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青书只觉得眉心一凉,仿佛有一片雪花,无声无息地落在了他的灵台之上。
紧接着,庞大的信息洪流,顺着张三丰的手指,冲进了他的脑海。
这不是真气,而感悟,是一个人从少年到白头,对武道,对天地,对人生的全部理解!
宋青书的眼前,瞬间天旋地转。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少年,在少林寺的藏经阁里,偷偷地研读着经文,脸上带着对武学的痴迷和对未来的迷茫。
他看到了一个青年道人,孤身一人,对着日出云海,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一套不成章法的拳脚,试图从天地万物的运转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他看到了中年时的张三丰,在武当山开宗立派,看着座下七个活泼可爱的弟子,眼中充满了为人师表的慈爱与欣慰。
......
这些画面,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记录,而是带着真切的情感,带着张三丰当时的喜、怒、哀、乐,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宋青书的意识深处。
宋青书感觉自己仿佛化身成了张三丰,亲身经历了他百年的人生。
他感受到了创造出太极拳和太极剑时的那份豁然开朗。
他感受到了闭关数十年,静坐山巅,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时的那份宁静与孤独。
武功的招式、心法、口诀,在这一刻都变得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理”。
是阴阳变化的理,是刚柔并济的理,是万物循环的理。
宋青书的脑子像是要炸开一样,他自己的武学感悟,九阴、九阳、北冥神功,这些原本已经融会贯通的绝学,在张三丰这片浩瀚如海的“道”面前,就像是溪流入海,瞬间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两种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武学理念,在他的脑海中疯狂地碰撞、撕扯。
“啊……”
宋青书忍不住发出一声痛苦的低吼,脸色变得煞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守住心神,抱元归一!”
张三丰那温和的声音,如同一道清泉,注入宋青书那即将崩溃的识海。
“我传给你的,不是我的功力,而是我这百年来,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
“路,终究要你自己去走。我只是让你看一看,这条路的尽头,是何等模样。”
“今日,我便用我这百年的‘道’,为你做一次嫁衣,到底能领悟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张三丰缓缓收回了手指。
而宋青书,在听到那最后一句话后,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眼前一黑,身体软软地向后倒去。
张三丰身影一闪,轻轻地托住了他的后背。
张三丰看着怀中这个已经彻底失去意识的徒孙,颇为感慨。
“好孩子,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抱着宋青书,一如宋青书小时候那般小心翼翼,而后转身推开茅屋的门。
门外,宋远桥和俞莲舟等人正焦急地等候着,看到里面的情形,都是心头一紧。
“师尊,青书他……”宋远桥快步上前,脸上写满了担忧。
“无妨。”张三丰摆了摆手,声音平静道,“他只是太累了,需要好好睡一觉。”
“从今天起,这后山,任何人不得靠近。青书的‘国战’,已经开始了。而他的战场,不在这里,也不在雁门关......”
“远桥,莲舟。”
“弟子在!”宋远桥和俞莲舟连忙躬身。
“你们立刻下山,传我手谕,召集武当所有能战的弟子。三日后,由你二人带队,支援雁门关。”张三丰的目光扫过众人,“记住,届时,青书便是盟主,不再是你们的师侄。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违抗,包括你们。”
“弟子遵命!”宋远桥等人心中一凛,齐声应道。
他们都明白,太师父这是在用整个武当,来为宋青书的盟主之位背书。
“爹,各位师叔,那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张无忌见状,也连忙说道。
张三丰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无忌,你的任务更重。明教的力量,是青书计划中重要的一环,你要尽快整合好,从侧面战场给女真人压力。”
“是,太师父!”张无忌重重地点了点头。
安排好一切,张三丰回到房内,看着宋青书那张因痛苦而微微抽搐的年轻脸庞,眼神悠远。
“孩子,我能给你的,都给你了。”
“百年前,郭靖大侠以身殉国,守住了襄阳,却没能守住大宋。因为他只是一个‘侠’。”
“我知晓你,从来都不只想当个侠......”
“这一觉,或许会很长,但等你醒来时,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能真正扛起这片天地的宋青书。”
张三丰嘟囔着,抬头看向少林寺的方向,幽幽开口:你也是这么想的吧......师兄。
宋青书只觉得眉心一凉,仿佛有一片雪花,无声无息地落在了他的灵台之上。
紧接着,庞大的信息洪流,顺着张三丰的手指,冲进了他的脑海。
这不是真气,而感悟,是一个人从少年到白头,对武道,对天地,对人生的全部理解!
宋青书的眼前,瞬间天旋地转。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少年,在少林寺的藏经阁里,偷偷地研读着经文,脸上带着对武学的痴迷和对未来的迷茫。
他看到了一个青年道人,孤身一人,对着日出云海,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一套不成章法的拳脚,试图从天地万物的运转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他看到了中年时的张三丰,在武当山开宗立派,看着座下七个活泼可爱的弟子,眼中充满了为人师表的慈爱与欣慰。
......
这些画面,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记录,而是带着真切的情感,带着张三丰当时的喜、怒、哀、乐,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宋青书的意识深处。
宋青书感觉自己仿佛化身成了张三丰,亲身经历了他百年的人生。
他感受到了创造出太极拳和太极剑时的那份豁然开朗。
他感受到了闭关数十年,静坐山巅,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时的那份宁静与孤独。
武功的招式、心法、口诀,在这一刻都变得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理”。
是阴阳变化的理,是刚柔并济的理,是万物循环的理。
宋青书的脑子像是要炸开一样,他自己的武学感悟,九阴、九阳、北冥神功,这些原本已经融会贯通的绝学,在张三丰这片浩瀚如海的“道”面前,就像是溪流入海,瞬间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两种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武学理念,在他的脑海中疯狂地碰撞、撕扯。
“啊……”
宋青书忍不住发出一声痛苦的低吼,脸色变得煞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守住心神,抱元归一!”
张三丰那温和的声音,如同一道清泉,注入宋青书那即将崩溃的识海。
“我传给你的,不是我的功力,而是我这百年来,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
“路,终究要你自己去走。我只是让你看一看,这条路的尽头,是何等模样。”
“今日,我便用我这百年的‘道’,为你做一次嫁衣,到底能领悟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张三丰缓缓收回了手指。
而宋青书,在听到那最后一句话后,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眼前一黑,身体软软地向后倒去。
张三丰身影一闪,轻轻地托住了他的后背。
张三丰看着怀中这个已经彻底失去意识的徒孙,颇为感慨。
“好孩子,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抱着宋青书,一如宋青书小时候那般小心翼翼,而后转身推开茅屋的门。
门外,宋远桥和俞莲舟等人正焦急地等候着,看到里面的情形,都是心头一紧。
“师尊,青书他……”宋远桥快步上前,脸上写满了担忧。
“无妨。”张三丰摆了摆手,声音平静道,“他只是太累了,需要好好睡一觉。”
“从今天起,这后山,任何人不得靠近。青书的‘国战’,已经开始了。而他的战场,不在这里,也不在雁门关......”
“远桥,莲舟。”
“弟子在!”宋远桥和俞莲舟连忙躬身。
“你们立刻下山,传我手谕,召集武当所有能战的弟子。三日后,由你二人带队,支援雁门关。”张三丰的目光扫过众人,“记住,届时,青书便是盟主,不再是你们的师侄。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违抗,包括你们。”
“弟子遵命!”宋远桥等人心中一凛,齐声应道。
他们都明白,太师父这是在用整个武当,来为宋青书的盟主之位背书。
“爹,各位师叔,那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张无忌见状,也连忙说道。
张三丰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无忌,你的任务更重。明教的力量,是青书计划中重要的一环,你要尽快整合好,从侧面战场给女真人压力。”
“是,太师父!”张无忌重重地点了点头。
安排好一切,张三丰回到房内,看着宋青书那张因痛苦而微微抽搐的年轻脸庞,眼神悠远。
“孩子,我能给你的,都给你了。”
“百年前,郭靖大侠以身殉国,守住了襄阳,却没能守住大宋。因为他只是一个‘侠’。”
“我知晓你,从来都不只想当个侠......”
“这一觉,或许会很长,但等你醒来时,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能真正扛起这片天地的宋青书。”
张三丰嘟囔着,抬头看向少林寺的方向,幽幽开口:你也是这么想的吧......师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