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内被鱼贯抬出数箱檀木。
砰。
檀木箱被重重放在地上,旁边的人见此,动作迅速上前揭盖,不过一眼,门前顿时响起一片唏嘘,整整三箱!里面装得全是银锭!
国子监祭酒年俸不过百两,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积蓄!
“御史……”
国字脸从箱中取出一块银锭掂了掂,扔向马守中,“祭酒,这如何解释?”
“这些不是府中之物。”马守中端详手中银锭,脸色微变,“甚至不是国内之物。”
“此话怎讲?”
马守中将手中的银锭放入檀木箱,“这是高纯度的银锭,在国内并不流通。”
“可据我所知,祭酒似乎与钦天监来往甚密?”
钦天监多为洋人掌管,国字脸这是暗指马守中借钦天监为桥梁,私通外敌。听着他无中生有的揣度,马守中也不恼,“东西从我府中搜出,我势必要去一趟都察院陈明情况,御史不必探我的话,我但凡知情,都会在堂前交代,而至于您说的舞弊通敌,与我无关。”
话音刚落,马守中身后的衙役有了收获。
“御史!”他们说着,将从马守中行李里翻找到的信笺,递到了国字脸跟前,“找到了这些关节条子!”
所谓关节,就是指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来进行作弊的暗号。
科举考试,有两项重要规则:一是糊名,二是誊录;糊名即隐藏试卷上考生的姓名,而誊录则是指,在考生交卷后,另由考场专雇的誊录人员将考卷重新抄写一份,再交由考官评阅,以此来规避被人认出考生字迹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关节字条便成了考生舞弊的关键手段。
但怎么可能!
这些关节条子是从马守中装有古籍书册的箱子里搜出,在船上时,马纨分明帮他整理过一次,压根就没见过这些所谓的关节条子!
马纨急得想冲出来辩驳,可知女莫若父,是马守中按住了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眼下证据确凿,不是他们红口白牙能够争辩的。
父女二人缄默站着,国字脸冷声下令:“此事本官定如实禀达,如今既有江宁考生做人证,银锭、关节条子做物证,来人——将马守中收入都察院,等待判审!”说着,国字脸目光幽深地望着马家的门匾,一字一顿继续道:“拘禁府中亲眷,等候发落!”
“是!”
马纨心有不甘,紧紧拽着马守中的胳膊,不愿跟他分开,直到身后传来声音,
“大人说过了!亲眷家奴,一个都不能少!”
马纨心头一震,猛地回头——
此刻被推搡出来的,正是她的母亲!
马纨看着母亲憔悴模样,一颗心紧紧拧在了一起,“母亲……”
李氏听到声音立即向马纨看来,在看到父女二人平平安安的,李氏眼眶里当即夺出一滴清泪:回来就好……
啪嗒两声脆响。
马守中被衙役戴上镣铐,但他没有低头,只是含笑看着李氏宽慰,“都察院明察秋毫,定会还我们一个清白。”马守中言辞恳切,斩钉截铁,不知这一番话究竟是在安慰家人,还是安慰自己。
几个衙役看着望着彼此的马家三人,面面相觑,“这……”
国字脸不近人情地翻身上马,“带走。”
隆冬时节,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
京城上空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科举舞弊案让康熙震怒,他下令对所有涉案考官进行彻查。圣谕既下,满朝内外皆是人人自危,心有戚戚的权贵巨贾唯恐波及自身,暗地里推波助澜,敦促都察院速速判决考官马守中以结此案。
二月底,马守中舞弊案证据确凿,都察院陈明其罪状,禀达天听,在皇帝裁决之下,考官马守中择日格杀,府中男丁尽数发配,女眷没官。马纨与其母亲李氏被赐给对大清盐务有所贡献的功臣富察家族。
为儆效尤,府中男丁女眷在充官前,游街示众。
“快点儿!都麻利些。我们需在未时前赶到富察府,要过了时辰,不仅我们挨罚,你们也少不得吃一顿惩治!”
马守中府内十几个女眷,此刻被两条细铁链呈柱串状束缚着,艰难地在成贤街前行,此链每隔尺余便设一锁,以防押解途经繁华闹市时,有人趁乱逃脱。
“为首那两个就是马守中的妻女?”
街道两侧有人扬着声发问。
“是哩!听说他女儿不过才十六七的年纪,你瞧瞧——不过几个月的工夫,就从成贤街的千金小姐成了游街示众的官奴,可怜哦……”
感慨声刚起,便有人咬牙切齿地骂了起来,“唾!**的女儿有什么可怜的!她父亲一场乡试受贿来的钱,比咱们老百姓做牛做马干一辈子赚来的都多!”他说着,直指模样狼狈的马纨,“她享过旁人一辈子都享不来的福,压根轮不到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怜同情!”
一番义愤填膺的话,瞬时煽动起左右愤怒的情绪,原本还只是看热闹的百姓,顿时高举起自诩‘正义’的拳头,他们人云亦云,一口一个“**”唾骂起来,可他们不清楚,这“**”二字,对马纨以及她母亲李氏而言的杀伤力!
马纨和李氏在一声声谩骂声中停下了脚步。
马纨看着两侧形容魔怔癫狂的百姓,眼底从最初的空洞无力,褪成燎原的愤恨:他父亲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当权者不辨是非,强加罪名,百姓更是三人成虎,拾人涕唾!他们枉顾父亲这些年来为国子监的付出,只因旁人三言两语的鼓动,就轻易向着良臣口诛笔伐,高歌猛进!
“啪!”衙役的藤条不留情面地挥舞而下,抽打在马纨和李氏的身上,“发什么愣!动身!”
本就羸弱的李氏,哪经得起这强度的鞭笞,李氏背后的皮肉绽开,血色浸润里衣,血腥可怖,但却看得周遭百姓大声叫好,有人更是情绪激亢地拿出烂菜和臭鸡蛋朝李氏这头砸了过来,“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母亲!”马纨瞳孔俱缩,拖着手上镣铐,朝母亲扑了过去——母女俩狼狈摔在地上,但马纨手脚并用地爬起,泪眼婆娑地将母亲抱在怀中,为母亲抵挡这些从四面八方投来的屈辱。
啪嗒。
腥臭的鸡蛋砸在了马纨的脸上,蛋清黏腻的挂在她的发间,有稚子在爹**教唆下冲破防卫,他们抓着石子儿将马纨和李氏团团围住,“**脸必厚,大炮穿不透。不怕羞和耻,行为同禽兽!一心想捞钱,总也捞不够,不怕骂祖宗,不怕万年臭!”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念着打油诗,手里的石头源源不断的朝马纨的身上砸去……
鼓掌声,叫好声,唾骂声……在这一刻混作一团,马纨紧紧抱着怀中四肢僵硬的母亲,一颗心如坠冰窖,她的眼泪混着伤口沁出的鲜血划过眼角,在朦胧的视线里,她似是听到一二声燕子啼叫。
马纨抬头眺向远方:原是燕子过冬,南飞归巢。
马纨眼眶泛红,心中悲恸难忍:燕子尚有家可归,可是她的家……却再也没有了。
这是马纨在北方度过的第十个冬天,也是她第一个为奴为婢,惨败不堪的冬天。大地被一层厚厚的雪覆盖,仿佛被一条银蛇环绕包裹。寒冷的空气让呼吸都变得清晰可闻,那是一种冰冷的、胆颤的,甚至有些刺骨的感觉。
“啪!”
寒冬腊月,马纨的双手浸泡在冰水里冻得直打哆嗦。
就在她努力适应水温的时候,管事嬷嬷的戒尺已经不客气地抽打在了她的背上,“娇气给谁看呢!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千金小姐?”
马纨穿得单薄,戒尺抽在身上钻心地疼。
但她不能喊出声:作为富察家最卑**的家奴,她没有说苦说难的资格。马纨紧咬着牙根,慢慢搓揉起手下的衣物。
但即便如此,管事嬷嬷也不满意,她气焰嚣张地瘪了瘪嘴,“丧家之犬还装腔作势!”
马纨没有应话。
在她被带进富察府后,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争辩。
下人的命值不了几个钱,更遑论是尊严。
浣衣结束,马纨要将洗好的衣物晾上长架,这些事,入府半月的她早已做得轻车熟路。
一墙之隔,是京城最热闹的街口,要换着往常,马纨已跃跃欲试准备出府,可如今,她满目苍凉,只有眼前无休无止的工活,她清楚:对于出入声色之地的权贵而言,这偌大之地是天朝的紫禁城;而对于他们这些埋头苦干的奴婢而言,京城只是红墙青苔的四方院落。
马纨一板一眼地晾着衣,直到远处传来一阵交谈。
“今天府里的管事都出去了?”
“可不是!都跑成贤街看热闹去了。”
不远处有几个小姑娘聊着天,大抵是听到了‘成贤街’,马纨的小拇指勾了勾,被吸引去了注意力。
“成贤街有什么热闹?”
“嗐!还不是前段时间那受贿舞弊案!听说今日是那主谋行刑之日,瞧现在这时辰,怕是那**已经人头……”
哐当!
她们的话没说完,广场上的长架一个带着一个落地,发出一连串落地的震耳声响!
“怎么回事!”这声势不小,惊动了休憩的管事嬷嬷,她踱着小步跑来,目光喷火地看着眼前狼藉。
“天老爷!”
管事嬷嬷两眼一黑,很快就锁定了始作俑者马纨,“**蹄子!你真是反了天了!我今日要不好好抽你一层皮,名倒过来跟你姓!”说着,管事嬷嬷撩开衣袖,挥舞着戒尺朝面无血色的马纨扑了过来。
手抽脚踢。
凡是能发泄怒火的,管事嬷嬷卯足了劲头往马纨身上招呼,“废物东西!晾晒衣服也能闯出这么大的祸事来!”
嬷嬷脚不留情,那戒尺招呼在马纨身上,没一会儿就抽得她鲜血淋漓。
蜷缩在地的马纨默默承受着,没有发出过一声痛呼,她只是紧紧地环抱住自己,脑海中闪现的皆是和父亲相处的一幕幕往事,她想到父亲那会儿在船上问她:倘若我哪天不在了,你捅了篓子谁还能护住你……
那时她嗤之以鼻,但此刻却是恨不得拿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换父亲能回来将她护在怀中,遮风避雨。
可是,这都成了马纨的痴心妄想……
四季海棠在寒风中颤抖,像是在寒冷天气中的呜咽哀鸣。
西边的晚霞匆匆掠去,夜幕在凛冬寒风中缓缓而至,辽阔的天空闪动着亮眼的繁星,地上却蜷缩着一团紧抱着自己的黑影。
在富察府,马纨没有用药的资格,想要消肿化瘀,她只能在雪地里抓起一团雪花碎子往伤口上覆盖,这滋味疼痛难忍,可马纨没有办法,她不能让母亲看到自己这副伤痕累累的凄惨模样。
马纨如此反复了半个时辰,直到疼痛稍微缓解,这才抬头看了一眼空中闪烁的星辰——
父亲……
马纨无声地喃喃,将悲恸之情压回心中,往她与母亲居住的小院走去。
马纨母女住在富察府西隅的荒废院。
马纨在破败的院门口停下了脚步。
她拢了拢乱糟糟的头发,挤出一抹不算难看的微笑:母亲整日沉郁,要是被她瞧见自己这副模样,难免又要给她心里添堵。马纨调整状态,清了清嗓子朝里面喊道:“母亲,我回来了。”
她推开嘎吱乱响的木门,迈过门槛,但并没有在院子里看到李氏。
“母亲?”
马纨皱了皱眉,往两人住的厢房走去,“母亲,你在休息吗?”马纨没得到回应,蹑手蹑脚地推开了房门——
轰隆!
惊雷划过,照亮屋内的昏暗,马纨看着眼前这一切,再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府内被鱼贯抬出数箱檀木。
砰。
檀木箱被重重放在地上,旁边的人见此,动作迅速上前揭盖,不过一眼,门前顿时响起一片唏嘘,整整三箱!里面装得全是银锭!
国子监祭酒年俸不过百两,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积蓄!
“御史……”
国字脸从箱中取出一块银锭掂了掂,扔向马守中,“祭酒,这如何解释?”
“这些不是府中之物。”马守中端详手中银锭,脸色微变,“甚至不是国内之物。”
“此话怎讲?”
马守中将手中的银锭放入檀木箱,“这是高纯度的银锭,在国内并不流通。”
“可据我所知,祭酒似乎与钦天监来往甚密?”
钦天监多为洋人掌管,国字脸这是暗指马守中借钦天监为桥梁,私通外敌。听着他无中生有的揣度,马守中也不恼,“东西从我府中搜出,我势必要去一趟都察院陈明情况,御史不必探我的话,我但凡知情,都会在堂前交代,而至于您说的舞弊通敌,与我无关。”
话音刚落,马守中身后的衙役有了收获。
“御史!”他们说着,将从马守中行李里翻找到的信笺,递到了国字脸跟前,“找到了这些关节条子!”
所谓关节,就是指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来进行作弊的暗号。
科举考试,有两项重要规则:一是糊名,二是誊录;糊名即隐藏试卷上考生的姓名,而誊录则是指,在考生交卷后,另由考场专雇的誊录人员将考卷重新抄写一份,再交由考官评阅,以此来规避被人认出考生字迹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关节字条便成了考生舞弊的关键手段。
但怎么可能!
这些关节条子是从马守中装有古籍书册的箱子里搜出,在船上时,马纨分明帮他整理过一次,压根就没见过这些所谓的关节条子!
马纨急得想冲出来辩驳,可知女莫若父,是马守中按住了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眼下证据确凿,不是他们红口白牙能够争辩的。
父女二人缄默站着,国字脸冷声下令:“此事本官定如实禀达,如今既有江宁考生做人证,银锭、关节条子做物证,来人——将马守中收入都察院,等待判审!”说着,国字脸目光幽深地望着马家的门匾,一字一顿继续道:“拘禁府中亲眷,等候发落!”
“是!”
马纨心有不甘,紧紧拽着马守中的胳膊,不愿跟他分开,直到身后传来声音,
“大人说过了!亲眷家奴,一个都不能少!”
马纨心头一震,猛地回头——
此刻被推搡出来的,正是她的母亲!
马纨看着母亲憔悴模样,一颗心紧紧拧在了一起,“母亲……”
李氏听到声音立即向马纨看来,在看到父女二人平平安安的,李氏眼眶里当即夺出一滴清泪:回来就好……
啪嗒两声脆响。
马守中被衙役戴上镣铐,但他没有低头,只是含笑看着李氏宽慰,“都察院明察秋毫,定会还我们一个清白。”马守中言辞恳切,斩钉截铁,不知这一番话究竟是在安慰家人,还是安慰自己。
几个衙役看着望着彼此的马家三人,面面相觑,“这……”
国字脸不近人情地翻身上马,“带走。”
隆冬时节,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
京城上空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科举舞弊案让康熙震怒,他下令对所有涉案考官进行彻查。圣谕既下,满朝内外皆是人人自危,心有戚戚的权贵巨贾唯恐波及自身,暗地里推波助澜,敦促都察院速速判决考官马守中以结此案。
二月底,马守中舞弊案证据确凿,都察院陈明其罪状,禀达天听,在皇帝裁决之下,考官马守中择日格杀,府中男丁尽数发配,女眷没官。马纨与其母亲李氏被赐给对大清盐务有所贡献的功臣富察家族。
为儆效尤,府中男丁女眷在充官前,游街示众。
“快点儿!都麻利些。我们需在未时前赶到富察府,要过了时辰,不仅我们挨罚,你们也少不得吃一顿惩治!”
马守中府内十几个女眷,此刻被两条细铁链呈柱串状束缚着,艰难地在成贤街前行,此链每隔尺余便设一锁,以防押解途经繁华闹市时,有人趁乱逃脱。
“为首那两个就是马守中的妻女?”
街道两侧有人扬着声发问。
“是哩!听说他女儿不过才十六七的年纪,你瞧瞧——不过几个月的工夫,就从成贤街的千金小姐成了游街示众的官奴,可怜哦……”
感慨声刚起,便有人咬牙切齿地骂了起来,“唾!**的女儿有什么可怜的!她父亲一场乡试受贿来的钱,比咱们老百姓做牛做马干一辈子赚来的都多!”他说着,直指模样狼狈的马纨,“她享过旁人一辈子都享不来的福,压根轮不到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怜同情!”
一番义愤填膺的话,瞬时煽动起左右愤怒的情绪,原本还只是看热闹的百姓,顿时高举起自诩‘正义’的拳头,他们人云亦云,一口一个“**”唾骂起来,可他们不清楚,这“**”二字,对马纨以及她母亲李氏而言的杀伤力!
马纨和李氏在一声声谩骂声中停下了脚步。
马纨看着两侧形容魔怔癫狂的百姓,眼底从最初的空洞无力,褪成燎原的愤恨:他父亲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当权者不辨是非,强加罪名,百姓更是三人成虎,拾人涕唾!他们枉顾父亲这些年来为国子监的付出,只因旁人三言两语的鼓动,就轻易向着良臣口诛笔伐,高歌猛进!
“啪!”衙役的藤条不留情面地挥舞而下,抽打在马纨和李氏的身上,“发什么愣!动身!”
本就羸弱的李氏,哪经得起这强度的鞭笞,李氏背后的皮肉绽开,血色浸润里衣,血腥可怖,但却看得周遭百姓大声叫好,有人更是情绪激亢地拿出烂菜和臭鸡蛋朝李氏这头砸了过来,“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母亲!”马纨瞳孔俱缩,拖着手上镣铐,朝母亲扑了过去——母女俩狼狈摔在地上,但马纨手脚并用地爬起,泪眼婆娑地将母亲抱在怀中,为母亲抵挡这些从四面八方投来的屈辱。
啪嗒。
腥臭的鸡蛋砸在了马纨的脸上,蛋清黏腻的挂在她的发间,有稚子在爹**教唆下冲破防卫,他们抓着石子儿将马纨和李氏团团围住,“**脸必厚,大炮穿不透。不怕羞和耻,行为同禽兽!一心想捞钱,总也捞不够,不怕骂祖宗,不怕万年臭!”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念着打油诗,手里的石头源源不断的朝马纨的身上砸去……
鼓掌声,叫好声,唾骂声……在这一刻混作一团,马纨紧紧抱着怀中四肢僵硬的母亲,一颗心如坠冰窖,她的眼泪混着伤口沁出的鲜血划过眼角,在朦胧的视线里,她似是听到一二声燕子啼叫。
马纨抬头眺向远方:原是燕子过冬,南飞归巢。
马纨眼眶泛红,心中悲恸难忍:燕子尚有家可归,可是她的家……却再也没有了。
这是马纨在北方度过的第十个冬天,也是她第一个为奴为婢,惨败不堪的冬天。大地被一层厚厚的雪覆盖,仿佛被一条银蛇环绕包裹。寒冷的空气让呼吸都变得清晰可闻,那是一种冰冷的、胆颤的,甚至有些刺骨的感觉。
“啪!”
寒冬腊月,马纨的双手浸泡在冰水里冻得直打哆嗦。
就在她努力适应水温的时候,管事嬷嬷的戒尺已经不客气地抽打在了她的背上,“娇气给谁看呢!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千金小姐?”
马纨穿得单薄,戒尺抽在身上钻心地疼。
但她不能喊出声:作为富察家最卑**的家奴,她没有说苦说难的资格。马纨紧咬着牙根,慢慢搓揉起手下的衣物。
但即便如此,管事嬷嬷也不满意,她气焰嚣张地瘪了瘪嘴,“丧家之犬还装腔作势!”
马纨没有应话。
在她被带进富察府后,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争辩。
下人的命值不了几个钱,更遑论是尊严。
浣衣结束,马纨要将洗好的衣物晾上长架,这些事,入府半月的她早已做得轻车熟路。
一墙之隔,是京城最热闹的街口,要换着往常,马纨已跃跃欲试准备出府,可如今,她满目苍凉,只有眼前无休无止的工活,她清楚:对于出入声色之地的权贵而言,这偌大之地是天朝的紫禁城;而对于他们这些埋头苦干的奴婢而言,京城只是红墙青苔的四方院落。
马纨一板一眼地晾着衣,直到远处传来一阵交谈。
“今天府里的管事都出去了?”
“可不是!都跑成贤街看热闹去了。”
不远处有几个小姑娘聊着天,大抵是听到了‘成贤街’,马纨的小拇指勾了勾,被吸引去了注意力。
“成贤街有什么热闹?”
“嗐!还不是前段时间那受贿舞弊案!听说今日是那主谋行刑之日,瞧现在这时辰,怕是那**已经人头……”
哐当!
她们的话没说完,广场上的长架一个带着一个落地,发出一连串落地的震耳声响!
“怎么回事!”这声势不小,惊动了休憩的管事嬷嬷,她踱着小步跑来,目光喷火地看着眼前狼藉。
“天老爷!”
管事嬷嬷两眼一黑,很快就锁定了始作俑者马纨,“**蹄子!你真是反了天了!我今日要不好好抽你一层皮,名倒过来跟你姓!”说着,管事嬷嬷撩开衣袖,挥舞着戒尺朝面无血色的马纨扑了过来。
手抽脚踢。
凡是能发泄怒火的,管事嬷嬷卯足了劲头往马纨身上招呼,“废物东西!晾晒衣服也能闯出这么大的祸事来!”
嬷嬷脚不留情,那戒尺招呼在马纨身上,没一会儿就抽得她鲜血淋漓。
蜷缩在地的马纨默默承受着,没有发出过一声痛呼,她只是紧紧地环抱住自己,脑海中闪现的皆是和父亲相处的一幕幕往事,她想到父亲那会儿在船上问她:倘若我哪天不在了,你捅了篓子谁还能护住你……
那时她嗤之以鼻,但此刻却是恨不得拿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换父亲能回来将她护在怀中,遮风避雨。
可是,这都成了马纨的痴心妄想……
四季海棠在寒风中颤抖,像是在寒冷天气中的呜咽哀鸣。
西边的晚霞匆匆掠去,夜幕在凛冬寒风中缓缓而至,辽阔的天空闪动着亮眼的繁星,地上却蜷缩着一团紧抱着自己的黑影。
在富察府,马纨没有用药的资格,想要消肿化瘀,她只能在雪地里抓起一团雪花碎子往伤口上覆盖,这滋味疼痛难忍,可马纨没有办法,她不能让母亲看到自己这副伤痕累累的凄惨模样。
马纨如此反复了半个时辰,直到疼痛稍微缓解,这才抬头看了一眼空中闪烁的星辰——
父亲……
马纨无声地喃喃,将悲恸之情压回心中,往她与母亲居住的小院走去。
马纨母女住在富察府西隅的荒废院。
马纨在破败的院门口停下了脚步。
她拢了拢乱糟糟的头发,挤出一抹不算难看的微笑:母亲整日沉郁,要是被她瞧见自己这副模样,难免又要给她心里添堵。马纨调整状态,清了清嗓子朝里面喊道:“母亲,我回来了。”
她推开嘎吱乱响的木门,迈过门槛,但并没有在院子里看到李氏。
“母亲?”
马纨皱了皱眉,往两人住的厢房走去,“母亲,你在休息吗?”马纨没得到回应,蹑手蹑脚地推开了房门——
轰隆!
惊雷划过,照亮屋内的昏暗,马纨看着眼前这一切,再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