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第284章 新开始

小说: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作者:平菇青菜 更新时间:2025-10-31 15:13:37 源网站:2k小说网
  灾变后的第二年 6月,金宁地下城一期终于竣工了。

  距离陈昊上次考察毛坯地下城又过了将近 2个月,原本预计的施工计划终究还是拖了一些,直到 5月底才完工。

  随着白天的越来越长,金宁市的气温也有了些许的回升。虽然夜晚依旧是零下 50度的寒夜,但白天恢复到了零下 30度左右,多少还是能在户外活动一下的。

  不过华国其他地方就难了,没有了阳光的覆盖,火山云层越来越厚,当二次陨石的冲击波能量被消耗殆尽后,气温已经开始了缓慢下跌。

  各地已经纷纷上马地下城项目,但因为工程机械急缺,进度非常不理想。

  绝大多数城市还是依托地铁、防空洞等地进行避难,农村几乎已经彻底空了,根本没人再在农村居住。

  今天是地下城剪彩顺利入住的日子,一期地下城能容纳 75万人居住!几乎大半个金宁为之一空!

  后续的几期地下城还在不断修建中,目标居住人数为 600-800万人,彻底恢复黄金年代的荣光。

  但整个华国现在有多少人?根本无法统计。

  通过总部在城市的抽样调查,应该还有 2-2.5亿人左右生存。

  虽然这个数据很粗略,农村基本上不可能有人生还。

  但就算浮动,最少 1.5亿人还是有的。

  800万人相比 1.5亿,小 20倍的差距,几乎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看着身边的陈昊,陈一鸣叹了口气道:“还是得修建太空城才行啊!光靠金宁和附属的几座城市,根本无法满足全国人的需求。”

  “当然,要不你以为我为啥非要修建太空城?”

  陈昊苦笑道:“你们对地下城太过执着,也夸大了太空城的修建难度。实际上越到后来,太空城反而是更容易修建的。”

  地下城在蓝星地表修建,看似坚实,但实际上对土层、工程量、建设速度都是极大的挑战。

  金宁处在平原地区,又有完备的工业体系,超过 10万辆自动机器人,修建地下城尚且如此费力。

  那些处在丘陵、山区、沙漠的城市,压根就没法修建大型地下城。摊子一旦铺开了,很容易发生垮塌事故。

  但太空城本身是漂浮在太空中的,对城市的“形状”没有强制要求。

  虽然起步会慢一些,但只要第一座城市修建起来,一点点向外扩张,根本不用操心空间的问题。

  蓝星轨道从理论上说是“无限”的,毕竟近地轨道 400公里,而同步卫星轨道足有 36000公里!

  除此之外还有地月拉格朗日平衡点、日地拉格朗日平衡点。

  狠一点直接修环太阳的超级太空城,那城市就能修的和一座星球相仿佛,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算了,我还是继续推进地下城项目。”陈一鸣说着,凑近陈昊道:“太空城那边,你得抓点紧了。我最近……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啥意思?嫌我没出成果呗?”

  陈昊撇了撇嘴,不屑道:“我什么资源都没要总部的,他们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老弟,你还是年轻啊!”

  陈一鸣低声道:“有些人可是把咱们金宁的这些机器人当成肥肉的,我这是和王部长反复沟通,这十万辆机器人的规模才没有给我们削减,要不然早就被抢光了!”

  陈昊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机器人的生产已经逐渐趋于停滞,并未盲目的扩大产能。

  毕竟修建地下城、太空城都需要钢材,如果把原材料全用在生产机器人上了,那就是舍本逐末。

  相当于为了采矿效率高,爆了一大堆农民。结果对方兵打过来了,难道要靠农民去挡吗?

  目前金宁的钢铁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有的钢材都来自于临近几个市的“输血”。

  陈昊打算再和更远的周边其它城市洽谈一下,保证太空城的原材料供应。

  目前科研院仿制的高强度合金钢性能越来越优异,几乎已经达到了陈昊熔炼出的合金钢九成以上的效果。

  陈昊站在地下城门口附近,脑子里琢磨着设计一个迷你太空城。

  也不需要多大,直径 3公里左右就行。这样在生态城上验证的东西,就都可以直接拿到太空城中去用,不必担心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

  迷你太空城可算作一个大型太空城的前瞻基地,后续甚至可以直接以迷你太空城为跳板,直接在太空中进行组装。

  他脑子里组织着语言,打算给锻炉提出需求,忽然远方传来车辆行驶的隆隆声,大批居民赶到了!

  这一次入住地下城可就不是生态城的抽签了, 70多万人的容纳量,直接将避难所中的人整车整车的拉过来进行转运。

  上千名工作人员把特勤、应急两个署全部掏空,还征募了大几百名志愿者,这才勉强满足转运需求。

  第一辆自动大巴车停下,车门打开,里面人头攒动,开始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前往地下城。

  这年头人普遍都没什么行李,从黄金年代开始经过了数次“搬家”,身上用被褥打个包,基本上就是自己全部的家当了。

  16个大电梯开始全速运转,每一次能运送 800人左右前往地下城。

  还有一些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则直接把车开下去,就这样 70万人的转运,两天两夜都干不完。

  陈昊还看到了不少人手里拿着平板,对着一辆辆车的车牌号进行扫码。

  只要显示扫码成功,就会在平板上显示出对应的楼层、房号。

  有莉莉丝的帮忙,这种简单的程序和局域网架设并不是什么问题。

  虽然互联网消失了,但随着金宁的基建越来越好,局域网将逐渐在地下城铺开,一点点恢复到黄金年代的生活水准。

  “行了,我不在这看热闹了。”

  原本市里还安排了一个简单的剪彩活动,但人员转运压力实在太大,最终决定取消。

  这大冷天的让人在外面冻着,也实在不是个事。

  陈昊和老陈打了个招呼,准备回去忙自己的事了。

  本来陈昊过来也只是看看,他现在和老陈负责的不是一条线,地下城他也不准备进去居住。

  既然总部有人催太空城的进度,那就搞出来一个先交差,然后再一步步发展成巨型太空城市吧!

  陈昊脑子里想着,返回生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