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轿辇让人后,眉庄拎着食盒继续往九州清晏走。
阳光照在青石上,食盒提在手中微沉。
九州清晏门前树影斑驳,眉庄脚步不疾不徐,唇边笑意却已褪尽。
这位四阿哥估计是从九州清晏出来时,正好看到自己的步辇经过,便顺势上演这场中暑戏码。
到时候自己经过,肯定要停下来查看,就算不停也肯定会要做些什么。
只要自己有动作,他再顺势醒过来,当场道谢,顺便述说一二自己的委屈与不易。
到时候便能借机求眉庄这个明显是奔着九州清晏来的贵妃,待会儿去见皇上时,帮忙给皇上带个话。
或者就算皇上不问,眉庄不说,四阿哥回头也能借这次机会,去天然图画给眉庄道谢。
要是去的时候,正好撞见皇上在,那更是天赐良机。
但没想到,眉庄根本没有给他任何反应的机会,径直下令送他去太医院。
刚才在轿辇上,睫毛一直在抖动,估计是在挣扎要不要睁眼,毕竟眉庄刚才话里的意思就是直接送去看太医,连醒来诉苦的空隙都不留。
这位四阿哥心思足够深沉,也懂得借势,年纪也合适。
对眉庄的威胁,绝对不小于皇后。
眉庄顶着伞,慢悠悠走到九州清晏外,脸上重新挂上一贯温柔娴静的笑容,仿佛方才路上的一切都不曾发生。
不过...
顶着这么大太阳走了这么久,怎么可能看不出痕迹。
“哎呦,娘娘,这么热的天怎么没坐轿子,顶着伞就走过来了,今儿日头毒得很,仔细暑气。”
苏培盛快步迎上前,说着还接过眉庄手中的食盒,语气里满是熟稔与关切。
“瞧您这额头都沁出汗了,快进殿歇着,皇上刚批完折子,正念叨您呢。”
眉庄微微一笑,似不经意道。
“路上碰见四阿哥中暑晕倒,轿辇让给他了,总不能看着皇子倒在路边没人管。”
苏培盛一愣,眼底飞快掠过一丝讶异,随即低头应道。
“奴才这就去吩咐太医仔细瞧着。”
眉庄一边客气两句,一边直接抬腿往九州清晏内走。
一进殿内凉风拂面,如清泉沁骨,与殿外酷暑截然两重天。
眉庄轻轻舒口气,瞬间有种重新活过来的感觉。
殿内皇帝和怡亲王正在下棋,见她进来,皇帝抬眼轻笑。
“来得正好,朕和老十三正说孩子会叫人了。”
眉庄屈膝正要行礼,轻声道。
“臣妾来迟了。”
皇帝直接笑着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眉庄起身后,对已经起身的怡亲王,客客气气要福身,怡亲王忙侧身避过后,笑着恭敬回礼。
“人家小孩子十个月顶多能出声,听皇兄说两位皇侄十个月就能流利叫人,想必是贵妃娘娘教养有方,是皇兄的福气啊。”
眉庄含笑颔首,目光温柔地落在皇帝身上,轻声道。
“臣妾哪里敢担什么功劳,是皇上上心,孩子没出生之前就给孩子们念四书五经,出生之后更是常常亲自教导,孩子们才学得快。”
见眉庄温言软语地把功劳尽数推到自己身上,皇帝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几分得意,对怡亲王更是一扬眉。
顺手将棋子轻轻一落,堵住棋盘上怡亲王的去路。
“老十三刚才还不信,说要亲眼看看,等过两日天气凉些,也让两孩子认认王叔。”
对皇帝的炫耀,怡亲王口中道着荣幸,手上连忙补救自己的残局。
这时候苏培盛正好将眉庄带来的酸梅汤检查好端上来。
眉庄亲手揭开盖碗,一股清冽香气氤氲而起,汤上还飘着浮冰轻轻晃动。
眉庄先舀起一碗递向皇帝。
“新熬的酸梅汤,冰镇足两个时辰,正好解暑。”
皇帝嗅得一缕凉香,顿觉暑气消散,笑道。
“还是你最懂朕的心意,这天热得人昏沉,偏你送来的总是及时。快让十三弟也尝尝。”
“天然书画的小厨房,手艺一向精细,十三弟今日有口福。”
眉庄微微一笑,又亲手给怡亲王递上一碗。
“上次孩子百日十三爷给两孩子送来的一大盒好几套金锁玉镯,如今还日日戴着,是该让孩子亲口叫声王叔,好好谢谢您。”
要不是知道这位爷在,眉庄都不一定愿意耗费刚才那滴灵水,能碰上这位爷的机会实在不多。
怡亲王客气地双手接过酸梅汤,畅饮一口,只觉通体清凉,眼中顿时浮现赞许之色,不禁叹道。
“果然比宫中御膳房手艺更胜一筹!这么热的天,千万别惊动孩子,等下次周岁,我找带些新奇玩意儿来,让他们乐一乐。”
皇帝闻言笑得更开怀,落子的手势也愈发轻松。
“周岁给他们办得热闹些,到时候你光送些新奇玩意儿可不成。”
怡亲王一边满口应下,一边笑着举碗又饮一口,连道几声“使得”,说着转头看向眉庄。
“臣弟之前也蹭皇兄的光尝过几回贵妃娘娘永和宫的手艺,今儿这酸梅汤也着实不错,不知娘娘新添了什么秘方?。”
眉庄轻摇团扇,眸光微转,含笑答道。
“不过是些寻常的乌梅、山楂、甘草...汤成后静置,加上薄荷叶再用井水加冰镇足两个时辰,去掉涩味。”
“火候依着古书记载,慢煮三沸,方才出锅时再过滤三遍,入口更醒神些,清热解暑最是妥当。”
“十三爷要是喜欢,臣妾待会儿回去,让人抄份方子送来九州清晏,再另备一瓮新熬的给您带走。”
皇帝执子的手不停,落子后指着怡亲王笑骂道。
“你倒是会占便宜,蹭吃还要顺带拐了方子去。”
怡亲王先是郑重给眉庄拱手谢过,又不慌不忙地在棋盘上落下一子,对皇帝一作揖。
“臣弟去年刚饶了贵妃娘**画,今儿当着四哥的面又白得了方子,看来等两位皇侄周岁,臣弟的贺礼可得加倍丰厚些。”
“不然回头真成四哥口中,到哥嫂家蹭吃蹭喝还连吃带拿的讨人厌小叔子了。”
眉庄目光温婉如水,轻手轻脚给皇帝和怡亲王的碗中又添半盏酸梅汤。
‘怡亲王真是个妙人啊!’
从第一次见面的小四嫂,到现在一口一个贵妃娘娘,或者是哥嫂。
几个称呼之间,就知道这位心里的分寸拿捏得极准,亲疏远近恰到好处,什么样的称呼该用在什么场合,心里门儿清。
自己刚进宫时,这位爷眼里自己恐怕就是他皇帝四哥后宫批量存在,不需要特别留意的妃嫔之一。
一句“小四嫂”,几分调侃,几分打趣,就是缺少恭敬。
可如今自己升到贵妃,再加上两个孩子。
再次见面称呼立刻就改成“贵妃娘娘”,
难怪他能跟皇帝,处成最说得上话的弟弟。
靠得不止是旧时情谊!
下完棋局怡亲王起身告退。
皇帝拉着眉庄的手询问道。
“刚才路上可是遇上什么人了?朕看你刚才进来,额头都沁出汗来了。”
把轿辇让人后,眉庄拎着食盒继续往九州清晏走。
阳光照在青石上,食盒提在手中微沉。
九州清晏门前树影斑驳,眉庄脚步不疾不徐,唇边笑意却已褪尽。
这位四阿哥估计是从九州清晏出来时,正好看到自己的步辇经过,便顺势上演这场中暑戏码。
到时候自己经过,肯定要停下来查看,就算不停也肯定会要做些什么。
只要自己有动作,他再顺势醒过来,当场道谢,顺便述说一二自己的委屈与不易。
到时候便能借机求眉庄这个明显是奔着九州清晏来的贵妃,待会儿去见皇上时,帮忙给皇上带个话。
或者就算皇上不问,眉庄不说,四阿哥回头也能借这次机会,去天然图画给眉庄道谢。
要是去的时候,正好撞见皇上在,那更是天赐良机。
但没想到,眉庄根本没有给他任何反应的机会,径直下令送他去太医院。
刚才在轿辇上,睫毛一直在抖动,估计是在挣扎要不要睁眼,毕竟眉庄刚才话里的意思就是直接送去看太医,连醒来诉苦的空隙都不留。
这位四阿哥心思足够深沉,也懂得借势,年纪也合适。
对眉庄的威胁,绝对不小于皇后。
眉庄顶着伞,慢悠悠走到九州清晏外,脸上重新挂上一贯温柔娴静的笑容,仿佛方才路上的一切都不曾发生。
不过...
顶着这么大太阳走了这么久,怎么可能看不出痕迹。
“哎呦,娘娘,这么热的天怎么没坐轿子,顶着伞就走过来了,今儿日头毒得很,仔细暑气。”
苏培盛快步迎上前,说着还接过眉庄手中的食盒,语气里满是熟稔与关切。
“瞧您这额头都沁出汗了,快进殿歇着,皇上刚批完折子,正念叨您呢。”
眉庄微微一笑,似不经意道。
“路上碰见四阿哥中暑晕倒,轿辇让给他了,总不能看着皇子倒在路边没人管。”
苏培盛一愣,眼底飞快掠过一丝讶异,随即低头应道。
“奴才这就去吩咐太医仔细瞧着。”
眉庄一边客气两句,一边直接抬腿往九州清晏内走。
一进殿内凉风拂面,如清泉沁骨,与殿外酷暑截然两重天。
眉庄轻轻舒口气,瞬间有种重新活过来的感觉。
殿内皇帝和怡亲王正在下棋,见她进来,皇帝抬眼轻笑。
“来得正好,朕和老十三正说孩子会叫人了。”
眉庄屈膝正要行礼,轻声道。
“臣妾来迟了。”
皇帝直接笑着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眉庄起身后,对已经起身的怡亲王,客客气气要福身,怡亲王忙侧身避过后,笑着恭敬回礼。
“人家小孩子十个月顶多能出声,听皇兄说两位皇侄十个月就能流利叫人,想必是贵妃娘娘教养有方,是皇兄的福气啊。”
眉庄含笑颔首,目光温柔地落在皇帝身上,轻声道。
“臣妾哪里敢担什么功劳,是皇上上心,孩子没出生之前就给孩子们念四书五经,出生之后更是常常亲自教导,孩子们才学得快。”
见眉庄温言软语地把功劳尽数推到自己身上,皇帝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几分得意,对怡亲王更是一扬眉。
顺手将棋子轻轻一落,堵住棋盘上怡亲王的去路。
“老十三刚才还不信,说要亲眼看看,等过两日天气凉些,也让两孩子认认王叔。”
对皇帝的炫耀,怡亲王口中道着荣幸,手上连忙补救自己的残局。
这时候苏培盛正好将眉庄带来的酸梅汤检查好端上来。
眉庄亲手揭开盖碗,一股清冽香气氤氲而起,汤上还飘着浮冰轻轻晃动。
眉庄先舀起一碗递向皇帝。
“新熬的酸梅汤,冰镇足两个时辰,正好解暑。”
皇帝嗅得一缕凉香,顿觉暑气消散,笑道。
“还是你最懂朕的心意,这天热得人昏沉,偏你送来的总是及时。快让十三弟也尝尝。”
“天然书画的小厨房,手艺一向精细,十三弟今日有口福。”
眉庄微微一笑,又亲手给怡亲王递上一碗。
“上次孩子百日十三爷给两孩子送来的一大盒好几套金锁玉镯,如今还日日戴着,是该让孩子亲口叫声王叔,好好谢谢您。”
要不是知道这位爷在,眉庄都不一定愿意耗费刚才那滴灵水,能碰上这位爷的机会实在不多。
怡亲王客气地双手接过酸梅汤,畅饮一口,只觉通体清凉,眼中顿时浮现赞许之色,不禁叹道。
“果然比宫中御膳房手艺更胜一筹!这么热的天,千万别惊动孩子,等下次周岁,我找带些新奇玩意儿来,让他们乐一乐。”
皇帝闻言笑得更开怀,落子的手势也愈发轻松。
“周岁给他们办得热闹些,到时候你光送些新奇玩意儿可不成。”
怡亲王一边满口应下,一边笑着举碗又饮一口,连道几声“使得”,说着转头看向眉庄。
“臣弟之前也蹭皇兄的光尝过几回贵妃娘娘永和宫的手艺,今儿这酸梅汤也着实不错,不知娘娘新添了什么秘方?。”
眉庄轻摇团扇,眸光微转,含笑答道。
“不过是些寻常的乌梅、山楂、甘草...汤成后静置,加上薄荷叶再用井水加冰镇足两个时辰,去掉涩味。”
“火候依着古书记载,慢煮三沸,方才出锅时再过滤三遍,入口更醒神些,清热解暑最是妥当。”
“十三爷要是喜欢,臣妾待会儿回去,让人抄份方子送来九州清晏,再另备一瓮新熬的给您带走。”
皇帝执子的手不停,落子后指着怡亲王笑骂道。
“你倒是会占便宜,蹭吃还要顺带拐了方子去。”
怡亲王先是郑重给眉庄拱手谢过,又不慌不忙地在棋盘上落下一子,对皇帝一作揖。
“臣弟去年刚饶了贵妃娘**画,今儿当着四哥的面又白得了方子,看来等两位皇侄周岁,臣弟的贺礼可得加倍丰厚些。”
“不然回头真成四哥口中,到哥嫂家蹭吃蹭喝还连吃带拿的讨人厌小叔子了。”
眉庄目光温婉如水,轻手轻脚给皇帝和怡亲王的碗中又添半盏酸梅汤。
‘怡亲王真是个妙人啊!’
从第一次见面的小四嫂,到现在一口一个贵妃娘娘,或者是哥嫂。
几个称呼之间,就知道这位心里的分寸拿捏得极准,亲疏远近恰到好处,什么样的称呼该用在什么场合,心里门儿清。
自己刚进宫时,这位爷眼里自己恐怕就是他皇帝四哥后宫批量存在,不需要特别留意的妃嫔之一。
一句“小四嫂”,几分调侃,几分打趣,就是缺少恭敬。
可如今自己升到贵妃,再加上两个孩子。
再次见面称呼立刻就改成“贵妃娘娘”,
难怪他能跟皇帝,处成最说得上话的弟弟。
靠得不止是旧时情谊!
下完棋局怡亲王起身告退。
皇帝拉着眉庄的手询问道。
“刚才路上可是遇上什么人了?朕看你刚才进来,额头都沁出汗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