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把保卫科的电话告诉了陈述。

  片刻后,陈述拨通了保卫科的电话。

  “喂,找谁啊?”

  电话里,响起了陈述熟悉的声音。

  “老刘,是我啊,陈述!”

  陈述回答道。

  “陈述?你怎么给我打来电话了?”

  电话里,响起了老刘激动的声音。

  “哈哈哈,这不是好久没见你了吗?寻思着给你打个电话,聊一聊。”陈述笑道,“怎么跑到保卫科去了?”

  “哎!这事儿就不提了。”

  电话里的刘良有些无奈,“和总编争吵了几句,我就被贬了。”

  “其实也还好,待在这儿总比待在编辑部要好的多,现在的编辑部有些乌烟瘴气的。”

  “保卫科倒是很清闲,我第一天来上班,就喜欢上这里了。”

  刘良笑道。

  “不要找心理安慰了,我知道你心里肯定憋屈。”陈述说道,“都干这么多年文学行业了,突然到了保卫科,肯定你心里也不习惯。”

  “这样吧,我正好有个想法,回头你过来,咱们磋商一下。”

  “想法?什么想法?”刘良问道。

  “咱们自己创办个杂志!”陈述说道,“以后还受别人的气干什么?你来当总编,咱们俩也认识这么久了,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

  “可是创办杂志社要钱啊?”

  “我有!”

  “还要营业执照那些,很难办的!”

  “对我来说是小事儿!”

  “可……”

  刘良还有些犹豫,归根结底,是对目前的生活已经习惯了。

  铁饭碗嘛。

  哪怕和总编闹了矛盾,都没办法开除他。

  甚至可以这么说,他每次见到总编,指着鼻子骂总编,总编也不能把他怎么办。

  撑死给他穿小鞋!

  或者给他调岗!

  如果总编动手打他了,那他就更高兴了。

  这事儿传出去,丢总编的面子,肯定要被不少人笑话。

  “现在不都鼓励下海经商了吗?”陈述再次说道,“难道你要在单位了拿几百块工资过一辈子?”

  沪市经济发展的好,所以工资也比其他城市要高一些。

  刘良身为主编,每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有八百块。

  如果算上年终的绩效奖励,差不多有一千块左右。

  至于普通的编辑的话,可能一个月就六七百块。

  “我……我干了!”

  刘良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这个年代,国家的确支持干部下海经商。

  一般情况下,单位保留工作和待遇,只是停发工资。

  你在外面经商,实在是干不下去了,可以再回来继续捧着铁饭碗。

  也算是解除了这些人的后顾之忧。

  挂断电话后,刘良的心里还是怦怦直跳,他觉得自己可能做出了这辈子最重大的一次决定。

  而后,刘良收拾自己的行李,直接跑到了总编的办公室面前。

  看到刘良的脸色有些不善,总编笑着说道,“刘科长,是不是对调岗的工作有些不满?这个都可以商量嘛。”

  总编还真担心刘良和个二愣子一样,直接出手**。

  “不满**!”

  刘良直接将自己的箱子扔在了总编的办公室桌子上,“老子特么不伺候你了,今天辞职。”

  “给我拿份申请表过来,我现在就填!”

  刘良已经想通了,还不如去搏一把。

  刚才在电话里,陈述和他说,如果他能成为未来成立的杂志社总编,一个月三千五百块工资,外加10%的股份。

  陈述可以出资100万,创办一家杂志社。

  所有的手续,陈述都可以办好,只等他上任了。

  总编愣了一下,然后拿出了一份申请表格,递给了刘良。

  “停职下海?老子不要这个,老子直接辞职!”刘良说道。

  “这……刘科长啊,你要不再考虑考虑?而且你直接辞职的话,手续繁琐,必须得去省作协的人事处**。”总编问道。

  “不用考虑了,我离开杂志社,就是被你逼走的。”

  “以后谁问我,我都这么说。”

  “我到时候还要向沪市作协反映!”

  “填离职原因的时候,我也要这么填!”

  刘良现在破罐子破摔了,根本不怕这位总编。

  “人事处是吧?我现在就去!”

  说罢,刘良离开了总编的办公室。

  此时的办公室外,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刘良丝毫不在意,而是冲着这些人说道,“一个好好的杂志社,被这个**搞的乌烟瘴气的,我是待不下去了。”

  “我打算去汉东省那边,新创办一家私营的杂志社,谁想跟着我去,可以来找我。”

  “别的我没法保证,但是工资嘛,绝对是这里的两倍甚至三倍。”

  撂下这句话,刘良就径直离开了。

  一些杂志社的老人,面面相觑。

  他们已经在杂志社干了这么多年了,真要让他们离职,放弃安稳的生活,估计这些人还有些不乐意。

  但一些年轻人的话,则是蠢蠢欲动。

  年轻嘛,更应该去努力打拼。

  而且这个年头,根本不缺下海经商,一夜暴富的神话。

  别说普通科员了,就是科长、处长、副厅级别的干部,都有辞职下海经商的。

  这是一股席卷全国的潮流。

  虽然这些年轻编辑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是有了想找刘良聊聊的心思。

  ……

  汉东省。

  陈述没想到刘良现在都被逼成这样了。

  创办一家杂志社,也是陈述偶然间想到的。

  毕竟这个年代正是纸质传媒最辉煌的年代,一方面教育开始普及,识字率逐渐增强,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浪潮,尤其是手机门户网站尚未来临,纸质传媒大有可为。

  真正把杂志社、报社干倒闭的,其实就是智能手机。

  娱乐方式多样化,可以玩手机游戏,手机看小说,还可以刷短视频……人们的业余时间都被手机抢走了。

  看书、看杂志、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

  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天下。

  陈述记得以前还有那种教人做饭的书,上面写满了菜系和方法。

  结果短视频出来后,这些书就卖不出去了。

  想吃什么菜,短视频一搜,立马有人手把手教你做,你甚至可以看着对方的操作步骤,一步步的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