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孙亮显然没领会到这层深意,还在那儿钻牛角尖:“强哥,我怎么就有责任了……”

  王强看他这不开窍的样子,也懒得再费口舌了。

  这番对话里的门道,科室里能听明白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人。

  齐卫东绕过几张桌子,停在邓诗诗的工位旁,看着她愁眉不展的样子,开口问道:“邓姐,我向您打听个事。”

  “咱们用的这种丝锥,是不是就这一个样子?没用过别国,或者其他样式的?”

  邓诗诗叹了口气,摇摇头:“丝锥还能有多少花样?不过采购那边倒是不只从东德拿货,苏联的也买过。”

  “那样式上一样吗?我是说,外形不一样的,咱们能用上不?”

  这才是齐卫东真正关心的。

  只要市面上的样式不止一种,他手里的东西就有机会见光了。

  要是现在全世界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他就只能另想办法,不能摆在明面上。

  邓诗诗努力回忆了一下,说:“苏联的跟东德的确实有差别,好像还见过从小鬼子和老美那边搞来的,但大差不差。”

  “小鬼子和老美?他们不是对我们禁运吗?”

  “谁知道呢,据说是从港岛转手的。这种基础件,算是半禁运吧,真正卡死的是那些高精尖的设备和技术。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也不太懂。”

  听到这里,齐卫东心里有了底,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他沉吟片刻,压低声音凑过去问道:“那个…邓姐,要是咱们从别处借了东西,走流程还回去得多久?”

  邓诗诗还当他说的是郑科长想去借的那几家单位,想也没想就回答:“这种小零件不算大设备,快的话,从申购到批文下来,大概十天左右,最长也不会超过半个月。”

  她随即又泄了气,“可哪怕是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齐卫东点了点头,谨慎地朝四周扫了一眼,用更低的声音说:“那个……邓姐,丝锥的事,我或许有个路子,就是有点不上台面。”

  “什么?”

  邓诗诗的嗓门一下子没收住,整个大厅里的人都齐刷刷地望了过来。

  她顿时满脸通红,有些尴尬地低下头。

  等大家的视线都移开了,她才急切地凑近了,压着嗓子问:“你别蒙我,真的假的?你说麻烦是什么意思?”

  “我昨天碰上我国安哥了,就跟他提了一嘴。他听了这事,就帮我联系了一下,说他有个战友在仓库管事,能先挪两根出来应急。”

  “不过顶多撑个十天半个月,时间长了人家那边不好交代。您看……要不要试试?”

  “啊?真的吗?”邓诗诗的眼睛瞬间亮了,但随即又担忧起来,“这……靠谱吗?可别捅出什么篓子来。”这要是闹出事,麻烦可就大了。

  “我国安哥说了,十天半月内肯定没事,再久就悬了。”

  听他这么说,邓诗诗感动得嘴唇都有些哆嗦:“谢谢你了,卫东,姐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是哪个厂子的朋友啊?”

  齐卫东立刻严肃地摇了摇头:“这个千万不能说!不出事则已,万一真有点风吹草动,我把人说出来,不是恩将仇报吗?”

  邓诗诗闻言连连点头:“对对,是我糊涂了。那你看…这东西……能帮我拿来吗?我准备点谢礼给人家。”

  她满眼希冀地望着齐卫东。

  齐卫东点头应下:“行,我这就出去一趟,帮您问问准信。这事您先跟科长通个气,让他心里有数,也别跟外人讲。成与不成,咱们都得有个准备。”

  “哎,好!我马上去找科长!”

  邓诗诗说完,立刻起身快步走向了里屋办公室。

  齐卫东则若无其事地坐在原位上。

  两人刚才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办公室里常见的窃窃私语,最多以为是在聊什么八卦,没人会多想。

  没过多久,齐卫东就瞥见邓诗诗在科长办公室门口朝他招手示意。

  他会意,随即迈步走了进去。

  刚一进门,郑科长便开门见山地问:“东西你真有把握弄来?”

  齐卫东的目光扫过一旁满脸期盼的邓诗诗,沉稳地颔首:“能是能,但免不了要备份礼,而且东西最多借半个月,到期必须归还,不能给人家添麻烦。”

  “这都好说!”郑科长一口应下,“具体送什么,你跟诗诗商量。要是她那边有难处,我来兜底。”

  他话里的潜台词很明显,万一需要动用什么票证,他会出面解决。

  齐卫东顿时心领神会。

  他点点头:“明白了,我待会儿就去找我国安哥办这事。不过郑科长,有个事得提前说好,这东西到手了,对外得说是您的功劳,千万别提我。”

  郑科长听得一愣,有些不解:“你这是顾虑什么?单位之间互相拆借是常有的事。再说了,这是你的本事,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齐卫东脸上泛起一丝苦笑:“科长,这事我刚也跟邓姐提过。我这是托关系从人家仓库里往外拿东西,哪能摆在台面上说啊。”

  郑科长闻言,缓缓点头表示理解。“倒是我考虑不周了。行,你说的对。那我就不多问是哪个单位了,你抓紧把东西办妥,事情就算我的。”

  “我马上去补个申请,走个流程,保证按时归还。”

  齐卫东脸上露出笑容:“好,那我现在就出去一趟。科长,我先走了。”

  得到郑科长的首肯,齐卫东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齐卫东前脚刚走,郑科长就转向邓诗诗,吩咐道:“长春那边的差事,后天你带上何晓勤和瞿心妍,你们三个人去一趟。”

  邓诗诗颇感意外:“还是我去?之前不是定好让王强去了吗?”

  “换成你去。这次出了这么档子事,就算最后圆满解决了,厂里的风言风语也少不了。你出去躲躲风头,等回来这事儿也就淡了。”

  邓诗诗琢磨了一下郑科长的话,觉得在理,便轻轻点头。

  她随即又动了心思,试探着问:“科长,您看……要不把卫东也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