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第322章 运动轨迹问题

小说:全球灾变:修建最强避难所 作者:平菇青菜 更新时间:2025-10-31 15:13:37 源网站:2k小说网
  太空旅程漫长而无聊,在经历过初期的兴奋、恐惧、悲伤、迷茫后,最终只剩下麻木的无聊。

  远处的银河如背景贴图一样毫无变化,仿佛亘古以来它就静静在那里流淌。

  经过几天的值班,工作人员分为三班例行上班下班,大家互相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最后只在擦肩而过时点一下头。

  陈昊看在心里,默默着急。

  太空旅行所面临的问题显然不只有技术难题,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这与航海还不太一样,航海时,风力洋流的变化需要人们不断调整船的状态,遇到天气晴好时还能下锚捕鱼、跳海游泳。

  而在太空之中,所有人都必须待在飞船里,虽然飞船做的很大,但心理上的憋闷感却始终无法消除。

  再小的空间,只要告诉你外面广袤,人也会觉得有希望。

  可再大的船舱,外面是永恒无尽的真空,人也会觉得狭小。

  经过几天的航行,今天正好又轮到陈昊值班。

  他看着眼前永不变化的星空,四下搜寻,忽然发现在天穹的左上角,有一颗橙红色的星星。

  “这是火星吗?”陈昊伸手指了指星星的位置,转头问莉莉丝。

  “是,我们 2天后开始变轨,朝着火星行驶。预计还有 8天 22小时抵达火星轨道,在火星经过二次引力弹弓加速后,前往小行星带。”

  陈昊点了点头,本次前往火星的航程大概在 7000万公里左右,刚好处在小行星带与蓝星的中间点上。

  但因为速度的原因,火星差不多只需要 11天就能抵达。到达火星后,经过引力弹弓加速,飞船的速度会再次提升。

  不过再航行 2天后,就要开始减速,最终以一个相对较慢的巡航速度抵达小行星带。

  太空旅行,加速和减速都是大问题。尤其小行星带附近没有大的天体,只能靠着燃料减速。

  要不是核动力发动机对燃料消耗较少,单单是这个减速,恐怕就要用去几吨,甚至几十吨的燃料。

  陈昊思考片刻,忽然对莉莉丝道:“能不能打开后面的舷窗,我想看看蓝星的方向。”

  “可以,不过为了节约电力,不建议高频次开启后方舷窗。”莉莉丝提醒了一句,大厅里传来轻微的嗡嗡声,后方舷窗已经打开。

  陈昊回头看去,后方舷窗迎着太阳,阳光洒进飞船内,所有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了。

  在刺眼的阳光和远方的银河衬托下,舷窗的右下角有一颗灰突突的星星丝毫不起眼。

  这颗星星看起来比其他星球要大一些,虽然看不清楚细节,但也有花生大小。

  陈昊深深吸了口气,指了指那颗灰色的星星道:“几位,这就是咱们的蓝星。”

  “什么?这么小?”

  旁边的几名工作人员都吃了一惊,纷纷跑到舷窗附近仔细查看。

  原本淡蓝色的星球因为尘埃云的原因,显得灰突突的。但在阳光照耀下依旧显眼,陈昊面无表情的站在最后面看着,心中却泛起波澜。

  在上世纪 90年代,星国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到太阳系边缘时,曾经“回望”过一次,拍下了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

  在国会因为预算问题和旅行者探测器电力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后,这张照片最终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照片里,在阳光的照耀下,右上角有一个只有几个像素的小蓝点,若是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屏幕上出现了坏点,或者照片上出现了尘埃。

  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蓝星。

  在蓝星上生活的人无法感受到蓝星在宇宙中的渺小。虽然互联网兴起后,许多人戏称蓝星为“地球村”。

  可从你的工作单位到家里,驾车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从你生活的城市到远方旅游,无论是驾车、飞机还是高铁,都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如此漫长的时间冲淡了人类对蓝星大小的感知,但当蓝星真正处在宇宙中时,它只是一个黯淡的蓝点,是一粒漂浮在阳光中的尘埃。

  可就是这一粒尘埃,生活着古往今来你认识的、听说过的每一个人。写出过你看过的、听说过的每一件作品。

  我们的科技、工业、建筑、文学、音乐、电影、游戏等所有成果,都在这个蓝点上产生,有的流芳百世,有的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站在太空回望蓝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思乡情绪。只有离开家园,才知道家有多么温暖。

  即使现在的蓝星地表如地狱般难以生存,可它依旧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几名工作人员的吵嚷声闹醒了更多的人,大家纷纷围在舷窗旁看着那颗灰突突的星球。

  “你这么干,对他们未必是件好事。”莉莉丝凝出虚影看着陈昊,冷冷的道:“他们看到蓝星后,这种情绪波动已经超出了阈值,我建议立刻关闭后舷窗。”

  “不必了,让他们看吧,过几个小时再关闭。”

  陈昊摆了摆手,拒绝了莉莉丝的建议。

  太空船中的死寂和麻木已经侵蚀了人们的心灵,陈昊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让人的心理有些波动,激发大家的生活热情。

  不管是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只要有波动,总好过一潭死水。

  从这一天开始,舷窗每天都会打开。参与值班的人总是溜达到后面,查看蓝星所在的位置。

  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远,蓝星从花生大小变为米粒大小,从米粒大小变为针尖大小。

  最终,它再次化为一粒尘埃,漂浮在宇宙空间之中。

  但与此同时,正前方的火星则越来越大,橙红色的星球比蓝星更加显眼,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此时,飞船已经悄无声息的走过 4500万公里的航程,距离火星越来越近了。

  “火星的轨道数据似乎与历史数据有点差别。”

  “轨道数据有差别?”陈昊一愣,追问道:“详细说说。”

  “详细数据还在分析中,但我调用了灾变前的监测数据,火星轨道确实出现了偏移,新的数据正在计算模拟之中,预计 2小时后出结果。”

  轨道差别……

  陈昊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火星轨道的差别和蓝星陨石的撞击有联系吗?

  他在船舱里缓缓踱步,等待着莉莉丝的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