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科长听到这,捏着筷子沉吟起来。
拿粮食换肉,这事儿不稀奇,只是这个换法,代价有点高了。
他思索片刻,开了口:“这样,你回头去问问,我们按挂牌价一斤肉给一块钱,再额外贴他们一斤粮食,看他们干不干。要是干,咱们就换,不干那就算了。”
厂里是有一些储备粮,但也不能没节制地往外拿。
“那需要多少?”
齐卫东心里是愿意的,毕竟给钱就能换来肉,总比攥着那么多粮食派不上用场强。
“只要有,来多少咱们要多少。”郑科长十分豪气地一挥手。
他心里有数,话虽这么说,量也大不到哪儿去。
一个生产队能养活几头猪就顶天了。
齐卫东却在心里盘算开了,这事要是闹得太大,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他觉得还是得先摸清情况再做决定,这里面的门道他还没弄明白呢。
想到这里,他应声道:“明白了科长,我先去探探他们的口风,看那边怎么说。”
他心里清楚,一块钱再加一斤粮,这价格是高是低还真不好说。
毕竟这只是挂牌价,供销社的收购价还要更高。
钱倒不是大问题,两块多一斤的木耳厂里都买得起,肉自然也不在话下,况且这东西弄回来也是卖给厂里的职工。
一斤干木耳能泡出十斤,折合下来一斤鲜的才两三毛钱,够炒一大盘菜了,钱总是能收回来的,关键还是在粮食上。
郑科长嗯了一声:“行,你去办吧,有准信了就回来告诉我们,到时候我们派人过去拉。”
齐卫东应了声好,打了声招呼便退了出去。
见齐卫东从里面出来,邓诗诗立刻迎上去,压低声音问:“事情谈得怎么样了?”
“价钱没谈拢,郑科长让我回来再请示一下。”
“这样啊……”邓诗诗叹了口气,“要是咱们科室有粮食系统的关系就好了,多少能匀点过来。”
齐卫东看天色不早,便准备动身:“邓姐,那我先走了,得抓紧去公社把户口的事办了。顺利的话晚上就去安山庄,要是晚了就只能等明天一早。”
“去吧去吧,”邓诗诗点头应允,随即又拉住他,不放心地叮嘱,“证明和钱都揣好了,特别是钱,丢了可没地方补去!那证明万一丢了,我还能给你重开。”
“早说让你带个后勤的人一起,你偏不要。”
听她又念叨起来,齐卫东只好凑近了小声解释:“邓姐,真不是我不乐意,是人家那边有规定,不让外人跟。当然,您要去肯定没问题。”
邓诗诗听了这话,脸上才露出笑容:“行了,知道你心里有数。真忙不过来了就开口,姐还能不帮你?”
她的目光扫过不远处的郑国安,把声音压得更低,凑到齐卫东耳边:“我提醒你个事儿。回头郑国安和王强要是找你要鸡蛋,你记住了,要么一个都别给,要么就得两边给的一模一样,千万别偏袒。明白吗?”
“这是什么讲究?”齐卫东有些不解。
“郑科长的情况特殊,他是立功转业的干部,当年在部队就是因为年龄卡了没提上去,可功劳在那摆着呢。”
“厂里早就定好了,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他肯定要上一个台阶。”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和王强都有机会,要是任务指标都完成了自然皆大欢喜,万一有谁差了点,你这时候帮谁,不就是把另一个人往死里得罪吗?”
邓诗诗这么一点拨,齐卫东瞬间就通透了,郑重地点点头:“邓姐,我懂了,谢谢您提醒。”
他随即又好奇地问:“那您和赵干事呢?赵干事资历老,级别也高吧?”
邓诗诗自嘲地笑了笑:“我?我才刚出师,哪轮得到我。至于老赵嘛……”
“他是老厂子留下的人,背景复杂,上头不放心,提不上去的。”
齐卫东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这层意思。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为了防备那些成分不明的人。
他不再多问,说道:“成,那我这就动身了,先把户口的事给落定了。”
“快去吧。”邓诗诗叫住他,从抽屉里摸出一包烟塞给他,“对了,这个拿着,上次说给你报的。咱们采购科有特殊政策,每个月能多申请两包烟,月底发票,你自己先拿着抽。”
齐卫东这才想起这茬,连忙笑着接过来:“那多不好意思,谢谢邓姐了。”
“跟我还客气这个。赶紧去办正事吧。”邓诗诗挥了挥手。
齐卫东站起身,把那包烟拆开,先给郑国安递了一根,又走到潘杰面前。
虽说之前潘杰对他有过小冲突,但面子上的功夫得到位,也递上了一根。
郑国安接过烟,熟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卫东,以后有啥好东西,可别忘了哥哥我!”
齐卫东立刻会意,笑道:“国安哥您放心,忘不了!我去办个手续,您各位先忙着。”
“好嘞,路上当心。”众人应和着。
齐卫东跟大伙儿打了声招呼,这才转身走出了办公室,离开了厂区。
出了厂门,他不放心地又从怀里掏出那份证明文件,仔细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妥善地收好,往家的方向走去。
心里不禁感慨,最近真是两头跑,厂里家里都脚不沾地。
路过一家委托商店时,他停下车进去转了一圈,把一些零碎的日用品补齐了,这才骑着车,拐进了自家所在的四合院胡同。
刚在门口停稳,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迎了上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意:“哟,小伙子,搬家啊?家伙事还真不少。”
齐卫东打量了她一眼,觉得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
毕竟那天看房时天色已晚,没看真切。
那妇人见他一脸茫然,主动解释道:“我是你方大姐,我家老徐,徐虎,跟你一个厂的。我们就住你右手边,隔着一户。”
这么一说,齐卫东立刻就对上号了:“是方大姐啊,秦大妈跟我提过,说您可热心肠了!”
郑科长听到这,捏着筷子沉吟起来。
拿粮食换肉,这事儿不稀奇,只是这个换法,代价有点高了。
他思索片刻,开了口:“这样,你回头去问问,我们按挂牌价一斤肉给一块钱,再额外贴他们一斤粮食,看他们干不干。要是干,咱们就换,不干那就算了。”
厂里是有一些储备粮,但也不能没节制地往外拿。
“那需要多少?”
齐卫东心里是愿意的,毕竟给钱就能换来肉,总比攥着那么多粮食派不上用场强。
“只要有,来多少咱们要多少。”郑科长十分豪气地一挥手。
他心里有数,话虽这么说,量也大不到哪儿去。
一个生产队能养活几头猪就顶天了。
齐卫东却在心里盘算开了,这事要是闹得太大,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他觉得还是得先摸清情况再做决定,这里面的门道他还没弄明白呢。
想到这里,他应声道:“明白了科长,我先去探探他们的口风,看那边怎么说。”
他心里清楚,一块钱再加一斤粮,这价格是高是低还真不好说。
毕竟这只是挂牌价,供销社的收购价还要更高。
钱倒不是大问题,两块多一斤的木耳厂里都买得起,肉自然也不在话下,况且这东西弄回来也是卖给厂里的职工。
一斤干木耳能泡出十斤,折合下来一斤鲜的才两三毛钱,够炒一大盘菜了,钱总是能收回来的,关键还是在粮食上。
郑科长嗯了一声:“行,你去办吧,有准信了就回来告诉我们,到时候我们派人过去拉。”
齐卫东应了声好,打了声招呼便退了出去。
见齐卫东从里面出来,邓诗诗立刻迎上去,压低声音问:“事情谈得怎么样了?”
“价钱没谈拢,郑科长让我回来再请示一下。”
“这样啊……”邓诗诗叹了口气,“要是咱们科室有粮食系统的关系就好了,多少能匀点过来。”
齐卫东看天色不早,便准备动身:“邓姐,那我先走了,得抓紧去公社把户口的事办了。顺利的话晚上就去安山庄,要是晚了就只能等明天一早。”
“去吧去吧,”邓诗诗点头应允,随即又拉住他,不放心地叮嘱,“证明和钱都揣好了,特别是钱,丢了可没地方补去!那证明万一丢了,我还能给你重开。”
“早说让你带个后勤的人一起,你偏不要。”
听她又念叨起来,齐卫东只好凑近了小声解释:“邓姐,真不是我不乐意,是人家那边有规定,不让外人跟。当然,您要去肯定没问题。”
邓诗诗听了这话,脸上才露出笑容:“行了,知道你心里有数。真忙不过来了就开口,姐还能不帮你?”
她的目光扫过不远处的郑国安,把声音压得更低,凑到齐卫东耳边:“我提醒你个事儿。回头郑国安和王强要是找你要鸡蛋,你记住了,要么一个都别给,要么就得两边给的一模一样,千万别偏袒。明白吗?”
“这是什么讲究?”齐卫东有些不解。
“郑科长的情况特殊,他是立功转业的干部,当年在部队就是因为年龄卡了没提上去,可功劳在那摆着呢。”
“厂里早就定好了,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他肯定要上一个台阶。”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和王强都有机会,要是任务指标都完成了自然皆大欢喜,万一有谁差了点,你这时候帮谁,不就是把另一个人往死里得罪吗?”
邓诗诗这么一点拨,齐卫东瞬间就通透了,郑重地点点头:“邓姐,我懂了,谢谢您提醒。”
他随即又好奇地问:“那您和赵干事呢?赵干事资历老,级别也高吧?”
邓诗诗自嘲地笑了笑:“我?我才刚出师,哪轮得到我。至于老赵嘛……”
“他是老厂子留下的人,背景复杂,上头不放心,提不上去的。”
齐卫东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这层意思。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为了防备那些成分不明的人。
他不再多问,说道:“成,那我这就动身了,先把户口的事给落定了。”
“快去吧。”邓诗诗叫住他,从抽屉里摸出一包烟塞给他,“对了,这个拿着,上次说给你报的。咱们采购科有特殊政策,每个月能多申请两包烟,月底发票,你自己先拿着抽。”
齐卫东这才想起这茬,连忙笑着接过来:“那多不好意思,谢谢邓姐了。”
“跟我还客气这个。赶紧去办正事吧。”邓诗诗挥了挥手。
齐卫东站起身,把那包烟拆开,先给郑国安递了一根,又走到潘杰面前。
虽说之前潘杰对他有过小冲突,但面子上的功夫得到位,也递上了一根。
郑国安接过烟,熟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卫东,以后有啥好东西,可别忘了哥哥我!”
齐卫东立刻会意,笑道:“国安哥您放心,忘不了!我去办个手续,您各位先忙着。”
“好嘞,路上当心。”众人应和着。
齐卫东跟大伙儿打了声招呼,这才转身走出了办公室,离开了厂区。
出了厂门,他不放心地又从怀里掏出那份证明文件,仔细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妥善地收好,往家的方向走去。
心里不禁感慨,最近真是两头跑,厂里家里都脚不沾地。
路过一家委托商店时,他停下车进去转了一圈,把一些零碎的日用品补齐了,这才骑着车,拐进了自家所在的四合院胡同。
刚在门口停稳,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迎了上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意:“哟,小伙子,搬家啊?家伙事还真不少。”
齐卫东打量了她一眼,觉得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
毕竟那天看房时天色已晚,没看真切。
那妇人见他一脸茫然,主动解释道:“我是你方大姐,我家老徐,徐虎,跟你一个厂的。我们就住你右手边,隔着一户。”
这么一说,齐卫东立刻就对上号了:“是方大姐啊,秦大妈跟我提过,说您可热心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