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第149章 画卷展开

小说: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作者:平菇青菜 更新时间:2025-10-31 15:08:17 源网站:2k小说网
  陈昊穿着银白色的外骨骼,走向应急署。

  一路上他在雪中劈波逐浪,竟然没有丝毫费力的感觉。

  齐腰深的雪在穿戴外骨骼后,只到膝盖。配合着三维地图,走的格外畅快。

  当然,他开车过来也可以,路都是跑熟的,不存在什么问题。

  可人不**,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陈昊觉得自己在聚变项目启动时,有必要提高一下自己的威信和震慑力,这样才能将话语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远远望见灯火,他已经来到应急署附近。

  最近聚变项目准备启动,应急署是最忙的地方,有了火电厂的供电,这里几乎日夜灯火通明。

  陈昊关掉三维地图,一步步的朝着应急署走去。

  ……

  今天轮到穆宇和唐硕值班,两个人待在值班室,轮流盯着窗外。

  当然,值班也就那么回事。应急署里这么多人,没有哪个失心疯的敢过来。

  轮到穆宇盯守,他打了个哈欠,摇摇晃晃的来到窗边。

  忽然,远处亮起点点灯光,双排四个闪光,看起来是车灯,但又不像。

  他推开窗户,一股寒气涌入。

  唐硕被冻得一皱眉,喝道:“你疯了?没事开什么窗?”

  “老唐,你过来看看这什么玩意?我听着怎么远处嗡嗡直响”

  “啥啊?刚换你盯一会就这么多事。”

  唐硕叨叨咕咕的走了过来,朝窗外看去。

  正在这时,陈昊也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这……这特么是啥?机甲?”

  “卧槽!快!快拉警报!”唐硕扑到警铃旁边,用力按下!

  刺耳的警铃在大楼中响起,唐硕冲出大门喊道:“发现不明入侵者正在逼近,警戒!立刻警戒!”

  刚喊了两声,身子被穆宇猛地拉回了屋,警报也中断了。

  “你干嘛?还不快拿枪!”唐硕双眼赤红着就要去拿枪,却被穆宇死死抓住,动弹不得。

  “等会,我看来人好像有点眼熟。”

  这时,楼上的特勤队员接到警报也开始迅速行动起来,有占据狙击点的,有冲到一楼来的,还有去后院开车的,忙成一团。

  周正宏带着四个人走出大门,看着狰狞的机甲越走越近。

  “老周,什么情况?”

  对面传来熟悉的声音,周正宏一愣,恰好两个探照灯打在机甲身上。来人被照得眯了眯眼睛,伸出粗壮的机械臂挡了一下。

  “你是……陈昊?**,你怎么变这样了?”

  “什么叫我变这样了,你先让人把探照灯挪开。”

  陈昊有些无语,早知道用电台通知他们一下好了,应急署的人反应很剧烈嘛。

  周正宏小跑着上前,一看确实是陈昊,赶忙打出手势,让探照灯挪走。

  伸手摸了摸银白色的机甲外壳,周正宏半是羡慕,半是震惊。这才几天不见,陈昊怎么又搞出了新花样?

  “行了,咱屋里说,外面怪冷的。”陈昊伸手拍了拍周正宏肩膀,和他一起走进大厅。

  “你小子,又给我惹事!”

  陈一鸣此时也来到了一楼,看着比自己高了一头多的陈昊,笑骂道:“这玩意你非穿出来干嘛?过会开会你进得去屋么?”

  “瞧你们一个个说的,我又不是被卡在里面了,来帮忙开下后舱盖。”

  后舱门打开,陈昊从里面钻了出来,笑道:“怎么样老陈,这外骨骼不错吧?”

  “不错是不错,可就是太不实用了,这么大的骨骼,想大批量制造太难。”

  陈昊听完一笑,老陈永远是大工程思维,确实以现在的工业基础制造外骨骼还不如弄几条车的生产线出来。

  不过陈昊本就没想让陈一鸣他们制造外骨骼生产线,他主要就是来秀一下肌肉。

  “陈工来啦!快请去会议室吧!”

  王斌此时也急匆匆跑了下来,看到陈昊拉着他就往会议室走。

  同时嘴里急切道:“前段时间陈署长交给我们几块蓄电池,说是您发明的!我们对蓄电池内部进行了探查,发现它之所以耐寒和高密度的原理是……”

  “打住打住!王工,我可不在乎原理。”

  陈昊笑道:“只要能大批量生产,我东西就没白做,至于研究原理,是你们科学家的事。”

  “能生产,我们已经在安排小规模试制了。”

  王斌感慨道:“您这天赋,不来科学院真的是可惜了,等一会开会还需要您多多为我们指导啊!”

  “指导谈不上,大家一起交流。”

  陈昊与王斌寒暄几句,一同走进大会议室。

  大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绝大多数陈昊都不认识。除了之前见过一面的沈一峰外,还有两位在总部见过的老专家在场。

  “曹老,杨老,您二位怎么也来了?”陈昊快走几步和曹学强、杨大华握了握手,问道:“二位是搭总部的火车来的?一路顺利吗?”

  “哈哈,多谢小友挂念。”

  曹学强拉着陈昊坐在他身边,笑呵呵的道:“搞核聚变,我这个研究超导的怎么能不来?也托了你的福,你的核聚变技术用的磁约束,正好能用上高温超导材料。”

  “至于老杨,他是搞材料的,这不也是专业对口?不过这老小子已经被你比下去喽,你前段时间刚搞出来的合金钢,老杨好不容易把材料复现出来了。”

  “结果我听说你又弄出来个耐寒电池,老杨这几天一直在科研所加班呢!”

  “比下去就比下去,年轻人就该比我们这些老骨头强!”

  杨大华笑着瞪了曹学强一眼,不屑道:“你老曹也别翘尾巴!等小陈搞出个高温超导材料,让你也天天在实验室加班!”

  “各位,聊着呢?”

  几个人正聊着,陈一鸣推开会议室门走了进来。

  众专家见到署长来了,纷纷收音,等他说话。

  “咱们最近几天也都开过几次论证会了,前期的一些施工规划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今天咱们请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提供者陈昊同志来现场,让大家先看看图纸,再把细节敲定一下。”

  “陈昊同志也是咱们应急调度署的副署长,大家欢迎。”

  掌声响起,在场有认识陈昊的,也有不认识的。

  认识的都看向陈昊,投来佩服,赞许的目光。

  不认识的第一反应是“陈昊是谁?”,很快跟随着他人的眼光看到陈昊,又转为震惊。

  相比这一屋子中老年人,24岁的陈昊实在是有些过于年轻了。

  “各位,我带了图纸,大家先看一下。”

  陈昊说着拿起手边的图纸,图纸卷成了一卷,厚厚的一大捆。

  陈一鸣挥手,两名工作人员扯住图纸,向两边展开。

  长近3米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的画着数百个分总成模块。所有人都看傻眼了,这是一个人搞出来的?

  曹学强眼睛已经花了,看不清细节,但他一眼就认出来,中央的托卡马克装置是他在总部看到的模样,一点都没变!

  “核聚变的清明上河图啊……”他眼眶湿润,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