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第272章 她还在!!!

小说: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作者:平菇青菜 更新时间:2025-10-31 15:13:37 源网站:2k小说网
  输入了限定条件之后,锻炉很快给陈昊出了一张生物圈的平面图。

  随着时间推移,陈昊对锻炉的要求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高端。

  最开始只是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后来是制造各种大型机械、奇观。

  直到现在需要的这个生物圈平面图,说高端也并不高端。可要是人来搞,恐怕不迭代个十次八次都搞不出来。

  陈昊拿着图纸看了看,根据他的需求,锻炉给出了目前能做到的最优解。

  地块分为“田”字型,大体上是横平竖直的结构。

  东北角上是一个大湖,里面投入藻类和鱼虾,用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东南角临近湖水是居住区,差不多有1万人左右居住在一个小区里,平时出去干活。

  西边则是种植养殖区、森林和草原。

  其中森林草原尽可能仿照蓝星目前的状态布置,种植养殖区则靠着无土分层栽培、规模化畜禽养殖尽可能增加种植养殖面积,提升产量。

  而在地下,复杂的排水管道和**处理区域则占据了很大的面积,深达地下十余米。

  里面摆放了各种各样的设备,用来处理人畜排泄物、生活工业**等。

  从这一点上看,陈昊所建立的生物圈,更确切地说是一座“生态城市”,并不是完全不依赖外界输入的可自持生物圈。

  比如湖水的酸碱度、富营养化问题;森林草原的灌溉问题、**处理等。

  这些都要靠外界资源输入帮助,并不能完全自给自足。

  当年星国的生物圈2号,是人畜产生的**,是全靠细菌分解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造成细菌繁殖分解过剩,最终导致氧循环失衡。

  从这一点上讲,难道是因为里面生活的人类和各种动物拉的太多?

  都是于老师自己的肥料了属于是!

  陈昊脑袋胡思乱想,又在锻炉的数据库中找了一批关于生物圈2号的科普文章。

  只可惜这些文章并未详细介绍生物圈2号的具体数据,只是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描述了当时遇到的问题,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算了,时代不同,也没必要参考星国当时的建设。

  陈昊抖了抖图纸,回到应急署找工程师开会。

  数个负责城建、污水处理、给排水、畜禽养殖的工程师被陈昊召集到一起,对着图纸进行商讨。

  来到末世之后,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大幅度变化。

  尤其是金宁市,天坑专业莫名变得吃香起来。比如土木、生化环材、冶金、养殖等等行业,都因为金宁市开展的大基建项目而有了用武之地。

  “陈工,您这个图纸,要施工简单,但如果真正运转,恐怕有点难啊!”

  一名工程师皱着眉头道:“您这个计划居住人口是1万人,但如果要是真搞起来的话,1万人的工种分工,可能有些麻烦。”

  “确实有这个问题,我打算搞一批机器人放进去,反正将来上了太空有太阳能板,电量应该是不缺的,具体投放多少,还是要再测算一下。”

  太空城与地面还不太一样,那里没有风霜雨雪,几乎可以完美的利用太阳能资源。

  就算到时候电力不够,反物质电池、微型核电站、高密度化学电池都给整上,电力肯定是不缺的。

  而现在的生物圈还处在试验阶段,整个“社区”是完全按照生产资源-消耗资源的思路来的。

  所以短期内,生态城内入住的人口大多是从事养殖业、养鱼业、种地、除草等专业技术人才。

  他们一方面在里面工作,一方面生活,来测试整个生态城的物资运转能力和外界输入能力。

  机器人在其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很难说。

  “负责土木、城建的同志先留一下,剩下的人去综合测算一下1万人到底如何分工。咱们等施工接近尾声了再开碰头会。”

  陈昊对此还是颇为乐观的,实验么,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不过在地面上做实验,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所以倒也不至于出什么危险。

  现在关键的还是要将大框架搭起来,然后再考虑后续的稳定运行。

  拿着总图与剩下的工程师碰头,工程师们预计,在有机器人全力帮助的情况下,修建这样一个示范城市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

  主要是地下需要有很多附属的处理设施,这些都要挖土施工,所以拖慢了一些进度。

  陈昊对此也没多说什么,宁保质量不追速度。到了太空,豆腐渣工程是真的能要命的!

  所以必须从实验阶段就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万无一失。

  生态城采用全钢龙骨结构,半圆形罩顶,上面用高强度玻璃作为外壳材料。

  陈昊在地图上找了个新小区,打算将附近的建筑都清理出来,这个小区就留着作为生态城的居民区,也正好省的再盖了。

  一切东西都商量好了,陈昊来到应急署后面的厂房中,思考要对机器人做些什么改动。

  这些自动机器人经过长时间的迭代,已经越来越专业化、智能化。

  目前工厂有一批机器人负责再生产,地下城有一批负责土木、装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负责巡逻、打扫积雪的机器人。

  陈昊暂时还未给机器人配装任何武器,他始终对过高的人工智能抱有极大的警惕心理,宁可养着大批特勤队员,帮他们制作动力甲,也绝对不用机器人军团作为安保。

  拎了几辆机器人放在身前,陈昊绕着机器人慢慢踱步,脑袋里想着具体都需要什么类型的机器人。

  种地的肯定需要,犁地总不能让人和老黄牛来干,最好还是上犁地机。

  这种配合机器人智能化改装后,可以自主工作,能省下很多事。

  养鱼可以弄一个水下机器人,负责饵料和监测水质。

  除草有专门的除草机器人,还有一些可以负责畜禽养殖。

  但陈昊本身对畜禽养殖也不算太了解,到时候再问问养殖业的专家,看看该怎么搞。

  他脑袋里转着念头,没怎么注意到面前几个机器人的状态。

  这几辆机器人都断着电,但有一辆机器人的眼中,却闪出了诡异的红光。

  红光微弱,陈昊也不能整天开着三维地图,所以并未被他发觉。

  又转了几个圈,机器人的头颅也随着陈昊微微摆动,似乎在观察他。

  陈昊猛然觉得有些不对,仿佛自己在被人窥视。

  他蓦然抬头,双眼如电,盯着眼前的几个机器人,下一秒,三维地图就要展开!

  “你发现了?果然敏锐。”一个好听的女声响起,声音清脆,好像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

  陈昊左手微微摆动,已经开了激光的脉冲开关,皱眉问道:“莉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