
白玉台上。
苏尘静静品着茶,待议论声渐渐平息后,才缓缓开口:
“接下来,点评下一位上榜儒圣。”
“儒圣榜第六名,君默。”
“此人出身于宋国一个边陲小镇,自幼聪慧过人,被夫子看中,带入大唐书院修行。”
“如今的君默已是大唐书院的二先生,夫子不在时,书院大小事务皆由他主持,声望极高。”
“他为人高傲,就像头顶那高高竖起的冠冕般挺拔,但不同于一般自负之人,君默的傲气来源于真正的实力。”
“他处世耿直,正如他那柄宽直的大剑,甚至有些不善圆滑,但在大是大非前从不含糊。”
“至于他的武道境界,更是无需赘言。”
“他在儒道上拜夫子为师,学识渊博,已达儒家第六境的顶峰。”
“剑道则承自书院小师叔柯浩然,习得浩然剑气,剑法之高,竟可与未突破前的柳柏比肩。”
“这便是君默,儒武双修,皆达六境巅峰。”
“而且在柳柏升入更高境界后,君默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七境以下最强战力第一人!”
“即便是许多踏入第七境的三教高手,也难敌他一剑。”
“因此综合来看,暂列其为儒家圣人榜第六。”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大厅内顿时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大唐书院!
又是大唐书院!
继柯浩然与余莲之后,书院中再度出现一位登上榜单的高手。
一门出三位地仙虽不罕见,但像大唐书院这般三位皆有绝顶战力的门派,实属凤毛麟角。
柯浩然自不必说,剑仙榜魁首,早已晋升第八境,堪称目前武夫最强战力之一,仅在大日如来之下。
而书院三先生余莲也非等闲之辈,虽未入真魔榜前十,但已是魔门第七境的高手。
如今又添书院二先生君默,儒武兼修,两境皆至巅峰,第七境以下无敌手!
尤其听说他剑法源自柯浩然,并且可与突破前的柳柏抗衡,任谁听了都会心头一震。
要知道,未突破前的柳柏便已是剑仙榜第四,天书日字卷第二页的首位强者。
君默哪怕只是能与他抗衡,也足见其非凡实力,虽未达第七境,战力却已不逊于三教第七境高人。
放眼天下,能与大唐书院比肩的,恐怕也只有笑家父子了。
一时间,大厅中众人议论纷纷:
“天哪,我没听错吧?大唐书院除了柯浩然和余莲,又出了一位绝世强者?”
“我一直以为那青衣儒圣**已经将儒家第六境修炼到极致,没想到这位君默更胜一筹,还精通剑道,堪比柳柏。”
“能得柯浩然亲授剑道,哪怕只学得一二分精髓,也足以让君默立足强者之列。”
“柳柏未突破前位列剑仙榜第四,现在应排在第二,仅次于柯浩然。
君默若入榜,估计也在前五之列。”
“没想到大唐书院底蕴如此深厚,夫子竟能汇聚这么多顶尖高手。”
“哈哈,现在还有谁敢提‘举世伐唐’?单是大唐书院,就足以横扫多数皇朝,更别提还有李淳风、袁天罡、颜铯这些大能了。”
“大唐江湖越来越让人望而生畏,强者如云,如今已有称雄天下的气势。”
“我记得那天书明字卷就在书院吧?看来陈谋想夺卷,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
大厅一角。
宁阙眨了眨眼睛,有些惊讶,没想到那个平日里冠冕堂堂、神情严肃的君默,竟然如此厉害。
不过想到他另一位师父——神符师颜铯曾对君默的评价,他又觉得合情合理。
毕竟颜铯自己都说过,拼尽全力也不是君默的对手。
“难怪书院的师兄师姐们对二师兄那么敬畏,原来他竟有如此恐怖的实力。”
宁阙低声自语,心中不禁又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书院的小师叔柯浩然是剑仙榜首,三师姐余莲是魔宗之主,七境高手,二师兄君默则是第七境下战力最强者。
那书院的大师兄和夫子,又该强到何种地步?
大师兄的实力他一无所知,但夫子,至少他的另一位师父颜铯是极为敬重的。
想到这里,宁阙的好奇心彻底被点燃,目光重新落在那白玉台之上。
三楼北侧第三间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