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自然地走到食盒前,侧头轻声询问。
“是贵妃刚刚送来的安神汤?”
门口的竹息低声回道。
“是,还是贵妃亲自熬好送来的,听说给皇上养心殿也送了一份。”
然后又看一眼床上闭目,明显不想搭理皇帝的太后,微微一顿,有些引导性的道。
“贵妃娘娘刚才走时,还说要奴婢劝娘娘睡前用一碗,想必能睡个好觉,明日精神也能好些。”
皇上您...要不然尽个孝心,也给太后个台阶?
皇帝没有立刻应声,看了床上明明没有睡着,但对自己的到来完全没有反应的太后。
“唉...”
皇帝最后还是轻叹一声,挥手让竹息,还有一直低着头的苏培盛退下。
掀开食盒的盖子,取出明显还热着的安神汤,走到太后床边,低声开口。
“皇额娘,看在贵妃忙着照顾孩子,还想着给您熬汤的份上,喝一口吧!”
“人死不能复生,谁都不想事情发生,可事已至此,您保重身体才是要紧。”
太后仍闭着眼,但胸口的起伏,明显在极力压抑着情绪。
皇帝用汤勺轻轻搅动碗中的安神汤,热气袅袅上升,对明显有所触动的太后继续道。
他虽然不想承认,但也明白自己,贵妃,甚至自己的孩子对太后来说份量太轻。
“下午是十三弟和十六弟去调查的经过,刚收拾完十四的身体,后事还没有操办,人都还没有处置。”
“还有十四虽然去了,但弘明还在您膝下,十四府内还有弘春他们还没有安排。”
太后胸口的起伏更加剧烈,虽然依旧闭着眼,眼角却滑下一行泪水,顺着鬓角缓缓滑入枕畔。
皇帝凝视着那滴泪,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
对太后的痛苦,一方面作为人子他绝对是不好受的,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之前有没有想过这一刻。
不管曹琴默到底怎么做到的,十四已经死了,太后现在虽然伤心,可这份伤心终究会随着时间淡去。
皇帝将碗暂时放到一边,动作轻缓地扶起太后,让太后上半身倚在靠枕上。
感受到太后并无挣扎之意,又端起安神汤递到太后面前。
“皇额娘还是要保重身子,弘明还小,还要您抚育教导,十四府上也等着您拿主意。”
“哀家老了。”
太后一偏头,避开汤碗,声音沙哑而疲惫。
“还能拿什么主意?就是说了,又有谁肯听?”
皇帝的手微微一顿,太后这是要价。
收回汤碗,声音微微一沉,却仍耐着性子道。
“皇额娘这话折杀儿子。儿子断不敢不敬母后。十四弟的事,儿子心里同样不好受,您有什么想法,儿子陪您一起商议。”
‘一起商议’,不是一口答应。
显然能做到什么地步,全看太后提出的条件能不能在分寸之内。
太后缓缓睁眼,目光浑浊却锐利,直直望着皇帝。
对皇帝这副就算前一刻再心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瞬间警觉,毫不退让的模样。
不知该对先帝训狗一样训出来的儿子鼓掌叫好,还是该为骨肉间只剩权衡算计而心寒。
她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冷笑,将皇帝一直举在自己面前的汤碗轻轻推开。
“皇帝,你老实对哀家说,十四的死和你有关系吗?”
皇帝手微微一晃,汤碗在掌心晃出浅浅涟漪,却并没有洒出一滴。
对太后会怀疑他早有预料,但心里依然不好受。
直视太后锐利的双眼,皇帝缓缓将汤碗放回案上,瓷底与木面轻碰,发出一声钝响。
“儿子若说没有,皇额娘未必信;若说有,又恐伤您的心。”
“儿子只能告诉皇额娘,朕如果想,十四不会活到今日。”
当着太后的面,皇帝声音透着淡淡杀意,直白的将自己对十四一直有的不满展现在太后面前。
“之前他从西北回来,在皇阿玛灵前对朕言语不敬,不愿意向朕行君臣之礼,朕就应该杀他立威。”
“去年从圆明园回宫,朕作为人子,对皇额**有些事就算不认可,也只能迁怒他人,朕当时已经将人从景山调回,就在皇额娘宫外。”
“是皇额娘不想见,朕才念他,现在不过是被朕剪除羽翼的手下败将,留着能让皇额娘多个牵挂,也无不可。”
“但是他还是死了!”
太后对皇帝这番对十四基本不含丝毫掩饰的冷漠剖白,还是有些相信。
可越是相信,太后越是接受不了!
太后的神经毫无预兆绷断一根弦,猛得直起身,枯瘦的手指攥住皇帝衣袖。
“为什么你前脚答应哀家出宫,后脚他就没了?还是在哀家马上就要见到他的时候。”
皇帝没有任何反抗,任由太后拉扯他衣袖。
静静看着太后发泄,直到太后力气耗尽,手颓然滑落,一把扶住,依旧动作轻缓将太后扶回靠枕。
太后瞬身颓然,眼神如一口枯井,侧头望着远处。
不怪皇帝,难道能怪自己吗?
对别人她能帮十四复仇,自己,难道要她自尽吗?
皇帝也沉默地陪太后坐着,顺手再次将汤碗端起,手中摇晃着汤勺。
半晌,直到在安神汤热气快要散尽之时,太后收回视线。
“十四的后事,如何安排?”
“老十六带着宗人府的人正在办。”
皇帝手中汤勺一顿,他今晚来这一趟,就是为此事而来。
要依皇帝的意思,让宗人府按十四现在的贝子位份,依例治丧即可,但显然太后是不可能接受的。
“当年你皇阿玛给他大将军王的称号时,就是位比亲王。”
“无论是皇阿玛,还是朕都从未正式册封过十四亲王。”
皇帝非常直白地将事实点明,语气毫无转圜。
漫天要价也不可能给十四亲王的待遇。
十四一死好说,他活着的兄弟可多着呢。
太后闭了闭眼,眼角皱纹微微颤动。
“那就郡王,你皇阿玛可是给他府邸按郡王规制修建的,哀家上次提议给十四赐郡王爵位,你也没有拒绝。”
皇帝还是皱眉,明显还是不乐意。
太后看着,明显来气。
她的十四,难道死后连一个郡王都配不上?
“他和你是一母同胞!他当年在西北也是有功于社稷的!”
皇帝连忙抬手稳住太后,在太后稍稍平息之后,再次将安神汤递到她面前。
“让老十四按郡王规制治丧,当然没问题,但朕有个条件。”
皇帝自然地走到食盒前,侧头轻声询问。
“是贵妃刚刚送来的安神汤?”
门口的竹息低声回道。
“是,还是贵妃亲自熬好送来的,听说给皇上养心殿也送了一份。”
然后又看一眼床上闭目,明显不想搭理皇帝的太后,微微一顿,有些引导性的道。
“贵妃娘娘刚才走时,还说要奴婢劝娘娘睡前用一碗,想必能睡个好觉,明日精神也能好些。”
皇上您...要不然尽个孝心,也给太后个台阶?
皇帝没有立刻应声,看了床上明明没有睡着,但对自己的到来完全没有反应的太后。
“唉...”
皇帝最后还是轻叹一声,挥手让竹息,还有一直低着头的苏培盛退下。
掀开食盒的盖子,取出明显还热着的安神汤,走到太后床边,低声开口。
“皇额娘,看在贵妃忙着照顾孩子,还想着给您熬汤的份上,喝一口吧!”
“人死不能复生,谁都不想事情发生,可事已至此,您保重身体才是要紧。”
太后仍闭着眼,但胸口的起伏,明显在极力压抑着情绪。
皇帝用汤勺轻轻搅动碗中的安神汤,热气袅袅上升,对明显有所触动的太后继续道。
他虽然不想承认,但也明白自己,贵妃,甚至自己的孩子对太后来说份量太轻。
“下午是十三弟和十六弟去调查的经过,刚收拾完十四的身体,后事还没有操办,人都还没有处置。”
“还有十四虽然去了,但弘明还在您膝下,十四府内还有弘春他们还没有安排。”
太后胸口的起伏更加剧烈,虽然依旧闭着眼,眼角却滑下一行泪水,顺着鬓角缓缓滑入枕畔。
皇帝凝视着那滴泪,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
对太后的痛苦,一方面作为人子他绝对是不好受的,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之前有没有想过这一刻。
不管曹琴默到底怎么做到的,十四已经死了,太后现在虽然伤心,可这份伤心终究会随着时间淡去。
皇帝将碗暂时放到一边,动作轻缓地扶起太后,让太后上半身倚在靠枕上。
感受到太后并无挣扎之意,又端起安神汤递到太后面前。
“皇额娘还是要保重身子,弘明还小,还要您抚育教导,十四府上也等着您拿主意。”
“哀家老了。”
太后一偏头,避开汤碗,声音沙哑而疲惫。
“还能拿什么主意?就是说了,又有谁肯听?”
皇帝的手微微一顿,太后这是要价。
收回汤碗,声音微微一沉,却仍耐着性子道。
“皇额娘这话折杀儿子。儿子断不敢不敬母后。十四弟的事,儿子心里同样不好受,您有什么想法,儿子陪您一起商议。”
‘一起商议’,不是一口答应。
显然能做到什么地步,全看太后提出的条件能不能在分寸之内。
太后缓缓睁眼,目光浑浊却锐利,直直望着皇帝。
对皇帝这副就算前一刻再心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瞬间警觉,毫不退让的模样。
不知该对先帝训狗一样训出来的儿子鼓掌叫好,还是该为骨肉间只剩权衡算计而心寒。
她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冷笑,将皇帝一直举在自己面前的汤碗轻轻推开。
“皇帝,你老实对哀家说,十四的死和你有关系吗?”
皇帝手微微一晃,汤碗在掌心晃出浅浅涟漪,却并没有洒出一滴。
对太后会怀疑他早有预料,但心里依然不好受。
直视太后锐利的双眼,皇帝缓缓将汤碗放回案上,瓷底与木面轻碰,发出一声钝响。
“儿子若说没有,皇额娘未必信;若说有,又恐伤您的心。”
“儿子只能告诉皇额娘,朕如果想,十四不会活到今日。”
当着太后的面,皇帝声音透着淡淡杀意,直白的将自己对十四一直有的不满展现在太后面前。
“之前他从西北回来,在皇阿玛灵前对朕言语不敬,不愿意向朕行君臣之礼,朕就应该杀他立威。”
“去年从圆明园回宫,朕作为人子,对皇额**有些事就算不认可,也只能迁怒他人,朕当时已经将人从景山调回,就在皇额娘宫外。”
“是皇额娘不想见,朕才念他,现在不过是被朕剪除羽翼的手下败将,留着能让皇额娘多个牵挂,也无不可。”
“但是他还是死了!”
太后对皇帝这番对十四基本不含丝毫掩饰的冷漠剖白,还是有些相信。
可越是相信,太后越是接受不了!
太后的神经毫无预兆绷断一根弦,猛得直起身,枯瘦的手指攥住皇帝衣袖。
“为什么你前脚答应哀家出宫,后脚他就没了?还是在哀家马上就要见到他的时候。”
皇帝没有任何反抗,任由太后拉扯他衣袖。
静静看着太后发泄,直到太后力气耗尽,手颓然滑落,一把扶住,依旧动作轻缓将太后扶回靠枕。
太后瞬身颓然,眼神如一口枯井,侧头望着远处。
不怪皇帝,难道能怪自己吗?
对别人她能帮十四复仇,自己,难道要她自尽吗?
皇帝也沉默地陪太后坐着,顺手再次将汤碗端起,手中摇晃着汤勺。
半晌,直到在安神汤热气快要散尽之时,太后收回视线。
“十四的后事,如何安排?”
“老十六带着宗人府的人正在办。”
皇帝手中汤勺一顿,他今晚来这一趟,就是为此事而来。
要依皇帝的意思,让宗人府按十四现在的贝子位份,依例治丧即可,但显然太后是不可能接受的。
“当年你皇阿玛给他大将军王的称号时,就是位比亲王。”
“无论是皇阿玛,还是朕都从未正式册封过十四亲王。”
皇帝非常直白地将事实点明,语气毫无转圜。
漫天要价也不可能给十四亲王的待遇。
十四一死好说,他活着的兄弟可多着呢。
太后闭了闭眼,眼角皱纹微微颤动。
“那就郡王,你皇阿玛可是给他府邸按郡王规制修建的,哀家上次提议给十四赐郡王爵位,你也没有拒绝。”
皇帝还是皱眉,明显还是不乐意。
太后看着,明显来气。
她的十四,难道死后连一个郡王都配不上?
“他和你是一母同胞!他当年在西北也是有功于社稷的!”
皇帝连忙抬手稳住太后,在太后稍稍平息之后,再次将安神汤递到她面前。
“让老十四按郡王规制治丧,当然没问题,但朕有个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