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第268章 天宫,天宫!

小说: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作者:平菇青菜 更新时间:2025-10-31 15:13:37 源网站:2k小说网
  手动交会对接是个技术活。

  其原理很简单——初中物理。航天器和天宫空间站相对速度只要保持一致,就可以很容易完成对接。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理谁都知道,足球只要比对方进球多就能赢了,多简单的原理,国足,请!

  真正操作时候是极难极难的,地面的塔台控制因为电磁波遮挡的关系并不能做到很精确,中微子目前只能用在通讯上,其余的功能还有待开发。

  经过与地面的沟通,决定将交会对接的地点放在金宁上空, 1分多钟的时间就要完成对接,利用好通讯畅通的时间段。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空间站在蓝星轨道的运行速度大概在 千米每秒,这个速度刚好处在离心力与引力相互抵消的平衡点。

  速度快了,离心力过大,空间站会逐渐远离目前轨道,跃迁到更高轨道上去。

  而速度慢了,则会缓缓进入大气层,最终坠落烧毁。

  所以在太空中的交会对接不光要考虑速度,轨道高度也要考虑。

  所以必须在低轨道加速,一边接近空间站,一边提升轨道。

  把时间控制在升至空间站轨道时,速度刚好能满足对接状态。

  这种操作靠人力根本做不到,只能用计算机进行辅助。

  陈昊此时已经巡查完了内部的设备,正飘在旁边看崔志刚和王海平的对接操作。

  二人此时已经没工夫再照顾陈昊,两个人一个反复核对轨道信息,一个根据屏幕上的显示进行校准。

  “ 01, 02,目前航天器还有 5分 12秒进入电磁通讯恢复期,请在 5分钟内将轨道调整至可对接状态,完毕!”

  “01收到, 02收到,目前正在进行轨道校准, 2分钟后开始加速。”

  陈昊扫了一眼屏幕,上面的航天器轨道划过一段弧线,正好与空间站的轨道相切。

  崔志刚与王海平再次校准了轨道,点火开始启动对接!

  此时在窗外还看不到空间站的身影,几十上百公里的距离,在太空中看似很短,但足以让空间站隐没在阳光之中,成为一粒细小的尘埃。

  没有了大气散射,阳光透过舷窗照进来,天空的背景却还是纯黑一片。

  美丽的银河如缎带一样横亘天宇,整个航天器、甚至整个蓝星都仿佛镶嵌在黑幕布上的小小碎钻,静静的漂浮在宇宙空间之中。

  “还有 85公里。”

  “继续校准轨道, 70公里。”

  “轨道已校准, 55公里!”

  听着二人不断报数,陈昊知道这是航天器与天宫空间站的距离。

  火箭点火后的速度非常快,眨眼间就逼近到了距离空间站 10公里范围,这时距离进入金宁上空还有 2分钟不到,崔志刚适当降低了速度,保证轨道处在随时可调整的范围内。

  舷窗中已经能看到一个小小的黑点,只有针尖大小。陈昊心也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等待最后对接完成。

  “ 01,02,还有 37秒进入通讯范围,现在开始加速。”

  “收到,已经开始加速。”

  视野中的小黑点越来越大,很快能看出是一个类似于“王”字型的空间站样貌。

  随着进一步拉近,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中间粗粗的核心舱,两边的悬臂和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

  这是华国航天科技的最高峰——长期在轨天宫号空间站!

  “对接准备, 5,4,3,2,1——对接!”

  陈昊眼睁睁看着空间站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到最后视野完全被细节占满,再也看不到它的全貌。

  崔志刚和王海平在地面控制的协助下,利用飞抵金宁上空 1分多钟的窗口期,完成了对接。

  一声震动传来,陈昊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动”了一下。但人体还处在失重状态,并没有向前倾倒。

  “对接成功!完美!”地面塔台中一片欢腾,人们纷纷鼓掌喝彩,陈一鸣看着大屏幕,也松了一口气。

  只要对接完成了,后面就是正常的在轨飞行,并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操作。再往后的危险点就是在返回阶段了,现在可以暂时放下悬着的心。

  “对接完毕了,现在要为空间站充氧,你们先把航天服穿上。”

  崔志刚查看了一下设备,目前航天器与天宫对接已经结束,马上就要开仓,前往天宫内部充氧。

  天宫的空气是循环使用,内部自带了各种各样的净化处理设备。

  其中水和空气的复用率能达到 99%以上,甚至连人呼吸出来的水蒸气都能被收集起来,供人重复饮用。

  崔志刚打开舱门,三个人先钻进隔离舱,然后关闭舱门,开始抽真空。

  等真空抽好了,再打开通往天宫的舱门,三人飘进空间站。

  此时空间站还处在高真空状态,空间站内部没有灰尘,看起来时光都被凝固了。

  阳光透过舷窗洒在桌面上,崔志刚摸索着拉起电闸,为天宫恢复供电。

  陈昊终于触摸到了黄金年代在电视上看过无数遍的场景,天宫空间站内部是一个宽敞的圆形走廊,里面非常简洁,无数仪器、设备都隐藏在各种收纳柜中,体现出华国强大的科技实力!

  科幻电影中的那种复杂的管路和稀奇古怪的设备更多是从美学角度呈现,真正的科技大成是要将空间站修建的和汽车内部一样才算成功。

  陈昊和崔志刚打了个招呼,四下漂浮着查看周围情况。

  除了主通道外,在中央连接处还有三个出口。

  其中一个是货仓,另外两个是“卧室”,最多可供 8名航天员在轨生活。

  此时崔志刚已经打开了压缩空气阀门,储存的空气开始释放,隔着航天服都能听到“嗤嗤”的响声。

  看着气压表上的气压缓缓恢复正常,崔志刚说道:“你们稍等一下,我先净化一下空气再摘头盔。”

  说着,他打开净化器开关。

  又过了几分钟,三人将头盔摘下,这才算是真正“入住”了空间站。

  陈昊呼吸了几口空间站上的空气,稍微有点干燥,可能是因为刚刚净化的原因,略带一点异味。

  接下来还要将航天器内的物资都搬运到天宫上来,虽然三人在轨的时间不会很长,大概也就 1-3天的时间。

  但这次开机启动后,会重新开始长期在轨飞行,逐渐恢复本已停滞的太空探索计划,为后续航天城的修建打基础。

  崔志刚重新打开舱门,这次两边空气联通,暂时就不需要抽真空了。

  三个人飘回航天器,开始搬运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