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诗诗前脚刚走,后脚办公室里的议论声又热烈起来。“哎,你们快琢磨琢磨,咱们厂到底能生产点啥?好像啥也拿不出手啊。”
何晓勤笑着抛出话题,“都动动脑子,没准谁的点子就好呢!这要是真被选上,再弄到广交会去大卖,那奖金得多丰厚啊!”
郑国安咂咂嘴,嘀咕道:“要我说,还不如去申请点木材,拉回来咱们自己琢磨着做点什么。”
赵明立刻反驳:“嗨!做家具吗?现在谁还稀罕木头家具?都流行沙发了!”
……
丰厚的奖金激励着每一个人,众人绞尽脑汁地想着,毕竟只是动动脑筋的事,万一就成了呢。
齐卫东听着同事们的讨论,心思却飘远了。
他脑子里盘旋着一个念头——拉杆行李箱,这玩意儿简单,而且在后世一经问世立刻火爆全球。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得拿出个实物来。
他回忆着拉杆行李箱的样子,感觉只要原理吃透了,造出来并非不可能。
弹簧嘛,市里就有好几家厂子在生产。
拉杆可以用自行车辐条,就是长度不够,可能得找辐条厂专门定做,不知道人家接不接这种小单子。
最关键的伸缩杆主体,只要有合适的材料,以厂里的设备和技术,肯定没问题。
正出神,邓诗诗已经从科长办公室出来了,她走到身边低声说:“跟科长报备好了,等会儿就发正式通知。”
齐卫东点点头,心里一动,顺势问道:“邓姐,你经常出差,带的行李多吗?提着是不是特别累?”
邓诗诗一听,像是被戳中了痛处,立马抱怨起来:“那还用说!距离近的出差还能将就,要是跑长途,那箱子提得手都快断了。”
齐卫东听了,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试探着说:“那您想过没有,如果有一种箱子,底下装着个小轮子,就像小推车那样。”
“箱子上再安一个可以伸缩的拉杆,用的时候拉出来拖着走,不用就收回去,您觉得怎么样?”
这个年代,这种东西在国外都还没影子,他心里有底。
邓诗诗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齐卫东拿起笔,在纸上边画边解释:“就像咱们市面上卖的那种皮箱,你看,在底部这里加个轮子,再在这边装个拉杆……”
尽管齐卫东的画工实在不敢恭维,但邓诗诗却瞬间明白了。
她眼前一亮,作为常年在外奔波的采购员,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旅途中的种种辛酸,尤其是提着沉重行李的疲惫,那不是没经历过的人能体会的。
“这必须得要啊!管它丑不丑,能省力气就行,先给我预定一个。”
邓诗诗看着齐卫东画的草图,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笨拙的形象,但她更看重的是实用性。
真到了拖着行李赶路的时候,谁还顾得上美观。
齐卫东笑了起来:“你说,这玩意儿要是拿到广交会上,那些老外会不会感兴趣?”
广交会的模式很特别,不像进出口公司那样先进货再销售,而是客商看中样品后下定金,工厂再按订单生产。
这给了他们这种新产品一个绝佳的机会,也是为什么临近四月底的展会,厂里现在才开始敲定产品。
邓诗诗却有些拿不准:“不好说,结构这么简单,他们那边应该早就有了吧?”
听到这话,齐卫东但笑不语。
他心里清楚,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在国外还真是个空白。
没再多言,他抬头望向办公室门口,正巧看到郑科长从里面走了出来。
“瞿心妍、邓诗诗、齐卫东,你们三个准备一下。一汽那边有个单子需要跟进,今晚十二点的火车去长春。”
这话一出口,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随即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情。
出差是个苦差事,累得像扒层皮,现在的补贴又大不如前,跟以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没办法,这是特殊时期的统一规定。
更何况是去一汽,那可是部级单位。
以前这种事都是部里出面协调,让他们自己去跑,明摆着是吃力不讨好。
角落里的王强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这是被齐卫东顶了缺,因为按原计划,是他和潘杰陪瞿心妍去。
不过他非但不恼,反而暗自庆幸。
东北那边哪怕快五月份了也冷的吓人。
他才不想去。
郑科长见没人吭声,交代完就转身走了。
他前脚刚走,孙亮就皮笑肉不笑地凑了过来:“卫东,恭喜啊,一汽可是大码头。这单子要是拿下来,可是为厂里立大功了。”
“人家随便漏点油水,都够咱们厂喝一壶的。这次全看你的了!”
那语气,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但谁都听得出里面的酸味。
齐卫东不咸不淡地点点头:“我尽力而为。对了,之前交代的任务,你那边有进展了吗?”
一句话就把孙亮脸上的笑容给堵了回去。
齐卫东的任务早就交差了,孙亮那头还一点动静没有,这让他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就快了。”孙亮含糊地应了一声,讪讪地转过身去,不再言语。
办公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窃笑。
齐卫东没理会这些,转头继续跟邓诗诗讨论拉杆箱的事。
邓诗诗小声提醒他:“你这个想法得赶紧报上去,最好能抽空先做个样品出来。没有实物,广交会上可没法展示。”
齐卫东听了,心里盘算起来。
……
那边孙亮低头捣鼓了一会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言不发地站起来,径直走向了科长办公室。
齐卫东瞥了他一眼,心里琢磨着这家伙又想耍什么花招。
他懒得去管,心思全被那个拉杆箱勾住了,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动手。
他打定主意,先搭个架子出来看看效果,便扭头问邓诗诗:“邓姐,咱们库房里有没有淘汰下来的旧皮箱?”
“要旧皮箱干嘛?”
“改造成宝贝啊!”
邓诗诗一听就笑了:“你还真要动手啊!行,你去后勤仓库看看,那里专门堆着些扔了可惜留着又占地方的旧东西。”
“你去找仓库金干事,开张采购科领用的条子,他会给你找的。”
邓诗诗前脚刚走,后脚办公室里的议论声又热烈起来。“哎,你们快琢磨琢磨,咱们厂到底能生产点啥?好像啥也拿不出手啊。”
何晓勤笑着抛出话题,“都动动脑子,没准谁的点子就好呢!这要是真被选上,再弄到广交会去大卖,那奖金得多丰厚啊!”
郑国安咂咂嘴,嘀咕道:“要我说,还不如去申请点木材,拉回来咱们自己琢磨着做点什么。”
赵明立刻反驳:“嗨!做家具吗?现在谁还稀罕木头家具?都流行沙发了!”
……
丰厚的奖金激励着每一个人,众人绞尽脑汁地想着,毕竟只是动动脑筋的事,万一就成了呢。
齐卫东听着同事们的讨论,心思却飘远了。
他脑子里盘旋着一个念头——拉杆行李箱,这玩意儿简单,而且在后世一经问世立刻火爆全球。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得拿出个实物来。
他回忆着拉杆行李箱的样子,感觉只要原理吃透了,造出来并非不可能。
弹簧嘛,市里就有好几家厂子在生产。
拉杆可以用自行车辐条,就是长度不够,可能得找辐条厂专门定做,不知道人家接不接这种小单子。
最关键的伸缩杆主体,只要有合适的材料,以厂里的设备和技术,肯定没问题。
正出神,邓诗诗已经从科长办公室出来了,她走到身边低声说:“跟科长报备好了,等会儿就发正式通知。”
齐卫东点点头,心里一动,顺势问道:“邓姐,你经常出差,带的行李多吗?提着是不是特别累?”
邓诗诗一听,像是被戳中了痛处,立马抱怨起来:“那还用说!距离近的出差还能将就,要是跑长途,那箱子提得手都快断了。”
齐卫东听了,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试探着说:“那您想过没有,如果有一种箱子,底下装着个小轮子,就像小推车那样。”
“箱子上再安一个可以伸缩的拉杆,用的时候拉出来拖着走,不用就收回去,您觉得怎么样?”
这个年代,这种东西在国外都还没影子,他心里有底。
邓诗诗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齐卫东拿起笔,在纸上边画边解释:“就像咱们市面上卖的那种皮箱,你看,在底部这里加个轮子,再在这边装个拉杆……”
尽管齐卫东的画工实在不敢恭维,但邓诗诗却瞬间明白了。
她眼前一亮,作为常年在外奔波的采购员,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旅途中的种种辛酸,尤其是提着沉重行李的疲惫,那不是没经历过的人能体会的。
“这必须得要啊!管它丑不丑,能省力气就行,先给我预定一个。”
邓诗诗看着齐卫东画的草图,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笨拙的形象,但她更看重的是实用性。
真到了拖着行李赶路的时候,谁还顾得上美观。
齐卫东笑了起来:“你说,这玩意儿要是拿到广交会上,那些老外会不会感兴趣?”
广交会的模式很特别,不像进出口公司那样先进货再销售,而是客商看中样品后下定金,工厂再按订单生产。
这给了他们这种新产品一个绝佳的机会,也是为什么临近四月底的展会,厂里现在才开始敲定产品。
邓诗诗却有些拿不准:“不好说,结构这么简单,他们那边应该早就有了吧?”
听到这话,齐卫东但笑不语。
他心里清楚,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在国外还真是个空白。
没再多言,他抬头望向办公室门口,正巧看到郑科长从里面走了出来。
“瞿心妍、邓诗诗、齐卫东,你们三个准备一下。一汽那边有个单子需要跟进,今晚十二点的火车去长春。”
这话一出口,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随即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情。
出差是个苦差事,累得像扒层皮,现在的补贴又大不如前,跟以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没办法,这是特殊时期的统一规定。
更何况是去一汽,那可是部级单位。
以前这种事都是部里出面协调,让他们自己去跑,明摆着是吃力不讨好。
角落里的王强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这是被齐卫东顶了缺,因为按原计划,是他和潘杰陪瞿心妍去。
不过他非但不恼,反而暗自庆幸。
东北那边哪怕快五月份了也冷的吓人。
他才不想去。
郑科长见没人吭声,交代完就转身走了。
他前脚刚走,孙亮就皮笑肉不笑地凑了过来:“卫东,恭喜啊,一汽可是大码头。这单子要是拿下来,可是为厂里立大功了。”
“人家随便漏点油水,都够咱们厂喝一壶的。这次全看你的了!”
那语气,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但谁都听得出里面的酸味。
齐卫东不咸不淡地点点头:“我尽力而为。对了,之前交代的任务,你那边有进展了吗?”
一句话就把孙亮脸上的笑容给堵了回去。
齐卫东的任务早就交差了,孙亮那头还一点动静没有,这让他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就快了。”孙亮含糊地应了一声,讪讪地转过身去,不再言语。
办公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窃笑。
齐卫东没理会这些,转头继续跟邓诗诗讨论拉杆箱的事。
邓诗诗小声提醒他:“你这个想法得赶紧报上去,最好能抽空先做个样品出来。没有实物,广交会上可没法展示。”
齐卫东听了,心里盘算起来。
……
那边孙亮低头捣鼓了一会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言不发地站起来,径直走向了科长办公室。
齐卫东瞥了他一眼,心里琢磨着这家伙又想耍什么花招。
他懒得去管,心思全被那个拉杆箱勾住了,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动手。
他打定主意,先搭个架子出来看看效果,便扭头问邓诗诗:“邓姐,咱们库房里有没有淘汰下来的旧皮箱?”
“要旧皮箱干嘛?”
“改造成宝贝啊!”
邓诗诗一听就笑了:“你还真要动手啊!行,你去后勤仓库看看,那里专门堆着些扔了可惜留着又占地方的旧东西。”
“你去找仓库金干事,开张采购科领用的条子,他会给你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