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皇上圣安。”

  众人一惊,纷纷起身行礼,皇帝今日来得突然。

  亲自到景仁宫来已经让众人始料未及,还是这个时候!今天不是大朝会吗?

  皇后倒是神色一喜,皇上亲临,是来给自己撑脸面的吗?

  不过等看到皇帝先是单独将眉庄扶起,落座后示意众人平身。

  再抬头看到皇帝极为凝重的表情时,众人皆是心头一沉。

  眉庄看到皇帝脸色后都微微蹙眉,今日大朝会的议题应该是西北捷报,和准噶尔使臣进京,难道朝堂上出了什么岔子?

  不会这么废物吧?都打赢了,还能被准噶尔为难。

  眉庄坐好,心里正思忖着,皇帝已经沉声道。

  “朕正好有事要找人商量,正好你们都在,不妨一并听听。”

  “今日早朝,准噶尔使臣进京,为战事善后事宜提出和亲请求,为他们的可汗求娶公主做王妃,以安两国边民之心。”

  皇帝话音一落,殿内空气骤然凝滞。

  和亲?准噶尔可汗都已经六十岁,求娶公主?都能做祖父了。

  眉庄更是眉头紧锁,原剧情没有年羹尧挑起的这次准噶尔的试探,皇帝刚打完青海战事,又经历时疫,准噶尔趁火打劫,无可厚非。

  可现在准噶尔刚伸出的触角,就被打得缩了回去,这时候作为战败方,向战胜方提出公主和亲。

  这哪里是和亲,分明是羞辱!

  前朝那些所谓文人风骨,武将傲气,竟连这点都看不透吗?没有当场将使者逐出殿外!?

  还让皇帝真考虑起来,甚至将问题带到后宫。

  那些言官就没当场撞死几个在前朝!

  眉庄心里骂声连篇,面上却不得不维持着礼仪,等着看接下来的讨论。

  却突然发现的左胳膊被碰了一下,转头便对上敬妃的目光。

  再往后一看,欣嫔也是满眼焦急,瞬间明白,皇帝膝下长公主是淑和。

  原剧情是因为只有淑和存在感太低,才让人一提公主和亲,就想到温宜。

  眉庄眼神往曹琴默处一瞥,果然,虽然也是眉头紧锁,但明显不见太多的焦急之色。

  眉庄没管她,轻拍两下敬妃的手背,以示安抚。

  淑和才多大,怕什么?先看看情况。

  眉庄和敬妃眉眼交流的时间,上面皇帝,皇后已经说过准噶尔不要宗室女,要求娶嫡亲公主。

  “皇上,准噶尔本就是战败求和,怎敢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

  眉庄不等他们将话题往朝瑰公主身上引,先开口接过话题。

  先要知道皇帝为什么没有当场驳回。

  是真有为难之处,还是真TM骨头软?

  皇帝坐在上首,目光幽深,手中的念珠转得愈发急促,发出咯咯的声响,看问话的是眉庄,稍一沉吟,开口道。

  “准噶尔这次虽败,却只是试探,动用的兵卒却极少,其精锐并未折损。”

  “先帝三次亲征准噶尔,才全歼噶尔丹主力,收回漠北,逼死噶尔丹。但这二十多年,策妄阿拉布坦继位,表面臣服,暗地里却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势力已不容小觑。”

  “朝中现在的情势,你们或多或少也知晓。朕登基不过三载,西北战事方歇,又刚经过时疫,国库空虚。朝中老臣多主战,却不知兵疲马乏。朕意暂允议和,拖延时日,待国库缓和,再作计较。”

  “皇上所言极是,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安内必先攘外,此刻朝局宜稳不宜乱。”

  眉庄冷眼看着上面皇帝,皇后的一唱一和,心里更觉腻味,却也知眼下不是争执的时候。

  “皇上是觉得这次犯边是试探,后面会有大动作,为何不觉得这次和亲请求才是准噶尔真正的试探,毕竟这次是皇上雄兵威武,他们主动求和,反而耀武扬威,就怕其中有诈。”

  眉庄话音刚落,皇帝目光微动,视线在眉庄,还有眉庄身后一脸焦急的敬妃与欣嫔脸上掠过,道。

  “淑和年幼,西三所又刚刚开始,朕自然不会让她去和亲。”

  敬妃,欣嫔二人瞬间松了口气,眉庄却并没有放松,反而心头更沉。

  皇帝既然已经考虑过人选,便说明此事他心中已经思考过利弊,绝非仓促决定。

  “贵妃所言也有道理,但国家安定之大事,不是能用可能,万一来搪塞的。岳钟琪来信,说见过准噶尔精锐兵马,战力强悍。若贸然开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不过四月,等到秋冬时节转凉,就是草原骑兵最活跃之时,必须稳住准噶尔熬过今年。”

  话音刚落,殿内气氛更加凝重,这时和亲要板上钉钉。

  眉庄觉得事情更加不对,之前刚给皇帝送去青储法,怕什么草原秋冬。

  草原秋冬犯边事,是因为青草枯黄,牧草匮乏,牛羊瘦弱,草原游牧是来掠夺粮食与牲畜过冬,也是保命的手段。

  但你手上不是有解决方法吗?

  人家渴,不正好卖水吗?

  不过眉庄没有再贸然开口,有些事,私下给皇帝说皇帝能听得进去,当面说出来反而会让皇帝难做,甚至引起别人的猜忌与不满。

  不过看到眉庄落座,旁边刚才敬妃和欣嫔放松下来后,瞬间紧张起来的另一位嫔妃开始坐不住。

  “皇上,淑和公主年幼,温宜就更是稚龄,如何能去和亲!”

  曹琴默焦急出声,眼中满是恳求看着皇帝。

  西三所淑和公主教养问题,皇帝准备这么久,又牵扯这么多宗室,前朝大臣,皇帝不会不到几个月便轻易叫停,将淑和打发到塞外和亲。

  那她的温宜不就成最后的人选。

  曹琴默话落,对被自己女人一而再而三,只考虑眼前而不支持自己,本就因为前朝事而不高兴的皇帝,脸色愈发阴沉,眉宇间多出几分不耐。

  “温宜若是适龄,朕也就不必苦恼。”

  皇帝语气极其冷漠,曹琴默却比任何时候都觉得庆幸,长舒一口气。

  能保住温宜就好!!

  “准噶尔只说要嫡亲公主,却并没有说一定要是皇帝的女儿,先帝的朝瑰公主正是适龄,也还没有定亲。”

  对皇帝的苦恼,依旧是皇后第一时间帮皇帝出主意,做恶人。

  而且这个人选还和在座诸位都没有关系。

  果然众人就算还是脸色还是不好看,但却明显没有人在像刚才那样神情紧绷,急着要表态。

  皇帝抬眼微微扫视,视线在眉庄皱得死紧的眉头上停留片刻,又落到刚刚逃过一劫的曹琴默身上,淡淡开口。

  “其实准噶尔使臣提出和亲之时,前朝还是反对者居多,不过却有几位之前和年羹尧有旧的大臣,当朝进言,给朕提出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