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初五。

  那些进京的各路藩王便开始陆续返回封地。

  朱允熥也不复之前的悠闲,奉老朱的旨意,一个个把这些叔叔们礼送出城。

  直到正月十五,朱允熥送别最后一位藩王离开南京城。

  “四叔,一路平安!”

  南京城外十里,朱允熥满脸笑容的和朱棣道别。

  “太孙殿下保重,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就劳烦太孙殿下代为照顾了。”

  “若是他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太孙只管管教便是,我已经和他们说过了,在京期间一切唯太孙之命是从。”朱棣同样满脸热情的抱拳。

  “四叔这是哪里话,高炽等人都是我的好兄弟,这不用你说,我都会好好待他们的。”

  朱允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这才继续笑道:“还有一件事,我要和四叔提一下,关于道衍大师擅自去石门塞的事情,虽然我相信他和那个逆贼范进元犯的事没有关系,但他们两个认识却是实情。”

  “这件事我没有禀报老爷子,直接给压了下来,但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再跟你回北平了,这件事还请你能体谅。”

  正满面微笑的朱棣闻言脸上的表情不由一僵,连身体都忍不住稍稍绷紧了一些。

  这件事他刚知道的时候,的确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这件事的确可大可小,若是朱允熥揪着不放,直接捅到老爷子那里,他很有可能会和二哥一个下场,直接被带回凤阳圈禁。

  毕竟回到南京大半个月时间了,他可是很清楚朱允熥这位皇太孙在老爷子心中分量的。

  可以说这位现在就是整个大明朝的禁忌,谁敢打朱允熥的主意,身死族灭都是最轻的。

  即便他是皇子,即便这件事他真的根本就不知情,但只要朱允熥想,一句话就能让老爷子把他圈禁了。

  说实话对于此事,他还是很感激朱允熥的。

  这位皇太孙殿下比他想象的要更加大气,更加有人主气象。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的发生,让他心中那偶尔会冒出来的一些可怕念头彻底偃旗息鼓。

  “殿下说的哪里话!”

  “此事我要感谢殿下才对。”

  “不过道衍这个人我很了解,这是一个很别扭的人,他虽然抱负心强了一些,但却是一个有底线的人,是绝不会干出为了行刺,杀光石门赛百姓这种丧心病狂事情的,而且他的确非常有才能,以后还请殿下能够善待他。”

  朱棣说到这里,不由爽朗一笑,再次朝着朱允熥抱拳道:“殿下留步,朱棣这就回北平了。”

  “殿下只管安坐南京城,有我在一天,北边的蒙古人便一天不敢犯我大明一寸疆土,掠我大明一个百姓,我可以给殿下立军令状。”

  “若我大明北平防线上有一个百姓被鞑子所掠,朱棣愿以项上人头给那些百姓偿命。”

  “哈哈!”

  “四叔的本事我还是信得过的。”

  朱允熥被朱棣激起了心中豪情,不由也大笑了起来:“不过四叔,你这格局可是小了!”

  “咱大明什么时候只能被动防御了?”

  “你等我几年,等大明再富强一些,咱们便组建一支大军,你来做大将军,带领大军出塞横扫蒙古诸部,彻底一劳永逸的解决北边的边患问题,把那些不服管教的蒙古人彻底赶去北边的雪原上吃雪去。”

  “如何?”

  朱棣闻言双眼顿时放出光来。

  这是他做梦都想要做的事情。

  “好!”

  “一言为定,我等着太孙殿下亲临北平督战的那一天。”朱棣哈哈大笑了起来。

  看着车队扬起烟尘朝着北边的大路上疾驰而去,朱允熥这才收起了目光。

  他咧嘴露出一丝笑意,心道这传说中的永乐大帝其实还是蛮好相处的嘛。

  也不知道朱允炆那小子是怎么回事,每次见到朱棣都像是老鼠见猫一般,连走路都哆嗦……。

  南京城的城墙之上,老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站在这里,看着远处叔侄俩叙旧、道别,脸上不由就露出了一丝笑意。

  “好啊!”

  他老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背着手哼着小曲向城楼下走去。

  “黄景,那个姚广孝要再盯上一段时间,虽然太孙不追究他,但该小心还是要小心一些,莫要让他再做出什么对太孙不利的事情来。”

  “奴婢晓得,一直有两个暗桩在盯着他呢。”黄景笑着应下。

  “他现在被太孙安排在哪了?”老朱又问了一句。

  “呵呵,依然在那个庄园里和张三丰一起养猪种地呢!”

  “听说,他最近被殿下赐下了一本叫做……《母猪的产后护养》的奇书,正在夜以继日的研读呢!”黄太监笑吟吟的道。

  “哈哈,这个臭小子倒是会使唤人。”朱元璋闻言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爷爷,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怎么能在背后埋汰我呢!”

  “我哪里做的不好了?”

  突然朱元璋旁边一阵扭曲,朱允熥的身影一步从虚空中走了出来。

  “你小子,你这又是什么能力?”

  “就不能稳重点。”老朱训斥道。

  “嘿嘿,这是我仙法大成之后的又一神通,再说了这不是在您老人家跟前嘛,有什么好隐瞒的。”

  “而且现在整个南京城谁不知道皇太孙是大明的指路明灯,是黑暗中的一缕光,这不表现的神异一点,也对不起我这身份不是。”朱允熥得意的道。

  “臭小子!”

  朱元璋无奈的笑了笑,他现在也不太能管束这小子了,实在是这小子仙法太厉害,他也有些有心无力了。

  而且朱允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有章法和分寸。

  他现在已经非常放心了。

  “既然你来了,那正好,随咱去你的仙学院瞧瞧去。”

  “我可是听说你这个仙学院的院首,半个月就去了两次,这可有点太不像话了。”

  朱元璋现在看到朱允熥就想要敲打敲打他。

  这样也能免得这小子尾巴翘到天上去。

  “解缙干的不错,我去干什么?”

  “爷爷啊,说到这点,我就要说说你了。”

  “你啊,就是揽权太过了,有时候还是要学会适当放权的,要不然活的实在是太累了。”朱允熥狡辩道。

  “你就是太懒,给自己找借口!”

  “那些官员,你要时时刻刻盯着,不能放松任何警惕知道吗?”

  “要不然你就是在给他贪污受贿的机会,假以时日,那些原本不敢贪的,胆子也会变大,到时候吏治可就彻底败坏了。”老朱训斥道。

  “这还不简单嘛,要那些监察御史是吃干饭的吗?”

  “给他们设个抓**的业绩考核不就行了……。”

  爷孙俩一边走一边互相斗嘴,很快就下了阁楼。

  黄太监跟在两人身后,莫名觉得这一幕非常和谐,也非常熟悉。

  他记得十多年前,皇帝陛下在和皇后娘娘相处的时候,便是这种状态。

  可惜……自从皇后娘娘去世,陛下便再也找不到敢和他斗嘴的人了。

  “幸好现在有了太孙殿下!”黄景心中满是欣慰的想着。

  另外一边,带着一行家眷疾驰了一阵的朱棣缓缓慢了下来。

  他突然忍不住仰天哈哈大笑了起来。

  后边车厢里,本来有些昏昏欲睡的王妃徐妙云被他这笑声吓了一跳。

  她掀开马车帘子,美目横了一眼朱棣。

  “你这人有毛病吗?”

  “好端端的笑什么笑?”

  “哈哈,王妃,我这是高兴啊!”

  “你说得对,这位会修仙的太孙殿下胸襟果然非常人可比。”

  “我很庆幸咱大明的接班人是一个这样的人。”

  “王妃,咱真的不用造反也能当大将军了。”朱棣再次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这对他来说可实在是太重要了。

  他不愿意造反,不愿意在历史上被当做窃国之贼看待。

  但他更不愿意庸庸碌碌的过这一辈子。

  若是能选,他愿意永远替大明,替老爷子守护住这大明北方的边境。

  偶尔午夜梦回,他也会奢望一下像霍去病一般,远击匈奴,封狼居胥。

  这些在大哥朱标身死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一度以为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

  但现在,他又看到了希望。

  在那位皇太孙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他能看的出来,那位太孙殿下对他是真的很信任,信任他的能力,敢于放手让他做事。

  刚刚他说要让自己做大将军,横扫蒙古诸部,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或许有朝一日,自己真的能完成少年时曾经在中山王徐达身前立下的誓言。

  远征漠北,横扫蒙古诸部,彻底荡平大明北方的隐患。

  “你小点声!”徐妙云急切道。

  老爷子那样精明的人,是肯定会在他们车队里安插眼线的。

  这人真是口无遮脸,这么多人看着,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怕啥!”

  “咱爹不怕咱造反。”

  “太孙更不怕!”

  “再说了,咱为何要造反,像老爹一样做皇帝整天还要处理政务,累的半死,哪有做大将军好啊!”

  “咱可不傻,哈哈哈!”

  朱棣纵马向着远处狂奔而去。

  这一刻他好似彻底褪下了心中一直存在的枷锁,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