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沈眉庄,什么姐妹?不熟 第182章 宗室开会

小说:穿成沈眉庄,什么姐妹?不熟 作者:青云逸客 更新时间:2025-10-27 21:32:49 源网站:2k小说网
  ();

  怡亲王手一挥,后面有人上前,将皇帝给怡亲王的抄家圣旨拿出。

  太后赏赐的东西还大的过圣旨?

  乌雅家主见状,脸色骤变,但仍强辩。

  想用孝道压人

  但怡亲王已经没有耐性,愿意给他这个时间看一眼圣旨,是给皇帝母族的最后颜面。

  手一挥让人把太后赏赐的东西好生收起,然后直接下令。

  “将乌雅家一干人等悉数拿下,家产全部充公,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言辞铿锵,不容置疑。

  府内顿时一片混乱,嚣张气焰瞬间熄灭,纷纷跪地求饶。乌雅家主面如死灰,再无反抗之力。

  清查完乌雅家,内务府的大头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怡亲王转身离去,后面跟着怡亲王跑了一整个凌晨的隆科多,心中暗叹。

  这场风暴,恐怕还未完,不然就抄几个奴才的家,用得着怡亲王亲自出马?怕是后面还有动作。

  内务府这是要彻底变天了。

  隆科多连忙跟上怡亲王的步伐,这么大动静,京城上下肯定都已经收到风声。

  马上要早朝,还是想想怎么说,最好能提前准备一番说辞,把内务府所有包衣都泼一盆脏水,看那群奴才秧子敢在自己面前嚣张。

  寅时过,京城各大官员府上开始准备早朝,但昨夜的动静早已传遍,人人心里也在打鼓,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

  但没有收到停朝通知,今日还是大朝会,仍得按时上朝。

  只能是一边准备,一边让人打听。

  随着时间临近,空气仿佛笼罩一层阴霾,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寅时三刻,朝臣们陆续抵达宫门,彼此交换着猜测的眼神,却无人敢轻易开口。

  都怕风暴会波及到自己。

  虽然路上知道是内务府出了事,但谁知道会不会牵连到其他部门,甚至自家。

  而随着时间临近,宫门缓缓开启。

  朝臣在乾清门外神情紧张列队等候时,正看到怡亲王与隆科多带着一队侍卫进宫。

  后面侍卫抬着数不尽的财物鱼贯而入,显然是怡亲王今早抄家的战果。

  ‘只是,这也太多了吧!’

  朝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惊惧。

  原本对皇帝因为小小内务府搞出这么大阵仗,除了害怕,不是没有不满和忌惮。

  看着眼下这看不到尽头的箱子,比国库都丰盈,哪还有什么不满。

  皇帝,包括先帝这是家里养出硕鼠啊!

  不管朝臣怎么想,卯时到。

  也都老老实实地按品级站好,等待大朝会的开始。

  而此时后宫中,华妃敬妃并苏培盛一起,也开始一场,同怡亲王差不多的抄家。

  按着皇帝给的名单,凡是情节严重,参与过谋害皇嗣,或是贪墨贡品,或是暗中勾结外臣的宫人,一律该拉去慎刑司的拉去慎刑司,该没收财物的一律没收。

  倒还真发现不少与外臣勾结的密信,还有大量赃款赃物。

  华妃从一个侍卫手中的托盘中,捏出一颗硕大的珍珠,光泽璀璨,是只有皇帝才能佩戴的南海珍珠。

  可明显自己手上的珍珠比皇帝前些日子得的那批南海珍珠珠层更加厚实。

  显然是经过挑选后,被人私自截留的上上品。

  华妃怒极反笑。

  “这些奴才,本宫之前还真是小瞧了他们。”

  敬妃则眉头紧锁,对皇帝只让她们来处理这事颇为不解,但也是深知皇命难违,只能按照设想亦步亦趋在华妃身后。

  苏培盛指挥着宫人,将密信原封不动全部收好,准备呈给皇帝。

  乾清宫大朝会上,有御史官谈起凌晨的内务府抄家风波。

  皇帝一句:“清理家仆,无需在朝会议论。”

  把所有人人打发掉,甚至包括想跟着发言的隆科多。

  这话是有理,内务府原本的职责本就是管理皇家内务。

  但是因为接着几位皇帝的信任,包衣在后宫不断生子,在前朝逐渐权重。

  早已不是简单的家仆二字,而且看皇帝的眼色,也不是几个奴才的事情。

  果然,大朝会结束后,皇帝将来的宗室王爷统统留下。

  不用多说,将怡亲王所查抄的财物清单往面前一摆,再手一指殿外那堆积如山的箱子。

  几个王爷又气又喜。

  都是在内务府的势力范围内从小长到大的,皇帝的紫禁城现在是这个情况,自己府上就算不是被养的蛀虫掏空家底,肯定也有不少隐患。

  自家要是翻出这么多,也算发财了。

  纷纷表示回府后即刻自查。

  皇帝点点头,对他们现在的态度还算满意,别的事情上推三阻四,现在知道自己会吃亏,肯定上心。

  然后又将公主存活率的折子递给几位王爷。

  “当初,设立公主府,让陪嫁嬷嬷跟着,原是为了让远嫁的公主在蒙古也能有个依靠,未曾想这些嬷嬷最后竟成为操控公主们的祸首,不仅干涉公主婚姻,还贪墨陪嫁财物,甚至暗中勾结外人,磋磨公主。”

  王爷们一个个面色难看。

  满蒙联姻是国策,远嫁蒙古的不仅是皇帝的女儿,宗室王爷的格格也多在其中。

  虽然这些王爷平日里对各位公主格格的事情,要说多么上心也断然不至于,但此刻却深感颜面无光。

  敦亲王将奏折往桌上一拍。

  “这群不是东西的奴才,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如此猖狂!”

  然后冲着皇帝就是一顿。

  “议什么议?派人去蒙古将这些奴才全部拿下,押回京城全部抽筋扒皮!我们皇家的格格岂能任由这些狗奴才欺辱!”

  这位敦王爷倒不仅仅是为了颜面,敦亲王和福晋感情深厚,对女儿平时也是疼爱有加。

  而且自知自己和皇帝的关系不好,自己女儿日后少不得去蒙古,今天看到自家姑姑,姐妹能活到三十岁的这么少。

  一想到自己现在可爱的女儿将来被嫁去蒙古,然后过不了几年死讯送到自己手上,顿时怒火中烧。

  其他王爷虽然也是愤怒,但对敦亲王的激烈反应却有得不忍直视,有的还是好心帮忙打打圆场。

  ‘老八,老九被关起来后,老十的脑子越来越不够用。就冲你这个态度,就不怕就老四这个小心眼的,日后给你闺女挑一个漠北最偏远部落的驸马。’

  还是恒亲王好心道。

  “老十,知道你心疼各位姑姑和姐妹,但也别心急。”

  “这也不是几个嬷嬷的事。蒙古那边没有默许,她们这些做奴才能怎么轻易骑到公主头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