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已成功引爆,检测到微量 EMP冲击!”
“距离爆心 95公里,检测到 2.3级地震。”
“天宫望远镜照片已传输完毕,在平安市上空观察到火山浓云空洞,空洞直径 11.5公里!”
氢弹爆炸后的数据一条条传回总部,康老背着手在指挥中心里听汇报,点了点头道:“看来**果然能驱散火山浓云,这么看,空投小当量**确实算是一个驱散浓云的选择啊!”
他转头问旁边的科研院杜院长:“老杜,这种**的放射性怎么样?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伤害还是有一些的。”杜院长皱眉道:“现在的氢弹,是利用内部的小型原子弹引爆,在短时间产生高温高压诱发核聚变。虽然氢弹本身很干净,但触发的小型原子弹还是有一定的核辐射。”
“看来得找个新的方法,来触发核聚变才行!”康老站在大厅里沉思起来。
杜院长暗自叹了口气,没有再解释。
现在的氢弹构型,已经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断优化迭代出来的产物,本身已经算是“最优解”。
想改构型,改触发方式,谈何容易?光是核试验就要进行几轮,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不现实。
不知道陈昊这小子有没有歪才能弄出来呢?他既然搞出了可控核聚变,要不让他研究研究氢弹构型?
杜院长想了一会,最后还是没有直接去问陈昊。他现在应该在筹备钢厂的事,还是先不打扰他了……
“阿嚏!”
谁念叨我呢?
陈昊刚走进钢厂大门,就狠狠的打了个喷嚏。高海山见了,问道:“老弟你没事吧?要不咱先找地方休息一会?”
“没事!”陈昊甩了甩头道:“咱先干正事,去钢厂里面看看!”
“别提了,这厂子老大了,我昨天转了一圈都没转完!”
高海山穿着动力甲,在平地上一小时能走 2-30公里,要算上飞行的话更快!
他转一天都没转完,可想而知这钢厂得有多大!
“哈哈,高总夸张了!”
旁边的一名技术员客气了一句,但语气中却浮现一股自傲:“咱们厂占地面积 38平方公里,一共四个大厂区,光高炉就有 15座!年产量最高跑到了 6500万吨!”
“知道陈工您有计划把钢厂重新运转起来,集团的领导非常重视,已经在总部开过好几轮会了。后续怎么改造提升产能,还得您这边多多指导。”
陈昊一边听着,一边走进一号厂区。
一号厂区是一座极为巨大的空旷厂房,陈昊和老高动力甲上的探照灯打过去,一道长长的光柱横亘整个厂区,射在对面的墙上。
毛估一下,这座厂房的进深得有将近 500米!
几十米高的天棚下,矗立着一座高炉。旁边传输皮带、各种机械设备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厂区内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周围的玻璃也有几个破损了。
寒风灌进来,吹得地面的灰四处打着旋乱飘,一副荒凉破败的景象。
但陈昊知道,只要对这座铁厂稍加修复,就能立刻源源不断的产出钢材,为太空城的修建提供原材料保证!
想到这,陈昊问道:“这座厂区的自动化改造的怎么样?皮带轮都是自动控制的吗?”
“哎呀,这个您也知道,我们这是上世纪 70年代的老厂了。”
技术员叹了口气道:“新世纪以后,集团从国外进口了一批新设备,咱们华国也自主研发了一大批。但这些设备算起来到今天,也有 20年的光景了。”
“要说自动化么,肯定还是有的,不过要说能完全离开人操作,恐怕……”
技术员欲言又止,陈昊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们厂区内的各种设备,包括厂区平面图的图纸档案有吗?拿给我看看。”
“有,在档案楼。”技术员问道:“您现在要去吗?我可以带您去看。”
“现在就去吧。”陈昊在来之前,对这座钢厂也有过一定的了解。
海山钢厂在上世纪 50年代就建成了,但当时规模很小,产量也有限。
70年代末 80年代初进行了一轮大规模扩建,极盛时期厂内有员工 16万人!算上家属和附属产业,整个钢厂厂区内就有 51万人,真正的小型王国!
但是这么多人,其实也暴露出了厂子的设备老化,必须大量使用人力来工作的尴尬事实。
现在这末世别说 51万人了,就算是 5万,甚至 5000人,陈昊都有些无法接受。
现在的物流难度可不比以前,几万人在厂子里吃喝拉撒,都要靠着外界进行输入。
难道陈昊在钢厂里再搞个生态城,让这些人屯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陈昊的意思,是建立一个类似于机器人组装厂一样的超巨型自动化工厂,一次性投放进去几万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
厂区里多说有个几百人负责管理维护,遇到问题及时上报。
这样一来,既减轻了物资运输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陈昊脑子里想着,不知不觉已经跟随技术员来到一栋三层小楼旁。小楼周围种植着树木,在黄金年代算是闹中取静的一处好地界。
只是现在白雪皑皑,树木枯死,显得格外的萧索。
“这里是咱们厂的档案室,当时转运时候,有一批技术资料被转运走了。不过还有一大部分留存在这边。您先看看,缺什么资料我再找人往这边送。”
技术员说着掏出钥匙,打开沉重的大锁,推门让陈昊进去。
陈昊一进去,就闻到一股略带陈腐味的纸香,末世来临气温下跌,这栋小楼里却还有那么一丝温暖,估计温度也就在零下十几度的样子。
技术员打着手电筒伸手一指:“三楼都是老厂区的资料,您应该用不到了。新厂,尤其是 2000年以后的技术资料都在 1楼 2楼。”
他说着打开楼梯口的一间屋子:“这里曾经是阅览室,现在已经被搬空了,您在这坐一下,我去搬资料。”
“我们跟你去!”高海山示意四名特勤队员一起跟着去搬。
六个人出了阅览室,开始四处查找资料,搬运过来。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陈昊转头看向莉莉丝道:“把图纸扫描,然后进行自动化改造,我给你两天时间。”
“距离爆心 95公里,检测到 2.3级地震。”
“天宫望远镜照片已传输完毕,在平安市上空观察到火山浓云空洞,空洞直径 11.5公里!”
氢弹爆炸后的数据一条条传回总部,康老背着手在指挥中心里听汇报,点了点头道:“看来**果然能驱散火山浓云,这么看,空投小当量**确实算是一个驱散浓云的选择啊!”
他转头问旁边的科研院杜院长:“老杜,这种**的放射性怎么样?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伤害还是有一些的。”杜院长皱眉道:“现在的氢弹,是利用内部的小型原子弹引爆,在短时间产生高温高压诱发核聚变。虽然氢弹本身很干净,但触发的小型原子弹还是有一定的核辐射。”
“看来得找个新的方法,来触发核聚变才行!”康老站在大厅里沉思起来。
杜院长暗自叹了口气,没有再解释。
现在的氢弹构型,已经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断优化迭代出来的产物,本身已经算是“最优解”。
想改构型,改触发方式,谈何容易?光是核试验就要进行几轮,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不现实。
不知道陈昊这小子有没有歪才能弄出来呢?他既然搞出了可控核聚变,要不让他研究研究氢弹构型?
杜院长想了一会,最后还是没有直接去问陈昊。他现在应该在筹备钢厂的事,还是先不打扰他了……
“阿嚏!”
谁念叨我呢?
陈昊刚走进钢厂大门,就狠狠的打了个喷嚏。高海山见了,问道:“老弟你没事吧?要不咱先找地方休息一会?”
“没事!”陈昊甩了甩头道:“咱先干正事,去钢厂里面看看!”
“别提了,这厂子老大了,我昨天转了一圈都没转完!”
高海山穿着动力甲,在平地上一小时能走 2-30公里,要算上飞行的话更快!
他转一天都没转完,可想而知这钢厂得有多大!
“哈哈,高总夸张了!”
旁边的一名技术员客气了一句,但语气中却浮现一股自傲:“咱们厂占地面积 38平方公里,一共四个大厂区,光高炉就有 15座!年产量最高跑到了 6500万吨!”
“知道陈工您有计划把钢厂重新运转起来,集团的领导非常重视,已经在总部开过好几轮会了。后续怎么改造提升产能,还得您这边多多指导。”
陈昊一边听着,一边走进一号厂区。
一号厂区是一座极为巨大的空旷厂房,陈昊和老高动力甲上的探照灯打过去,一道长长的光柱横亘整个厂区,射在对面的墙上。
毛估一下,这座厂房的进深得有将近 500米!
几十米高的天棚下,矗立着一座高炉。旁边传输皮带、各种机械设备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厂区内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周围的玻璃也有几个破损了。
寒风灌进来,吹得地面的灰四处打着旋乱飘,一副荒凉破败的景象。
但陈昊知道,只要对这座铁厂稍加修复,就能立刻源源不断的产出钢材,为太空城的修建提供原材料保证!
想到这,陈昊问道:“这座厂区的自动化改造的怎么样?皮带轮都是自动控制的吗?”
“哎呀,这个您也知道,我们这是上世纪 70年代的老厂了。”
技术员叹了口气道:“新世纪以后,集团从国外进口了一批新设备,咱们华国也自主研发了一大批。但这些设备算起来到今天,也有 20年的光景了。”
“要说自动化么,肯定还是有的,不过要说能完全离开人操作,恐怕……”
技术员欲言又止,陈昊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们厂区内的各种设备,包括厂区平面图的图纸档案有吗?拿给我看看。”
“有,在档案楼。”技术员问道:“您现在要去吗?我可以带您去看。”
“现在就去吧。”陈昊在来之前,对这座钢厂也有过一定的了解。
海山钢厂在上世纪 50年代就建成了,但当时规模很小,产量也有限。
70年代末 80年代初进行了一轮大规模扩建,极盛时期厂内有员工 16万人!算上家属和附属产业,整个钢厂厂区内就有 51万人,真正的小型王国!
但是这么多人,其实也暴露出了厂子的设备老化,必须大量使用人力来工作的尴尬事实。
现在这末世别说 51万人了,就算是 5万,甚至 5000人,陈昊都有些无法接受。
现在的物流难度可不比以前,几万人在厂子里吃喝拉撒,都要靠着外界进行输入。
难道陈昊在钢厂里再搞个生态城,让这些人屯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陈昊的意思,是建立一个类似于机器人组装厂一样的超巨型自动化工厂,一次性投放进去几万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
厂区里多说有个几百人负责管理维护,遇到问题及时上报。
这样一来,既减轻了物资运输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陈昊脑子里想着,不知不觉已经跟随技术员来到一栋三层小楼旁。小楼周围种植着树木,在黄金年代算是闹中取静的一处好地界。
只是现在白雪皑皑,树木枯死,显得格外的萧索。
“这里是咱们厂的档案室,当时转运时候,有一批技术资料被转运走了。不过还有一大部分留存在这边。您先看看,缺什么资料我再找人往这边送。”
技术员说着掏出钥匙,打开沉重的大锁,推门让陈昊进去。
陈昊一进去,就闻到一股略带陈腐味的纸香,末世来临气温下跌,这栋小楼里却还有那么一丝温暖,估计温度也就在零下十几度的样子。
技术员打着手电筒伸手一指:“三楼都是老厂区的资料,您应该用不到了。新厂,尤其是 2000年以后的技术资料都在 1楼 2楼。”
他说着打开楼梯口的一间屋子:“这里曾经是阅览室,现在已经被搬空了,您在这坐一下,我去搬资料。”
“我们跟你去!”高海山示意四名特勤队员一起跟着去搬。
六个人出了阅览室,开始四处查找资料,搬运过来。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陈昊转头看向莉莉丝道:“把图纸扫描,然后进行自动化改造,我给你两天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