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没有将机器人转运进应急署的试制车间,而是直接来到生产气垫车的工厂,找了个暂时废弃的小车间,把机器人放在了里面。

  然后他开启三维地图,从头到尾细细的扫描了一遍。

  之前在火车站只是粗扫,目的是看看里面有没有高爆**、大威力杀伤性武器等危险品。

  在确认安全后,陈昊开始对这台机器人进行彻底的解剖式扫描。

  这种机器人采用履带式设计,下半身类似于坦克,用履带控制行走。

  上半身有两条手臂,双手可以自由拆卸,更换为其他“工具手”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头眼部应该是有很多个传感器,控制着机器人的行进、抓取等工作。

  整体来讲,其科技含量还处在人类的认知范围内,但头脑中有数块智能芯片,应该就是它可以自主工作的原因。

  确定了机器人没有威胁后,陈昊为其插上电池,开始测试功能。

  “XL003型工程机器人为您服务,请输入工作内容。”

  机器人的胸口出现一块面板,要求陈昊输入工作的具体内容。

  陈昊在面板上鼓捣了一阵,发现这个机器人与锻炉的对话面板类似,也是通过描述来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

  描述的越具体,机器人干的活就越精确。

  比如陈昊如果想让机器人帮他拿水杯,他只需要输入“请帮我把左手边/附近的水杯拿过来。”

  机器人就会自动扫描周围,拿到水杯递到他跟前。

  但如果想让机器人代替工人,进行气垫车的组装,那可就难得多了。

  先要为机器人确定模糊的指令,例如“组装一辆气垫车”。

  然后要输入气垫车的具体图纸和生产线的总成示意图。

  最后再将机器人安排到具体的工位上去,机器人才能开始工作。

  陈昊把机器人带了出去,附近的工人都被吸引,但大家都很有默契的维持着手中的生产,并未上前围观。

  只是在生产间隙中抽空看一看,好奇的打量这台机器人。

  陈昊带着机器人到了发动机总成安装处试了试,这里算是整车组装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了。

  发动机总成在安装中如果有偏置、安装不到位等情况出现,会造成发动机抖动,甚至引起传动轴断裂。

  把几名工人师傅请到旁边,陈昊给机器人下达了指令,机器人立刻忙碌起来,朝着流水线上的发动机跑去。

  在一旁旁观了整个发动机安装流程后,陈昊暂时放下心来。

  这个机器人的智能确实很高,只要指令输入正确,它完全能在生产线中代替人类,实现自动化生产。

  没想到新丰那边居然能制造出如此强大的机器人,他们的芯片是从哪来的?这么高级的智能程度是如何实现的?

  最关键的是,自己能不能仿制?

  陈昊之所以同意交换这批机器人,还是为了仿制需求。

  这批机器人有如此高的智能,其实完全可以实现“自生产自组装”。

  也就是说用这些机器人自己制造新的机器人出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形成一批“机器人大军”,彻底把人类从繁重的流水线工作中解脱出来。

  但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陈昊无法保证这些机器人的安全性!

  尽管机器人经过三维扫描,确认了不带有任何杀伤性武器。

  但如果一旦机器人内部埋藏有一些特殊的信号激活模块,到时候傻乎乎的生产出一大堆它们的复制体,很容易酿成大祸!

  20台机器人掀不起什么风浪,200台呢?2万台呢?

  机械可没有痛觉,也不会恐惧,它们只会按照命令行事,陈昊必须极度小心谨慎。

  他把机器人开回小车间,打开锻炉面板,开始输入信息。

  ……

  “这个叫陈昊的,还真是谨慎啊!”

  另一边的火车上,郑天辰看着手里的平板,里面赫然显示着穿着动力甲的陈昊沉思的面容。

  机器人的双眼摄像头散发着闪闪红光,正是在工作的状态。

  但陈昊本就将它拉出去溜了一圈,摄像头在工作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郑天辰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机器人投放市场之后,会被人拆开检查。

  所以他压根就没搞什么“隐藏设备”,所有的东西都是“必需品”。

  除非你不使用这款产品,要不然只要开机,就会一直处在他的监控之下。

  “怎么?这小子用机器人了?”

  李建军凑了过来,看着摄像头里的陈昊。

  “用了,但只是试制了一下,他们有一个气垫车的制造工厂,刚刚拿去试验了一下!”

  “嘿嘿,用完了还怕他不上钩?”

  李建军狞笑道:“他很快就能发现自组装模式了吧?不缺电,现成的厂房,金宁简直就是为我们准备了!你的研发进度要加快了啊!”

  正说着,郑天辰面前的视频忽然闪了闪,变成了一片漆黑。

  “怎么了?没信号了?”

  “不是,他把机器人关机了。”

  “怎么可能还会关机?这小子这都能忍住?”李建军有些暴躁的在火车厢里走了几圈,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你冷静点!”

  郑天辰面色阴沉道:“可能是他电池恰好没电了,也可能是想把机器人拆开确保一下安全,现在时间才过去几个小时,不要自己先慌了神!”

  “呼……”李建军坐回椅子上呼出一口浊气,咬了咬牙,却也只能等待。

  ……

  陈昊将机器人后面的电池拿掉,再次开启了三维地图。

  这一次随着地图的扫描,锻炉面板上出现了一个机器人的全息影像。

  上面各种尺寸标注、零部件功能应有尽有,只要点击一下,就能看到这款机器人的逆向图纸。

  在面板的另一侧,陈昊提出的新需求赫然显示在上面:“我需要从实物逆向解析出一份图纸,类似于逆转制造模式。图纸应绝对详尽,精确到每一个零件的具体功能。”

  锻炉忠实的记录了三维地图中扫描的所有细节,一个个零件被罗列出来,展示出它们的具体功能。

  陈昊一眼就看到了潜藏在机器人头部无数线路、芯片和钢结构中的一个小芯片。

  上面赫然写着:“信息收发处理模块,可将机器人接收到的全部信息以加密无线电波形式发送至外界设备上,具体发射位置暂无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