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官你一言我一语,丝毫没有注意到朱高灿脸上落寞的神情。】

  【朱高灿一脸悲伤的支撑着身体从地上爬了起来。】

  【朱高灿没有去管跪在地上的百官,而是重新来到太庙中的蒲团上跪了下来。】

  【砰——!砰——!砰——!】

  【朱高灿在连磕三个响头,这才缓缓道。】

  【“皇爷爷,孙儿不知因为什么惹了您的不快,但既然您不愿孙儿即位,孙儿无话可说!”】

  【“皇爷爷稍等几天,孙儿这就去将襄王找来,让他来顺天府登基!”】

  【说完,朱高灿不再留恋,转头径直朝着太庙外走去。】

  【一众跪在太庙内的官员有些错愣,赶紧上前跟随上朱高灿的脚步,一路走出太庙之外。】

  【众人见朱高灿没有杀死他们的意思,赶紧劝说道:】

  【“陛下,此事可能是误会,您怎么可能让太祖爷感到不满意呢?”】

  【“陛下,可能真是签子出现了问题,用不用再重新摇一遍?”】

  【“陛下,您是成祖爷亲自认可的继承人,您理应继承大位,我相信太祖爷是不会做出这种与成祖爷截然相反的决定的。”】

  【“而且,太祖爷已经是过去式了,成祖爷的决定才是我们所应该去遵守的……”】

  【“陛下,既然成祖爷的庙号已经称祖,那成祖爷已经算是自开一脉,陛下您是成祖一脉的人,太祖爷的话陛下您未必需要去听……”】

  【……】

  洪武位面。

  “毛襄!!!”

  朱元璋看到天幕的剧情发展到这里,也顾不得去胖揍一旁的朱棣了,而是朝着毛襄大喊。

  现在的朱元璋非常气愤!

  虽然,朱元璋明白,现在天幕中的这一幕只是朱高灿所想让世人看到的,其中肯定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存在。

  但朱元璋实在是忍不住了。

  什么叫做太祖爷的话没必要听?!

  这就是明目张胆的目无尊长!

  “臣在!”

  在听到朱元璋的招唤之后,毛襄赶紧前来领命。

  “毛襄,给咱查,天幕中最后说那句话的人到底是谁!”

  “查不到他本人就查他的老子!”

  “反正,你必须给咱把那人给查出来!”

  ……

  “塞哈智!给我查!狠狠的查!”

  永乐位面,朱棣气的直跺脚。

  什么叫做成祖已经自开一脉,朱高灿是成祖一脉的人,却不是太祖一脉的人?!

  这话翻译过来只有一个意思——朱棣造反了!

  这让朱棣如何忍得住心中的脾气。

  他明明是顺位继承的!

  “我倒要看一看那人究竟是谁!”

  “我一定要扒了他的皮!”

  ……

  天幕的画面继续演绎。

  【官员围在朱高灿身边,依然在不遗余力的劝解朱高灿,希望朱高灿登上皇位。】

  【可朱高灿始终是一脸的落寞,没有跟任何人搭话的意思。】

  【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注意到,在太庙中,一具威严的身影逐渐显现。】

  【“咱的好孙子,你这可真是误会爷爷我了,我怎么会不愿意让你登基呢?”】

  【在朱高灿身后突然传来一道低沉浑厚、中气十足的声音。】

  【这瞬间引起了朱高灿以及百官的注意,众人循着声音望过去。】

  【只见,与太庙中朱元璋的画像一模一样的人影正站在太庙门口,一脸慈祥的看着朱高灿。】

  【朱高灿瞪大了眼睛,尽管未能亲眼见过朱元璋,但朱高灿依然瞬间意识到,这人绝对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无疑!】

  【只是,这个时间点,朱元璋怎么会出现?】

  【朱高灿满脸的疑惑与不解,推开挡在其面前的百官,跌跌撞撞的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高灿难以置信的开口了:】

  【“皇爷爷……您没死啊?”】

  【朱元璋微笑着摇了摇头,“不不不,皇爷爷我在洪武三十五年将皇位传给你父亲之后就不在了,若不是你今天来太庙求签,我大概永远不会出现。”】

  【这一段的历史朱高灿还是修的比较严谨的。】

  【说朱棣活着还能勉强的接受,说朱元璋还活着就有点恐怖了。】

  【若是朱元璋现在仍然活着,今年应该称之为洪武七十四年。】

  【……】

  永乐位面。

  “嗯~”

  朱棣突然露出一脸享受的表情。

  “老四啊,你做的很不错。”

  “挑选登基的黄道吉日这件事情确实还是要问过太祖才好。”

  朱棣对朱高灿表示了认可,先前的种种不快统统被朱棣抛在了脑后。

  “先前我还以为你是在即位之后修改的历史,现在看来你并没有修改。”

  现在的朱棣是绝对不会承认朱高灿修改史书的。

  谁懂朱棣在听到天幕中朱元璋亲口说出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给朱棣的救赎感?

  对此,朱高灿拱手一拜:

  “父皇英明,儿臣从未修改过史书,也不屑于这样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做。”

  ……

  天幕继续演绎。

  【在朱元璋开口之后,朱高灿也问出了自己心底的疑惑:】

  【“皇爷爷,孙儿不理解,先前您为什么要给孙儿选一条空白的签子,孙儿还以为……”】

  【朱高灿说着,眼中流露出一抹说不明道不尽的哀伤。】

  【朱元璋上前赶紧安抚朱高灿的情绪。】

  【“孙儿,这件事情是爷爷的不对,是我考虑不周了。”】

  【朱元璋一脸的歉意,给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因为你拿来的签子里没有皇爷爷想的黄道吉日,这才给你弄了几个空白的签子,却不曾想弄出了误会。”】

  【朱高灿不解的问道:“那皇爷爷想给孙儿挑选一个什么黄道吉日。”】

  【“明天!”朱元璋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闻言,朱高灿大为震惊:】

  【“啊?皇爷爷,明天是什么黄道吉日?”】

  【朱元璋摇头,“哪有什么黄道吉日,不过是咱看到咱的孙儿太过于优秀,恨不得早日看到孙儿你登基的那一天。”】

  【说完,朱元璋垂眸,双手搭在朱高灿的肩上一脸真切的开口:“好孙儿,你能答应皇爷爷的这个请求吗?”】

  【能吗?】

  【当然能!】

  【这可是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谁敢不从?!】

  【朱高灿没有任何的犹豫,点了点头。】

  【“皇爷爷,我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