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又是四年一轮的科举之年。
历史上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南北榜案。
整个科举录取的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都没有,这引起了整个北方士子的不满。
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士子们的怒火,不但流放了主考官刘三吾,甚至又为北方士子单独开了一榜,史称北榜。
自此南北榜成为有明一朝的定制,这个制度甚至在之后一直沿用了几百年之久。
不过如今,随着朱允熥这只小蝴蝶不断呼扇翅膀,原本的历史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三吾告老,南北榜案还没来得及发生,便彻底消弭于无形。
当然,没有了因为北方、南方教育不均衡引起的南北榜案,南京城作为如今整个大明的**、经济中心,同样少不了纷争。
此刻就在皇城之外,仙学院和翰林院中间的广场上,一群儒生和一群道士正在**互喷。
“什么**仙学院,一群只会炼丹修道、参禅说法的和尚道士,竟然也学着我等儒门入世,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你们懂什么叫为官,什么是驭民之道吗?”
“你们懂得如何治理天下吗?”
一个六十多岁,头发、眉毛皆白的老儒生指着对面一群身穿道袍、僧袍的年轻人直接开喷。
他们这两拨人便是今年刚刚考进翰林院的文进士,以及考进仙学院的仙进士。
今年是科举制度改革之后,真正开始施行的第一年。
按照如今朝廷的新制,他们考上进士之后,还需要在翰林院和仙学院分别进修三到五年,之后才能真正授官,治理一方。
作为未来的竞争对手,再加上翰林院考的是旧有的八股文,而仙学院考的则是如今朝廷改制之后侧重的仙学。
自然双方就有些互相看不顺眼,彼此鄙夷了。
“我等不懂,你们就懂吗?”对面一个年轻道士忍不住反驳。
“呵呵,我等儒门从小学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策略,我们当然懂!”
“这大明之前三十年盛世,不就是我儒门在陛下和太孙殿下领导下共同治理出来的吗?”
“那个时候,你们这些和尚、道士又在哪里?”
“不一直都躲在深山老林参禅念经,装神弄鬼吗?”老儒生高声嘲讽,贴脸输出。
那小道士被他喷的满脸通红,正要反驳,后方仙学院深处却是突然传来了一声温和却深入人心的劝告。
“都回来吧!”
“莫要做无谓的口舌之争。”
这道声音好似带有魔力一般,立马就让那些刚刚考进仙学院的仙进士们平静了下来。
“是,真人!”
一群人恭恭敬敬的朝着仙学院后方施礼,然后也不再争论,老老实实的返回了仙学院。
那刚刚还**四射,贴脸开喷的老儒生听到这声音,脸上顿时也不由闪过一丝惧意。
“是张三丰!”
“这可是和我们院首一样,被太孙殿下授予了仙法的超凡者啊!”老儒生身后传来窃窃私语之声,没来由的气势就弱了下来。
“哈哈!”
“张真人见谅,这些后辈不懂事,冲撞了真人,我这就带回去管教!”
就在这时,翰林院之中,解缙身穿宽大儒衫,坐在一只仙气飘飘的仙鹤身上飘然而出,他先是朝着仙学院的方向施了一礼。
这才一挥手转过头笑道:“都滚回去读书去,一时的口舌之争代表不了什么,我们儒家不看说了什么,只看能做什么,明白吗?”
“是!”
一群儒生朝着解缙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再次恢复了之前的精气神,满脸激动的返回了翰林院。
“哼……,儒家不一直只会夸夸其谈吗?”
“什么时候勤于做事了?”
仙学院之内,正聚在一起等着接见仙进士的张鲁一、茅元一、慧禅方丈等人看到考进他们仙学院的仙进士被对面翰林院打压,解缙最后又跑出来**,顿时都有些不满。
听到茅元一的吐槽,慧禅方丈不由双章合十笑道:“儒家不一直都是这样子吗?皇权需要什么样的儒家,他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儒家,从孔子之儒,到董仲舒之儒、再到程朱之儒,儒家一直都在变,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但,我等却也需要警醒!”
张鲁一脸上不由有些凝重道:“诸位可别忘了,那些曾经儒家的对手,可是都被儒家吃掉了的,比如先秦时期盛极一时的法家,汉初的黄老之学,可都被融入了儒家学说的。”
“如今我释道两家成了他们的对手,我可是听说,那个解缙已经在吹嘘什么儒仙了,还说孔子当年并没有死,而是飞升去了仙界,还说他就是被太孙殿下赐予了儒家才气,这才能够成为超凡者的。”
“胡说八道!”
茅元一闻言顿时被气的发抖。
这些儒生一个个真不要脸皮,以前老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如今却又转过头来开始说儒仙了。
现在连特**孔子都成仙了。
这要是孔子地下有知,能被他这些不肖子孙气活过来。
“不必计较那么多!”
“如今的时代,和之前所有的时代都不同,何况太孙殿下之前可是说过要建立气运神朝的,到时候才是我佛道两家真正崛起的时候。”
“诸位不需要和儒家做一时之争,我们只需要努力完成陛下和太孙殿下交代给我们的事情,就可以了。”
突然,张三丰从远处飘然而来,满脸温和的开口。
“见过真人!”
一群人,连带着刚刚进门的仙进士,同时朝着张三丰行礼。
张三丰微微抬手,顿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直起了身子。
张鲁一心中微凛,即便见识过很多次张三丰施展仙法,但他依然每次都会感觉浑身起鸡皮疙瘩,每一次他内心深处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渴望的情绪。
“真人,太孙殿下说的气运神朝到底是什么样子啊?”
“我等这几年一直听说,却从未见过,也完全无法想象,真人可否给我们稍微透漏一些,也好给我等一些希望?”张鲁一满脸希冀道。
“这个……!”
张三丰闻言顿时有些踌躇,说实话他对于所谓的气运神朝同样知之甚少,整个大明或许也只有陛下和太孙殿下才真正知道何为气运神朝。
但现在他却不能这么说,沉吟少许之后,张三丰不由道:“如今太孙殿下正在闭关,或许正是在领悟气运神朝的建立之法,我等不需要过多猜测,只需要安静等待就是了。”
“这马上都要三年了,也不知道殿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关?”张鲁一叹了口气道。
“轰隆!”
也就在他话音刚刚落下的瞬间,皇宫上空突兀的响起一声炸雷。
本来朗朗乾坤之下,渐渐地开始有乌云缓缓汇聚而来。
“天劫?”
“这没有灵气的凡界也有天劫?”
“给老子散!”
一声大喝在皇宫之内响起,刹那间天空中才刚刚凝聚了一半的雷云刹那间消散一空,天空再次变得艳阳高照起来。
正在暖阁之中和几个尚书商量事情的朱元璋,听到动静脚步匆匆的赶出来。
他抬起头看向天空,一眼就看到了半空中张开双臂,闭着眼的朱允熥。
“大孙这是出关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欣喜,喃喃自语道。
“系统,我筑基之后,突然感觉到四面八方多出了很多个亮点,那是什么?”朱允熥在心神之中问道。
【圣子大人,那是唯我独尊真功达到筑基境之后,特有的神通,您可以把一定距离内,所有能够形成神之印记的无主神格统统强行纳入自己的道基之中,从今以后,您便可以成为那些人信奉的神祇了。】
“卧槽,这么逆天!”
朱允熥不由瞪大了眼睛。
他顺着其中一个亮点看去,立马便看到了关外的白山黑水,以及隐藏在白山黑水之中的五道无主神格。
“这是……狐黄白柳灰,关外五大出马仙!”
朱允熥伸手一招,把无数五种颜色的丝线拉到自己手里,立马他就感应到了这五道神格分别代表着什么。
他又看向北方的另外一道格外璀璨的亮点。
“这是……武当的真武大帝!”
“咦……西边有两道神格好特殊,这是……武圣关羽!”
“旁边那是诸葛亮?”朱允熥不由瞪大了眼睛。
“系统,古人也能凝聚出神格?”朱允熥问道。
【可以的,只要能产生信仰之力,便可以凝聚神格】
【圣子大人在建立气运神朝之后,甚至可以把他们直接复活成为真正的神祇】
“也就是说,等大明建立气运神朝之后,我能把关羽和诸葛亮复活?”朱允熥问道。
【应该是把民众祭祀的这两尊神祇复活过来】
系统认真的做出解答。
“那也很厉害了啊!”
朱允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他不由又向远处看,发现所有能够凝成神格的光点中华夏格外的多,除此之外就是如今的欧洲和亚洲中部,那里同样也有几个极其明亮的光点。
除了这几个地方之外,放眼望去,四面八方基本上都是一片漆黑。
当然有些地方,各种散乱的信仰丝线倒是密密麻麻。
就比如印度。
这说明,印度的信仰同样非常繁杂,而且杂乱无序,就像是曾经的倭国一般。
“或许我可以像倭国一样,派遣一些人过去把那里的信仰之力整理一下,鸠占鹊巢弄一个华夏古代的神明出来。”
“如来佛祖或许就很合适啊!”朱允熥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而也就在朱允熥在拉取四面八方的无主神格,融入自己的道基的同时,在他的背后一片浩大的神域开始若隐若现的显露出来。
那是属于唯我独尊真法凝成的神域。
在神域之中,一尊尊被朱允熥鸠占鹊巢的神祇渐渐出现。
“那是……龙王!”
下方很快就有南方海边的士子认出了其中一尊神祇的模样,他不由噗通一声就朝着朱允熥跪拜了下来。
这几年东南沿海龙王的信仰突然开始繁盛起来,各地的龙王庙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有些在大明如今的各种变革中受到了极大损失,却又不愿意改变的士族甚至狂热的为龙王爷举行浩大的祭祀。
期待着龙王爷能够再次显灵,给大明的那位皇太孙一点颜色瞧瞧。
结果现在看来,龙王爷竟然就站在皇太孙的身后,甚至看模样,疑似是这位皇太孙殿下的下属,这样的结果,还真是有点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的喜感。
那位东南沿海的士子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默然,他觉得若是自己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告诉那些士族,那些人恐怕会疯。
而和这位士子一样,认出了神域之中一些神祇的还有张三丰等道门中人。
“真武大帝为何会出现在太孙殿下身后?”
张三丰不由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武当山如今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这位可是道教北极四圣之一,而且因为张三丰这位活神仙的缘故,真武大帝如今在大明北方的香火极其旺盛。
没想到现在连真武大帝都出现在了朱允熥身后。
“噗通!”
突然张三丰身后的张鲁一脸色极其惶然的朝着朱允熥跪了下来。
“叩见降魔护道天尊!”张鲁一高声叩首。
“连张天师都在!”
张三丰顺着他的目光向天空看去,果然看到了若隐若现的张道陵。
这位如今就供奉在龙虎山大殿,而且还是张鲁一的祖上。
等看到朱允熥身后越来越多的神祇开始显露出来时,下方张三丰等人的表情已经彻底呆滞了,甚至已经有些麻了。
“殿下他……他莫非是玉皇大帝转世不成?”有道士喃喃自语道。
“轰隆隆!”
也就在这时,朱允熥身后那一大片的神域,以及神域之内密密麻麻的神祇骤然崩碎,化为一道道丝线融入了他的体内,确切的说是融入了他的道基之中。
此时此刻,朱允熥甚至有一种,他掌控了地球超过一半人性命的感觉。
“这就是神道吗?”
朱允熥喃喃自语,神色震撼。
历史上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南北榜案。
整个科举录取的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都没有,这引起了整个北方士子的不满。
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士子们的怒火,不但流放了主考官刘三吾,甚至又为北方士子单独开了一榜,史称北榜。
自此南北榜成为有明一朝的定制,这个制度甚至在之后一直沿用了几百年之久。
不过如今,随着朱允熥这只小蝴蝶不断呼扇翅膀,原本的历史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三吾告老,南北榜案还没来得及发生,便彻底消弭于无形。
当然,没有了因为北方、南方教育不均衡引起的南北榜案,南京城作为如今整个大明的**、经济中心,同样少不了纷争。
此刻就在皇城之外,仙学院和翰林院中间的广场上,一群儒生和一群道士正在**互喷。
“什么**仙学院,一群只会炼丹修道、参禅说法的和尚道士,竟然也学着我等儒门入世,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你们懂什么叫为官,什么是驭民之道吗?”
“你们懂得如何治理天下吗?”
一个六十多岁,头发、眉毛皆白的老儒生指着对面一群身穿道袍、僧袍的年轻人直接开喷。
他们这两拨人便是今年刚刚考进翰林院的文进士,以及考进仙学院的仙进士。
今年是科举制度改革之后,真正开始施行的第一年。
按照如今朝廷的新制,他们考上进士之后,还需要在翰林院和仙学院分别进修三到五年,之后才能真正授官,治理一方。
作为未来的竞争对手,再加上翰林院考的是旧有的八股文,而仙学院考的则是如今朝廷改制之后侧重的仙学。
自然双方就有些互相看不顺眼,彼此鄙夷了。
“我等不懂,你们就懂吗?”对面一个年轻道士忍不住反驳。
“呵呵,我等儒门从小学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策略,我们当然懂!”
“这大明之前三十年盛世,不就是我儒门在陛下和太孙殿下领导下共同治理出来的吗?”
“那个时候,你们这些和尚、道士又在哪里?”
“不一直都躲在深山老林参禅念经,装神弄鬼吗?”老儒生高声嘲讽,贴脸输出。
那小道士被他喷的满脸通红,正要反驳,后方仙学院深处却是突然传来了一声温和却深入人心的劝告。
“都回来吧!”
“莫要做无谓的口舌之争。”
这道声音好似带有魔力一般,立马就让那些刚刚考进仙学院的仙进士们平静了下来。
“是,真人!”
一群人恭恭敬敬的朝着仙学院后方施礼,然后也不再争论,老老实实的返回了仙学院。
那刚刚还**四射,贴脸开喷的老儒生听到这声音,脸上顿时也不由闪过一丝惧意。
“是张三丰!”
“这可是和我们院首一样,被太孙殿下授予了仙法的超凡者啊!”老儒生身后传来窃窃私语之声,没来由的气势就弱了下来。
“哈哈!”
“张真人见谅,这些后辈不懂事,冲撞了真人,我这就带回去管教!”
就在这时,翰林院之中,解缙身穿宽大儒衫,坐在一只仙气飘飘的仙鹤身上飘然而出,他先是朝着仙学院的方向施了一礼。
这才一挥手转过头笑道:“都滚回去读书去,一时的口舌之争代表不了什么,我们儒家不看说了什么,只看能做什么,明白吗?”
“是!”
一群儒生朝着解缙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再次恢复了之前的精气神,满脸激动的返回了翰林院。
“哼……,儒家不一直只会夸夸其谈吗?”
“什么时候勤于做事了?”
仙学院之内,正聚在一起等着接见仙进士的张鲁一、茅元一、慧禅方丈等人看到考进他们仙学院的仙进士被对面翰林院打压,解缙最后又跑出来**,顿时都有些不满。
听到茅元一的吐槽,慧禅方丈不由双章合十笑道:“儒家不一直都是这样子吗?皇权需要什么样的儒家,他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儒家,从孔子之儒,到董仲舒之儒、再到程朱之儒,儒家一直都在变,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但,我等却也需要警醒!”
张鲁一脸上不由有些凝重道:“诸位可别忘了,那些曾经儒家的对手,可是都被儒家吃掉了的,比如先秦时期盛极一时的法家,汉初的黄老之学,可都被融入了儒家学说的。”
“如今我释道两家成了他们的对手,我可是听说,那个解缙已经在吹嘘什么儒仙了,还说孔子当年并没有死,而是飞升去了仙界,还说他就是被太孙殿下赐予了儒家才气,这才能够成为超凡者的。”
“胡说八道!”
茅元一闻言顿时被气的发抖。
这些儒生一个个真不要脸皮,以前老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如今却又转过头来开始说儒仙了。
现在连特**孔子都成仙了。
这要是孔子地下有知,能被他这些不肖子孙气活过来。
“不必计较那么多!”
“如今的时代,和之前所有的时代都不同,何况太孙殿下之前可是说过要建立气运神朝的,到时候才是我佛道两家真正崛起的时候。”
“诸位不需要和儒家做一时之争,我们只需要努力完成陛下和太孙殿下交代给我们的事情,就可以了。”
突然,张三丰从远处飘然而来,满脸温和的开口。
“见过真人!”
一群人,连带着刚刚进门的仙进士,同时朝着张三丰行礼。
张三丰微微抬手,顿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直起了身子。
张鲁一心中微凛,即便见识过很多次张三丰施展仙法,但他依然每次都会感觉浑身起鸡皮疙瘩,每一次他内心深处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渴望的情绪。
“真人,太孙殿下说的气运神朝到底是什么样子啊?”
“我等这几年一直听说,却从未见过,也完全无法想象,真人可否给我们稍微透漏一些,也好给我等一些希望?”张鲁一满脸希冀道。
“这个……!”
张三丰闻言顿时有些踌躇,说实话他对于所谓的气运神朝同样知之甚少,整个大明或许也只有陛下和太孙殿下才真正知道何为气运神朝。
但现在他却不能这么说,沉吟少许之后,张三丰不由道:“如今太孙殿下正在闭关,或许正是在领悟气运神朝的建立之法,我等不需要过多猜测,只需要安静等待就是了。”
“这马上都要三年了,也不知道殿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关?”张鲁一叹了口气道。
“轰隆!”
也就在他话音刚刚落下的瞬间,皇宫上空突兀的响起一声炸雷。
本来朗朗乾坤之下,渐渐地开始有乌云缓缓汇聚而来。
“天劫?”
“这没有灵气的凡界也有天劫?”
“给老子散!”
一声大喝在皇宫之内响起,刹那间天空中才刚刚凝聚了一半的雷云刹那间消散一空,天空再次变得艳阳高照起来。
正在暖阁之中和几个尚书商量事情的朱元璋,听到动静脚步匆匆的赶出来。
他抬起头看向天空,一眼就看到了半空中张开双臂,闭着眼的朱允熥。
“大孙这是出关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欣喜,喃喃自语道。
“系统,我筑基之后,突然感觉到四面八方多出了很多个亮点,那是什么?”朱允熥在心神之中问道。
【圣子大人,那是唯我独尊真功达到筑基境之后,特有的神通,您可以把一定距离内,所有能够形成神之印记的无主神格统统强行纳入自己的道基之中,从今以后,您便可以成为那些人信奉的神祇了。】
“卧槽,这么逆天!”
朱允熥不由瞪大了眼睛。
他顺着其中一个亮点看去,立马便看到了关外的白山黑水,以及隐藏在白山黑水之中的五道无主神格。
“这是……狐黄白柳灰,关外五大出马仙!”
朱允熥伸手一招,把无数五种颜色的丝线拉到自己手里,立马他就感应到了这五道神格分别代表着什么。
他又看向北方的另外一道格外璀璨的亮点。
“这是……武当的真武大帝!”
“咦……西边有两道神格好特殊,这是……武圣关羽!”
“旁边那是诸葛亮?”朱允熥不由瞪大了眼睛。
“系统,古人也能凝聚出神格?”朱允熥问道。
【可以的,只要能产生信仰之力,便可以凝聚神格】
【圣子大人在建立气运神朝之后,甚至可以把他们直接复活成为真正的神祇】
“也就是说,等大明建立气运神朝之后,我能把关羽和诸葛亮复活?”朱允熥问道。
【应该是把民众祭祀的这两尊神祇复活过来】
系统认真的做出解答。
“那也很厉害了啊!”
朱允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他不由又向远处看,发现所有能够凝成神格的光点中华夏格外的多,除此之外就是如今的欧洲和亚洲中部,那里同样也有几个极其明亮的光点。
除了这几个地方之外,放眼望去,四面八方基本上都是一片漆黑。
当然有些地方,各种散乱的信仰丝线倒是密密麻麻。
就比如印度。
这说明,印度的信仰同样非常繁杂,而且杂乱无序,就像是曾经的倭国一般。
“或许我可以像倭国一样,派遣一些人过去把那里的信仰之力整理一下,鸠占鹊巢弄一个华夏古代的神明出来。”
“如来佛祖或许就很合适啊!”朱允熥摸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而也就在朱允熥在拉取四面八方的无主神格,融入自己的道基的同时,在他的背后一片浩大的神域开始若隐若现的显露出来。
那是属于唯我独尊真法凝成的神域。
在神域之中,一尊尊被朱允熥鸠占鹊巢的神祇渐渐出现。
“那是……龙王!”
下方很快就有南方海边的士子认出了其中一尊神祇的模样,他不由噗通一声就朝着朱允熥跪拜了下来。
这几年东南沿海龙王的信仰突然开始繁盛起来,各地的龙王庙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有些在大明如今的各种变革中受到了极大损失,却又不愿意改变的士族甚至狂热的为龙王爷举行浩大的祭祀。
期待着龙王爷能够再次显灵,给大明的那位皇太孙一点颜色瞧瞧。
结果现在看来,龙王爷竟然就站在皇太孙的身后,甚至看模样,疑似是这位皇太孙殿下的下属,这样的结果,还真是有点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的喜感。
那位东南沿海的士子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默然,他觉得若是自己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告诉那些士族,那些人恐怕会疯。
而和这位士子一样,认出了神域之中一些神祇的还有张三丰等道门中人。
“真武大帝为何会出现在太孙殿下身后?”
张三丰不由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武当山如今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这位可是道教北极四圣之一,而且因为张三丰这位活神仙的缘故,真武大帝如今在大明北方的香火极其旺盛。
没想到现在连真武大帝都出现在了朱允熥身后。
“噗通!”
突然张三丰身后的张鲁一脸色极其惶然的朝着朱允熥跪了下来。
“叩见降魔护道天尊!”张鲁一高声叩首。
“连张天师都在!”
张三丰顺着他的目光向天空看去,果然看到了若隐若现的张道陵。
这位如今就供奉在龙虎山大殿,而且还是张鲁一的祖上。
等看到朱允熥身后越来越多的神祇开始显露出来时,下方张三丰等人的表情已经彻底呆滞了,甚至已经有些麻了。
“殿下他……他莫非是玉皇大帝转世不成?”有道士喃喃自语道。
“轰隆隆!”
也就在这时,朱允熥身后那一大片的神域,以及神域之内密密麻麻的神祇骤然崩碎,化为一道道丝线融入了他的体内,确切的说是融入了他的道基之中。
此时此刻,朱允熥甚至有一种,他掌控了地球超过一半人性命的感觉。
“这就是神道吗?”
朱允熥喃喃自语,神色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