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吾心 第119章 又采访啊

小说:监守吾心 作者:落樱阶 更新时间:2025-10-26 08:41:47 源网站:2k小说网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钱德昌突然给肖万民打电话说让他们好好准备一下,有媒体要来采访。

  肖万民纳闷地问:“市里和省里的媒体的不是都采访过了吗?这次又是哪里的?”

  钱德昌一笑说:“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央视。”

  济安市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作为**互联网监督和质量强国的典型代表,一经上线,就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先后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年前,钱德昌还把此事作为重点工作汇报了省住建厅,现在厅里正在研究全省推广的事儿呢。

  现在,陈凡和柳卿依旧在完善系统,他们没有满足于当前的成就,陈凡依然在做着调研,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实体工程,争取把监管细化到每一个试验项目上。

  肖万民叮嘱陈凡,虽然他已经接受过多次的采访,但这次毕竟是央视,让他一定要重视起来,采访的时候,还要进行系统演示,他已经安排了各方人员配合。陈凡的工作主要就是边接受记者采访,边做讲解。

  为了以防万一,云智科技公司的人也必须在场,以解决一些突发情况。

  陈凡做了详细的演示步骤,打算从试验材料的样品取样开始,这次参与的公司有济安市工程总公司、圣地监理工程公司和儒济检测公司。

  柳卿则带着技术人员随时待命,全程跟着。

  陈凡把采访重点还放在了工程上用量最多的预拌混凝土的试验监管上面,镜头跟随委托人和见证人一起,见证了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检测与监管的全过程。

  委托人王超与见证人李长振一起,把现场制作并标有二维码的混凝土试块送检到儒济检测公司,经检测公司刷脸设备识别,二人都已备案,具备相应资格。

  陈凡在一旁说:“把委托责任归于具体个人,他们就必须为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二维码就相当于是样品的身份证,多重措施确保了样品不会出错。”

  填写完委托单,检测公司扫描二维码确认样品信息,与所填委托单信息一致,便把委托信息录入检测系统,检测任务经检测公司负责人分发给相应的试验检测员。

  镜头跟随样品到了力学检测室,检测员马学庆已经在等候了,只见他在电脑端试验软件,登录了自己的账号,开启了检测数据检测实时上传与监管系统,按部就班地开始了试验。

  试验结束后,陈凡还向记者展示了后台,并与检测公司检测电脑上的数据作了对比,数据完全一致。

  陈凡说:“这个系统能从样品的取样开始监管,直到出具了检测报告,其实还在监管着。只要数据不合格,就会第一时间报警,我们住建局能第一时间发现,从而采取措施。此外,我们还有对外检的监管办法……”

  陈凡口若悬河,把这些早就烂熟于心的步骤,全部给央视的记者全部叙述了一遍。

  记者问了一些问题,与其余媒体问得大同小异,陈凡也全部一一解答。

  央视记者姓汪,是一名美女记者,到最后,她问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之前所有媒体都没有问过的。

  “陈部长,您觉得,这个系统完美吗?能完全解决工程上的质量安全问题吗?”

  这个问题一出来,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这个问题,不在采访问题之列,陈凡之前并没有准备,肖万民紧张地看着陈凡,他深知这个问题有多刁钻。

  柳卿也屏息着一口气,眼睛注视着陈凡。

  陈凡今天穿了一套正式的行政工装,皮鞋是新买的,头发整理得像是用胶水粘过,没有一丝脱离主体,用柳卿的话来说,今天的他看起来人模狗样的。

  陈凡一笑,然后回答说:“在这个系统出来之前,我们已经有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但依然还是没能完全解决工程上的质量安全问题。不止我们国家,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就好比一个国家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但能完全阻挡犯罪吗?显然不是。这套系统,它不是监管的责任主体,说到底,只是一个工具,责任主体,依然是我们自己。但有了这个系统,就有了一件对抗质量违规的武器,并且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利器。但我有信心,如果我们不断打磨这把利器,积极配合好各项政策与法规,我国的工程质量安全与工程建设环境,会越来越好。”

  肖万民松了一口气,这个陈凡,总是能让他感到意外。面对如此犀利的问题,他并没有吹牛逼,更没有贬低监管系统,回答得滴水不漏且真诚,完全折服了汪记者。

  一个星期之后,央视终于播放了此次采访,孙芹看着电视里的儿子,脸上乐成了一朵花,“还得是央视,把我儿子拍得真帅。”

  陈凡说:“那是你儿子本来就帅。”

  柳卿在家里竟然也看起了央视新闻,柳爸一起看着电视,看着女儿看得津津有味,他问:“这个就是陈凡?”

  柳卿收起笑容,“是。”

  柳爸又盯着看了一会儿,“小伙子挺精神,very good。”

  他们不知道的是,周瞳也在鲁南市看着电视,此时的她已经热泪盈眶,她想,陈凡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这个有点儿轴的男人,她无比热烈地爱过,他们的生活,也许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但她明白,这个男人,会一直在她心里,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她不知道这个时间会多久,也许明天,也许明年,总之,当她觉得,每当她想起这个男人的时候,心里不再颤抖,足够平静,才证明,她已经完全放下了。

  转眼到了五月,周晨的祭日。

  周瞳开着车带着周镇山和王灵芝回了老家,她特意请了几天假,提前回去了一天。一家人把老家的房子收拾了一下,打算祭扫完周晨之后,再住几天回去。

  祭扫当天,周瞳发现弟弟的墓前已经有了烧纸的痕迹,还摆放了一些水果和鲜花。周瞳知道,这准是陈凡和柳卿提前来了。

  也许是怕遇见,陈凡和柳卿一大早就去了。王灵芝小声地抽泣着,她小心翼翼地把祭品摆放好,看着丈夫和女儿忙碌着。

  今年的槐花开得很好,周晨的墓前又落了一地。清风徐来,把飘落的槐花吹在了周瞳的脸上,槐花的香味在山上回荡,像是弟弟调皮的身影,久久难以消散。

  扫祭完后,一家人依依不舍地下了山。

  第二天,周瞳决定还是去看一下柳卿,但柳卿白天要上班,两人约好了晚上见面。

  时间还早,周瞳自己开着车先去了济安市,漫无目的地逛着。内环高架和济邹快速路都已经通车,这个城市的变化很大,但又似乎没那么大,无论周瞳逛到哪儿,她总能感觉到熟悉和亲切。

  她不禁想,孙芹现在怎么样了?应该还好吧?她突然想去看看她,可又一想,已经那么久没联系了,突然的造访怕是会让她误会吧?

  她还是忍住了,却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

  那是周晨被杀死的地方,那条郊外的小路,如今已经得到了修缮,铺上了全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车子开上去,平整得没有一丝颠簸。

  周瞳把车停靠在了路边上,从车上走了下来,又走了十几米才停下脚步。如果没有记错,她现在站的地方就是周晨遇害的地方。

  弟弟浑身是血躺在地上的情景,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她想,弟弟当时一定很疼吧?她的泪水不自觉地又流了下来。

  她蹲下,**着地面,泪水像下雨一样不断打在路上,好在这条路没人经过,她终于可以大声放肆哭泣了。

  过了一会儿,她听到了一阵喇叭声,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大爷骑着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经过,示意她靠边。

  周瞳站了起来,擦了擦泪,与大爷对视了一眼,大爷的同情心泛滥,这里接近荒郊野外,怕周瞳想不开,想了想还是停了下来。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大爷的三轮车虽然是新的,但是车技却是老的,三轮车倒着直线就又倒回来了。

  “小姑娘,你咋啦?可别想不开呀。”

  周瞳擦了擦眼角,“没事儿大爷,我来……看我弟弟。”

  “你弟弟?哪里有你弟弟?”

  “去年,这里发生过一起凶手案你应该知道吧?其中一个是我弟弟。”

  周瞳一直想把这位大爷打发走,反正是陌生人,说出实情才能让大爷放心地离开。

  大爷思考一下问:“哦,那个,你弟弟是哪一个呀?是追人的那个,还是被追的那两个呀?”

  “什么?大爷,您当时……在现场?”

  不对啊,警察不是调查了吗?说现场没有目击证人啊。

  大爷从三轮车上走了下来,这件事儿他在心里憋了一整年了,连家里人都没说,如今终于可以说出来了。

  “差不多吧,我当时就坐在我的小卖部外面抽烟呢。你看,那边就是我的小卖部,你要是买东西,就去找我买。”

  大爷手往西一指,周瞳看到了西边有一所破旧的小房子。

  大爷仔细观察了一下周瞳,说:“看样子,你年龄也不大,那我就知道你弟弟是哪一个了。一定是偷我自行车那个。”

  “大爷,你是不是记错了?我弟弟偷你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