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说说笑笑地往招待所走,抵达时已经快下午三点半了。

  为了这笔订单,三人都没顾上午饭,此刻早已是饥肠辘辘。

  “师傅,现在还有饭吗?能给做只大鹅不?”瞿心妍探头朝食堂里问。

  食堂师傅乐呵呵地应道:“能呐!俺们这儿按斤卖,一块八一斤。你们要一整只还是半只?”

  “一整只大概多重?”

  “三四斤的样子吧。”

  瞿心妍下意识地嘀咕:“这么小啊?东北大鹅不都挺大的吗?”

  “那大个儿的都得出口,给老毛子和港岛那边留着呢,五斤往上的都看不着影儿。”

  瞿心妍明白了,回头征求另外两人的意见:“怎么办?”

  齐卫东很机灵,没说“随便”,而是看向邓诗诗:“邓姐,您拿主意,我跟您一样。”

  这样既尊重了前辈,也避免了把难题抛给别人。

  邓诗诗思忖片刻,有些舍不得地说:“那……就要半只吧。”

  虽然不要票的肉是稀罕物,但一块八一斤的价格让她咋舌。

  这要是买回家里一家老小吃,她眼睛都不眨,可自己在外头这么一顿,着实肉疼。

  “好。”瞿心妍点点头,转身对师傅说,“师傅,那给我们来半只鹅,再要二斤米饭,不够再加。”

  师傅麻利地称重、算账,半只鹅一斤八两,加上米饭,总共三块八毛四,外加二斤全国粮票。

  三人在一张空桌边坐下等着。

  “哎,卫东,喝酒不?”邓诗诗忽然想起什么,笑呵呵地问,“咱们带来的那两瓶牛栏山还没动呢,本来是预备着请客的,现在也用不上了,喝点暖暖身子?”

  齐卫东知道,那是厂里特批下来用于打点关系的酒,需要酒票,是好东西。

  他迟疑道:“这……能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邓诗诗满不在乎地一笑,“这本来就是公家的招待预算,任务圆满完成,咱们自己喝了,谁也挑不出理。我去拿一瓶,少喝点。”

  说着,她便起身回楼上房间去了。

  齐卫东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感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自己正通过这些前辈的一言一行,慢慢地学习着这些书本上没有的门道。

  瞿心妍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这次真是多亏了你。现在供销科要合并,你以后肯定也要背指标了。”

  “我和你邓姐商量好了,这次我的销售额和她的采购单,都给你算上一份功劳。”

  齐卫东摆摆手:“别,我现在又没指标。你们完成任务还有奖金呢,给我多浪费。”

  他还没转正,要这些虚名没用,分点汤水意思一下就行了。

  “我们这批是三月底转正,等回去时间就差不多了。估计下半年就会给你派任务。”

  瞿心妍耐心解释道,“现在给你垫点底,到时候你的压力就小多了,这是给你铺路呢。”

  听她这么一说,齐卫东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轻轻点了点头:“行,那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瞿心妍见他不再多言,便把话题转到了工作上:“对了卫东,厂里交代的那个带轮子的箱子,你琢磨得怎么样了?有头绪了吗?”

  齐卫东沉吟着点了点头:“大体框架有了,就是卡在关键零件上,手头没实物,不好验证。”

  他心里清楚,万事俱备,只欠一对合适的轮子。

  这轮子的材质,是个大难题。

  他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自行车外胎的橡胶。

  “咱们京城里,有生产自行车轮胎的厂子吗?”他抬头问道。

  “你是想用那个来做箱子底下的轮子?”瞿心妍立刻会意。

  “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具体有什么要求?”

  齐卫东详细说道:“就像我之前做的样品那样,尺寸再小一些。关键要耐磨,承重力要好。”

  “材质嘛,塑料或者铁的都行,但塑料的更轻便。”

  他记得后世有一种PVC材料很合适,但眼下这个年代恐怕还没有。

  瞿心妍思索片刻,忽然眼睛一亮,用手比划着一个大小:“我想到一个东西,叫旱冰鞋,它的轮子就是塑料的,大概这么大。”

  齐卫东顿时想了起来,对啊,旱冰鞋的轮子正合适,连声追问:“咱们京城有卖的吗?”

  瞿心妍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有是有,但极少。王府井百货商店好像有,可那是侨汇商店,我们买不了。”

  “侨汇商店”——这四个字像一盆冷水浇在齐卫东心头。

  他当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没有侨汇券和外国护照,连门都摸不着。

  那是一个普通人,甚至一般大院子弟都难以企及的世界,里面的东西都是海外来的稀罕货。

  进口货,意味着根本无法大批量购买。

  他不禁皱起了眉,心想只能等回京城再找机会去瞅瞅,哪怕只是看看样子,照猫画虎地仿制一个也好。

  “来喽!”

  就在齐卫东思绪万千之际,邓诗诗抱着一瓶酒回来了,笑容满面地打断了他的沉思。

  她把酒往桌上一放,又转身去拿了三个搪瓷缸子。

  “心妍,你酒量如何?我顶多二两,再多就得上头了。”邓诗诗一边倒酒一边说。

  瞿心妍也笑道:“我也差不多,让卫东多承担点。咱们都少喝些,晚上还得赶火车呢。”

  “放心,不喝多,暖暖身子就好。”齐卫东应道。

  邓诗诗给三人的缸子里都倒上酒,好奇地问:“刚才你们俩聊什么聊得那么投入?”

  瞿心妍随口答道:“还不是为了卫东那个箱子,他正为找轮子发愁呢。”

  “哦,这事有进展了?”

  齐卫东摇了摇头,把自己的要求又复述了一遍。

  听完,邓诗诗一拍大腿,笑道:“嗨!你早说啊,这事问我准没错!你去橡胶一厂问问。”

  “咱们厂里好多橡胶配件,比如机器上的胶垫、传送皮带,还有自行车、摩托车的轮胎,都是他们厂子供的货。”

  “你想要什么规格的,画个图纸给他们,保准能给你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