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陈昊真问莉莉丝了,莉莉丝却也没有给出个明确的答复。
她也说不出到底怎么对付黑洞才是最有效的,只能靠着目前人类的知识储备瞎猜。
但人类对黑洞的了解其实也少的可怜,这种天体直到上世纪广义相对论提出之后,才有了理论支撑。
而真正“观测”到黑洞,更是才过了不到十年光景。
可以说人类对“黑洞”的认知,就好似15世纪的天文学家对太阳系的认知一样,还处在非常浅显的阶段。
莉莉丝固然可以通过三维模拟来确定处理黑洞的方法,但模拟终究无法代替现实。尤其是如此缺乏数据支撑的模拟,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不管参考还是怎么样,你先说来听听。”
陈昊环视工厂太空城,现在主要的设备已经被他制造出来了。后续等莉莉丝进行了全部安装,再把后面的水电气通起来,就可以正式进驻生产了。
一人一鸟徜徉在工厂太空城中,陈昊利用能量制造了一个空气气囊,让莉莉丝附身的机械鸟也可以在里面飞行。
二人边走边谈,莉莉丝将自己模拟出的思路说了一遍。
莉莉丝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模拟,一共找出了两种“消灭”黑洞的方法——加速蒸发法与比较吸力法。
加速蒸发法,是莉莉丝脑补出的一种方法,目前没有任何理论支撑。
其工作原理粗略点说,就是给黑洞短时间注入极其澎湃的能量,让黑洞“吃撑”,让它自己吐出来。
因为黑洞本身在吞噬物体或者能量时,会向外释放出极其强大的喷流。
这些喷流本身,就是吃掉的能量有一部分转换为了高能粒子,从黑洞吸积盘两侧喷发而出。
而这颗小黑洞,其吸积盘体积只有篮球大小,质量也只是行星质量。
如果给予它的能量在短时间瞬间达到巨大量级的话,黑洞会出现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在“吃不进去”东西的同时,喷流却被激活,向外释放出极其强大的能量。
这样一来,黑洞本身喂进去的能量会被全吐出来不说,因为喷流的激活,其本身的质量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反复几次之后,黑洞的质量就会衰减,从而加速它的蒸发。
黑洞这种神奇的天体,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如果蓝星被压缩成一颗黑洞,其大小只有零点几毫米,这么微小的黑洞,在零点几秒,甚至零点几毫秒内就会蒸发殆尽。
目前小行星带这颗篮球大小的黑洞,蒸发时间就需要两年以上。
而坐落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大小足有太阳质量的400万倍,巨大的吸引力足够吸引着整个银河的所有天体绕着它旋转。
这种超巨型黑洞,其蒸发时间恐怕就要花几千,甚至上万亿年。至少目前宇宙138亿年的年龄里,人类还没见过如此巨大的黑洞蒸发。
根据莉莉丝的推断,只要进行一次加速蒸发脉冲,就能让这颗黑洞的蒸发时间从2年半急速跌落至几个月时间。
进行两次,更会缩短到几周,甚至几天时间。
进行三次,甚至可以让这颗黑洞在几小时之内迅速蒸发。
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需要陈昊出手。直接在远方架设高能激光发射器,用核电厂进行能量存储一次性释放出来,就可以给黑洞喂食了。
但这种做法一样有巨大的风险,因为人类目前对黑洞的认知太少,这种给黑洞喂食的方式只是莉莉丝的一种模拟,还无法确定到底会不会按照模拟中的发展去走。
万一黑洞不按套路出牌,吸收了大量能量,却只释放出了很少的喷流,那莉莉丝的这种方法无异于资敌。
本来只有土星质量的黑洞经她这么一喂,搞不好会被喂到木星质量,进一步加速人类的灭亡。
“这个方案,还是尽量不要采用。”陈昊摇了摇头,看着太空城道:“咱们的太空城现在还不具备机动性,一旦出了什么事,在太空中就是靶子。”
“万一真给黑洞喂大了,恐怕原本还能拖上几年,一下倒计时就变成几个月了。第二种方法是什么?说来听听。”
莉莉丝看了一眼陈昊,过了半晌才道:“第二种方法,就得需要你的质能转换出手了。”
“你可以接近黑洞,然后利用质能转换将黑洞的质量或能量提取出来,不断削弱黑洞。只要第一步进行的顺利,黑洞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所以实际上最危险的就是第一步。”
让我接近黑洞吗?
陈昊思考片刻道:“需要让我接近黑洞的吸积盘?那恐怕已经到达它的视界面了吧?”
“对于大黑洞来说,是这样的。但这个黑洞还有些不一样。”
莉莉丝说道:“这个黑洞的吸积盘大小只有篮球那么大,实际上你两只手都能捧起来。所以它的视界面,也只有不到一米的直径。”
“在你接近它时,虽然会感觉到引力不断变大,但只要不抵达视界面,我们有很多办法抵抗它的引力。但凡你抽取了它一丝能量或质量,它就会立刻虚弱下来,引力就会减小。”
陈昊听完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让他去接近黑洞,陈昊对此还是有些拿不准的。这玩意一不注意,就算他解锁了质能转换,还是会出人命的!
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这颗黑洞本身是一颗行星级黑洞,就算重力再大,只要不触及它的视界面,引力的大小陈昊是可以承受的。
不会出现因为引力过大,他头和脚的受力不均,将自己身体拉成面条的惨状。
再说,还有三维地图。
陈昊思考片刻,觉得这个买卖还是可以做的。他的三维地图展开后,现在有2公里左右的半径。
在三维地图之内,所有的物体他都能直接进行质能转换。
换句话说,陈昊其实并不需要来到黑洞身边,只要黑洞进入了三维地图的操作范围,他就有操作空间了。
只是这三维地图面对黑洞有没有用,黑洞2公里外到底安不安全,陈昊心里根本没底。
黑洞的质量还在缓慢而坚定的增长,并有随着时间不断加速的趋势。
陈昊深深吸了口气,对莉莉丝道:“你把这两种方案再完善一下,我去找专门负责天文物理的专家询问一下,再给你答复。”
她也说不出到底怎么对付黑洞才是最有效的,只能靠着目前人类的知识储备瞎猜。
但人类对黑洞的了解其实也少的可怜,这种天体直到上世纪广义相对论提出之后,才有了理论支撑。
而真正“观测”到黑洞,更是才过了不到十年光景。
可以说人类对“黑洞”的认知,就好似15世纪的天文学家对太阳系的认知一样,还处在非常浅显的阶段。
莉莉丝固然可以通过三维模拟来确定处理黑洞的方法,但模拟终究无法代替现实。尤其是如此缺乏数据支撑的模拟,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不管参考还是怎么样,你先说来听听。”
陈昊环视工厂太空城,现在主要的设备已经被他制造出来了。后续等莉莉丝进行了全部安装,再把后面的水电气通起来,就可以正式进驻生产了。
一人一鸟徜徉在工厂太空城中,陈昊利用能量制造了一个空气气囊,让莉莉丝附身的机械鸟也可以在里面飞行。
二人边走边谈,莉莉丝将自己模拟出的思路说了一遍。
莉莉丝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模拟,一共找出了两种“消灭”黑洞的方法——加速蒸发法与比较吸力法。
加速蒸发法,是莉莉丝脑补出的一种方法,目前没有任何理论支撑。
其工作原理粗略点说,就是给黑洞短时间注入极其澎湃的能量,让黑洞“吃撑”,让它自己吐出来。
因为黑洞本身在吞噬物体或者能量时,会向外释放出极其强大的喷流。
这些喷流本身,就是吃掉的能量有一部分转换为了高能粒子,从黑洞吸积盘两侧喷发而出。
而这颗小黑洞,其吸积盘体积只有篮球大小,质量也只是行星质量。
如果给予它的能量在短时间瞬间达到巨大量级的话,黑洞会出现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在“吃不进去”东西的同时,喷流却被激活,向外释放出极其强大的能量。
这样一来,黑洞本身喂进去的能量会被全吐出来不说,因为喷流的激活,其本身的质量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反复几次之后,黑洞的质量就会衰减,从而加速它的蒸发。
黑洞这种神奇的天体,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如果蓝星被压缩成一颗黑洞,其大小只有零点几毫米,这么微小的黑洞,在零点几秒,甚至零点几毫秒内就会蒸发殆尽。
目前小行星带这颗篮球大小的黑洞,蒸发时间就需要两年以上。
而坐落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大小足有太阳质量的400万倍,巨大的吸引力足够吸引着整个银河的所有天体绕着它旋转。
这种超巨型黑洞,其蒸发时间恐怕就要花几千,甚至上万亿年。至少目前宇宙138亿年的年龄里,人类还没见过如此巨大的黑洞蒸发。
根据莉莉丝的推断,只要进行一次加速蒸发脉冲,就能让这颗黑洞的蒸发时间从2年半急速跌落至几个月时间。
进行两次,更会缩短到几周,甚至几天时间。
进行三次,甚至可以让这颗黑洞在几小时之内迅速蒸发。
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需要陈昊出手。直接在远方架设高能激光发射器,用核电厂进行能量存储一次性释放出来,就可以给黑洞喂食了。
但这种做法一样有巨大的风险,因为人类目前对黑洞的认知太少,这种给黑洞喂食的方式只是莉莉丝的一种模拟,还无法确定到底会不会按照模拟中的发展去走。
万一黑洞不按套路出牌,吸收了大量能量,却只释放出了很少的喷流,那莉莉丝的这种方法无异于资敌。
本来只有土星质量的黑洞经她这么一喂,搞不好会被喂到木星质量,进一步加速人类的灭亡。
“这个方案,还是尽量不要采用。”陈昊摇了摇头,看着太空城道:“咱们的太空城现在还不具备机动性,一旦出了什么事,在太空中就是靶子。”
“万一真给黑洞喂大了,恐怕原本还能拖上几年,一下倒计时就变成几个月了。第二种方法是什么?说来听听。”
莉莉丝看了一眼陈昊,过了半晌才道:“第二种方法,就得需要你的质能转换出手了。”
“你可以接近黑洞,然后利用质能转换将黑洞的质量或能量提取出来,不断削弱黑洞。只要第一步进行的顺利,黑洞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所以实际上最危险的就是第一步。”
让我接近黑洞吗?
陈昊思考片刻道:“需要让我接近黑洞的吸积盘?那恐怕已经到达它的视界面了吧?”
“对于大黑洞来说,是这样的。但这个黑洞还有些不一样。”
莉莉丝说道:“这个黑洞的吸积盘大小只有篮球那么大,实际上你两只手都能捧起来。所以它的视界面,也只有不到一米的直径。”
“在你接近它时,虽然会感觉到引力不断变大,但只要不抵达视界面,我们有很多办法抵抗它的引力。但凡你抽取了它一丝能量或质量,它就会立刻虚弱下来,引力就会减小。”
陈昊听完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让他去接近黑洞,陈昊对此还是有些拿不准的。这玩意一不注意,就算他解锁了质能转换,还是会出人命的!
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是这颗黑洞本身是一颗行星级黑洞,就算重力再大,只要不触及它的视界面,引力的大小陈昊是可以承受的。
不会出现因为引力过大,他头和脚的受力不均,将自己身体拉成面条的惨状。
再说,还有三维地图。
陈昊思考片刻,觉得这个买卖还是可以做的。他的三维地图展开后,现在有2公里左右的半径。
在三维地图之内,所有的物体他都能直接进行质能转换。
换句话说,陈昊其实并不需要来到黑洞身边,只要黑洞进入了三维地图的操作范围,他就有操作空间了。
只是这三维地图面对黑洞有没有用,黑洞2公里外到底安不安全,陈昊心里根本没底。
黑洞的质量还在缓慢而坚定的增长,并有随着时间不断加速的趋势。
陈昊深深吸了口气,对莉莉丝道:“你把这两种方案再完善一下,我去找专门负责天文物理的专家询问一下,再给你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