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心妍见此情形,立刻对两人使了个眼色:“我们先回接待室,等这阵风头过去再说。”
邓诗诗忍不住小声抱怨:“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先回去等着。”
回到接待室重新坐定,瞿心妍才冷静地分析道:“关于自主指标的事,未必人人都清楚,我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出来不合适。”
“而且,让他们先去探探路也好。要是王科长真为了打发人松了口,给了他们订单,总不能单单漏了我们,所以别急。”
邓诗诗一琢磨,觉得瞿心妍说得在理。
只要对方开了这个口子,他们就肯定有份。
想到这里,她也定下心来,耐着性子继续等待。
那群人仿佛在办公室里生了根,任凭时间流逝,一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散去的意思,早就过了饭点。
王科长脸上写满了无奈,最后只能以自己要去吃饭为由,再次向众人重申,厂里确实没有新的单子可以发。
眼看僵持不下,瞿心妍当机立断:“算了,我们先填饱肚子。等午饭后再来碰碰运气,我记得他们厂有对外开放的食堂,带上钱和粮票就行。”
邓诗诗对这个情况也略有耳闻,毕竟是家大厂,日常接待外来人员是常事。
三人稍作打听,便寻到了外联食堂的所在。
食堂的菜色与招待所大同小异,胜在是大锅饭,价格亲民不少。
他们用钱和粮票换了饭菜,寻了个角落的桌子,边吃边商量着对策。
饭后,三人不敢耽搁,立刻折返回了科室。
出乎意料的是,办公室的门虚掩着。
瞿心妍立刻警觉起来,凑到门上的玻璃窗前向里张望,确认里面只有王科长一人后,才轻轻叩响了房门。
得到应允,他们推门而入。
恰在此时,王科长桌上的电话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瞿心妍极有眼色,马上做出手势,轻声说:“王科长,您先接电话,我们不急,在那边等您忙完。”
她说着,对齐卫东和邓诗诗使了个眼色,三人没有凑到办公桌前,而是自觉地坐到了昨天待过的墙角沙发上,安静地等待。
王科长对他们点了点头,接起了电话。
他的应答很简短,只是时不时地“嗯”上一声。
“嗯,好……确定了?行,我明白了,人还在这儿,我马上带人过去。好,好,知道了,先这样。”
电话挂断,王科长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没等瞿心妍开口,便径直朝三人走来,主动伸出手:“这位同志……哎呀,你看我这记性,还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呢!”
瞿心妍和邓诗诗都愣住了,一脸不解。
唯有齐卫东心中大致有了猜测,过了这么长时间,自己反映的事情恐怕是有了回音。
“我叫齐卫东。”
“齐同志,你好,你好!真是太感谢你了!”王科长握着他的手,语气激动,“我把你说的那个情况向保卫科反映了,他们立刻就展开了调查,结果真的查出了问题。”
齐卫东眉梢一动,顺势问道:“对方招了?具体是什么情况?”
“那倒还没有,但是保卫科的同志在她住处搜查时,发现了一些很可疑的物件,其中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岛国女子的沐浴图,另一样是望远镜。”
“哦?真的吗?”齐卫东故作讶异。
“千真万确。所以,希望你现在能去一趟保卫科,把当时的情况再详细说明一下。”
齐卫东闻言,干脆地点了点头:“没问题,我跟您走一趟。”
这是意料之中的流程。
一旁的邓诗诗和瞿心妍却还是云里雾里。
邓诗诗忍不住追问:“卫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齐卫东便将自己如何发现疑点,又如何向王科长反映的经过简略地说了一遍。
这番话听得两个女人都瞪大了眼睛。
瞿心妍不禁感叹:“你的心思也太缜密了!换作是我,根本不可能往那方面去想。”
“好了,细节等会儿再说,我们先去保卫科。”王科长在一旁催促道。
齐卫东随即说道:“让她们俩也一起去吧,反正也不是什么机密,没什么不能听的。”
王科长想了想,觉得只是了解情况,便同意了:“行,那就一起吧。”
一行人走出办公室,下楼穿过厂区,向不远处的保卫科大楼走去。
路上,瞿心妍还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对王科长展开公关:“王科长,我们这可是帮你们厂挖出了一个潜在的特务,这么大的人情,怎么也得给我们批点单子吧,不然可说不过去啊!”
这话让王科长露出一丝苦笑。
他无奈地摆摆手:“这件事我真的拍不了板。这样,等会儿看保卫科那边的结论再说。不过我劝你们也别抱太大希望。”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了,现在还不能百分百确定她就是特务,万一……万一那只是人家的个人癖好呢!”
话虽如此,但这更像是在自我安慰。
别的不提,光是那副岛国女子的沐浴图和望远镜,就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东西。
齐卫东则沉默地跟在后面,心思早已飞远。
他清楚,即便引起了厂里的重视,但要把这个嫌疑人和川岛芳子那样的大鱼联系起来,还远远不够。
如何才能建立起这条关键的线索呢?
他一边走,一边陷入了沉思。
王科长连门都没敲,径直推开了保卫科二楼的办公室门,带进一股冷冽的寒气。
“天寒地冻的!老李,人给你带来了。”他朝着屋里正交谈的一老一少嚷道。
那是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看到几人进来,被称作“老李”的年长男人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你这家伙,进门连个招呼都不打!”
王科长笑骂:“你当你是我领导呢?我就没那习惯!”
随后介绍道:“这小伙子就是举报特务的,这两小姑娘是和他一起来的。”
齐卫东适时自我介绍:“你好,我叫齐卫东,是首钢采购一科的。”
听到是首钢来的同志,李科长笑了笑:“原来是首钢来的同志,怪不得这么警惕呢。”
“叫我老李就好,那个,你先把之前的事情详细说说。”
齐卫东点了点头,又将和王科长说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科长摇摇头:“我需要说的再具体一些,你们三个一起去做什么,去哪里,何时分开的,都要说清楚。”
说着,怕齐卫东反感,补充一句:“这也是必要的调查,同志您配合一下。”
瞿心妍见此情形,立刻对两人使了个眼色:“我们先回接待室,等这阵风头过去再说。”
邓诗诗忍不住小声抱怨:“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先回去等着。”
回到接待室重新坐定,瞿心妍才冷静地分析道:“关于自主指标的事,未必人人都清楚,我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出来不合适。”
“而且,让他们先去探探路也好。要是王科长真为了打发人松了口,给了他们订单,总不能单单漏了我们,所以别急。”
邓诗诗一琢磨,觉得瞿心妍说得在理。
只要对方开了这个口子,他们就肯定有份。
想到这里,她也定下心来,耐着性子继续等待。
那群人仿佛在办公室里生了根,任凭时间流逝,一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散去的意思,早就过了饭点。
王科长脸上写满了无奈,最后只能以自己要去吃饭为由,再次向众人重申,厂里确实没有新的单子可以发。
眼看僵持不下,瞿心妍当机立断:“算了,我们先填饱肚子。等午饭后再来碰碰运气,我记得他们厂有对外开放的食堂,带上钱和粮票就行。”
邓诗诗对这个情况也略有耳闻,毕竟是家大厂,日常接待外来人员是常事。
三人稍作打听,便寻到了外联食堂的所在。
食堂的菜色与招待所大同小异,胜在是大锅饭,价格亲民不少。
他们用钱和粮票换了饭菜,寻了个角落的桌子,边吃边商量着对策。
饭后,三人不敢耽搁,立刻折返回了科室。
出乎意料的是,办公室的门虚掩着。
瞿心妍立刻警觉起来,凑到门上的玻璃窗前向里张望,确认里面只有王科长一人后,才轻轻叩响了房门。
得到应允,他们推门而入。
恰在此时,王科长桌上的电话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瞿心妍极有眼色,马上做出手势,轻声说:“王科长,您先接电话,我们不急,在那边等您忙完。”
她说着,对齐卫东和邓诗诗使了个眼色,三人没有凑到办公桌前,而是自觉地坐到了昨天待过的墙角沙发上,安静地等待。
王科长对他们点了点头,接起了电话。
他的应答很简短,只是时不时地“嗯”上一声。
“嗯,好……确定了?行,我明白了,人还在这儿,我马上带人过去。好,好,知道了,先这样。”
电话挂断,王科长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没等瞿心妍开口,便径直朝三人走来,主动伸出手:“这位同志……哎呀,你看我这记性,还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呢!”
瞿心妍和邓诗诗都愣住了,一脸不解。
唯有齐卫东心中大致有了猜测,过了这么长时间,自己反映的事情恐怕是有了回音。
“我叫齐卫东。”
“齐同志,你好,你好!真是太感谢你了!”王科长握着他的手,语气激动,“我把你说的那个情况向保卫科反映了,他们立刻就展开了调查,结果真的查出了问题。”
齐卫东眉梢一动,顺势问道:“对方招了?具体是什么情况?”
“那倒还没有,但是保卫科的同志在她住处搜查时,发现了一些很可疑的物件,其中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岛国女子的沐浴图,另一样是望远镜。”
“哦?真的吗?”齐卫东故作讶异。
“千真万确。所以,希望你现在能去一趟保卫科,把当时的情况再详细说明一下。”
齐卫东闻言,干脆地点了点头:“没问题,我跟您走一趟。”
这是意料之中的流程。
一旁的邓诗诗和瞿心妍却还是云里雾里。
邓诗诗忍不住追问:“卫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齐卫东便将自己如何发现疑点,又如何向王科长反映的经过简略地说了一遍。
这番话听得两个女人都瞪大了眼睛。
瞿心妍不禁感叹:“你的心思也太缜密了!换作是我,根本不可能往那方面去想。”
“好了,细节等会儿再说,我们先去保卫科。”王科长在一旁催促道。
齐卫东随即说道:“让她们俩也一起去吧,反正也不是什么机密,没什么不能听的。”
王科长想了想,觉得只是了解情况,便同意了:“行,那就一起吧。”
一行人走出办公室,下楼穿过厂区,向不远处的保卫科大楼走去。
路上,瞿心妍还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对王科长展开公关:“王科长,我们这可是帮你们厂挖出了一个潜在的特务,这么大的人情,怎么也得给我们批点单子吧,不然可说不过去啊!”
这话让王科长露出一丝苦笑。
他无奈地摆摆手:“这件事我真的拍不了板。这样,等会儿看保卫科那边的结论再说。不过我劝你们也别抱太大希望。”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了,现在还不能百分百确定她就是特务,万一……万一那只是人家的个人癖好呢!”
话虽如此,但这更像是在自我安慰。
别的不提,光是那副岛国女子的沐浴图和望远镜,就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东西。
齐卫东则沉默地跟在后面,心思早已飞远。
他清楚,即便引起了厂里的重视,但要把这个嫌疑人和川岛芳子那样的大鱼联系起来,还远远不够。
如何才能建立起这条关键的线索呢?
他一边走,一边陷入了沉思。
王科长连门都没敲,径直推开了保卫科二楼的办公室门,带进一股冷冽的寒气。
“天寒地冻的!老李,人给你带来了。”他朝着屋里正交谈的一老一少嚷道。
那是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看到几人进来,被称作“老李”的年长男人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你这家伙,进门连个招呼都不打!”
王科长笑骂:“你当你是我领导呢?我就没那习惯!”
随后介绍道:“这小伙子就是举报特务的,这两小姑娘是和他一起来的。”
齐卫东适时自我介绍:“你好,我叫齐卫东,是首钢采购一科的。”
听到是首钢来的同志,李科长笑了笑:“原来是首钢来的同志,怪不得这么警惕呢。”
“叫我老李就好,那个,你先把之前的事情详细说说。”
齐卫东点了点头,又将和王科长说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科长摇摇头:“我需要说的再具体一些,你们三个一起去做什么,去哪里,何时分开的,都要说清楚。”
说着,怕齐卫东反感,补充一句:“这也是必要的调查,同志您配合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