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卫东爽快地付了钱。
十六块的货款,外加两块钱的疏通费,换来四十斤的碎布和次品布,这重量都快抵得上两匹完整的布料了。
要知道,眼下买一匹二十来斤的布,不仅要花三十多块,还得搭上同等数额的布票。
齐卫东心里的小算盘一拨,登时喜上眉梢。
他掂了掂这沉甸甸的麻袋,仿佛已经看到了它在云山州那个物资匮乏的地方换回一堆稀罕物件的场景。
眼看一大袋子好料被人整个端走,旁边一个干瘦的年轻人急了眼,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凡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怎么好东西全让他一个人得了?你们这里头有猫腻,我要去上面反映情况!”
齐卫东还没来得及反应,那男店员已经把袖子往上一捋,横眉竖目地骂了回去:“哪儿来的瘪三,存心找茬是吧?”
“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在这里站柜台,你算个什么东西?报报你的单位,看我敢不敢收拾你!”
那年轻人瞟了眼墙上“服务群众,禁止打骂”的告示,喉咙动了动,到底没敢再吭声。
“什么玩意儿。”店员轻蔑地啐了一口,随即又换上热情的笑脸转向齐卫东:“同志,下回要买什么衣料布匹,直接过来找我,我保准给您办妥当。”
齐卫东含笑应下,拎着麻袋转身走了。
离开布料区,经过杂货柜台时,他的目光被玻璃橱窗里的一块茶饼吸引住了,便随口问了一句:“同志,劳驾,这饼茶怎么卖?”
上辈子养成的品茗之好,让他的舌尖对寡淡的白水有些不耐。
这茶饼色泽油润,一看就不是凡品,勾起了他的兴致。
能被锁在玻璃柜里的,自然是稀罕物。
柜台后的售货员眼皮都没抬,语气里透着一股傲慢:
“云南来的陈年普洱,金贵着呢。十二块钱一斤,还要侨汇券,你有那东西?”
齐卫东心里那点念想顿时熄了,果然是奢侈品。
他默默提紧了手中的麻袋,沉甸甸的重量又让心头涌上一阵火热。
这滇省的好东西,当真不少。
第二天,周日放假。
齐卫东难得地睡到日上三竿。
刚一推开门,就看到石库门院子里正热火朝天。
王功庆不知从哪弄来一桶红漆,正指挥着沈安宁姐妹俩,在院子的白墙上描画着什么。
“王叔,早上好啊!一大早就忙活上了,您这字写得是真精神,铁画银钩的。”齐卫东笑着上前打了声招呼。
“是小齐啊,随手写写嘛。”王功庆应了一句,落下最后一笔,看着自己的杰作,脸上满是得意。
齐卫东的视线落在墙上那八个刚劲有力的红字上——“阶……斗争,一抓就灵”。
他心中了然,这标语里的气势,可不就是王功庆这位**辅导员的身份写照么。
齐卫东正出神,祝黄泰便领着王木匠迈入了院子。
一看到齐卫东,祝黄泰便难掩激动地迎上前:“齐队长,天大的好消息!王师傅赶工把您的新床做好了,车就在外头,您快出来瞧瞧。”
这话让齐卫东眼前一亮。
睡地铺的滋味实在难熬,那股子湿冷的寒气直往骨头里钻,总算能告别这种日子了。
他随祝黄泰快步走到门外,只见两辆三轮车上,床的各个部件——床腿、床头、床板,分门别类,装得满满当当。
齐卫东走上前,伸手抚过床架的木料。
木头表面打磨得极为温润,未上油漆,一股清新的原木芬芳扑面而来。
旁边的王木匠自豪地介绍起来:
“这是上好的榉木,木质坚实细密,富含树脂,不仅经久耐用,虫子也不敢靠近。”
“齐领导,要是瞧着还行,我这就带人给您装起来,保准您今晚就能睡上。”
“王师傅这手艺,没得挑,我太满意了。”
齐卫东赞许地竖起拇指,随即又笑着对祝黄泰说:
“也辛苦祝主任替**心了,中午可得来我家吃饭,说好了的。”
“哎,忘不了,到时候准到!”
榉木分量不轻,加上通体都是精巧的榫卯结构,组装起来颇费工夫。
王木匠带着两个徒弟,叮叮当当地忙活了半天,直到日头偏西才算完工。
这期间,钱大柱早已赶到,在厨房里大显身手,变戏法似的弄出了一桌丰盛的酒菜。
菜肴上桌,那浓郁的香气,馋得王木匠的两个徒弟不停地咽口水。
床安装妥当后,齐卫东站上去用力跺了跺脚,测试床的牢固程度。
整张床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他从床上一跃而下,对王木匠心悦诚服地说:
“这床睡着肯定踏实。王师傅忙了一上午,先别急着走,中午在我这儿喝两杯,解解乏。”
多个人不过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
王木匠早就想结交齐卫东这位前途无量的“齐领导”,听闻邀请,自然是喜不自胜,连声应下,只说先出去归置一下家伙什。
没一会儿,22号院门口。
王木匠心情极好,指挥着两个徒弟将剩余的边角料和工具搬上三轮车。
那两个徒弟早被屋里的肉香勾去了魂,干活格外利索,三下五除二便收拾停当。
王木匠见状,摆了摆手:“行了,你们俩骑车先回去吧。”
两个徒弟顿时愣住了。
其中一个忍不住问:“师傅,为啥要回去啊?主人家不是请咱们吃饭吗?那肉闻着也太香了。”
王木匠当即把脸一板,低声训斥:“一点眼力劲都没有!看看桌上都是什么人,不是大厨师就是大领导,有你们两个小学徒的位置吗?净想美事,赶紧滚蛋!”
一席话把两个徒弟说得满心委屈。
他们看主人家年纪和自己相仿,还以为能不分彼此地吃顿好的,那酒香肉香,实在是挠心。
席间,红烧田鼠肉色泽油亮,肥美异常;蒸鼠干则有腊肉的口感,越嚼越香,油润又有嚼头,再配上后劲十足的七宝烧,齐卫东这顿饭的诚意可见一斑。
一时间,杯盏交错,气氛热烈,主客皆是尽兴。
酒至半酣,人人吃得是满面红光。
齐卫东爽快地付了钱。
十六块的货款,外加两块钱的疏通费,换来四十斤的碎布和次品布,这重量都快抵得上两匹完整的布料了。
要知道,眼下买一匹二十来斤的布,不仅要花三十多块,还得搭上同等数额的布票。
齐卫东心里的小算盘一拨,登时喜上眉梢。
他掂了掂这沉甸甸的麻袋,仿佛已经看到了它在云山州那个物资匮乏的地方换回一堆稀罕物件的场景。
眼看一大袋子好料被人整个端走,旁边一个干瘦的年轻人急了眼,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凡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怎么好东西全让他一个人得了?你们这里头有猫腻,我要去上面反映情况!”
齐卫东还没来得及反应,那男店员已经把袖子往上一捋,横眉竖目地骂了回去:“哪儿来的瘪三,存心找茬是吧?”
“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在这里站柜台,你算个什么东西?报报你的单位,看我敢不敢收拾你!”
那年轻人瞟了眼墙上“服务群众,禁止打骂”的告示,喉咙动了动,到底没敢再吭声。
“什么玩意儿。”店员轻蔑地啐了一口,随即又换上热情的笑脸转向齐卫东:“同志,下回要买什么衣料布匹,直接过来找我,我保准给您办妥当。”
齐卫东含笑应下,拎着麻袋转身走了。
离开布料区,经过杂货柜台时,他的目光被玻璃橱窗里的一块茶饼吸引住了,便随口问了一句:“同志,劳驾,这饼茶怎么卖?”
上辈子养成的品茗之好,让他的舌尖对寡淡的白水有些不耐。
这茶饼色泽油润,一看就不是凡品,勾起了他的兴致。
能被锁在玻璃柜里的,自然是稀罕物。
柜台后的售货员眼皮都没抬,语气里透着一股傲慢:
“云南来的陈年普洱,金贵着呢。十二块钱一斤,还要侨汇券,你有那东西?”
齐卫东心里那点念想顿时熄了,果然是奢侈品。
他默默提紧了手中的麻袋,沉甸甸的重量又让心头涌上一阵火热。
这滇省的好东西,当真不少。
第二天,周日放假。
齐卫东难得地睡到日上三竿。
刚一推开门,就看到石库门院子里正热火朝天。
王功庆不知从哪弄来一桶红漆,正指挥着沈安宁姐妹俩,在院子的白墙上描画着什么。
“王叔,早上好啊!一大早就忙活上了,您这字写得是真精神,铁画银钩的。”齐卫东笑着上前打了声招呼。
“是小齐啊,随手写写嘛。”王功庆应了一句,落下最后一笔,看着自己的杰作,脸上满是得意。
齐卫东的视线落在墙上那八个刚劲有力的红字上——“阶……斗争,一抓就灵”。
他心中了然,这标语里的气势,可不就是王功庆这位**辅导员的身份写照么。
齐卫东正出神,祝黄泰便领着王木匠迈入了院子。
一看到齐卫东,祝黄泰便难掩激动地迎上前:“齐队长,天大的好消息!王师傅赶工把您的新床做好了,车就在外头,您快出来瞧瞧。”
这话让齐卫东眼前一亮。
睡地铺的滋味实在难熬,那股子湿冷的寒气直往骨头里钻,总算能告别这种日子了。
他随祝黄泰快步走到门外,只见两辆三轮车上,床的各个部件——床腿、床头、床板,分门别类,装得满满当当。
齐卫东走上前,伸手抚过床架的木料。
木头表面打磨得极为温润,未上油漆,一股清新的原木芬芳扑面而来。
旁边的王木匠自豪地介绍起来:
“这是上好的榉木,木质坚实细密,富含树脂,不仅经久耐用,虫子也不敢靠近。”
“齐领导,要是瞧着还行,我这就带人给您装起来,保准您今晚就能睡上。”
“王师傅这手艺,没得挑,我太满意了。”
齐卫东赞许地竖起拇指,随即又笑着对祝黄泰说:
“也辛苦祝主任替**心了,中午可得来我家吃饭,说好了的。”
“哎,忘不了,到时候准到!”
榉木分量不轻,加上通体都是精巧的榫卯结构,组装起来颇费工夫。
王木匠带着两个徒弟,叮叮当当地忙活了半天,直到日头偏西才算完工。
这期间,钱大柱早已赶到,在厨房里大显身手,变戏法似的弄出了一桌丰盛的酒菜。
菜肴上桌,那浓郁的香气,馋得王木匠的两个徒弟不停地咽口水。
床安装妥当后,齐卫东站上去用力跺了跺脚,测试床的牢固程度。
整张床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他从床上一跃而下,对王木匠心悦诚服地说:
“这床睡着肯定踏实。王师傅忙了一上午,先别急着走,中午在我这儿喝两杯,解解乏。”
多个人不过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
王木匠早就想结交齐卫东这位前途无量的“齐领导”,听闻邀请,自然是喜不自胜,连声应下,只说先出去归置一下家伙什。
没一会儿,22号院门口。
王木匠心情极好,指挥着两个徒弟将剩余的边角料和工具搬上三轮车。
那两个徒弟早被屋里的肉香勾去了魂,干活格外利索,三下五除二便收拾停当。
王木匠见状,摆了摆手:“行了,你们俩骑车先回去吧。”
两个徒弟顿时愣住了。
其中一个忍不住问:“师傅,为啥要回去啊?主人家不是请咱们吃饭吗?那肉闻着也太香了。”
王木匠当即把脸一板,低声训斥:“一点眼力劲都没有!看看桌上都是什么人,不是大厨师就是大领导,有你们两个小学徒的位置吗?净想美事,赶紧滚蛋!”
一席话把两个徒弟说得满心委屈。
他们看主人家年纪和自己相仿,还以为能不分彼此地吃顿好的,那酒香肉香,实在是挠心。
席间,红烧田鼠肉色泽油亮,肥美异常;蒸鼠干则有腊肉的口感,越嚼越香,油润又有嚼头,再配上后劲十足的七宝烧,齐卫东这顿饭的诚意可见一斑。
一时间,杯盏交错,气氛热烈,主客皆是尽兴。
酒至半酣,人人吃得是满面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