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上先前经常打交道的总C谋部和总Z治部,传说中的“四总部”,赵卫红就只剩下总装备部没有接触过了。

  这就是平台高带来的好处。

  寻常军人眼中无比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四总部”,对于科大的学子而言,只不过是“普通”的上级部门罢了。

  别说是赵卫红。

  只要是表现稍微突出一些的学员,就能经常和四总部中的各个部门打交道。

  要是有幸能遇上一两个贵人,甚至不乏毕业之后,便被直接调至四总部任职的例子。

  其实不光是军校。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高考后入读的大学,就将是他们一生中能够涉足到的最高,最大的舞台。

  有人鱼跃龙门,成为选调生,人生就此一片坦途。

  有人顺利留校,就算做不出什么成绩,也能保证衣食无忧。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人入宝山空手归,除了一张轻飘飘的毕业证,便什么也没得到。

  人生的际遇,在这一刻起,便悄悄的有了差距。

  军校里亲密无间的室友,若干年后重逢,或许彼此之间的称呼,便变成了“首长”与“同志。”

  看着手里轻飘飘的确认函,赵卫红忽然很是唏嘘。

  万幸。

  自己抓住了遇到的每一个机会。

  有时候想想,前世的经历对于赵卫红来说,其实还算是件好事,赋予了他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毅力与恒心。

  当看到ATM机屏幕中,明晃晃的余额时,赵卫红的这种唏嘘忽然达到了最顶峰。

  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果然没错。

  而他也终于可以兑现约定,让父母住进窗明几净的大房子。

  在确认函上签好自己的名字,随即送走了黄勇后。

  赵卫红没有一丁点犹豫,立马将卡里的五千块,全都给家里转了回去。

  至于赵卫红为什么不给自己留点.因为现在距离寒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赵卫红还能领取一次津贴。

  这就是铁饭碗不,金饭碗的好处了!

  工资到点就发,从不拖欠。

  这就是“收入稳定”给赵卫红带来的底气与“安全感。”

  慢慢悠悠的回到宿舍,赵卫红看了一眼,发现黄学锋和杨邵武还没回来。

  赵卫红现在不用上课,可黄学锋二人却没有这个待遇。

  除了赵卫红刚回来时的那几天,黄学锋和杨邵武会经常跟在赵卫红身边转悠。

  剩下的日子里,“铁三角”也就只有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才能凑到一起。

  气的黄学锋天天直跺脚,偶尔甚至还会骂赵卫红两句,说什么“卫红你编的那个教材怎么跟天书似的,看不懂啊!”

  对此,赵卫红本来还想说这事也不能怪他啊。

  可转念一想.赵卫红忽然发现,这教材里每一个字都是他写的,黄学锋学不明白,跑过来责怪他,也算是合情合理!

  赵卫红现在也没时间,给两个室友开小灶,也就只能一脸“沉痛”的,看着黄学锋和杨邵武,被他亲手创办出来的教材与课程,折磨的要死要活

  真别说!

  这种感觉还挺好,有那么点“教书育人”的乐趣!

  又等了一会,见黄学锋和杨邵武还是没有回来。

  赵卫红索性摸出手机,给家里打去了电话。

  赵卫红足足等了半分钟,电话里才传来了骊萍喘着粗气,充满惊喜的声音。

  “儿啊?咋这个时候打电话了呢?”

  “我和你爹刚从林子里回来,差点就没接到电话,还好赶上了。”

  “怎么了这是?”

  骊萍的语气非常复杂。

  既有突然接到儿子电话的惊喜,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生怕赵卫红一反常态的在这个时候打来电话,是出了什么事。

  天底下当**,都是这样。

  看不到孩子的时候,想念的紧。

  好不容易接到孩子的电话后,又要开始担心孩子在外面过的好不好,是不是闯祸了等等。

  纵使孩子不在身边,可母亲的心神,却还是牢牢地拴在了儿女身上。

  赵卫红一边来到窗前,让和煦而又温暖的阳光能够洒到自己身上。

  一边感受着母亲话语里蕴**的挂念,缓缓露出了一个十分惬意的笑容。

  “妈,没啥事。”

  “就是想你俩了。”

  赵卫红说的是心里话。

  仔细算算,他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回过家了,更是许久没有在家里,陪着亲人一起过过年了。

  先前已经习惯了在外漂泊的赵卫红,还不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的。

  可当听见母亲的声音后,赵卫红心里忽然燃起了一股急切的渴望。

  渴望回到家里,卸下身上的担子,尽情享受久违的亲情与温馨!

  谁料他这话一出,电话那头的骊萍明显更紧张了!

  “儿啊,你跟妈说,是不是在部队里受委屈了?”

  “好端端的,怎么还想家了?”

  “你听妈说,要是咱做错了事,受到了批评,那咱得认。”

  “可要是咱没错,那谁也不能欺负咱!”

  “实在不行.你就去找你爷!”

  “儿子大了,有本事了,妈帮不上你忙。”

  “但他老人家绝对可以!”

  说着,电话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

  “儿子,你等会。”

  “上来他老人家来咱家吃饭的时候,留了一个电话。”

  “我给你找找!”

  眼看母亲大有一个电话,直接打到魏副首长那里“告状”的架势。

  赵卫红赶忙坐直了身子,哭笑不得的解释道。

  “妈,别翻了,我能受什么委屈啊!”

  骊萍听见了赵卫红的声音,却依旧不肯收手,仍是自顾自的翻找着。

  “没受委屈最好,那你也该给他老人家打打电话。”

  “关系都是越联系越近,你听**,错不了!”

  赵卫红:“.”

  赵卫红很清楚。

  这种状态下的母亲,别说是他,就连他和赵建国俩人加在一块,都说不过她!

  念及于此,赵卫红立马干脆利落的转移话题道。

  “妈,我往家里寄了笔钱。”

  这句话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闻言,骊萍立刻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抓起电话就对着赵卫红没好气的数落道!

  “妈不是跟你说了吗,不用往家里寄钱,我和你爹又不是动不了,还没到你该给我俩养老的时候呢!”

  “你现在还谈对象了,没事给人家姑娘送个发卡,雪花膏什么的,这不都是花钱的地方么?”

  “你二叔的账,你也不用着急。”

  “你现在一月才拿几百块,等你将来工资提上去了,再慢慢还也不迟。”

  “都是自家亲戚,没人催你”

  “妈,这回可不是几百块。”

  赵卫红微微提高音量,用隐隐有些显摆与嘚瑟的语气,对着母亲骄傲的宣布道。

  “而是五千块!”

  “并且往后每个月都有!”

  “三个月的功夫,我就能把欠二叔的钱还上!”

  赵卫红说完这番话,电话里明显沉默了好一会,这才响起了骊萍非常不敢置信的声音!

  “儿啊.你说多少钱?”

  “五千块?”

  骊萍扶着脑袋,感觉自己晕乎乎的,心说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赵建国当上村长之前,夫妻俩天天起早贪还的在地里忙活。

  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五六千块,这还得是年景好的时候!

  再往前几年,交完农业税,一年收入也就三位数的日子,夫妻俩也不是没经历过。

  虽然现在收入提高了,但也仅仅是宽裕了一点。

  年初忙活到年末,堪堪能碰到“万元户”的边。

  可现在,自己儿子两个月的工资,就要赶上夫妻俩一年种地的收入了!

  这让骊萍怎么可能不激动,怎么可能不震惊!

  “对!”

  向骊萍非常仔细的解释了一番这份收入的由来,以及配套的待遇。

  赵卫红顿了顿,随即微微有些颤抖的开口道。

  “妈儿子做到了.能让你和我爹住上大房子了!”

  “等我过几天回去,跟你和我爹当面商量一下。”

  “只要你俩愿意,过年之前,我就能让你俩住上干干净净,宽宽敞敞的大房子!”

  赵卫红本以为,母亲会乐不得立马应下,最多也就是以赵建国目前的职务,又或者是担心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等等理由为说辞,暂时拒绝。

  到头来,母亲肯定是会听从赵卫红的安排,到长安住上大房子的!

  毕竟这可是他们母子之间的约定!

  谁曾想,骊萍竟是给出了一个赵卫红意料之外的说辞!

  “儿啊.房子的事先不急.”

  “有个事,妈得跟你说一声。”

  “前几天,县里来了好几个大领导,排场可大了,乡长都跟在他们**后头。”

  “过来找和我你爹,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闻言,赵卫红立马皱起了眉头,语气也不自觉的严肃了几分。

  “他们打听我干什么?”

  见儿子变了口气,骊萍知道赵卫红怕是误会了,赶忙往下说道。

  “是好事!”

  “不管是房子,还是你二叔的钱,你现在都不用着急。”

  “那几个大领导说,等你回来,要给你发奖金。”

  “还说什么要给你做个采访,把你的那些事情怎么说的来着?”

  “对!”

  “载入县志,写入年鉴!”

  “儿啊,啥是县志和年鉴啊!?”

  (本章完)