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一早,江晚吟就找到了林月和阿土。
她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歉意的微笑,指了指停在码头的那艘破旧渡轮。
“真是不好意思,”她说,“船坏了,暂时……可能走不了了。”
林月的脸色,微不可查地变了一下。
阿土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那么淳朴地挠了挠头,主动开口:“没事,我帮你去找村里的张伯伯看看,他修船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
江晚吟看着他,看着他那双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心里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感,又翻涌了上来。
她知道,他不是商扶砚。
至少,不是那个会用冷漠和算计将她伤得遍体鳞伤的商扶砚。
眼前的这个阿土,善良,淳朴,甚至……还有点可爱。
可她,却要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将他困在这个小小的渔村里。
江晚吟的心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
夜幕降临,海风带着咸腥味穿过小木屋四处漏风的窗棂。
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在桌子中央摇曳着,将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斑驳的墙壁上。
饭桌很简单,一条清蒸海鲈鱼,一盘炒青菜,还有一大盆冒着热气的鱼汤。
这是林月忙活了一下午的成果,也是她特意为江晚吟准备的下马威。
江晚吟安静地坐着,手里捧着一只缺了口的粗瓷碗,碗里的白米饭粒粒分明。
她没什么胃口,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听着对面两人若有似无的交谈。
“阿土,快吃鱼,今天这鱼新鲜。”林月用筷子夹起最大、最肥美的一块鱼肚子肉,越过桌子,精准地放进商扶砚的碗里。
她的动作自然而又熟练,像排练过无数次。
商扶砚“嗯”了一声,没有拒绝,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悦,只是低头默默地吃着。
林月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满足的笑意。
她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瞥了江晚吟一眼,看到她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火气又窜了上来。
这个女人,凭什么这么淡定?
林月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阿土,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啊,最挑食了,什么青菜都不吃,就只爱吃我做的红烧鱼。”
商扶砚咀嚼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那双茫然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
江晚吟也停下了拨弄米饭的动作,抬起眼帘,静静地看着林月。
林月像是没看到他们俩的反应,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脸上甚至泛起了一丝少女般的红晕。
“那时候你瘦得跟猴儿似的,我妈总怕你长不高,就天天变着法儿地给你做好吃的。可你呢,就认准了我做的红烧鱼,每次都能就着那汤汁,吃掉三大碗饭呢!”
她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碗的大小,那样子,要多生动有多生动。
江晚吟在心里冷笑一声。
红烧鱼?商扶砚从小就对油腻的食物敬而远之,他的口味清淡得近乎苛刻,别说三大碗饭了,就是多吃一口,都得皱半天眉头。
这个林月,编故事也不先打个草稿。
可她没有戳穿她。
她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看着林月如何用一个又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来编织一个名为青梅竹**美梦。
而那个被林月蒙在鼓里的男人,却只是那么懵懂地看着她,试图从自己那片空白的记忆里,找出一点点关于“红烧鱼”的蛛丝马迹。
“是吗?”阿土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当然啦!”林月从床头的一个小木盒里,拿出了一张早已泛黄模糊不清的旧照片,递到了阿土面前,“你看,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合影。”
照片上,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女孩,和一个同样黝黑的看不清五官的小男孩。
“那时候你可调皮了,”林月指着照片上的小男孩,笑得一脸甜蜜,“天天跟着我**后面跑,说长大了要娶我当媳妇儿呢。”
江晚吟看着她,看着她那副沉浸在美好回忆里幸福的模样,终于还是没忍住,轻飘飘地,开了口。
“是吗?”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瞬间就在这温馨和谐的气氛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可我怎么记得……”她顿了顿,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是毫不掩饰近乎挑衅的笑意,“扶砚他……从小就最讨厌吃鱼了。”
林月的脸色,瞬间就僵住了。
阿土也愣了一下,他看着碗里那块被林月夹过来还冒着热气的鱼肉,不知怎的,竟觉得胃里一阵翻腾,一点食欲都没有了。
阿土放下筷子,看着江晚吟,那双茫然的眼睛里,第一次,闪过了一丝困惑。
扶砚……
这个名字,好熟悉。
……
阿土虽然失忆了,可他的身体和潜意识里,还残留着一些本能的习惯。
他发现自己确实不喜欢林月做的鱼汤,无论她做得多香,他都提不起半点兴趣。
可他却对江晚吟无意间哼唱的那首他从未听过的小调,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那是在一个午后,江晚吟一个人坐在旅馆的窗前,看着窗外那片蔚蓝的大海,轻轻地,哼着那首商扶砚曾经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为她弹奏过的钢琴曲。
阿土路过,听到那熟悉的旋律,脚步,不受控制地,停了下来。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曲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觉得熟悉。
可阿土就是觉得,那旋律,像一缕温暖的溪流,瞬间淌过他那颗早已干涸的心,让他……莫名的,感到心安。
第二天一早,江晚吟就找到了林月和阿土。
她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歉意的微笑,指了指停在码头的那艘破旧渡轮。
“真是不好意思,”她说,“船坏了,暂时……可能走不了了。”
林月的脸色,微不可查地变了一下。
阿土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那么淳朴地挠了挠头,主动开口:“没事,我帮你去找村里的张伯伯看看,他修船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
江晚吟看着他,看着他那双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心里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感,又翻涌了上来。
她知道,他不是商扶砚。
至少,不是那个会用冷漠和算计将她伤得遍体鳞伤的商扶砚。
眼前的这个阿土,善良,淳朴,甚至……还有点可爱。
可她,却要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将他困在这个小小的渔村里。
江晚吟的心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
夜幕降临,海风带着咸腥味穿过小木屋四处漏风的窗棂。
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在桌子中央摇曳着,将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斑驳的墙壁上。
饭桌很简单,一条清蒸海鲈鱼,一盘炒青菜,还有一大盆冒着热气的鱼汤。
这是林月忙活了一下午的成果,也是她特意为江晚吟准备的下马威。
江晚吟安静地坐着,手里捧着一只缺了口的粗瓷碗,碗里的白米饭粒粒分明。
她没什么胃口,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听着对面两人若有似无的交谈。
“阿土,快吃鱼,今天这鱼新鲜。”林月用筷子夹起最大、最肥美的一块鱼肚子肉,越过桌子,精准地放进商扶砚的碗里。
她的动作自然而又熟练,像排练过无数次。
商扶砚“嗯”了一声,没有拒绝,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喜悦,只是低头默默地吃着。
林月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满足的笑意。
她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瞥了江晚吟一眼,看到她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火气又窜了上来。
这个女人,凭什么这么淡定?
林月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阿土,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啊,最挑食了,什么青菜都不吃,就只爱吃我做的红烧鱼。”
商扶砚咀嚼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那双茫然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
江晚吟也停下了拨弄米饭的动作,抬起眼帘,静静地看着林月。
林月像是没看到他们俩的反应,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脸上甚至泛起了一丝少女般的红晕。
“那时候你瘦得跟猴儿似的,我妈总怕你长不高,就天天变着法儿地给你做好吃的。可你呢,就认准了我做的红烧鱼,每次都能就着那汤汁,吃掉三大碗饭呢!”
她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碗的大小,那样子,要多生动有多生动。
江晚吟在心里冷笑一声。
红烧鱼?商扶砚从小就对油腻的食物敬而远之,他的口味清淡得近乎苛刻,别说三大碗饭了,就是多吃一口,都得皱半天眉头。
这个林月,编故事也不先打个草稿。
可她没有戳穿她。
她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看着林月如何用一个又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来编织一个名为青梅竹**美梦。
而那个被林月蒙在鼓里的男人,却只是那么懵懂地看着她,试图从自己那片空白的记忆里,找出一点点关于“红烧鱼”的蛛丝马迹。
“是吗?”阿土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当然啦!”林月从床头的一个小木盒里,拿出了一张早已泛黄模糊不清的旧照片,递到了阿土面前,“你看,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合影。”
照片上,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女孩,和一个同样黝黑的看不清五官的小男孩。
“那时候你可调皮了,”林月指着照片上的小男孩,笑得一脸甜蜜,“天天跟着我**后面跑,说长大了要娶我当媳妇儿呢。”
江晚吟看着她,看着她那副沉浸在美好回忆里幸福的模样,终于还是没忍住,轻飘飘地,开了口。
“是吗?”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瞬间就在这温馨和谐的气氛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可我怎么记得……”她顿了顿,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是毫不掩饰近乎挑衅的笑意,“扶砚他……从小就最讨厌吃鱼了。”
林月的脸色,瞬间就僵住了。
阿土也愣了一下,他看着碗里那块被林月夹过来还冒着热气的鱼肉,不知怎的,竟觉得胃里一阵翻腾,一点食欲都没有了。
阿土放下筷子,看着江晚吟,那双茫然的眼睛里,第一次,闪过了一丝困惑。
扶砚……
这个名字,好熟悉。
……
阿土虽然失忆了,可他的身体和潜意识里,还残留着一些本能的习惯。
他发现自己确实不喜欢林月做的鱼汤,无论她做得多香,他都提不起半点兴趣。
可他却对江晚吟无意间哼唱的那首他从未听过的小调,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那是在一个午后,江晚吟一个人坐在旅馆的窗前,看着窗外那片蔚蓝的大海,轻轻地,哼着那首商扶砚曾经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为她弹奏过的钢琴曲。
阿土路过,听到那熟悉的旋律,脚步,不受控制地,停了下来。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曲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觉得熟悉。
可阿土就是觉得,那旋律,像一缕温暖的溪流,瞬间淌过他那颗早已干涸的心,让他……莫名的,感到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